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07-10-29
骨關節炎也有性別差異
骨關節炎是很不舒服,而且目前無法治癒的疾病,也是65歲以上老人行動不便的主要原因。美國知名醫學中心Mayo
Clinic的外科主任Mary I.
O’Connor特別針對髖股和膝蓋的骨關節炎作了性別研究。
O’Connor指出,骨關節炎大致上有幾項風險指標,包括基因和骨骼結構、膝蓋受傷史和肥胖;前兩者是先天因素,指骨骼接合的模式和位置;後兩項是後天影響因素,舊傷和肥胖都會影響骨關節炎的惡化。
此外,雖然骨關節炎在診斷上沒有性別差異,但是在症狀的嚴重度和治療上就有很大的性別差異;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骨關節炎,而且症狀會比男性來的嚴重。最近一篇加拿大的研究則發現,不論男性或是女性,接受骨關節炎手術的比例都過低,也就是說部分需要進行手術的病人卻沒有得到適當的醫療處置,其中女性病人接受手術的比例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一。
大家都知道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構造不一樣,但是,我們對於性別如何影響疾病卻不甚瞭解。未來應該要有更多與性別相關的研究,如此才能瞭解性別在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醫師和病人才有更充足的資訊作適合自己的醫療決定。
資料來源:美國骨科醫師學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 read more

2007-08-13
[活動] 2007/09/07 第七屆婦女健康行動...
「婦女健康行動網絡」自2004年11月成立,迄今已有30個婦女團體與病友團體參與,並於每年九月定期舉辦網路會議,會議中將針對婦女健康相關議題,進行現狀報導、討論,並於會議中討論、決定明年的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集結各界力量向大眾與政府發聲。
今年將於九月七日、八日舉辦「第七屆婦女健康網絡會議暨研習營」,希望藉此機會大家齊聚一堂,分享彼此工作心得、共同討論婦女健康相關議題;也藉由團體的參與,促進婦女團體間的交流與對話,共同為婦女健康打拼努力!
地點:高雄市中信大飯店 (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大仁路43號 )
時間:2007年9月7日(五)下午至8日(六)下午
對象:婦女團體代表
經費補助:每團體補助以兩人為限。
1.
第一人補助交通費(請自訂機票或火車票)、住宿費(雙人房)、餐費,其餘費用需參與者自行負擔;
2. 第二人僅補助住宿費(雙人房)與餐費,其餘費用需參與者自行負擔。
報名事宜:煩於8月22日(三)前將報名表以Email、傳真回覆。
(Email:TWL555@yahoo.com.tw,傳真:02-23929165)
聯絡人:周依潔(電話:02-23929164)
活動流程:
9月7日(五)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13:00-13:15
報到
13:15-14:00
相見歡
團體自我介紹
14:00-15:30
【專題演講】
2007婦女健康熱門議題
陳維伶
(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15:30-15:50
休息時間
15:50-17:20
【專題演講】
肥胖與代謝症候群
黃淑英
(立法委員)
17:20-18:00
Check in
18:00-19:30
晚餐
19:30-
Free time
9月8日(六)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08:00-08:50
早餐/退房
08:50-09:00
報到
09:00-10:30
【專題演講】糖尿病
新陳代謝科醫師
10:30-10:40
休息時間
10:40-12:10
【專題演講】
心血管疾病
葉宏ㄧ
(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12:10-13:30
午餐/休息
13:30-15:00
【會議】
明年528主題與計畫
15:00-15:15
休息時間
15:15-16:45
【會議】婦女健康網絡
+ read more

2007-05-29
檢視歷屆婦女健康行動宣言
2007第十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報告人:台灣女人連線
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於1998年開始迄今邁入第十年,行動會議的主題由婦女團體共同決定,確保會議主題為台灣婦女所關切之議題,且為了瞭解城鄉差距,在行動會議之前,先在北、中、南、東四區舉辦分區座談會,瞭解不同區域的婦女對於該議題的想法,據此擬定行動宣言,希望能提出兼顧區域差異的政策建議,以提供衛生主管機關施政之參考,並透過行動會議瞭解/追蹤政府部門對於行動宣言執行的進度,以監督政府對於行動宣言的落實狀況。
回顧歷屆的行動宣言,涵蓋了生育環境與權益、青少女健康、女性友善就醫環境、全民健保、瘦身美容等攸關女性健康的議題,其中生育環境與權益、醫事人員的在職教育等,在我們持續的追蹤下,已有具體回應與成果;但有些議題如青少女健康議題仍未見其有積極作為。2003年之後由於陳建仁、侯勝茂署長的重視,親自接見並傾聽婦女團體的聲音,因此在執行上比較有效率與具體成果。
具體回應與成果:
1.
