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covid-19 vaccine.png)
2020-11-18
輝瑞和莫德納的COVID-19疫苗是一項突破...
繼輝瑞公司,莫德納公司在一個星期後也發表他們已經從冠狀病毒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中獲得了鼓舞人心的初步結果。儘管目前細節很少,但新聞消息是正面的。不過,即使第三階段試驗的初步結果看起來很有希望,但有許多問題需要解答。
初步結果是什麼?
輝瑞公司表示,接種兩次疫苗或安慰劑後感染冠狀病毒的94例病例,其中86例來自沒有打疫苗的對照組,顯示該疫苗的有效性大於90%。該疫苗需要施打兩劑疫苗,間隔三週,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7天,也就是,在接種疫苗開始後28天可達到保護作用。
莫德納公司表示,接種兩次疫苗或安慰劑後感染冠狀病毒的95例病例,其中90例來自沒有打疫苗的對照組,顯示該疫苗的有效性為94.5%。此外,有11個對照組的人有嚴重症狀,但是試驗組的人沒有。該疫苗需要施打兩劑疫苗,間隔四週。
這種疫苗如何起作用?
這種疫苗是以被稱為mRNA的武漢病毒遺傳物質為基礎,mRNA能夠產生位於冠狀病毒外部的棘狀蛋白。疫苗將這種mRNA引入人體,觸發人體細胞產生棘狀蛋白。人體免疫系統看到這些原來不屬於自己的蛋白質,就會產生抗體,並活化其他免疫反應以防感染。當自然感染武漢病毒時,我們的免疫機制就會啟動抗病毒。
到目前為止的結果非常令人鼓舞。更重要的是,如果成功,該疫苗將是第一個以mRNA為基礎獲得許可的疫苗,這一發展可能會助長其他疾病新疫苗的研發。這也將創下開發有效疫苗所需的最短時間記錄。
我們可以寄予多大的期望?
大多數專家都認為結果令人振奮,是個好消息,但因為結果是初步的,藥廠僅發布了新聞,試驗還沒有完成。
迄今為止,接受了兩劑的接種,確診COVID-19的人數都太少。研究人員計畫一旦確診受試者累計到一定的人數時(輝瑞為164人,莫德納為151人))就進行進一步分析。他們還將在受試者接種疫苗後追蹤兩年,以了解疫苗長期安全性以及是否繼續提供保護。
當然,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回答,包括疫苗的保護力可以持續多久、是否可以保護以前感染過冠狀病毒的人、是否可以避免人們感染及傳播病毒或只是降低罹病後的嚴重程度。
後續面臨的挑戰
輝瑞需要在-70°C下儲存及運輸,在2°C至8°C中可存放5天。這意味著未來在分配、運輸上會有困難,即使在已開發國家也可能難以分發疫苗。同時,成本也會昂貴。
莫德納必須儲存在-20°C,在2°C至8°C中可存放30天。在市場就有使用上方便的優勢。
由於透明度不夠加上政治上操弄,許多人對於疫苗缺乏信任,不願意接種。打兩劑在執行上也將面臨人民不遵守醫囑,疏於打第二劑的問題。此外,醫事人員、針具等醫療物資是否足夠也可能是一個障礙。
並非所有人都看好此疫苗
位於華盛頓的倡議團體「Public
Citizen」抨擊藥廠釋出這種初步、不完整的臨床試驗資料是「壞科學」。該團體的主任M.
Carome說:「藥廠發出這種缺乏重要資訊的新聞,絕對無法證明疫苗能預防嚴重COVID-19或降低因該疾病住院或死亡的風險。」。
Carome指出,目前並沒有關於疫苗的安全數據,藥廠僅提到獨立的數據監測委員會還沒有發現任何嚴重不良反應的疑慮,並且試驗結果尚未經過美國食藥局諮詢委員會的獨立審查,因此Carome認為不宜對疫苗過度樂觀。
我們何時可以接種?
