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活動
2022-06-07
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運動時間可能不同
眾所周知,運動對性別的影響不同,尤其是在脂肪方面。但是一天中何時運動有無性別差異,尚不為人所知。
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運動無論何時對您都有好處,但一天中達到最佳效果的時間女性和男性可能會有所不同。
早點還是晚點?
研究顯示,女性早上健身可較有效地減少脂肪和縮小腹部,並可以大大降低血壓。
早上運動的女性中部脂肪平均減少了
10%。相比之下,晚上運動的女性腹部脂肪僅減少了
3%。
雖然這些女性總體上並沒有減輕體重,但她們減少了腹部脂肪,這些脂肪會包裹身體的內部器官,對健康不利。
男性對於早運動還是晚運動並不那麼敏感。
然而,他們在夜間運動時明顯不那麼疲倦,血壓較低,並且從呼出氣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們燃燒更多的脂肪。雖然沒有發現夜間運動的男性體內脂肪較少,但研究作者認為這可能會在更長的時間內發生。
而男性的血壓、「壞」膽固醇水平以及他們燃燒脂肪的能力似乎都更能從夜間運動中受益。
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男性和女性對運動時間的反應如此不同,然而,荷爾蒙、生理時鐘和兩性之間睡眠覺醒週期的差異都可能發生作用。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更多信息。
雖然,運動受益有早晚的性別差異,研究作者Paul
Arciero教授說:「運動的最佳時間是你能做到的最佳時間,並將其納入你的日程安排。」
研究如何進行
對 30 名男性和 26 名女性 (年齡在 25 至 55 歲之間)
進行了為期 12
週的研究,並監測了各種健身計劃的效果,其中包括拉伸、短跑、阻力和耐力訓練。
一組在 08:30 之前運動了一個小時,而另一組在晚上
18:00 到 20:00
之間進行了相同的活動。所有參與者都遵循專門設計的膳食計劃,因此食物消耗不會影響結果。
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測試了每個人的血壓和體脂,以及他們在開始和結束時的柔韌性、力量和有氧能力。
所有參加這項研究的人在為期 12
週的試驗中都改善了他們的整體健康狀況和表現,無論他們是在何時運動。
這項研究發表在《生理學前沿》上。
編譯來源:BBC NEWS(2022.06.02)
+ read more
2022-06-02
當肥胖男性減重時,精子數量會反彈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當男性減掉多餘的體重並維持時,健康益處可能會一直延伸到他們的精子數量。
這項針對近 50
名肥胖男性的研究發現,那些通過低熱量飲食減肥的人,精子數量提高了約
40%。但是有一個代價:他們需要保持體重以保持較高的精子數量。
在這種情況下,體重減輕相當可觀:經過八週的低熱量飲食,研究參與者平均減掉了16.3公斤。
審查研究結果的泌尿科醫生Bobby Najari
醫師說,體重減輕和精子數量增加都很快 —
而且驚人。
他說,目前尚不清楚現實世界中有多少男性能夠實現這種減肥效果
— 並且保持這種減肥效果。
但 Najari
說,更重要的一點是,通過飲食和鍛練減掉多餘的體重可以在計劃生育中發揮作用。
已有許多研究已將肥胖與精子質量降低關聯在一起,包括精子數量減少和活動正常的精子減少。這項新研究著眼於減肥是否可以改變這種狀況。
它涉及 47 名年齡在 20 至 63
歲之間的肥胖男性,他們都遵循低熱量飲食 —每天
800 卡路里—
持續八週。之後,他們被隨機分配到四組,進行為期一年的維持階段:一組鍛練;另一組服用利拉魯肽,一種有時用於減肥的糖尿病藥物;第三組鍛練並服藥;第四組都沒有。
鼓勵所有鍛練者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適度運動,例如快走。為了增加動力,他們還參加了鍛練課程。
研究人員發現,經過八週的節食後,參與者不僅體重大幅下降,而且普遍表現出精子數反彈。他們的精子數量平均增加了
41%,精子濃度增加了 49%。
一年後,大約一半的男性維持了減輕的體重
—無論是通過鍛練、藥物治療還是兩者兼而有之。他們還保持了較高的精子數量和濃度。
然而,對於胖復的男性來說,情況並非如此。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研究參與者有不育史,或者減肥是否提高了他們的受孕能力。但是,新發現可能對生育能力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之前的研究顯示,更高的精子數量和更快的受孕速度之間存在關聯。