人工生殖法於2007年3月正式通過,且為第一部具有性別觀點之健康法案,其施行細則目前正在擬定中。(1999)
2.
自1999年第一屆行動會議要求衛生署優生保健法修法,衛生署雖已於2006年送進立法院,然法案內容中思考期之規定,婦女團體認為罔顧婦女健康權益。
(1999,2001)
3.
衛生署雖已於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1)納入2小時的性別課程,以提升醫師的健康性別意識,並成立課程規劃小組撰寫教材,但因屬於執行初期故仍須持續觀察其成效。(
2003)
4.
衛生署預備公告「醫師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增列必修性別教育課程。(
2003)
5.
教育部於2007年初通過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準則草案。(
2003)
6. 歷年來衛生署國建局對於建構友善的生產環境實行了多項試辦計畫,但目前仍未看到整體友善生產環境的架構。(2004)
7. 針對婦女健康資訊之傳播,相關主管機關雖持續推動,但仍有未能有效傳播之現象。(2005)
8.
衛生署雖由統計室建立婦女健康指標,國建局建立「健康指標互動式網路線上查詢系統」,然前者以婦女政策綱領為建置架構,後者之資料僅限國建局之相關統計調查資料,因此,迄今資料庫仍呈現凌亂且資料不足的現象。(2005)
未見成效:
1. 台灣婦女健康政策及具性別平等之長期照護政策,目前主管單位雖著手擬定政策草案,但政策仍未確定,故應持續追蹤。(1998)
2. 在歷屆行動宣言中,青少女非預期懷孕提出了三次,顯現青少女非預期懷孕議題是婦女相當重視的健康議題,然依據台灣性教育協會研究指出:台灣青少女2005年的生育率為千分之八,為日本的兩倍,約為南韓的三倍,顯見非預期懷孕的預防及安全性行為教育,成效仍不彰。
(2001,2002,2005)
3. 瘦身美容議題是社會刻板印象直接衝擊女性健康的最佳範例,雖衛生署責成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加強查緝,然瘦身美容不實廣告仍每天出現在媒體強力放送!(2006)
+ read more

2007-05-28
第十屆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回顧與展望
2007第十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宣言
- 回顧與展望:性別與健康-
2007.05.28
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邁入第10年,一路走來,由於姊妹們的努力與堅持,得以取得政府的肯定與重視。回顧歷屆的行動宣言,涵蓋了生育環境與權益、青少女健康、女性友善就醫環境、全民健保、瘦身美容等攸關女性健康的議題,其中多項宣言在署長的承諾及團體的持續追蹤下,有具體的回應,如:人工生殖法完成立法、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1)納入健康性別課程、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準則審議通過、生育友善環境亦逐步建置;然而還有部分宣言的落實則仍成效不彰,如:青少女安全性行為宣導不足、生育保健法草案罔顧婦女健康權益、瘦身美容不實廣告充斥媒體、婦女健康資料凌亂且不全等。雖然如此,1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集結女人的力量,我們可以形成政策,改善現況。行動宣言反映著台灣各地婦女的健康需求,政府應未來積極結合社區婦女團體的資源及力量,以落實政策。
1970年代婦女已洞悉醫療體系裡,不論醫學研究、政策形成皆深受社會文化、男性思維的影響,因此,極力宣導婦女健康權益。而近10年來,醫藥研究在性別上新的發展對婦女健康運動而言更深具意義,因為我們的社會裡有一個迷思,認為健康是「不分性別」、「中性」的。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許多疾病不論是症狀、診斷、檢驗、治療都有性別差異,例如:心血管疾病或愛滋病的症狀、阿斯匹林的適應症、糖尿病藥物的副作用等。因此,「男女大不同」的健康主張已蔚為當前國際的新趨勢。在台灣,醫療體系一向為男性思維所主導,不但缺乏性別差異的醫學研究,而研究人員及醫事人員亦多缺乏性別觀點、忽視性別差異,嚴重地影響女性的健康、危害女性的生命。因此,在爭取被社會文化漠視的女性健康權益的同時,我們更要求「看見性別」,看見男性、女性的生理、心理差異,並作適當的處理,這樣才能確保婦女的健康。