輝瑞與莫德納兩家公司預計在2020年底前將生產7千萬劑的疫苗,僅夠全球3千5百萬人使用。在2021年他們將生產23億劑,這將無法滿足2020年底將達78億的人口。因此,有錢的國家已經在搶購至兩個疫苗,並預購還在早期試驗中的疫苗。
那其他疫苗呢?
目前有超過170多種疫苗處於研發狀態,其中10種已進入第3期臨床試驗以了解其功效,這10種包括:英國牛津大學/阿斯利康疫苗、美國NOVAVAX疫苗、中國的SINOVAC、蘇聯的SPUTNIK等。
牛津大學/阿斯利康疫苗採用與輝瑞及BioNTech不同的策略,它以改造過的黑猩猩感冒病毒作為基因的載體,讓促使人類細胞產生棘狀蛋白的基因進入人類細胞,改造過的病毒使其無法生長並引起感染。預計該疫苗試驗結果將在幾週內完成。
Novavax的疫苗候選NVX-CoV2373,是使用奈米技術合成的新冠病毒表面棘蛋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此外,其特色在於加入Novavax的Matrix-M佐劑(adjuvant),加入佐劑的疫苗可用更少的劑量,激發人體的免疫反應和防護效果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11.09)、MedPage Today(2020.11.0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1-16
以裸體雕像紀念女性主義人物 引發眾議
Mary
Wollstonecraft(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是18世紀的英國作家及哲學家,經常被稱為「女性主義之母」。為了紀念她的一生及貢獻,倫敦公園豎立了一尊她的雕像。
但是這個價值約台幣542萬元、且製作了十年的雕像藝術品揭幕後不久,就引發公眾的嘲諷和對性別歧視的批評。
該雕像的組成是一個裸體女人的小雕像佇立在一塊大的、扭曲的銀塊上,而許多人說這並不像Wollstonecraft。這些組成的下方有一個黑色的底座,上面刻著Wollstonecraft的名言:「我不希望女人擁有支配男人的力量,而是要有支配自己的力量。」
在雕像競選活動發布的影片中,藝術家Maggi
Hambling說,她的作品「涵蓋這座混雜著女性形態的塔樓,並在最高點呈現一位充滿戰鬥力、準備挑戰世界的女性人物。」
這個名為Mary on the
Green的活動在其官網上表示,裸體女人的雕像代表「每個渾然天成、自然孕育出的女人」。
但是,許多評論家並不這麼想,而他們也不欣賞為了讚揚Wollstonecraf提升婦女權利而設計的的雕像中使用女性裸體的意象。
Caroline Criado Perez—曾成功地幫助推動將Jane
Austen印在10英鎊鈔票上的行動主義人士─在她的 Twitter上寫道:「這感覺對Wollstonecraft本人並不尊重,而這不就是最重要嗎?套一句Wollstonecraft
的話:『女人從幼年時代開始就被教導:美貌是女人的權杖,因而心靈要為身體而塑造;心靈只能在它的鍍金鳥籠裡徜徉漫步,並且努力去讚美它的牢籠。』我只感到難過,非常難過。」
作家Tracy King
在推特上說:「著名男子的雕像都會穿上衣服,因為重點是在他們的作為和成就。與此同時,在公園步行或慢跑的婦女遭受性騷擾的比例卻很高,因為我們的身體被認為是一種公共財產。」
她補充說:「沒有理由要呈現瑪麗赤裸的樣子。而且雕像嬌小、苗條的身材,削弱了活動想要代表『每個女人』的目的。」
有些評論家承認,儘管他們對雕像的外觀存有疑慮,但創立雕像最初的用意仍然很重要。
Wollstonecraft被認為是女性主義哲學的奠基者之一,儘管「女性主義」一詞在她一生中還沒有被創造出來。在她的著作和談話中,她說到,女性並非天生不如男性,而是受到社會限制和缺乏受教育的機會。
MARY ON THE GREEN:紀念WOLLSTONECRAFT的活動
Mary on the Green活動是Newington Green Action
Group於2010年發起的,該小組負責監督和計劃在倫敦 Newington
Green park的活動,也就是雕像的所在地。Newington
Green就是Wollstonecraft曾經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她也在那一區建立了一所學校。
活動網站上寫道:「倫敦有超過90%的紀念碑都是在讚揚男人。這是和51%的女性人口的對峙。」
慈善機構Public Monuments and Sculpture
Association有紀錄英國所有925個公共雕塑的目錄。根據慈善機構的網站分析目錄時,現只有158座雕像是描繪女性的。而這當中,近一半是基於虛構的人物,其中14座是聖母瑪利亞,46座是皇室成員,也就是說歷史上非皇室的女性人物雕像在英國只有25座。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要求改變這種現況。自2018年以來,婦女參政運動人士、女性作家和女性行動主義分子的雕像都陸續在英國的數個城市中建立,包括倫敦和曼徹斯特。
Mary on the
Green在2018年選擇了Hambling來創建Wollstonecraft的雕像,並在經過多年的籌款後,終於在2019年達到143,300英鎊的募資目標。
編譯來源:CNN (2020.11.11)
+ read more

2020-11-13
新冠病毒突變由貂傳人 另一波大流行?
