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160606153221_drugs-9.jpg)
2019-12-02
既然吃藥效果不比手術差,那還要動手術...
最近一項由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大型研究指出,對於狀況穩定的嚴重心臟病患者,透過手術—裝支架和繞道手術,可能減緩胸痛,但這不會降低心臟病發作或死亡的風險。這樣的結果挑戰了醫學教條,並使人們質疑對狀況穩定的心臟病患執行這些手術是否必要或過早。
便宜的阿斯匹靈學名藥、降膽固醇藥、降血壓藥已知可以降低狀況穩定的心臟病患者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但是許多醫師也會建議患者透過手術來改善血液流通。這些手術包括:繞道手術、氣球擴張術等。
12年前,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在非緊急的心臟病患者身上進行氣球擴張術,預防心臟病發作和死亡的效果沒有藥物治療好,但是許多醫師對研究持保留態度及質疑研究方法。
有鑑於此,美國聯邦政府花了一億美元展開新研究,比12年前的那份研究規模大兩倍、涵蓋37個國家且包含了更多病情嚴重但也最能從手術獲益的患者。
研究發現,試驗一年後,接受侵入性治療的組別中有7%死於心臟疾病、發生心臟驟停或因嚴重胸痛或心臟衰竭住院,藥物治療組則只有5%。不過,試驗四年後,情況變相反。接受侵入性治療的組別中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比率為13%,藥物治療組則為15%。而在整個研究期間,平均而言不論哪一種醫療處置的效果都差不多。
研究作者表示,如果侵入性治療未帶有任何風險的話,研究結果應該呈現出手術在整體上是有益的。但研究發現卻不是這樣,我們發現手術後短期內可能帶來傷害,但長期可能是有益的,這一正一負讓效益被抵銷了。
研究作者提醒,這裡講的不是心臟病發作,若屬於這種狀況需要立即進行手術以使血液流通。不過對於非緊急情況,研究指出無需急於進行侵入性檢測和手術,因為可能會造成傷害,即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與僅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相比,一年後發生心臟病或死亡的風險更高。
未參與研究的心臟病學專家表示,這項研究顯然與過去30、40年的常識背道而馳,並且可能會減少將來對此類患者進行侵入性檢測和治療。一些醫生可能仍會對這項研究表示懷疑,但這位心臟病學專家認為這項研究做得非常好,結果非常可信。
為什麼藥物在降低風險方面同樣有效?
繞道手術和裝支架只能處理小區塊,而藥物則會影響全部的動脈,包含那些可能開始阻塞的區域。並且近年來藥物也取得了很大進步。
不過,手術確實可以減輕胸痛。在參與研究時每天或每周有胸痛的患者中,手術治療組中有一半在一年之內沒有疼痛,而藥物治療組則為20%。但這裡可能有安慰劑效應,即知道自己有接受手術的人傾向於將症狀改善歸因於手術。
心臟科醫師表示,當患者被告知他們的心臟問題可以用裝支架解決時,根據他的經驗,絕大多數患者會選擇接受該手術,以立即得到改善。但是先嘗試藥物治療沒有害處,特別是對於沒有或很少有胸痛的人。
編譯來源:WebMD(2019.11.1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breast-implant.jpg)
2019-12-01
連隆乳都可以扯到女性主義?!
不知從何時開始,女性用品的廣告都和「女性自主」扯上關係,如衛生棉、化妝品、沐浴乳、運動用品等等。內容大多是強調女性的自信與美麗,進而自我肯定。對女人來說,看到這樣的宣傳,感到激勵跟感動,掏錢購買商品,似乎也為自己買了勇氣。
各大品牌利用「喜愛自己的身體」和「女性主義」的概念來包裝商品,出現了許多美容或服裝銷售的「革命」,例如不再只出現身材纖細的模特兒等。然而,這種趨勢卻發展出許多矛盾又荒謬的廣告:強調喜愛自己身體的塑身衣、女性主義高跟鞋、穿了讓妳更有能力的「賦權內衣」。
隆乳和「女性主義」有關?
