關鍵字:新聞

2014-08-11
降血脂藥物立普妥疑致女性糖尿病
全球第一大藥廠輝瑞(Pfizer)即將面臨千人集體訴訟,提告婦女宣稱該藥廠明知生產的降膽固醇藥「立普妥」(Lipitor)可能導致糖尿病卻從未警告大眾。
路透報導,過去五個月內聯邦法院紀錄顯示,美國婦女因服用「立普妥」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案件從56件激增至千件,包含4000名女性。2012年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對外警告立普妥與其他「史達汀類藥物」(statins)與記憶減退和「小幅提升罹患糖尿病風險」有關,當時並未提到增加糖尿病風險主要以女性病患為主,但此次受害者涉及女性病患人數眾多,顯示服用「立普妥」導致發生糖尿病可能主要是與女性有關。原告律師也表示,女性服用立普妥導致糖尿病的機會大於男性,從該藥獲得較少益處。
近日提告數激增是因為聯邦司法審判庭先前決議合併全國所有立普妥糖尿病訴訟案,統一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聯邦法院審理,預計明年7月第一次開庭。輝瑞反對該決議,擔心會有更多人模仿跟進,並在聲明裡否認有責,表示會打贏這場訴訟。
立普妥一直是最暢銷的處方藥,自1996年上市起全球銷售額超過1300億元,全美逾2900萬病患被開過該處方藥,意謂潛在的原告人數非常多。此外,即便FDA曾於2012年警告史達汀類藥物的可能副作用,卻仍強調對心臟的好處大於小幅增加的糖尿病風險,這項事實可能不利原告。
代表原告的首席律師(H. Blair
Hahn)韓恩表示,婦女因服用立普妥患糖尿病,影響生活品質與壽命。他說:「我們會讓陪審團決定服用減少五年的壽命值多少錢。」對此輝瑞藥廠回應,他們相信立普妥不會導致這些原告發生糖尿病,服用立普妥的女性可能本身就有其他風險因子才使得她們容易有高血壓或肥胖等疾病。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Reuters
+ read more
/20161012143010_statin888.jpg)
2014-08-11
降血脂藥物立普妥疑致女性糖尿病
全球第一大藥廠輝瑞(Pfizer)即將面臨千人集體訴訟,提告婦女宣稱該藥廠明知生產的降膽固醇藥「立普妥」(Lipitor)可能導致糖尿病卻從未警告大眾。
路透報導,過去五個月內聯邦法院紀錄顯示,美國婦女因服用「立普妥」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案件從56件激增至千件,包含4000名女性。2012年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對外警告立普妥與其他「史達汀類藥物」(statins)與記憶減退和「小幅提升罹患糖尿病風險」有關,當時並未提到增加糖尿病風險主要以女性病患為主,但此次受害者涉及女性病患人數眾多,顯示服用「立普妥」導致發生糖尿病可能主要是與女性有關。原告律師也表示,女性服用立普妥導致糖尿病的機會大於男性,從該藥獲得較少益處。
近日提告數激增是因為聯邦司法審判庭先前決議合併全國所有立普妥糖尿病訴訟案,統一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聯邦法院審理,預計明年7月第一次開庭。輝瑞反對該決議,擔心會有更多人模仿跟進,並在聲明裡否認有責,表示會打贏這場訴訟。
立普妥一直是最暢銷的處方藥,自1996年上市起全球銷售額超過1300億元,全美逾2900萬病患被開過該處方藥,意謂潛在的原告人數非常多。此外,即便FDA曾於2012年警告史達汀類藥物的可能副作用,卻仍強調對心臟的好處大於小幅增加的糖尿病風險,這項事實可能不利原告。
代表原告的首席律師(H. Blair
Hahn)韓恩表示,婦女因服用立普妥患糖尿病,影響生活品質與壽命。他說:「我們會讓陪審團決定服用減少五年的壽命值多少錢。」對此輝瑞藥廠回應,他們相信立普妥不會導致這些原告發生糖尿病,服用立普妥的女性可能本身就有其他風險因子,使得她們容易有高血壓或肥胖等疾病,但在醫界對史達汀類藥物的效益仍有共識。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Reuters
+ read more

2014-04-29
今天做,明天就後悔 醫療專區加速台灣...
『民主,不是裝飾品,醫療更不是商品』,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於本週排定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逐條審查,並於昨日完成前四條審查,週三續審。然自經區條例之審查,行政與立法部門仍未從服務貿易協議審查過程中,學到『民主必須傾聽並回應人民的聲音』這堂課,在行政部門未作出整體衝擊評估報告與回應民間質疑前,立法部門隨即進行逐條審查,仍是程序不正義!民間監督健保聯盟、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公醫時代、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與公衛學者等於今日(4月29日)上午,共同召開『今天做,明天就後悔--醫療專區加速台灣醫療崩壞』記者會,呼籲立院應先要求行政部門完成評估報告與衝擊配套之後,再進行條例審查,未避免台灣醫療加速崩壞,立法院應全面刪除國際醫療機構之條文。
獨斷獨行,今天做明天就後悔
自由經濟示範區對台灣之影響不亞於服務貿易協議,但政策決定過程卻與服貿如出一轍,一樣黑箱。立法院幾經民間團體要求,經朝野協商,承諾先辦理五場公聽會後,再進行條例審查,公聽會辦了,然而卻是政令宣導,對於民間的質疑與擔憂,政府一律採『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自由化開放是台灣生存唯一的路』、『利大於弊』、『我們審查很嚴格』等說法予以回應。而自經區中最重要的推動業務之一國際醫療機構,無論公聽會召開之前、後,在從未正式作出負面衝擊評估,並對外說明的情形下,行政單位不但只聽醫院經營者的意見,更從不問血汗勞動基層醫護人員與消費者的聲音,對於為何自由化與資本化是強化醫療的仙丹,為何能加速引進先進醫療科技、增加醫師待遇與提升醫療品質的論述,更是欠缺具體證據,卻仍一意孤行!