丹麥將宰殺高達1700多萬隻貂,因為發現在貂身上突變的冠狀病毒有傳播給人類的現象。再次驗證先前荷蘭發現感染新冠病毒水貂可能將病毒傳染給人!
丹麥首相Mette
Frederiksen表示,衛生部門發現人類和貂身上的病毒株對抗體的敏感性降低,可能會降低未來疫苗的功效。
她在記者會上說:「我們對本國人民負有重大責任,但由於現已發現這種突變,我們對世界其他地區也負有更大的責任。」。
而歐盟有些國家對於從丹麥來的旅客將進行變種病毒的檢測。
國際「貂」情
這項發現來自於丹麥傳染病防治機構「國立血清研究所」所做的實驗,並且已將該發現通報給世界衛生組織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事件規劃負責人Mike
Ryan呼籲全面調查這起人類與貂之間交互傳染冠狀病毒的事件。
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丹麥已經通知我們,有許多人感染了貂的冠狀病毒,並且病毒有些突變。丹麥當局正在調查這些發現在流行病學和病毒學上意味著什麼。」。
丹麥政府表示,在貂場中有5例感染新病毒株的案例,在人類中則有12例,該國大約有1500萬至1700萬隻貂。
儘管自6月以來一直在努力剔除受感染的動物,但北歐國家(世界最大的貂皮生產國)的貂場仍持續爆發疫情。
首相Frederiksen表示,將部署丹麥的警察、軍隊和保全以加快宰殺過程。
奧爾胡斯大學獸醫和野生動物醫學教授C.
Sonne表示,他認為現在宰殺貂來預防疫情擴大是明智的決定,可以防止將來疫情失控。中國、丹麥和波蘭應支持並擴大立即且全面性的水貂養殖禁令。
丹麥政府將在丹麥北部部分地區實施更嚴格的封鎖限制,並加強追蹤以遏制該病毒。
編譯來源:Reuters(2020.11.04)
更多閱讀
全球首例!!新型冠病毒由貂傳人
美國首例貂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由動物傳人!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1-12
為什麼COVID-19在冬季更猖獗?
天冷容易得流感可不是空穴來風。感染COVID-19更是如此,隨著冬季到來,COVID-19發病率預計將以指數增長。
確實,引起這些呼吸道疾病的不是寒冷天氣本身,而是病原體。SARS-CoV-2主要通過飛沫接觸和空氣中的氣懸膠體進行傳播。不過,到底低溫是如何使呼吸道疾病更容易傳播的?