為什麼體重很重要,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 Najari
表示,荷爾蒙效應是一個主要可能原因:過多的脂肪組織可以促進睾酮轉化為雌激素,而肥胖男性的睾酮水平已被證明比瘦男性低。
無論確切的機制是什麼,Najari
說,新發現指出減肥精子數會逆轉。這一過程提供了希望,即對精子質量的負面影響不是永久性的,可以通過飲食和鍛練來扭轉。
他建議,如果肥胖男性試圖與伴侶一起懷孕六個月但沒有成功,他們可能希望進行精液分析。
此研究發表在5月《_人類生殖_》雜誌上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05.26)
+ read more
2022-04-22
運動是憂鬱症的特效藥
大部分人都聽過運動有益健康。一項新的研究,站起來活動一下
—即使是小小的體育活動,例如快走,也可能大大降低患憂鬱症的風險。
研究團隊指出,運動對於精神健康顯著地有益,即使運動量低於公共衛生部門的推薦。運動並不需要太多。一週快走2.5小時,比完全沒運動的人,憂鬱症的風險較低。
研究指出,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每週進行相當於 1.25
小時快走活動的成年人患憂鬱症的風險降低了
18%;提高到相當於每週快走 2.5
小時的活動量與憂鬱症風險降低
25%。但是,運動超越2.5 小時的活動量,益處減少。
每一步都有幫助
加拿大神經科學家Jennifer
Heisz說,有憂鬱症的人有時難以鼓勵他們運動,所以任何行動、每個行動,每步有益的訊息對這些人可能有幫助。
Heisz建議人們每天試著動一動,也許5分鐘或10分鐘的走路,對於整天坐著的人,也可以每30分鐘做兩分鐘的活動。
先前的研究
2018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了類似的結果:每週進行 3
到 5 次每次 45
分鐘鍛鍊的人,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天數減少了約
43%。即使是做家務,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天數也減少了約
10%。
2020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是輕度運動也有助於保護兒童免於患上憂鬱症,亦即12
歲時每天 60 分鐘的簡單運動與 18
歲時憂鬱症的平均減少 10% 有關。
運動的類型包括跑步、騎自行車和步行,以及做家務、繪畫或演奏樂器等活動。
英國劍橋大學臨床醫學院由Soren Brave 和James
Woodcock領導的團隊的研究發表在4月13日《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JAMA
Psychiatry
編編來源:Health Day (2022.04.13)
+ read more
2022-04-06
「寓教於樂」:成功的性教育要談性快樂
快樂可以說是性行為最強大的動力,然而每年全球花費上億在性、生殖健康和權利的服務中卻避而不談。
如果你問大多數人,「你的性教育是否有助於你的人際關係和性生活?」 他們會說,「不」。
根據牛津大學主導的一個國際研究的結論,將性健康教育聚焦於歡愉,可以增加保險套的使用,加強安全性行為的正面態度。幾十年來有些專家倡議性教育應超越僅談禁慾或風險,以改善性健康的結果。這個研究驗證了這樣的方向是正確的!
樂趣是生活的一部分
性健康教育包括學校教育、或針對各年齡層人的促進健康宣導。通常是為了達到特定的健康目標,例如:增加性傳染病的篩檢,推動HPV疫苗,或者減少性傳染病的案例。
它們通常以健康風險的宣傳為主,性樂趣的考量並不被認為有關。然而性關係和樂趣是人類生活重要的一面,若加入考量可以使性教育的推動更有效。
於1980和90年代行動家和社區組織所發起的「HIV預防」活動就是引人注目的成功案例。很多這些活動被認為有爭議性,因為他們使用了高度性感的影像,且歌頌同性戀和雙性戀男子的性慾,被批評為面對HIV危機仍在不負責任的享樂。
可是正面的「性」宣傳
-將「性安全」自然地呈現在性的樂趣裡,正是這些活動成功的關鍵!
樂趣和許可
肯定性樂趣是性行為許可教育一個重要的部分。
30多年前一篇重要的論文中,美國學者Michelle
Fine明確而有力的指出,學校性教育中「缺少慾望的課程」如何傷害了年輕女性的「性」健康和安全。她指出在美國教育系統裡,學校的性教育否定了女性的性慾望,使得年輕女性更容易遭受性暴力及意外懷孕。
一個人在性關係中表達「不想要」的能力,需要這個人能夠認知到自己「想要」的,也需要有信心地說出這些慾望,而不會害怕被恥笑。
性教育應該建立人們對性的自我認知和信心,可以開放討論性的樂趣和風險。要能夠達成這些,我們需要肯定且尊重年輕人的性和關係。
性樂趣可以在課堂上談嗎?