最近,一家名為MYA的醫美診所推出一則廣告,出現「她是女性主義者,她隆乳了,妳也可以!」這樣的內容。醫美診所透過這樣的連結,想讓這一切更政治正確。
MYA在2017年推出的一則廣告,因為內容可能對18歲以下青少年造成傷害而被禁止。2018年這家診所再推出一則廣告,畫面中許多擁有姣好身材的女性在泳池、沙灘和船上嘻笑喧鬧,一個柔和的聲音說著:「這些女孩都在MYA隆乳,她們都覺得非常棒!妳也可以!」英國監管單位認為這則廣告利用年輕女性對身體的不安全感,更透露著隆乳是普遍現象、人們只能通過整型手術來享受身體的自信和理想的生活等暗示,廣告再度被禁。2019年的廣告,為了避免遭受批評,加入了「喜愛自己的身體」和「女性主義」的元素,以「女性主義者隆乳」繼續販賣同樣的內容。
這不是第一個改變廣告內涵販賣同樣商品的例子,2015年一則減重產品的廣告以苗條的比基尼模特兒照片搭配「你的身材準備好去海灘了嗎?」的字詞在倫敦地鐵站掀起一番大亂。民眾認為這樣的廣告充滿挑釁意味讓人不舒服,不僅直接在廣告上塗鴉反對、向監管單位抗議,更在社群媒體上發起運動,讓民眾展示自己的身體,表示不論什麼樣的身材隨時都可以去海灘。2018年這個品牌在社群媒體上發起#EveryBodyWorks的運動,強調各種身材都應該被接納、每個人都應該喜愛自己身體。毫無疑問,這是針對被過去廣告冒犯的那些人,但是這個公司依然在販賣同樣的商品。
銷售手法不斷進化
「女性主義」成為廣告行銷的工具,是否令人覺得諷刺又離奇?但卻有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的趨勢。品牌銷售手法不斷地進化,透過更多樣、更禮貌的方式來對你說:「你太胖了!」還利用各種身體自主的概念讓這一切更隱晦。
如果我們真的照這些廣告中所說的事去做,例如擁抱我們原來的樣子、不對衰老感到焦慮、不再除毛、活出自我等等,這些公司都不會存在了。所以,廣告終究是為了銷售,魔鬼藏在字裡行間,若能記得這一點,也許一切就沒那麼難懂了。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 (2019.11.13)、Independent(2018.10.1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30
睡眠呼吸中止症,男女很不同!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SA)被認為主要是男性的疾病。近年來,雖然被診斷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的女性變多,但男女之間的比例仍很懸殊,男性多女性3至5倍。最近一項研究指出,若修正目前的診斷標準,女性有阻塞性呼吸中止的比率幾乎提高了一倍。顯示女性可能有被誤診的風險。
研究作者認為,睡眠呼吸中止可能是男女在疾病表現上有差異的典型例子,無論是症狀或背後的病理都有差異,這影響了治療方式。這份研究就是在探討男女的睡眠呼吸中止有何不同,以及常見的評估方法如何低估了女性的睡眠呼吸中止。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人員分析在2010年至2013年之間2,057名全面睡眠研究的資料。此在家中進行的睡眠研究不僅測量呼吸活動,也測量大腦活動及其他在睡眠實驗室可測量的指標。
研究小組根據「AHI
(呼吸紊亂指數)」,即每小時睡眠呼吸暫停及因呼吸道狹窄導致低度通氣量的次數,以了解參與者的嚴重程度。通常AHI大於15表示有中度至重度睡眠呼吸暫停,並與高血壓和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他們也評估可能引起睡眠呼吸暫停的病理,包括:呼吸道坍塌程度、對呼吸模式變化的敏感度、對氧氣變化的敏感度及因呼吸中止而醒來的速度等。