科學界對於這種季節性變化背後的原因還沒有確定的共識。不過,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許多合理的解釋,特別是關於普通流感的解釋,這有助於提供更多關於SARS-CoV-2訊息作為公共衛生措施的參考。
儘管SARS-CoV-2與流感存在重大差異,但兩種病毒有同樣的重要傳播特徵。開創性的流行病學三角模式(Epidemiologic
Triad)是解釋疾病因果關係及傳播的公共衛生模型。它認為感染的風險和嚴重程度取決於病原體、宿主(易感染者)和環境的相互作用。每一個因素都會受到其他特徵如溫度和濕度的影響,進而改變感染的動態。
流行病學三角模式:病毒
如同流感病毒,SARS-CoV-2是一種包膜病毒。換言之,它具有外部脂肪或脂質膜,可以維持病毒的結構完整性,從而可以保護其RNA,使之可以入侵合適的宿主細胞,並在其中複製以引發新的感染。流感病毒的研究顯示,當溫度稍微高於和低於冰點時,病毒外層的脂肪膜會固化成凝膠。這種加厚的膜或橡膠外層可能讓病毒得以在較低的溫度下存活,並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流行病學三角模式:環境
流感在冬季達到巔峰的主要環境因素是溫度和濕度。COVID-19也被指出有相似的情形,這種病毒在寒冷、乾燥的空氣下存活時間更長,例如在溫帶的冬季。低濕度還會增加呼吸道病毒滴蒸發成較小的氣懸膠體,使它們在空氣中停留時間更長,從而增加了在冬季病毒透過空氣傳播的風險。這也可能增加冬季人們暴露於較高病毒載量的風險。
而在冬天,人們較常待在室內。室內人多,停留的時間長,再加上接觸更緊密,這大大增加了傳播和感染的風險。
流行病學三角模式:宿主
通常,宿主有許多特徵可以緩解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和嚴重程度,包括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但特定於冬季的因素是維生素D缺乏症。維生素D與免疫健康呈正相關。當暴露在陽光下,皮膚會產生維生素D,從而對呼吸道感染具有保護作用。在這種COVID-19大流行期間和冬季,由於室內活動增加和日光照射減少,維生素D可能會不足。另一個與冬季相關的宿主因素是濕度低導致鼻腔乾燥,這會破壞鼻黏膜而增加感染風險,使病毒更容易侵入人體。
SARS-CoV-2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對其傳播動力學的了解仍在不斷發展。基於其有高度傳播性、毒性及易於冬季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如果我們不遵守政府建議的保護措施,那麼這種COVID-19大流行有可能匹敵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0.11.05)
更多閱讀
* 溫暖的天氣可以抑制冠狀病毒嗎?
*
每上升1℃武漢肺炎死亡率下降15%,引發第二波冬季大流行的擔憂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1-09
職業婦女的記憶力退化得比較慢
新的研究顯示,在外工作的婦女晚年的記憶力可能會比在家中的婦女還要好。
一項於11月4日發表在線上_《神經病學》_的研究讓6,189名55歲(含)以上的女性在1995-2016年之間,每兩年進行一次記憶力測試,並平均追蹤了12年。
整體而言,曾於青少年或中年時期在外工作過的女性,記憶力衰退較少,儘管有些人後來離開工作領域,在家裡養育孩子。舉例來說,在60至70歲之間,未在外工作過的母親的記憶力衰退率要比在外工作過的母親高50%以上。
這是研究人員在考慮了許多其他因素之後得到的結果,包含種族、教育水平以及婦女在童年時期的社會和經濟狀況。
工作和記憶力之間有關聯
專家表示,研究並不能證明有償工作能保持大腦健康,也不是否定婦女管理和照料一個家的複雜度,但工作和記憶力之間的關聯確實有道理。有另一項研究發現,智力和社交上的刺激都可以幫助預防記憶力隨年齡減弱,而一份工作正好可以帶來這些刺激。
波士頓學院社會工作學院的副教授Erika
Sabbath認為人們可以從工作中獲得許多認知上的益處。她指出,工作可能涉及所有從智力上要求很高的任務到處理與他人的人際關係,這都可以使大腦受益。
芝加哥若許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病學副教授Neelum
Aggarwal也認同工作可以促進大腦活絡。他說:「在工作環境中,活動的類型有很多,像是新技能或是與團隊成員的新互動,都意味著大腦要以新的方式處理資訊。這可以『鍛煉』你的大腦,而鍛煉的結果就是增強整個生命周期的認知功能。」。
實際上,研究人員也發現,有工作的單身母親的記憶力衰退率比已婚的全職母親慢。Sabbath表示這個研究結果是令人驚訝的,因為有工作的單親媽媽通常要面對壓力和經濟上的困難;而且過去的研究也發現,與已婚的上班婦女相比,她們更容易患有心臟疾病等健康狀況。但她也說,認知上的健康和生理上的可能不同。儘管要面對壓力,工作還是能帶來益處。
此外,研究也指出,這項研究只著重在記憶力的表現,不包括其他心智能力。而且,儘管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可能發生在癡呆症之前,也不一定就都是如此。
許多研究已經將很多可改變的因素和記憶力衰退及老年癡呆作連結,因此,美國神經病學會的研究員Thomas
Vidic博士告訴大家要往大方向來看。一般來說,健康的飲食、規律的運動、不抽煙和控制心血管風險因子(例如高血壓和糖尿病)都可以促進大腦的健康。
至於智力和社交上的刺激,Vidic博士表示,有償工作並不是這些刺激唯一的來源。舉例來說,志工服務和社區參與可能也可以帶來這些益處。他說,從這些研究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的是,我們在青少年和中年時期所做的事會影響到晚年,因此,不要等到80歲才來做改變。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0.11.04), Medpage Today (2020.11.0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1-07
大腸癌篩檢應提早到45歲?