學校性教育聚焦在樂趣的主意可能會有爭議性。那課堂上如何教性樂趣呢?
樂趣為基準的性教育並非有關性的技巧,而是肯定人們有性樂趣和滿足的權利。包括使用保險套時強調樂趣,而不是集中在警告,或者允許人們公開討論性取向或關係的複雜性。
教育者警告課堂上不應定義特定的樂趣,然後強加於人,因為不同的人可能有許多不同的樂趣。
樂趣為基準的性教育在於開放教育空間,使年輕人可以安全的探索,發展對性和關係的批判性的思考。
性樂趣支持性權利和性健康
性權利的本質是認識到,性樂趣是人類關係中有價值的部分,也是健康和幸福的支柱。
性權利的基礎是讓每個人有機會追求滿意的性關係,不受傷害或歧視。
尊重性權利可以鞏固包容性教育、性和生殖醫療服務普遍化,以及免遭受性暴力和歧視的保護。
性權利的本質是認知性樂趣是維持健康、幸福的人際關係很重要的一環。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2.02.12);BBC News (2022.02.14)
+ read more
2022-03-30
「處女膜」無關「處女」 婦團推正名破...
台灣女人連線及立法委員林淑芬今(30)日舉行記者會,要求政府有具體作為導正「處女膜」、「惡露」這些貶抑、污名女性的用詞。
黃淑英理事長表示,人類身體的組織、器官或系統命名應是依其「功能」、「組成」或「位置」而定,但在女人身上卻不一定如此。「處女膜」這個陰道發育完成的殘留,沒有生理上的功能,卻在父權社會下成為「處女」的證據,對女人造成許多傷害與迷思。女人擔心初夜沒落紅會被視為不純潔,限制女人的性自主及自由;女人擔心傷害處女膜,避免由陰道進入的相關檢查,導致疾病防治困難或延誤診斷,危害健康。況且,「處女」就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只為滿足父權的想像。字典裡僅有「處女」一詞,卻沒有「處男」,道盡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歧視與壓抑,用「處女膜」來命名是不當的。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林姿吟提到,出血跟是否為初次性行為並沒有一定關聯。在這樣的社會觀念下,醫師在內診或做抹片等檢查時會擔心傷及「處女膜」。過去就有醫師面臨這樣的糾紛,跟患者確認沒有性經驗,然內診後出現流血卻被求償。有家長因為小孩跌倒,驚慌地帶來就醫,要醫師確認「處女膜」是否完整。這些根深蒂固的觀念都在人們心中,婦產科醫學會支持改名,也樂觀其成。
立法委員林淑芬指出,女人年紀小時社會認為保有「處女膜」很重要,但年紀大了有處女膜卻被譏笑是「老處女」,將社會價值加諸在器官上就是對女人的壓迫。而除了正名,也應該給予正確的性教育,澄清迷思,讓孩子有正確的資訊。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顏慶祥回應,許多用詞有其時空脈絡,因應各種觀念的進步與發展,特別在性平議題上,近年來國教院不定期召開性平審議小組針對教科書、辭典等內容作修正,對這些內容會與時俱進地修正。
台灣女人連線也將透過「徵名活動」為處女膜「正名」,提供衛福部參考,期待衛福部研議適當的名稱取代「處女膜」,對「處女」這個違反性平的用詞釜底抽薪!
+ read more
2022-03-16
死亡時,可能會在你眼前閃現人生的跑馬...