研究發現,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AHI得分大於15的男性是女性的兩倍。但是,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男女的狀況相似,皆有57%的人AHI得分大於15。作者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快速眼動睡眠期間的睡眠呼吸暫停與有害的心血管結果有關。
此外,影響睡眠呼吸中止的生理機制在男性和女性之間是不同的。女性在非快速眼動期中,對於呼吸模式變化敏感度較低、呼吸道坍塌程度較小、較容易因呼吸中止而醒來。
耶魯大學醫學院女性睡眠健康計劃主任表示,我們越來越意識到睡眠呼吸中止是有性別差異的疾病,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如何對男人和女人產生不同的影響。了解性別各自的特異性可以提供更精準的治療,並帶來更好的結果。
診斷標準低估女性患者
目前以血氧飽和程度降低4%且有呼吸暫停事件來判斷是否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研究將這個定義與其他定義進行了比較,發現其他定義對血氧飽和程度的要求不那麼嚴格,且有些定義也考慮了患者因呼吸中止而醒來的經驗(大多數在家進行的睡眠研究未測量到)。
研究發現,若將輕度的血氧降低和醒來的經驗加入計數,女性有阻塞性呼吸中止的比率幾乎提高了一倍。顯示女性可能被誤診的風險。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11.25)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9
臉書創辦人的年度挑戰遭批白人男性中心
臉書創辦人馬克祖格柏(Mark
Zuckerberg)每年都會為自己設下一個新挑戰,過去曾出現包括學中文、拜訪美國每一個州及跑完365公里。今年他想要完成的挑戰是,探索科技在社會中所帶來的機會、挑戰、希望以及焦慮。
Zuckerberg今年初在臉書上宣布這項訊息時表示,他是工程師出身,過去做的都只是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實現,而這項挑戰讓他內心生畏。如今他在完成這項挑戰時
─與9位專家一起討論「科技在社會中的未來願景」─,卻慘遭外界批評完全缺乏種族與性別的多樣性!
專家一面倒幾乎都是白人男性
截至目前為止,臉書已經發布6支Zuckerberg與8名男性及1名女性專家一起進行討論的影片,討論的題目涵蓋健康研究、治理問題、人工智慧、隱私及打擊假新聞。至於年底前是否還會推出其他影片尚不得而知。
參與討論的這8名男性專家分別為哈佛大學法學教授Zittrain博士及Feldman博士;Axek
Springer出版社執行長Dopfner;Chan Zuckerberg
Biohub負責人DeRisi和Quake;經濟學家Cowen;支付平台Stripe執行長Collison;以及歷史學家Harari。其中唯一的1名女性專家是史丹佛法學院院長Martinez。這些人的年紀大約在40-50歲之間,Collison是裡面最年輕的一位,他今年31歲。
然而,外界有許多人對於這些影片完全缺乏多樣性,都感到震驚且無法接受!一名科技創業家形容這像是個半熟的任務,毀滅性地缺乏社會意識。英國具影響力的科技領導者Abulokwe也提出反對的意見,認為Zuckerberg和一群由8男1女所組成沒有多樣性的團體一起談論科技的未來性,這在道德上是無法被接受的,同時也充分說明他對種族及性別的多樣性這個議題缺乏敏感度。
來自Creative
Strategies的Milanesi則嘲諷Zuckerberg努力要放入一個女性,可是有色人種卻連一個象徵性的位置都沒有,她認為要在科技界找到聰明傑出的非白人人才真的並不困難。為Bloomberg撰寫封面故事的記者Wagner還指出,這些參與者中有7個人不是教授就是醫生,這不是真正的多樣性。
編譯來源:BBC News(2019.11.2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8
有這些風險因子的女性小心心血管疾病!