為對抗年輕族群大腸癌增加的趨勢,美國醫學專家建議大腸癌篩檢應提早5年,呼籲將現在的指南從50歲改到45歳。
大腸癌目前是美國及台灣不分男女因癌症而死亡的第三大主因。在台灣它更位居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其實大腸癌早期接受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因此,提早大腸篩檢,它是最能夠預防的癌症。
美國預防服務專案小組指出,
2016年45歲成人得大腸癌的發生率,和在1992年篩檢尚未普及時,50歲得大腸癌的發生率相似。增加的原因不確定。小組建議降低篩檢的年齡到45歲。經過四週公共評論決議之後,將會取代專案小組2016年的指南。
在台灣,根據統計有超過90%的大腸直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目前國家的防治政策是提供50-74歲者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但是近年來大腸癌發生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增加了許多40-50歲的患者,甚至是30多歲。我們是否也應該做調整,有待評估。
他山之石
專案小組建議的大腸癌篩檢包括大腸鏡和糞便中測試血或癌症的跡象。45歲第一次篩檢後,每10年做一次大腸鏡,或者依篩檢結果,每1-3年做一次糞便測試。即使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做大腸鏡,但仍應該做非侵入性的糞便測試。
對於76-85歲之間的人,需諮詢醫師依風險大小決定是否需要篩檢,而85歲以上,則停止篩檢。新的建議用於無症狀的成人,而非已有大腸癌症狀的人、有大腸癌家族史或大腸裏有息肉的人。
編譯來源:STATNEWS (2020.10.2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1-06
荷爾蒙補充療法治療潮紅?這裡有最新指...
停經後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HRT)與乳癌風險增加有關。而最近一份大型研究指出,風險是隨著HRT的類型、接受治療的年紀和治療時間長短而不同。
研究發現,在超過50萬名50至79歲的女性中,使用HRT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相對較高,而使用複合式HRT-雌激素加黃體素的HRT-至少五年的女性,HRT與乳癌風險的關聯最強。
但是,增加的風險沒有像被廣泛引用的一份2019年研究所指出的那麼高。並且一旦婦女停止使用HRT,乳癌的風險降低速度比先前估計得更快。
HRT的利弊並不是黑白分明
北美更年期學會醫學主任Faubion說:「這非常複雜。沒有人能夠說HRT是完全安全的。」。
HRT被認為是治療更年期嚴重熱潮紅最有效的療法。Faubion表示,還有其他選擇,例如某些抗抑鬱藥,但沒有一個能與HRT的療效相提並論。
醫生一度認為HRT還可以幫助預防更年期後容易出現的疾病,包括心臟病。
但是在2002年,一項名為「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的美國大型試驗的結果引起了轟動。它發現使用複合式HRT實際上增加了婦女患心臟病、血栓和乳癌的風險。
另一方面,僅接受雌激素HRT可能降低的婦女患乳癌。但是,該療法僅適用於接受子宮切除術的女性,因為單獨服用雌激素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在「婦女健康倡議」大型試驗之後,HRT的處方箋數量直線下降。而此後許多的研究描繪出一個更加複雜的圖像。
「婦女健康倡議」大型試驗中的女性多年紀較大,約在60初頭。而有較近期的證據顯示,當女性在更年期早期開始HRT時(60歲之前),風險較小,這樣甚至可能有助於預防心臟病。
這對醫生和患者來說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是否對於大多數50多歲的女性來說,HRT帶來的好處將超過風險?