在國際醫療專區公聽會上及輿論,各方代表提出多項質疑下,昨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更竟已於審查條例草案中的第三條確認可設置國際醫療機構!無獨有偶,新聞亦報導,日前江院長在行政院會中,甚至進一步指示衛福部要加速推動國際醫療,在在顯示公聽會只是『表面工夫』,立法與行政部門並非想要瞭解人民與各界意見,只想要支持者的聲音,卻對損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我們要說,一個悖離醫療價值的政策,欠缺負面影響評估與基層人員意見的國際醫療,必然是一個『今天做,明天就後悔』的政策,其所形成的負面影響,損害程度完全不可逆!
國際醫療專區加速五大醫療崩壞
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設立不但無助於改善既有問題,反而是協助政府免於承擔責任的遮羞布,將台灣崩壞中醫療的解藥寄託在「飲自由市場之鳩以止渴」,然而,政府沒有告訴人民的是,國際醫療機構的大幅開放,其所宣稱的僅百餘億不確定產值,卻是奠基在以私有資本取代公共資本、以商品化取代公共化、以自費階級取代醫療平等的醫療崩壞上,國際醫療專區至少將加速五大醫療崩壞:
一、醫學倫理喪失,醫師誓詞改寫:
百年醫師誓詞告訴我們,醫師將不問貧富、階級與社會地位,本於良心與尊嚴維護病人健康,然而,醫療商品化與市場化,不但所有醫療都視病人的社會與經濟實力而定價,更將病人的健康與治療視為『交易』,付得起的才有機會活命,醫師被迫成為業務員,並失去專業自主性。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設置,將使台灣醫療變成『一國兩制』,當一方醫師被指示要替財團選病人賺大錢,另一方卻在不同醫療體系下,與弱勢病人苦苦支撐台灣珍貴的健保醫療體系,屆時,健保體系與偏遠地區醫療將更難發展,衛福部也帶頭讓「醫療成為一種服務病人的志業」越來越難,必須克服越來越多的收入落差,醫學教育與倫理如何維繫?
二、醫療核心人力流失,血汗低薪惡化:
根據研究顯示,營利化的醫院並不會提高醫事人員薪資,反而分配較多在管理階層,當然還有股東分紅。而依現行外貿協會與衛福部在五大機場航廈所制作之國際醫療文宣與開放項目(包含顱顏重建手術、活體肝臟移植、關節置換術與脊椎手術、心血管治療與人工生殖技術…等),顯然都必須從五大核心醫療取力,而此絕大多數資源在大型醫院,因此,國際醫療機構設置,將造成國內健保體系五大核心醫療人力的流失,讓基層醫護更加血汗。我們強調,作為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消費者,絕不樂見醫師與護理等醫事人員待遇節節惡化,但也認為不應該透過剝病人的皮來實現勞動條件的改善;解決的「五大皆空」、「醫師外流」等勞動環境衍生的問題,應該從制定法規保障、健保體制調整以及限縮資本壓榨做起,「政府如果真的有心要留住優秀的醫事人才,第一件事就是研議如何合理保障醫護工作環境與制定合理工時!」
三、資本五鬼搬運,醫療成財團私有財:
財團法人醫院不是財團醫院!醫改會曾調查部份財團法人醫院對資本五鬼搬運,資料顯示:大部分醫院不會把盈餘分配給醫療人員來改善勞動環境或改善病人醫療品質。而台灣長期視醫療為非營利之公共財,自經區即使以社團法人經營,卻開放法人得以擔任社員股東與外國人得以擔任負責人,法人一向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在社員股東得以分配利潤的條件下,醫療將成財團的私有財,而在資金驅使與政策控制下,政府資金將逐步撤出公醫、健保體系與偏遠地區醫療,醫院財團化、醫療私有化是可預見的可怕結果。
四、自費持續高漲,醫療階級權貴化:
營利導向的醫療經營傷害國人基本健康照護權益,開放全自費項目,也激化醫療人員間的階層對立,即使政府企圖使用『就醫差異化』來美化『醫療階級化』,也不能否認所有大幅辦理國際醫療服務的國家,都帶動了國內醫療費用的高漲不退,並且越來越多本國人無力負擔,必須借錢才能看病,有些國家甚至出現到鄰近國家尋求醫療的現象。而因為大量的自費,所帶來的經濟收入,不但只進入少數經營者的口袋,而且包含醫療設備與醫師在內等,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也都湧向自費的權貴階級,直接衝擊到廣泛的全國民眾就醫權利。而其所宣稱可以購買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嘉惠病人的好處,更是荒謬,台灣現行體制之下,缺的不是先進醫療設備,而是『有效』的醫療服務,『夠新才是好』的迷思,在自費利潤的誘導下,也迫使民眾消費不必要又無效的醫療。
五、衝擊健保資源分配,惡化健保醫療品質:
健保資源不僅僅只有『健保給付』這項錢的議題,政府多次對外強調,並且許多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支持者,甚至立委,都說『不與健保特約,不使用健保費』,就對健保不會造成衝擊,但是健保資源豈只是『錢』,它還包含特約醫事人員、設施設備與病床等,自經區允許醫師可以兼職(以每週二十小時,等於每週至少50%時間兼職,以出診、會診、支援等形式至自經區提供服務),且開放相關醫療重症項目,執行者多為中大型醫院,特別是醫學中心與財團法人醫院所擅長的項目,當台灣大型醫院急診病人苦於壅塞等床時,政府卻要名醫支援國際醫療服務,這不是剝奪,什麼才是剝奪!如此剝奪,除了醫護過勞加劇外,更將形成健保體系醫療品質下降,使健保成為次級醫療,衝擊病人安全,挹注再多的健保捐也無法挽回!