展望未來,我們建議:
(一)應加強醫事人員養成及在職教育中性別與健康之教育與宣導。
(二)應鼓勵性別差異之健康研究,以瞭解各項健康議題的性別差異。
(三)應儘速建立婦女健康資料庫,包含性別統計、相關文獻及研究。
(四)衛生健康政策及計畫應有性別統計、性別分析與性別影響評估。
(五)應結合社區婦女團體提昇婦女的健康性別意識。
(六)正視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加強醫事人員與社會大眾對於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視。
(七)應發展具性別觀點之心理健康政策,關照女性特有社會處境,以維護女性心理健康。
+ read more

2007-05-16
藥廠罰不怕
一篇來自於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報導,按照目前美國規定,醫師開立藥物使用於非適應症是合法的,但是廠商推銷藥物使用非適應症是違法的,然而對於廠商而言,推銷所帶來的利益遠遠超過其違規所帶來的罰鍰。
美國法院自1997年,將檢察官打擊藥商非法行動所收取的罰鍰作為醫療照護、補助等相關費用,共累積約118億美元。其中以輝瑞藥廠(Pfizer)被處以4億罰鍰最高,因其推銷癲癇藥物Neurontin使用於治療疼痛或精神疾病上,但同時,他們因推銷該產品的獲益則一年為20億美元,罰鍰遠不及廠商推銷所帶來的利益,當然罰鍰也未對其他廠商產生任何警示作用,他們還是照樣推銷藥物於非適應症的使用。
站在民眾的角度上,對於藥物使用上本應特別注意,包含詢問醫師或藥師用藥劑量、副作用、以及是否為非適應症使用,且由於藥物使用非適應症尚未有嚴謹的醫學證據,再者,如果發生意外,也不在目前藥害救濟基金的賠償範圍內,因此,民眾應特別謹慎小心。
+ read more

2007-03-08
[記者會] 2007 台北V-Day—女人呼喊「和...
三月起,台北將與全球數百個城市,一同搬演《陰道獨白》,為女性的身體與情慾大聲呼喊!
《陰道獨白》是美國劇作家Eve
Ensler訪談兩百多位女性,根據她們的身體經驗而編寫的作品,並於1997年演出後大獲迴響,1998年Eve
Ensler並為此創立非營利組織「V-Day」,宣示反對加諸女性的暴力。根據V-Day組織統計,今年2至3月間,全球預計將有1120個社區或校園團體,舉辦在地性的V-Day運動,預計活動總數超過三千項!而台灣自2005年開始加入VDAY的行列。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指出:每年均有婦女NGO團體、劇場工作者以及眾多的台即與外籍志工共同組成VDAY團隊。今年由台灣女人連線、台灣終止童妓協會、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與劇場工作者、台灣與外籍志工組成的2007
台北V-Day工作團隊,即將展開一連串公開倡議活動,為3/30、3/31登台的2007《陰道獨白》造勢。
今年V-Day聚焦於身陷戰區的女性(Women in Conflict
Zones),呼籲全球媒體與公眾關注—在軍事衝突頻繁的伊拉克、伊朗,以及內戰不斷、國際勢力又介入爭奪「血鑽石」的獅子山、剛果等非洲國家。台灣終止童妓協會秘書長李麗芬表示,大多數人關注在戰爭中的婦女處境,流離失所、遭受屠殺、飽受性侵害與強迫賣淫的威脅,往往忽略在戰爭之後,投身社區重建的女性仍處在強暴、家暴威脅之中,因此,V-Day自2002年起持續關注戰爭中與戰爭後的女性處境,今年更以「和平擱再來」(Reclaiming
Peace)為活動主題,串連全球反對暴力。李秘書長進一步說明,台灣婦女目前雖然沒有戰爭帶來的迫害,但是有一部分的女性是處在暴力中,根據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的統計,九十五年度家暴女性被害人通報人數有五萬零四百七十二人,性侵害女性被害人通報人數有五千二百三十九人,其中未滿十八歲之性侵害被害人竟佔百分之六十一。我們在台灣不僅無法忽視女性遭受戰爭迫害的事實,更必須正視本地層出不窮的家暴與性侵事件。基於對和平的期待,台北V-Day工作團隊第三度策劃《陰道獨白》與系列公益活動,以台灣經驗與國際V-Day攜手,直到暴力終止!