此研究與「婦女健康倡議」之異同
「婦女健康倡議」是針對一種特定的HRT類型進行研究,而此研究則透過檢視整體人口中的女性的病歷,來檢視在現實世界裡不同HRT類型與乳癌之間的關係。
主要研究作者Y.
Vinogradova說:「這項研究為整個圖像增添了更多細節。」。
Vinogradova表示,總體來說,研究結果與過去所見相符。至少使用了5年或過去5年內使用複合式HRT的女性風險最高。符合這種情況的女性當中,每年每10,000名女性就多出15至36例乳癌病例。這個範圍會根據年齡而不同,年齡在50歲以下屬案例數較低的那一端,而70歲以上屬案例數較高的那一端。
這證實了:老年婦女接受HRT所增加的相關風險顯著高於年輕婦女。
此外,不同形式的黃體素帶來不同的風險。風險最高的與黃體素「炔諾酮(norethisterone)」有關,風險最低的與黃體素「地屈孕酮(dydrogesterone)」有關。
大多數醫學團體建議不要使用HRT預防慢性病。他們表示,如果女性使用荷爾蒙治療嚴重熱潮紅,應以最低劑量和最短持續時間為原則。
Faubion表示,考慮使用HRT治療更年期嚴重症狀的女性應與醫師討論所有的健康影響,不僅僅是乳癌。
編譯來源:US News(2020.10.3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1-05
乳房植入物的種類與乳癌預後有關嗎?
近幾年來,乳房植入物可能引發罕見癌症的議題持續在全球延燒,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對此進行探討。然而,植入物跟乳癌預後情況有無特殊關聯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卻始終沒有臨床研究回應這個疑問。最近,一項來自韓國的研究,試圖找出關聯。
這項研究顯示,進行乳房切除後使用植入物進行重建的患者,相較於使用光滑面植入物,使用絨毛面植入物者乳癌複發的狀況較多。
絨毛面植入物與乳癌復發有關?
這項回顧性分析了2011年至2016年間,於首爾三星醫療中心使用植入物進行重建手術的乳癌患者資料,共有650名患者,乳癌第一期和二期佔70-80%;約15%患者接受了放療、44%患者接受了化療,研究團隊對這些患者進行了至少2年的追蹤。
患者平均年齡為43.5歲,共使用了687件植入物,其中413例為絨毛面表面(60.1%)、274例為光滑表面(39.8%)。兩組的患者具有相似的特徵,包括腫瘤分期、放射治療率和化療率,主要針對患者的5年無病生存率與5年局部無復發生存率進行觀察,在研究期間總共有28例乳癌復發。
總體而言,所有患者的5年局部無復發生存率為96.7%、5年無病生存率為95.2%。在調整變項後,使用絨毛面植入物患者之無病生存率明顯較低。而在乳癌第二期或第三期的病例中,絨毛面植入物使用者與乳癌復發的關聯更為明顯。ER陽性乳癌患者和浸潤性乳癌患者的無病生存率較低。在5年局部無復發生存率的部分,則無顯著差異。
這項研究揭示了使用絨毛面植入物進行乳房重建與乳癌復發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有必要對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編譯來源:Med Page Today(2020.10.0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duvet coat.jpg)
2020-11-04
買羽絨衣之前,你要知道的事!