來自「科學意外」的新數據顯示,當我們死去時,人生的跑馬燈實際上可能會在我們眼前閃現。
一組科學家開始測量一名患有癲癇症的 87
歲患者的腦電波。但在神經系統記錄期間,他遭受了致命的心臟病發作
—
意外記錄了一個垂死大腦的活動,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記錄垂死的大腦。
結果顯示,在患者心臟停止跳動,也就是停止向大腦供血前的
30
秒內,他的腦電波與我們執行高認知任務時的模式相同,比如:集中注意力、做夢或回憶。
患者被宣布死亡通常是在心臟停止跳動後持續了 30
秒之後。
研究小組在研究中寫道,這種大腦活動顯示最終的「生命回憶」可能發生在一個人的最後時刻。
現在是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神經外科的Zemmar醫生指出,這個腦波是在 2016
年首次在加拿大溫哥華醫院記錄的,但是一直沒有發表。因為他們一直在尋找類似的案例來幫助加強分析,但沒有成功。
但 2013
年的一項在健康老鼠身上進行研究提供了一個線索。在該分析中,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在老鼠心臟停止跳動後
30 秒,死亡時腦電波水平很高 —
就像在Zemmar的癲癇患者身上發現的那樣。
Zemmar告訴
BBC:「這實際上完全是偶然的,我們不打算做這個實驗或記錄這些信號。」
那麼,我們能否重溫親人的時光和其他美好的回憶?Zemmar說無法確定。
他說,如果我跳到哲學領域,我會推測,如果大腦做了閃回,它可能會提醒你好事,而不是壞事,但對於每個人來說,令人難忘的事情會有所不同。這可能是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的最後一次回憶,它們在我們死前的最後幾秒鐘通過我們的大腦重演。
編譯來源:BBC NEWS (2022.02.23)
+ read more
2022-03-07
長壽所需的每日步行步數因年齡而異
人們朗朗上口的「每天 10,000
步有益健康」是幾十年前日本計步器的行銷喊出的口號。它事實上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近年來又有些研究指出,7千步其實就可以達到健康的目的。
為了瞭解最能改善成年人健康和壽命的每日步行步數,以及不同年齡的人的步數是否不同,馬薩諸塞大學體育活動流行病學家 Amanda
Paluch領導國際科學家組成了 Steps for Health
Collaborative小組,對來自四大洲近 50,000 人的
15項研究進行的統合分析,提供了新的見解。
最有益步數因年齡而不同
他們發現每天多走幾步有助於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
更具體地說,對於 60 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每天約走
6,000-8,000 步最能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而60
歲以下的成年人則是每天走 8,000-10,000
步左右。 這意味著更多的步數不會為長壽提供額外的好處。
Paluch
說,所以,我們看到的是隨著步數的增加,風險逐漸降低,直到趨於平穩。對於老年人和年輕人來說,這種平穩發生在不同的步數。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除了每天的總步數之外,與步行速度並沒有明確的關聯。也就是說,邁出步伐
—無論你以何種速度行走— 就會降低死亡風險。
這項新研究支持並擴展了 Paluch
領導的另一項研究的結果。該研究於去年 9
月發表在 JAMA Network Open上,該研究發現每天至少步行
7,000 步可以降低中年人過早死亡的風險。
2018
年更新的美國人體育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體育鍛煉。
該研究結果在 3 月 2
日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雜誌。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03.03)
+ read more
2022-02-22
性生活:老年整體健康的關鍵
專家指出當人們年紀漸長,身體狀況變得更複雜,很多人讓這件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流失,而不和其配偶或醫師談論性的問題。
整合醫學專家Dr. Robin
Miller指出,性生活是整體健康和快樂一個真正重要的部分。健康的性生活可以帶給老年人許多益處,如心臟或精神方面的健康及長壽。
例如,在性交時從身體釋放出很多有益的生理物質。包括_脫氫異雄固_酮(DHEA)─幫助認知功能的荷爾蒙,和催產素(oxytocin)─
影響社會連結、感情和親密關係的荷爾蒙。
影響老年性生活的因子
Miller認為年紀越大,性生活可以變得更好。「例如男人年紀越大越能夠把射精控制得更好。而女人過了更年期不必擔心懷孕,更自由。」
很不幸的,高齡化會使性生活變得有點複雜。老年學專家Alexis
Bender説:「男人和女人身體健康的改變,如糖尿病或心臟狀況可能限制了性的慾望或能力。對兩性來説,隨著老化,活動減少,但興趣和慾望不減。」。
Miller説,女性更年期和男性更年期所帶來的改變會影響老年男人和女人的性生活。女人陰道乾是一個大問題,男人則是勃起失能。
幸運的是現代醫學進展有助於這些問題。荷爾蒙補充療法可協助婦女因為更年期的症狀干擾了性交。男人則有威爾剛和其他勃起失能的藥物。
Miller指出女人也可以服用威爾剛,但她們並不喜歡副作用。男人也不喜歡副作用,但比較願意忍受。
Miller表示,女人可以,將威爾剛做為一種乳霜抹在陰蒂上,仍需如男人一樣等40分鐘,但沒有副作用且有效。對服用抗抑鬱藥物,有困難達到高潮的婦女,特別有幫助。
世代的差異
所以年長的男男女女要放下種種顧忌,和醫師討論如何利用這些選擇。