我們再次強調,若政府欲以經濟成長為誘因,引進中國等外國資本,將對醫療形成更難以撼動的利益結構,使醫療崩壞之沉痾更難解決,最終將病入膏肓,使被政府背棄的全體人民與崩壞之醫療陪葬。衛福部宣稱的各項管制措施,包含床數規模、辦理區域擴及各縣市、對健保體系的影響、自費現象的管理等等,都未能在自經區條例中具體規範,自經區條例與經營項目中有過多不當的空白行政授權,有模糊至極的『假條例、真闖關』,有價值不明的營運項目,一個空白授權的條例,如何說服社會大眾不會影響其健康權益?
我們呼籲,政府資源應優先照顧台灣人民之健康,確保國人之健康權益,立法院應拒絕做行政院的立法局,籲請立法委員全面刪除自經區條例中關於國際醫療機構之條文,共同捍衛台灣百年立基的醫療體系,保障國人健康權。
出席人員:
督保盟召集人黃淑英、發言人滕西華、醫勞小組執行委員陳亮甫/陳帛威、陳宗延、公醫時代發言人黃致翰醫師/劉介修醫師、醫改會組長朱顯光、陽明公衛所黃嵩立教授
+ read more

2014-04-29
[記者會] 今天做,明天就後悔--醫療專...
『民主,不是裝飾品,醫療更不是商品』,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於本週排定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逐條審查,並於昨日完成前四條審查,週三續審。然自經區條例之審查,行政與立法部門仍未從服務貿易協議審查過程中,學到『民主必須傾聽並回應人民的聲音』這堂課,在行政部門未作出整體衝擊評估報告與回應民間質疑前,立法部門隨即進行逐條審查,仍是程序不正義!民間監督健保聯盟、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公醫時代、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與公衛學者等於今日(4月29日)上午,共同召開『今天做,明天就後悔--醫療專區加速台灣醫療崩壞』記者會,呼籲立院應先要求行政部門完成評估報告與衝擊配套之後,再進行條例審查,未避免台灣醫療加速崩壞,立法院應全面刪除國際醫療機構之條文。
獨斷獨行,今天做明天就後悔
自由經濟示範區對台灣之影響不亞於服務貿易協議,但政策決定過程卻與服貿如出一轍,一樣黑箱。立法院幾經民間團體要求,經朝野協商,承諾先辦理五場公聽會後,再進行條例審查,公聽會辦了,然而卻是政令宣導,對於民間的質疑與擔憂,政府一律採『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自由化開放是台灣生存唯一的路』、『利大於弊』、『我們審查很嚴格』等說法予以回應。而自經區中最重要的推動業務之一國際醫療機構,無論公聽會召開之前、後,在從未正式作出負面衝擊評估,並對外說明的情形下,行政單位不但只聽醫院經營者的意見,更從不問血汗勞動基層醫護人員與消費者的聲音,對於為何自由化與資本化是強化醫療的仙丹,為何能加速引進先進醫療科技、增加醫師待遇與提升醫療品質的論述,更是欠缺具體證據,卻仍一意孤行!
在國際醫療專區公聽會上及輿論,各方代表提出多項質疑下,昨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更竟已於審查條例草案中的第三條確認可設置國際醫療機構!無獨有偶,新聞亦報導,日前江院長在行政院會中,甚至進一步指示衛福部要加速推動國際醫療,在在顯示公聽會只是『表面工夫』,立法與行政部門並非想要瞭解人民與各界意見,只想要支持者的聲音,卻對損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我們要說,一個悖離醫療價值的政策,欠缺負面影響評估與基層人員意見的國際醫療,必然是一個『今天做,明天就後悔』的政策,其所形成的負面影響,損害程度完全不可逆!