很少有衣服會讓你感覺彷彿被一個體貼的情人所寵愛,但穿上一件羽絨外套,柔軟、有襯墊、舒適且防水,就像是一個讓你在光天化日下藏身的地方,是個讓你對抗世界和天氣的避難所。
然而,並不是所有羽絨外套都是一樣的。有些價格驚人;有些看起來得體,但機能不夠好;很多是羽絨填充的,所以對素食主義者來說已經越線。而且,也不是每件羽絨衣穿起來都很好看,有些人可能看起來像是米其林輪胎。因此,想要在今年冬天穿得時尚又保暖,以下是所有你需要知道的事。
羽絨外套為什麼這麼保暖?
羽絨外套製作的概念是像「絕緣」一樣,它的設計是在兩層布料之間塞滿天然或是合成羽絨,這些如口袋的隔間可以保留住體熱,讓它不易流失。
羽絨衣越大件越保暖嗎?
這不一定,保暖度取決於每件羽絨衣的填充量。所以在購物時,應該擠壓看看羽絨衣,估測它是不是夠保暖。另外,也要看它的標準測量(例如:600膨脹係數(FP)的羽絨)或簡單的說明(例如「品牌最保暖的外套」)。
其他哪些設計細節會讓我保持舒適?
專家建議,避免購買需要純乾洗或純手洗的外套,因為灰塵會「堵塞布料的毛孔」,使透氣性降低。購買可以進滾筒洗衣機烘乾的外套,因為這可以使外套蓬鬆,填充物也較能均勻分散。千萬不要選用鈕扣的外套,要選用拉鍊的,還要有兜帽,而且盡量找領子有加長的。
針織袖口、袖衩(可隱藏拉鍊的布料袋蓋)和「無縫」編織都可以阻絕較多空氣。Luffman說,對於較長的羽絨衣款式,雙拉鍊是必要的,這樣如果你要活動或是要空氣流通,就可以拉開外套下部的拉鍊,也不用讓胸膛和喉嚨受涼。
羽絨衣要多合身?
合身是個關鍵。如果你想在裡面穿一件套頭衫,那麼你需要一件夠大的外套才能舒適地貼合。但是也不要過大,因為這樣會使體熱散失。
羽絨衣防水嗎?
買羽絨衣時要閱讀標示牌的小字,大多數羽絨衣最多會貼上防水標籤(注意「DWR」一詞,指的是durable
water
repellent耐久型的不沾水;較低規格的產品是water-resistant抗水,然後是showerproof防淋)。有些甚至連防水都不會標,在這種情況下,就假設你會被淋濕吧。
而確實在高端市場有一些完全防水的選項,但在透氣方面可能就會有所取捨。在多數情況下,你會需要一件防水的外衣來對抗暴雨。你也可以選用防水性較低的防寒短風衣,或是在防水衣裡面穿一件修身羽絨衣。在很多情況下,從遠足到騎自行車,你可能會想要有一件短版的外套。你必須想想,什麼機能對你來說更重要。羽絨衣就像人生一樣,你不能同時擁有一切。
有可能穿羽絨衣但是不傷害到鴨和鵝嗎?
恐怕不行。羽絨已經正式成為肉類工業的副產品,而且一直都有許多羽絨收成的殘酷報導。近期,有一些品牌已經開始使用回收羽絨。許多品牌也簽署了「負責任羽絨標準Responsible
Down
Standard(RDS) 」,該標準每年都會審核供應商,目的是要避免「不必要的傷害」,但善待動物組織(Peta)認為,這些全部都是營銷活動,而且「絕不可能對羽絨有所負責」。
合成羽絨好嗎?是否對環境有害?
合成羽絨是好的,而它的填充物也一樣溫暖,更不用說防水、透氣和快乾的特質了。唯一的缺點就是重量。
有些合成填充物是用原聚酯纖維做成的,而這種聚酯是含石油的,所以不能行生物分解(殼通常也是聚酯成分)。有些則是用可回收材料製成,雖然這當中也有些混淆和打著環保名號的現象。有些品牌非常熱烈地說他們正在用塑膠瓶做外套,但卻有聽說供應商為了回收塑膠瓶而生產它們,這真的很荒謬。
建議大家在選購前,看看品牌有沒有全球回收標準(GRS)的認證,以確保再生材料確實是來自消費後廢料,並且仔細上網查看品牌的網站,有關其服裝的製造地和製造方式應該要是公開且明確的。
如何不把羽絨衣穿得像是「我已經放棄打扮」的樣子?