Miller説:「我想這是有世代差異的。有些嬰兒潮的人很難啓齒討論性,而我的孩子則沒有任何障礙。」
Miller經過她的調查,驚訝得知很多女人乾脆放棄了尋找。「很多女人年長後,不願再進入配偶的關係。因為她們已結過婚,已長時間照顧丈夫和孩子。她們覺得能和人牽牽手就很快樂了。隨著時間,關係的意義是什麼?這挑戰了我的一些世代想法。」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02.15)
+ read more
2022-02-21
女人應該注意的三件「心」事
三月是台灣重視女性心血管健康行動「為女著紅」的月份
—這是提醒女性需要了解的關於心臟病的三件事的最佳時機。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心血管疾病是台灣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人數是婦癌的3─4倍。但是,社會對於這樣的現象並沒有應有的警覺。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呼籲女性做三件事。這對於台灣女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女性應該注意的3件事
第一: 知道男性和女性的心臟病發作症狀可能不同。胸痛是兩者的主要症狀,但在女性中,它可能不是唯一或主要症狀。
胸痛是存在的。其他疼痛可能在下巴,放射到背部或頸部。女性可能會呼吸急促,可能會感到胃部不適或爆發汗流浹背,經歷心臟病發作的女性可能會感到疲倦,並且常常有一種壓倒性的不安感
—感覺有些不對勁。
女性經常忽略這些症狀,因為她們不會懷疑自己可能會心臟病發作。AHA
2019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 44%
的受訪者知道心臟病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二: 了解您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這些包括年齡、高血壓、糖尿病、有關膽固醇的情況以及吸煙或吸電子煙。
「壞」低密度脂蛋白 (LDL)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高會增加男女患心臟病的風險。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高血壓,所以她們應該注意變化,因為高血壓會給心臟、動脈和腎臟帶來更大的壓力。它還會增加中風的風險。患有糖尿病或吸煙的女性比男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
對女性來說,注意妊娠糖尿病、懷孕期間血壓升高或早產等並發症也很重要,因為它們會增加以後患心臟病的風險。
任何這些風險因素都應該與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分享和討論。
第三:降低風險。為了幫助預防心臟病,採取措施控制血壓、控制膽固醇、降低血糖,應進行日常體育鍛煉、健康飲食、減肥和戒菸。
最可持續的變化往往從小事開始。每天只需步行或活動
10
分鐘就可以提升情緒並開始養成健康的習慣。用更有營養的全穀物、水果或蔬菜代替加工食品;選擇橄欖油而不是氫化油隨著時間都有對心臟健康積極的作用。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02.12)
+ read more
2022-02-15
男女有不一樣的〝心〞情
女人都很擔心會罹患婦癌,卻不知道
心/血管疾病是女人健康主要的殺手,且男女因為生理、結構以及生命經驗的不同,心/血管疾病之風險及臨床表現會不一樣。
❤ 【男女〝心〞情 哪裡不一樣?】
你知道,女性更年期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增加嗎?
你知道,懷孕會影響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嗎?
你知道,男女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和診斷會有不同嗎?
想知道男女在心/血管疾病還有哪些差異嗎?還有哪些平常沒有發現的事?
▶ 點選圖片看懶人包(影片)
▶
點選圖片看懶人包(圖文)
❤ 【男女〝心〞情不一樣】為女著紅直播間
* 3/3(四)12:30 「與婦產科醫師談心」
主持人:黃淑英理事長
來賓:黃建霈(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
* 3/10(四)12:30 「大家相揪來著紅」
主持人:黃淑英理事長
來賓:滕西華(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
❤ 【3月11日 一起為女著紅】
為了讓更多女性了解自身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關係,並提升女性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認知,邀請您參與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行動「Go
Red for Women (為女著紅)」。
請於3月11日「為女著紅日」(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
穿上紅色衣飾,拍照上傳臉書同時使用標籤「#TAIWAN為女著紅」!
📌參加方式:
1.3/11穿戴紅色衣飾👗
2.拍照📸
3.上傳至Facebook,並標籤「#TAIWAN為女著紅」🅵
歡迎大家來一起用行動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想知道更多▶ 為女著紅 GO RED FOR WOMEN!
本活動部分經費來自國民健康署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