國際醫療專區加速五大醫療崩壞
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設立不但無助於改善既有問題,反而是協助政府免於承擔責任的遮羞布,將台灣崩壞中醫療的解藥寄託在「飲自由市場之鳩以止渴」,然而,政府沒有告訴人民的是,國際醫療機構的大幅開放,其所宣稱的僅百餘億不確定產值,卻是奠基在以私有資本取代公共資本、以商品化取代公共化、以自費階級取代醫療平等的醫療崩壞上,國際醫療專區至少將加速五大醫療崩壞:
一、醫學倫理喪失,醫師誓詞改寫:
百年醫師誓詞告訴我們,醫師將不問貧富、階級與社會地位,本於良心與尊嚴維護病人健康,然而,醫療商品化與市場化,不但所有醫療都視病人的社會與經濟實力而定價,更將病人的健康與治療視為『交易』,付得起的才有機會活命,醫師被迫成為業務員,並失去專業自主性。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設置,將使台灣醫療變成『一國兩制』,當一方醫師被指示要替財團選病人賺大錢,另一方卻在不同醫療體系下,與弱勢病人苦苦支撐台灣珍貴的健保醫療體系,屆時,健保體系與偏遠地區醫療將更難發展,衛福部也帶頭讓「醫療成為一種服務病人的志業」越來越難,必須克服越來越多的收入落差,醫學教育與倫理如何維繫?
二、醫療核心人力流失,血汗低薪惡化:
根據研究顯示,營利化的醫院並不會提高醫事人員薪資,反而分配較多在管理階層,當然還有股東分紅。而依現行外貿協會與衛福部在五大機場航廈所制作之國際醫療文宣與開放項目(包含顱顏重建手術、活體肝臟移植、關節置換術與脊椎手術、心血管治療與人工生殖技術…等),顯然都必須從五大核心醫療取力,而此絕大多數資源在大型醫院,因此,國際醫療機構設置,將造成國內健保體系五大核心醫療人力的流失,讓基層醫護更加血汗。我們強調,作為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消費者,絕不樂見醫師與護理等醫事人員待遇節節惡化,但也認為不應該透過剝病人的皮來實現勞動條件的改善;解決的「五大皆空」、「醫師外流」等勞動環境衍生的問題,應該從制定法規保障、健保體制調整以及限縮資本壓榨做起,「政府如果真的有心要留住優秀的醫事人才,第一件事就是研議如何合理保障醫護工作環境與制定合理工時!」
三、資本五鬼搬運,醫療成財團私有財:
財團法人醫院不是財團醫院!醫改會曾調查部份財團法人醫院對資本五鬼搬運,資料顯示:大部分醫院不會把盈餘分配給醫療人員來改善勞動環境或改善病人醫療品質。而台灣長期視醫療為非營利之公共財,自經區即使以社團法人經營,卻開放法人得以擔任社員股東與外國人得以擔任負責人,法人一向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在社員股東得以分配利潤的條件下,醫療將成財團的私有財,而在資金驅使與政策控制下,政府資金將逐步撤出公醫、健保體系與偏遠地區醫療,醫院財團化、醫療私有化是可預見的可怕結果。
四、自費持續高漲,醫療階級權貴化:
營利導向的醫療經營傷害國人基本健康照護權益,開放全自費項目,也激化醫療人員間的階層對立,即使政府企圖使用『就醫差異化』來美化『醫療階級化』,也不能否認所有大幅辦理國際醫療服務的國家,都帶動了國內醫療費用的高漲不退,並且越來越多本國人無力負擔,必須借錢才能看病,有些國家甚至出現到鄰近國家尋求醫療的現象。而因為大量的自費,所帶來的經濟收入,不但只進入少數經營者的口袋,而且包含醫療設備與醫師在內等,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也都湧向自費的權貴階級,直接衝擊到廣泛的全國民眾就醫權利。而其所宣稱可以購買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嘉惠病人的好處,更是荒謬,台灣現行體制之下,缺的不是先進醫療設備,而是『有效』的醫療服務,『夠新才是好』的迷思,在自費利潤的誘導下,也迫使民眾消費不必要又無效的醫療。
五、衝擊健保資源分配,惡化健保醫療品質:
健保資源不僅僅只有『健保給付』這項錢的議題,政府多次對外強調,並且許多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支持者,甚至立委,都說『不與健保特約,不使用健保費』,就對健保不會造成衝擊,但是健保資源豈只是『錢』,它還包含特約醫事人員、設施設備與病床等,自經區允許醫師可以兼職(以每週二十小時,等於每週至少50%時間兼職,以出診、會診、支援等形式至自經區提供服務),且開放相關醫療重症項目,執行者多為中大型醫院,特別是醫學中心與財團法人醫院所擅長的項目,當台灣大型醫院急診病人苦於壅塞等床時,政府卻要名醫支援國際醫療服務,這不是剝奪,什麼才是剝奪!如此剝奪,除了醫護過勞加劇外,更將形成健保體系醫療品質下降,使健保成為次級醫療,衝擊病人安全,挹注再多的健保捐也無法挽回!
我們再次強調,若政府欲以經濟成長為誘因,引進中國等外國資本,將對醫療形成更難以撼動的利益結構,使醫療崩壞之沉痾更難解決,最終將病入膏肓,使被政府背棄的全體人民與崩壞之醫療陪葬。衛福部宣稱的各項管制措施,包含床數規模、辦理區域擴及各縣市、對健保體系的影響、自費現象的管理等等,都未能在自經區條例中具體規範,自經區條例與經營項目中有過多不當的空白行政授權,有模糊至極的『假條例、真闖關』,有價值不明的營運項目,一個空白授權的條例,如何說服社會大眾不會影響其健康權益?