一群科學家在今年美國心臟學會科學會議上發表了一系列與女性心臟健康有關的初步研究,指出較早進入更年期、從事特定工作以及晚上吃得多的婦女要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
較早進入更年期的婦女
這份研究是目前探討更年期年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關係最大型的單一研究。研究顯示,40歲以前進入更年期者,較容易有高血壓、高壞膽固醇指數及糖尿病,並且即使在考量了混淆因子後,這群女性的冠心病、心臟衰竭、主動脈瓣膜肥大或變窄、心房顫動及血栓風險仍較高。
研究還發現,在50歲以前越早進入更年期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越高。此外,相較於自然地提早進入更年期的婦女,因為切除卵巢而提早進入更年期的婦女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
研究指出,是否使用荷爾蒙來緩解更年期症狀並未影響結果。而所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即使在更年期結束後依然持續存在。
特定工作增加女性
研究指出,擔任社工、護士、醫護助理和收銀員的女性,其心血管健康比擔任其他職業的女性差。
具體來說,相較於其他職業,擔任社工的女性心血管健康程度較差的可能性高了36%。而擔任收銀員的女性的可能性高了33%。
此外,相較於其他職業,擔任房屋仲介和業務的女性心血管健康程度較差的可能性低了24%,而從事行政工作的女性可能性則低了11%。
晚上吃比較多的女性
若女性一整天攝取的熱量在晚上佔的比例較高,則她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
研究發現,在整天的熱量中,如果女性在晚上6點後所攝取的熱量佔的比例較其他時間高,她的心血管健康狀況較差,較容易有高血壓、高身體質量指數且長期血糖控制較差。在晚上6點後每增加1%的熱量,心血管健康程度就會跟著下降。這樣的趨勢同樣發現在晚上8點後所攝取的熱量。
編譯來源:
Eurekalert(2019.11.11)、Eurekalert(2019.11.11)、Eurekalert(2019.11.1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Complementary cancer therapies.jpg)
2019-11-27
癌症佐以草藥治療害多利少
癌症病人應告知醫師是否服用草藥製品,因為有些成份可能阻礙治療成效。
當乳癌擴散時,蒜頭,薑和銀杏製劑會延遲皮膚傷口的復原。
來自葡萄牙里斯本癌症研究中心的乳腺外科醫師Cardoso指出,沒有證據顯示草藥療法或乳霜有效。若有存疑,最好不要服用。
醫師要主動詢問正在治療癌症的病人,是否正在服用其他的藥物;特別重要的是當癌症已散播至皮膚的病人,想試草藥製劑前一定要先跟醫生照會。
這樣的情形,乳癌患者五個案例中就有一個,其他癌症較少。
許多產品的危險是會干擾荷爾蒙療法或化療,有些則延緩血凝固的過程,導致傷口復原較慢、結疤多。延緩血凝固的草藥,如:穿心蓮、短舌匹菊、蒜頭、銀杏、人蔘、山楂、七葉樹、薑黃。
英國的癌症研究網站同時建議,一些輔助療法可能阻礙正常療法應有的效果。癌症治療期間,應避免一些食物和飲料,如葡萄柚和橘子,因為它們會影響癌症藥物在身體內的分解和吸收。
Cardoso醫師以為病人有病亂投醫是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知道,尋找其他草藥或另類療法,有可能害處多於好處,而瑜珈、正念、靈氣療法和針炙對病人的生活品質都有正面的影響。
編譯來源:BBC(2019.11.1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6
全球第一個男性避孕藥 最快6個月後問世...
近日,印度科學家透露,一項注射型的男性避孕藥已完成臨床試驗,目前正等待印度政府主管機關審核通過,最快將在6個月後問世,這無疑是避孕技術發展的一大突破!