有些人稱長板羽絨衣為「媽媽外套」,這並不是一種稱讚,而是暗示著實用性超越風格的意思。有些人擔心看起來像「米其林輪胎人」。其實,如果你喜歡平滑光亮的輪廓外型,有很多比較平整、羽絨格子較大的選項,而在價格較便宜的市場端,也有一些帶有光滑外層但羽絨格子從內部才看得到的溫暖大衣,雖然它們可以保留的熱度可能較少。
如何搭配衣服也會影響整個外觀。要避免整個身體看起來像是一個長條、有肋狀的聚酯管的一種方法就是,拉開一部分的拉鍊,並在裡面穿分層上衣和針織衣。除非天氣冷到你已經不在乎自己的形象,非得把整個拉鍊拉上。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 (2020.10.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covid-19 vaccine.png)
2020-11-03
英國疫苗專家警告 首批COVID-19疫苗可...
人們希望疫苗能結束COVID-19大流行的期盼可能破滅。英國疫苗工作小組主席警告,最初核准的疫苗可能行不通。
英國疫苗工作小組負責人K.
Bingham已經警告,科學家們在聖誕節前研發出疫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現在,她進一步防止民眾過度樂觀,警告人們目前仍在人體試驗中的第一代疫苗可能不完美。
Bingham在醫學雜誌《Lancet》發表評論說:
「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是否會有疫苗。」
「目前正在研發的許多或甚至所有疫苗可能會失敗。」
「我們應該做好準備,疫苗可能不會預防感染,但會減輕症狀,而即使能減輕症狀也可能不適用於所有人或有長期效果。」。
Bingham於5月份被任命為英國COVID-19疫苗工作小組主席,並直接向首相報告冠狀病毒疫苗的進展,專家稱這是控制大流行的關鍵。他們正在制定計劃以使英國人口獲得疫苗接種,儘管根本不知道是否會有疫苗。Bingham表示,重要的是要防止沾沾自喜和過度樂觀。
世界衛生組織承認「沒有一種疫苗是100%有效的」。例如:已經施打了數十年的麻疹疫苗,有98%的效力。
不過,如果疫苗阻止了大多數人感染冠狀病毒,並有可能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那麼它將被譽為扭轉乾坤的關鍵。
已經在全球有成千上萬受試者的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其重點是要看疫苗是否可以預防人們感染引發COVID-19的病毒SARS-CoV-2。但是臨床試驗不會得出疫苗是否可以阻斷傳染鏈或預防患者惡化成重病或死亡的結果。
評估一種疫苗是否真的可以挽救生命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會走捷徑以開發出一種至少可以降低感染風險的疫苗。
該工作小組預計,大多數疫苗將需要接種兩次才能起作用,並且可能需要每年進行一次加強注射。
Bingham警告說:「全球疫苗的生產能力遠遠不足以生產所需的數十億劑疫苗,而迄今為止英國的生產能力同樣匱乏。不會有一種成功的疫苗或一個國家足以供應全世界的需求。我們迫切需要國際合作,以分擔風險和成本、解決人們接種疫苗的障礙,並擴大生產能力,以生產足夠的劑量來保護面臨SARS-CoV-2感染風險的所有人。」。
她證實,年齡超過50歲的成年人、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和社工以及有潛在合併症的成年人將優先接種。
英國政府已經訂購了3.4億劑7個不同的實驗性疫苗。訂購這些疫苗充滿不確定性,政府指望著其中一個是有效的。
其中包括牛津大學、輝瑞公司和隸屬於強生公司三個疫苗,它們都處於測試的最後階段。但是,即使到2021年已經準備就緒,也只會優先給風險最高的群體接種,例如老年人和英國國家健康服務的員工。
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開發的疫苗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先準備好的。
由諾瓦瓦克斯公司(Novavax)、葛蘭素史克(GSK)、賽諾菲(Sanofi)及瓦爾內瓦(Valneva)生產的疫苗要到2021年下半年才能上市。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10.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