我們呼籲,政府資源應優先照顧台灣人民之健康,確保國人之健康權益,立法院應拒絕做行政院的立法局,籲請立法委員全面刪除自經區條例中關於國際醫療機構之條文,共同捍衛台灣百年立基的醫療體系,保障國人健康權。
出席人員:
督保盟召集人黃淑英、發言人滕西華、醫勞小組執行委員陳亮甫/陳帛威、陳宗延、公醫時代發言人黃致翰醫師/劉介修醫師、醫改會組長朱顯光、陽明公衛所黃嵩立教授
+ read more

2014-04-27
民主,不是裝飾品 醫療不是商品,自經...
據悉明日(4月28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將排定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逐條審查,然自經區條例之審查,行政與立法部門仍未從服務貿易協議審查過程中,學到『民主必須傾聽並回應人民的聲音』這堂課,在行政部門未作出整體衝擊評估報告與回應民間質疑前,立法部門即進行逐條審查,仍是程序不正義!呼籲立院應先要求行政部門重做評估報告與衝擊配套之後,再進行條例審查。
自由經濟示範區對台灣之影響不亞於服務貿易協議,其政策決定過程與服貿卻如出一轍,一樣黑箱。立法院幾經民間團體要求,經朝野協商,承諾先辦理五場公聽會後,再進行條例的審查,公聽會辦了,然而卻是政令宣導,對於民間的質疑與擔憂,政府一律採『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自由化開放是台灣生存唯一的路』、『利大於弊』等說法予以回應,卻從未正式作出負面衝擊評估對外正式說明。自經區中最重要的推動業務之一為國際醫療,對於為何自由化與資本化是醫療仙丹,為何能加速引進先進醫療科技、增加醫師待遇與提升醫療品質的論述,更是欠缺具體證據,即使公聽會召開之前、後,至今都未能具體回應外界質疑聲浪,亦只有調查意欲營利的醫院經營者意見,卻從不蒐集消費者與基層醫事人員的看法。據新聞報導,日前行政院會江院長甚至進一步指示衛福部要加速推動國際醫療,在在顯示公聽會只是『表面工夫』,並非想要瞭解人民與各界意見,只是想聽支持者的聲音,卻對損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自經區條例與經營項目中有過多不當的行政授權,有模糊至極的『假條例、真闖關』,有價值不明的營運項目,『民主不是裝飾品』,我們呼籲立法院不要做行政院的立法局,應先要求行政院補正衝擊評估報告並回應人民聲音,經各界檢視及廣泛討論後,再行審查,制訂一個符合全民利益的經濟條例。
+ read more

2014-04-27
民主不是裝飾品 醫療不是商品 自經區...
民主,不是裝飾品
醫療不是商品,自經區條例審查仍欠缺程序正義
據悉明日(4月28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將排定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逐條審查,然自經區條例之審查,行政與立法部門仍未從服務貿易協議審查過程中,學到『民主必須傾聽並回應人民的聲音』這堂課,在行政部門未作出整體衝擊評估報告與回應民間質疑前,立法部門即進行逐條審查,仍是程序不正義!呼籲立院應先要求行政部門重做評估報告與衝擊配套之後,再進行條例審查。
自由經濟示範區對台灣之影響不亞於服務貿易協議,其政策決定過程與服貿卻如出一轍,一樣黑箱。立法院幾經民間團體要求,經朝野協商,承諾先辦理五場公聽會後,再進行條例的審查,公聽會辦了,然而卻是政令宣導,對於民間的質疑與擔憂,政府一律採『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自由化開放是台灣生存唯一的路』、『利大於弊』等說法予以回應,卻從未正式作出負面衝擊評估對外正式說明。自經區中最重要的推動業務之一為國際醫療,對於為何自由化與資本化是醫療仙丹,為何能加速引進先進醫療科技、增加醫師待遇與提升醫療品質的論述,更是欠缺具體證據,即使公聽會召開之前、後,至今都未能具體回應外界質疑聲浪,亦只有調查意欲營利的醫院經營者意見,卻從不蒐集消費者與基層醫事人員的看法。據新聞報導,日前行政院會江院長甚至進一步指示衛福部要加速推動國際醫療,在在顯示公聽會只是『表面工夫』,並非想要瞭解人民與各界意見,只是想聽支持者的聲音,卻對損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自經區條例與經營項目中有過多不當的行政授權,有模糊至極的『假條例、真闖關』,有價值不明的營運項目,『民主不是裝飾品』,我們呼籲立法院不要做行政院的立法局,應先要求行政院補正衝擊評估報告並回應人民聲音,經各界檢視及廣泛討論後,再行審查,制訂一個符合全民利益的經濟條例。
延伸閱讀
醫療經濟產業化--國際醫療專區
+ read more

2014-03-09
[活動] 308全台廢核大遊行 反核民意不...