避孕藥物研究的性別偏見
一直以來在避孕這件事上,許多生育年齡的女性常是責任主要承擔者,她們大部分會使用非永久性的避孕措施,身體也因而須承受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如:體重增加、情緒起伏、頭暈噁心、胸部脹痛、經期之間的出血等狀況。
避孕藥研發長久被詬病有男女雙重標準的現象,過去在美國雖數次出現男性避孕藥的開發研究,但所有臨床試驗最後卻都以副作用對男性來說無法承受為由,中途宣告失敗放棄。所以這次的新消息令所有人對男性避孕藥又重新燃起一線希望。
印度25年的研究:藥效將長達13年
這項藥物的研發團隊是來自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Indian
Council of Medical Research,
ICMR)的科學家。他們讓男性在被麻醉之後,從腹股溝的位置將新研發的聚合物注射進睪丸,藉此阻擋輸送精子到陰莖的管道,達到避孕效果。研究顯示,藥物的避孕成功率達97.3%,藥效將長達13年之久。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已完成三回合的臨床試驗,303名參與者都表示沒有出現副作用。其他出現副作用者,症狀則幾乎與女性使用避孕藥的情形相似。
協助研究計畫的資深科學家Sharma博士表示,若藥物未來可成功上市,這將可以說是全球第一個安全的男性避孕藥。
編譯來源:Dailymail(2019.11.1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2
數學腦袋沒有性別之分
卡內基美隆大學的新研究發現:男孩和女孩在學習和表現數學能力上,並没有性別上的差別。
1992年少女芭比出爐時,伴隨著爭議性的音聲片段:「數學真難」。這款玩具的發行受到公衆的強烈反彈,而這種對數學秉賦潛在的假設,散播著女人有數學才能方面的生理缺陷,所以無法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的領域裏出人頭地。
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研究團隊主導Jessica
Cantlon全面性的檢測年輕男孩和女孩的腦部發展。研究顯示在腦部的功能或數學能力上沒有性别的不同。
專家指出,科學和民間傳聞不同。孩童的腦部功能相似,我們看不到性別之分。希望對孩童在數學上的發展,能重新調整我們的期待。
腦部「神經成像」男女無異
Cantlon團隊為評估年輕孩童在數學能力上的生理性別差異,首創「神經成像」(neuroimaging)的研究。
她的團隊使用功能性的MRI,在孩童觀看初級數學的教育影片時,如算數目和加法,測量104位(3-10歲;其中55位女孩)孩童的腦部活動。比較了男孩和女孩的掃瞄來衡量腦部相似處。也檢視了腦部的成熟度,將孩童和觀看同樣數學影片的63位成人(其中
25位婦女),比較兩者的掃瞄。
多次統計數據的比較之後,Cantlon團隊發現,男孩和女孩在處理數學的技能並無差別,觀看教育影片的專注也一樣。而男孩和女孩的腦部成熟度,在統計數據上,和成人中的男女比較起來也相當。
「不只是男孩和女孩在使用數學時的網路相同,整個腦部的相似處也很明顯。這是一項重要的提醒,生理性別的相同多於不同」。
研究也針對3至8歲孩童做「數學能力的標準化測驗」。從97位參與者(其中有50位女孩)評估數學發展的速度,他們發現孩童的數學能力是同等的,在性別或年齡上並未顯示不同。團隊也沒有找到數學能力和腦的成熟度之間有性別差異。以先前團隊的研究為基礎,發現在一些數學測驗裏,年輕男孩和女孩的行為表現是同等的。
男孩數學較好?是後天的因素!
Cantlon以為後天的社會和文化,可能把女孩和年輕婦女自數學和STEM的領域岔開。先前已有研究顯示,家庭花較多的時間和男孩在空間認知上的遊戲;很多老師傾向在數學課花較多時間在男孩,因此未來數學的成就較佳;最終,孩童通常從父母對數學能力的期待,取得暗示。
Cantlon指出一般的社交會使得男孩和女孩之間小小的不同,越積越多,發展至我們在科學和數學上不同對待。我們要認識這些源頭,以確保不造成性別不平等。
這項研究專注於幼年時期的發展,使用有限的數學題。Cantlon想要使用更廣泛的數學技能來繼續這項工作,如空間處理和記憶,多年追蹤孩童。
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網上11月8日「學習的科學(Science
of
Learning)」期刊。研究文的名稱「兩性數學能力發展的腦部相似」。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11.0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1
女性年紀越大越不做子宮頸癌篩檢?!