反核民意不妥協 堅持全面廢核
反核不是一天!還有公民不核作行動、監督政黨承諾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308廢核大遊行新聞稿)
三十年來,台灣政府護航核四,犧牲人民的權益,尤其是核電廠旁的居民、被迫接受核廢的蘭嶼人。311日本福島核災後,三年來政府未正視位處地震帶、人口稠密的台灣,承受不起一次核災,以及不斷增生、至今無能處置的核廢料。在去年309遊行22萬人上街、反核民意超過7成,這個政府以鳥籠公投、假安檢、「穩健減核」虛招、不實的缺電恐嚇,對付反核民意。面對如此政府,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表示:人民忍無可忍,我們將持續公民不核作行動。呼籲民眾檢視、要求各政黨立委刪除核四預算,年底大選之際,人民用選票挑戰擁核政客。
「反核不是只有一天」!會是一年、兩年,直到廢核的那一天。由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起的308廢核遊行,如此宣示!這一天,全台灣北、中、南、東四地同步齊走,遊行人數達13萬人(高雄最後以參與路倒民眾計有3萬人,不是先前回報的2萬多人)。即便是陰雨的台北市,也有8萬人全副「雨」裝上街,包括許多長輩、嬰幼兒。「反核不是只有一天」!會是一年、兩年,直到廢核的那一天。為抗議政府無視民意、與民為敵,台北遊行隊伍之一的全國廢核大隊採「公民不核作行動」突擊。途經行政院時,以核災警報搭配路倒行動劇演出,脫離主辦單位原有的申請行進路線,攻佔行政院前最大的十字路口。主辦單位說明,這將只是一個開始,宣示公民未來將會陸續有更多的不核作行動。
因應年底大選,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破例,首次邀請各政黨代表參與廢核晚會,說明各政黨對核能的立場。台聯黨秘書長林志嘉表示,人類科技無法處理核電廠、核廢料無解,即便流血、台聯也將反對裝填燃料棒。民進黨中常委游錫堃表示,民進黨絕對「反核反到底」。剛好都將代表政黨競選新北市長的兩人,在場承諾若當選市長,絕對不讓核四運轉、現有核電廠不延役。在場群眾喊「說到做到」,主辦單位強調,在立院有席次的兩黨,應全力刪除核四預算,通過廢核法案與決議,必須具體提出廢核時程。
另外,應邀出席的還有兩個潛力小黨,人民民主陣線與綠黨。人陣代表莊惠玲說,將從基層做起的人陣,在研究年餘後決心反核,也將從基層開始反核的政治行動。綠黨中執委廖本全說,「只要把這裡當家,就知道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個政府從來沒有跨出第一步,就是「停建核四」!
缺席的新黨回應,「高度質疑核四的安全,所以立場是反核四不反核,不方便出席廢核遊行」。缺席的親民黨回應,「停建核四。老舊電廠不延役,且該進行安全檢查,若不安全該停就停。」主辦單位直到遊行前一刻仍努力聯繫的國民黨,依舊選擇缺席,並表示「我們是執政黨,立場跟執政團隊相同,謝謝…」。
主辦單位表示,反核民眾是聰明的公民,不看顏色投票,而是以他們實質的政策諾言、行動,投下每一張寶貴的選票。
經濟部針對遊行的新聞稿表示,「穩健減核是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必要途徑」。主辦單位批評,政府所說的「穩健減核」,實則為騙術,就是要讓核四運轉,換句話說,台灣將繼續壟罩在核能威脅下至少40年,這個苦果將由我們下一代所承受,而不是屆時已經103歲的馬英九的煩惱。晚會主持人運用當晚行動劇的口號,「穩健減核有夠賤」!批評這個政府一再跳針。
去年309遊行,發起「我是人我反核」行動的藝文界人士,宣告舉辦「不要核四、五六運動」,從那一天起,每周五的六點在台北自由廣場,舉辦反核短講肥皂箱、表演、各式活動。直到今天,儘管經歷颱風、農曆年初一,五六運動沒有一場停辦,藝文人、反核群眾都沒有放棄。一如929樂團主唱吳志寧的提醒,「如果每個人都因為絕對今年不是關鍵,而不出來行動,那一年就會是『關鍵的那一年』」。
反核民意不會放棄!我們呼籲公民不核作運動、阻止核四興建!
*要求總統與行政院負起行政責任—直接停建!
*要求立法院各政黨做出對歷史負責的決議—
1
通過廢核法案與決議。(環境基本法23條修法,明訂非核家園具體時程)
2 刪除核四預算。
3 修法降低公投門檻。
308廢核遊行發起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有限責任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女人連線、台灣教授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勵馨基金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北社、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博仲法律事務所、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不要核四 五六運動、社團法人新北市愛鄉協會/林口社區大學、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臺灣守護民主平台、908台灣國總部、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新文化工作隊、人本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青少年發聲網、文化元年、爸爸非核陣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法律人協會、台灣教授協會、社團法人環境法律人協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台灣農村陣線、捍衛農鄉聯盟、宜蘭人文基金會、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反核部隊、友善生活小舖、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激進陣線、前衛出版社、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大魯文創、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持續增加中…)
主辦單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2013年3月9日的全國廢核大遊行,北中南東共有22萬人上街展現廢核的民間力量,要求直接停建核四,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等上百個民間團體共同組成了「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進行大規模的民間力量串聯,希望能匯聚公民的力量一起行動。 替我們共同的未來一起努力!
目前平台已累積加入上百個行動團體,完整團體名單,請參考網站http://www.nonukeyesvote.org.tw/aboutus.php
北中南東大遊行請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7191981735139/
+ read more

2014-03-07
[記者會] 制訂「生產風險補償條例」...
制訂「生產風險補償條例」 婦女生產安心
民間團體聯合記者會新聞稿
從2000年起台灣女人連線與婦女團體推動生產風險補償機制,迄今已逾10年。2008年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將「編列生育風險處理預算」納入參選政見。直到2012年衛生署終於推出「鼓勵醫療機構辦理生育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回應婦女團體與馬總統的政策訴求。這個三年計畫在今年年底期將屆滿,婦女團體希望生產事故的補償機制能夠延續落實.然而,試辦計畫進行了兩年,浮現一些根本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必須透過立法才能解決。因此,婦女團體要求制訂「生產風險補償條例」,讓婦女生產安心!
試辦計畫的問題:沒有法源規範,形同撒錢
首先,計畫沒有涵蓋所有的婦女。受制於經費來源為「醫療發展基金」,申請與受償的主體是參與試辦計畫的醫療院所,而非婦女,導致某些狀況下發生的生產事故,婦女無法得到補償,尤其是偏鄉婦女,例如:在醫療院所以外的場所生產、就診的醫療機構未加入試辦計畫等等;其次,雖然在試辦計畫推行後,生產糾紛的訴訟大大減少,但是由於相關通報及檢討機制並未確實執行,同時,案件審查時,並不作事故的評鑑,所以,未能達成「有效改善、促使醫療品質提升」之計畫目的。
因試辦計畫沒有法律授權,政府無法編列公務預算設立基金,使受償主體回歸到所有的婦女;因為沒有法律授權保障,醫事人員不敢據實以報,無法得到真相;因為沒有法律授權,無法強制醫療院所落實事故通報及建立除錯機制。凡此種種,都是因為沒有立法,導致補償機制無法發揮應有的效益,而計畫屆期後的存續亦充滿不確定性。
「生產風險補償機制」應與「醫療事故補償機制」脫勾
雖然目前衛福部已針對醫療事故補償機制提出制訂「醫療糾紛處理與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並將生產事故之補償納入。但是,我們認為,生產事故補償機制應獨立並優先於一般醫療事故的處理,因為:
一、生產和生病不同。女人生產不但是個人的事,更是社會、國家的事,它和國家的人力、國民的健康與國家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但是生產並不是沒有風險,國家應當要出面,保障女人生產的風險;
二、近幾年來,「少子女化」已成為國安的問題,而產科凋零、生產過度醫療化、生產的安全及品質堪憂。
制訂「生產風險補償條例」,設置生產風險補償基金
國家應儘速建立生產風險補償機制,編列預算設計補償基金,當生產事故發生時,第一時間補償婦女,使婦女免於糾紛或訴訟的二度傷害;同時建立除錯配套措施,避免防衛性醫療,提升醫療品質,降低生產事故、減少醫療糾紛,以營造一個友善、安全的生產環境。
因此,為了保障婦女的健康權益,我們要求將「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中,較具社會共識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與補償部分脫鉤處理,其中補償部分則儘速訂定「生產風險補償條例」專法,以取代現行臨時攤販式的試辦計畫,落實婦女團體多年來的理念及馬總統2008年的政見,並作為未來其他醫療事故補償機制之先驅政策。
記者會出席名單:
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
何碧珍(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秘書長)
簡舒培(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理事)
吳宜臻(立法委員)
+ read more

2014-02-20
[活動] 核四裝填燃料關鍵年 2014全台廢...
核四裝填燃料關鍵年 2014全台廢核大遊行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3月8日遊行發佈記者會新聞稿
2014/02/20
2014年,福島核災已即將邁入三週年,但災難持續蔓延,回顧台灣這三年來民間已強烈表達廢核意願,政府卻以拖字訣應付民怨,想要等到風頭過後持續擁抱核電,不但老舊危險的核一、二、三廠想再投入1100億元來延役20年,核四安檢也變成公關騙局,令人民忍無可忍!
經濟部今年初已言明,核四安檢報告六月底出爐後,隨即就會申請插入燃料棒,不顧多數民眾廢核的心聲,企圖於下半年以獨裁硬幹的方式使核四的運轉成為「既成事實」,讓核災風險不可逆轉。面對馬政府如此逆行倒施,民眾早已忍無可忍!反核運動這幾年累積的憤怒,將在今年再度爆發,民間的反核力量再次匯集,要向政府全面開戰,絕對要以各種手段阻止核四插入燃料棒!
去年面對民間已過半數的反核聲浪,迫使行政院不得不提出核四公投來應付洶湧而來的民意,朝野也協商在公投前核四不得追加預算與新建工程,但馬政府在政爭與算計下暫緩公投案,讓議題持續僵持,但工程卻不曾停止,近日經濟部與台電更開始屢放消息試探,不放棄恢復核四工程的企圖,無視於去年
3月9日全台 22 萬人上街的廢核民意!
因此,我們今年必須呼籲民眾再上街頭,戳破政府這一年來的核電謊言,穩健減核是假的!全力擁核才是真的!公投與核四安檢是假的!政府想要強行裝填核四燃料棒是真的!如果去年是公民覺醒年,今年就是公民行動的實踐年。今年的廢核大遊行只是第一戰,當天將會公佈一整年的反核行事曆,呼籲民眾持續發動「公民不核作」運動,向行政與立法機關施壓,阻止核四興建。反核運動已走了三十年,不斷嘗試各種體制內外的方式,企圖呼籲政府重視民間訴求,面對顢頇卻掌握權力的擁核派,在接下來這關鍵的一年,我們要用更多的創意與行動大聲宣告:「公民不核作!」
民間的反核力量再次集結,要向政府開戰,廢核大遊行定在
3月8日(週六)擴大舉辦,北中南東四地再度同步上街,在遊行發佈記者會上,公布今年台北、台中、高雄、台東四地遊行的主軸、訴求與活動路線,並向政府表達人民早已忍無可忍、逃無可逃,要求全面廢核,廢核遊行不見不散!