子宮頸癌是婦女最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賴於兩種子宮頸癌篩檢:一個是能夠檢查出癌前細胞病變及早期癌症的抹片檢查,另一個是HPV
(人類乳突病毒)檢測,直接測試是否存在引起癌症的HPV。
由於幾乎所有子宮頸癌都是由HPV引起的,因此,近年來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年輕女性接種HPV疫苗來預防子宮頸癌。但這可能會讓我們忽略另一群最能從常規篩檢受益的女性族群:45歲以上的女性,因為有一半的子宮頸癌是在49歲之後被診斷出來的。但是,最近一項大型研究指出,45至60歲婦女的子宮頸抹片率正在下滑。
此研究分析了美國三項大型全國調查資料(註),結果顯示美國子宮頸癌篩檢率為70%左右。
研究作者表示,及早發現異狀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關鍵。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篩檢30歲以下的女性被認為是最無效的資源投資,因為癌症往往是在中年出現。如果女性在42歲之後接受篩檢,幾年後她再次接受篩檢並且沒有發現癌症的機會是80%,顯示子宮頸癌篩檢是及早發現問題的重要方法。
研究作者表示,導致篩檢率降低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婦女對建議接受篩檢的間隔時間感到困惑,因為建議的指引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改變了數次。目前美國的子宮頸癌篩檢建議為:21-29歲每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30-65歲在諮詢醫師後應每年做一次抹片檢查或每五年做一次HPV檢測。新的指引預定於明年初發布。
根據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的最新證據,初次HPV檢測為一般人口帶來些微益處,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好處也緊追在後。若同時進行這兩項檢測,可能讓女性接受大量檢查但獲得的健康益處卻很小。
台灣每年補助一次30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而在2017年30歲以上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比率為49.4%,亦即有一半的女性未接受檢查。在年齡方面,40-49歲婦女的篩檢率並未顯著高於60-69歲婦女,甚至有些縣市60-69歲婦女的篩檢率高於40-49歲婦女。此外,篩檢率也呈現出城鄉差距,六都篩檢率平均為50%,花東則為44%,離島更低至32%。
註:這三個資料庫分別為: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行為風險因子監測系」(77,143位參與者)、美國國家癌症機構的「健康資訊國家趨勢調查」(1,580位參與者)及美國衛生資源和服務管理局的「健康中心患者調查」(761位參與者)。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9.11.07)
* Three large scale surveys highlight the complexity of cervical
cancer under-screening among women 45-65?years of 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Medicine. DOI: 10.1016/j.ypmed.2019.105880.
*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中意性別統計資料「106年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人數及篩檢涵蓋率」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0
了解卵巢癌症狀救妳一命!
英國慈善機構Target Ovarian
Cancer表示,由於女性對卵巢癌症狀缺乏認識,數千名婦女的生命可能處於危險之中。
該機構指出,在英國,近四分之三的女性知道乳房或腋窩腫塊可能是乳癌的症狀,但是不到五分之一的女性知道腹脹是卵巢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提升對卵巢癌的認識
早期診斷是成功治療卵巢癌的關鍵,提升人們對卵巢癌的認識可以挽救生命。婦女缺乏這種知識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每位有乳癌和卵巢癌風險的人都應該問問自己:「我知道這些癌症的症狀嗎?」。
如果及早發現,婦女有90%的生存機會,如果被診斷患有第四期卵巢癌,則只有10%的婦女能夠存活。但是這種癌症的早期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輕度不適,如腹脹,因此卵巢癌一直被認為屬於難以察覺的疾病。
如果婦女缺乏對卵巢癌症狀的認識,那麼她們更容易延遲診斷,進一步增加治療難度及縮小存活機會。早期卵巢癌的其他常見徵兆還包括:食慾不振、骨盆或腹部疼痛及頻尿。
若過去3周內多數時間有腹脹的情形,或其他卵巢癌症狀持續存在,建議找醫師檢查。尤其如果年紀超過50歲、有卵巢癌家族病史的人若有這些症狀更應提高警覺。
在台灣,過去十年卵巢癌死亡率呈增加趨勢,2018年死亡率為每10萬名中有5.3名死於卵巢癌。因此,對女性宣導卵巢癌資訊是很重要的。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11.1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