2014遊行訴求
全面廢核:停止危險核電,核一、二、三廠儘速除役,核四停建
面對核廢:積極檢討核廢政策,核廢無解核電就不該運轉
核廢立即遷出蘭嶼,反對高階核廢料乾式儲存
終結核四:停止核四裝填燃料,刪除核四預算
非核家園:打破能源政策壟斷,要節能、非核、綠能的合理能源政策
呼籲人民發起不核作運動阻止核四興建!
政府核電謊言真假對照表:
假的VS真的
1 穩健減核VS全力擁核
2 核四安檢VS核四強行裝填燃料棒,造成既成事實
3
核電不能一次全關VS備用容量率高達20%,不用忍受危險核電四十年
4 給核廢料一處安全的家VS與萬年核汙染世代共存
----------------------------------------------------------------------------------------------
主辦單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記者會現場出席團體: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東廢核反核廢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工傷協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人本教育基金會、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媽媽監督核電聯盟、爸爸非核陣線、非核家園大聯盟、宜蘭人文基金會、不要核四五六運動、視覺藝術聯盟、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台灣女人連線、呼叫政府(增加中)
+ read more

2014-01-24
[記者會]「醫美認證金落漆 品質政府不...
美容醫學系列記者會(二)
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週年檢視
醫美認證金落漆 品質政府不保證?!
台灣女人連線、立法委員吳宜臻辦公室 聯合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原址瀏覽率:44026
2013年1月,衛生署為解決醫美亂象,宣布推動美容醫學機構認證,以提升醫療品質,並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鼓勵醫美醫療機構以自願參與的方式參加認證。政策實施已經一年,通過認證的醫療機構全台卻只有3%,即使是已通過認證的醫療機構,竟然還出現違法情事,衛福部卻誇言要提升醫療品質,民眾的醫療安全及品質難以保障!
政策推動無力 認證成效不彰
截至目前為止,全台大約有800家醫美醫療機構,但僅有43家提出申請醫美品質認證,計有25家通過,亦即全台申請機構僅5%,通過的只有3%。不僅全台多所集團式經營的連鎖醫美診所如韓風、愛爾麗、元和雅等未見參加,連設有醫美中心的公立醫院都未積極配合國家政策,43家有從事美容醫療業務之公立醫院,僅有北榮、中榮及高雄榮總有取得認證。吳宜臻委員認為,由上述種種跡象顯示,醫美品質認證政策成效不彰,根本無法落實醫美醫療品質保障之承諾。
通過認證仍違法 品質安全沒保障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更離譜的是,不但醫美認證通過家數寥寥無幾,就連已經通過認證的醫療院所,也出差錯!通過認證的醫療院所有2成(5家)違法施做未經人體試驗之療程(PRP);4成(10家)在網站上違法推出特惠活動或節慶專案廣告;另外,至少有2家醫療院所聘僱諮詢師違法提供醫療診斷,建議醫用者可執行之醫療方式。如果醫療院所連基本醫療法規和認證規範都無法遵守,怎能通過認證?又如何能保證醫療安全和品質?近日年關將近,有不少民眾可能會將年終獎金投入醫美療程,若連取得認證的醫療機構都無法信任,台灣整體的美容醫學環境與品質更令人擔憂!
對此,醫事司司長李偉強說明,醫美診所宣傳或施行PRP療程或美白針,皆已違反醫療法,專案優惠或促銷活動也已違反醫療廣告相關法規,針對通過的認證的25家醫療機構若有違法情事,經醫策會確認後將處暫時或永久終止認證。
醫美亂象充斥 政府應有積極作為
黃淑英理事長認為,政府推動醫美認證之立意良善,但從醫美認證這一年的落實情形來看,明顯違法之醫療機構卻可通過認證,顯示認證的審查機制有問題,有檢討與改善之必要;未來醫美認證政策能否擴大推展,提升醫美醫療品質,我們有極大的疑慮。對於當前醫美環境仍普遍存有違法廣告氾濫、諮詢師充斥、醫師未善盡告知義務等情況,我們認為政府除了推動認證制度外,應有更積極的政策來進行管理,因此我們呼籲政府:
一、加強醫療機構違法稽查:落實違法廣告及聘僱非醫事人員提供醫療諮詢之取締,並提高罰則。
二、公布違法醫療機構名單:政府應公布違法醫療機構名單及違法事項,讓民眾得以評估選擇。
三、落實告知同意機制:政府應訂定醫美定型化合約及手術同意書範本,內容應包含審閱期及醫美技術說明書的提供,並落實醫師善盡告知義務,以確保民眾就醫權益。
同時,黃淑英理事長也呼籲民眾,若醫療機構有違法廣告或由諮詢師提供診斷建議之情事,務必拒絕消費,並主動向當地主管機關檢舉,以避免發生醫療糾紛,保障自身權益及安全。另,台灣女人連線為保障民眾就醫安全,落實對醫美政策的監督,有提供醫美不良事件申訴服務,若有民眾遇到相關問題,可撥打(02)3322-1340或來信TWL555@yahoo.com.tw。
延伸閱讀
醫美亂象沒有安全保證何來品質認證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