今年的《陰道獨白》,則作出一些新的嘗試,要在劇場裡呈現不同的獨白風貌:來自美國舊金山默劇團的男性導演陳里丹(Dan
Chumley),與婦運工作者、也是發起台北V-Day的劇場人藍貝芝,兩位導演同台執導,不僅要顛覆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的傳統形象,還要將中、英文場次合併演出,根據劇本段落風格與演員特質,讓台籍與外國演員同台不同語言飆戲。陳里丹在美國求學時,曾經歷越戰風潮,並有許多同儕相繼參戰,他自己則反思周遭參戰親友的經驗,進入劇場工作,並積極參與反戰運動。這也促使他認同V-Day理念,加入2007年工作團隊。
儘管台北V-Day已經邁入第三年,《陰道獨白》也引起相當的迴響,工作團隊在募集經費時,仍遭遇不少企業以「顧及形象」為理由婉拒。宣傳期間,「陰道」二字在公開場合所引發的衝突、反感,都反映了台灣人根深柢固的性別偏見。
因此,工作團隊認為,只要台灣社會繼續避談女性身體與情慾,就可能忽視家暴、性侵等等加諸女性的暴力。2007台北V-Day將於3月17日在台北師大公園,舉行一場「曬衣繩行動」(
clothesline
project),邀請民眾在不同顏色意涵的T恤上盡情彩繪,訴說自己的身體經驗,同時亦聲援所有曾經受到侵犯的女性。工作團隊正持續邀請公眾人物參與「曬衣繩行動」,在T恤上簽名、作畫,見證V-Day理念。
此外,3月10日由SES性能學園(Sexual Energy
School)協力舉辦的「陰道開講:好女人也要快樂,好男人的新功課—身體與情慾的新樂活美學」,讓大眾在學習與體驗中,打破僵化的性愛觀念,卸下不必要的恐懼與羞恥,在正視暴力威脅的同時,也愛上自己的性感、因情慾而更有力量。四月份更有三場女性獨享的「情慾自在工作坊」,邀請觀眾在《陰道獨白》之後,也能與自己的慾望大膽同樂。
《陰道獨白》演出資訊
+ read more

2007-02-06
[記者會] 2007/02/06 誰是2006婦女健康...
「誰是2006婦女健康新殺手?」
台灣女人連線自2004年10月成立「台灣女人健康網」(www.twh.org.tw)以來,除了每日翻譯國外新聞、藉由網路提供具有性別觀點、從女性生命經驗出發的婦女健康相關資訊之外,也到全國各地舉辦座談會,更與其他20個婦女及病友團體成立婦女健康行動網絡,一同落實「男女大不同」的健康新概念。
繼台灣女人健康網在2005年年度記者會提出被忽視的婦女健康死角為HIV/AIDS後,我們發現2006年最被大眾所忽略的婦女健康新殺手應為「瘦身美容」。除了因為浮濫且常誇大不實的瘦身美容產品廣告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讓女性暴露於不友善的環境之外,在整型美容手術規範的缺乏、瘦身美容機構及器材亦無管理的情形之下,所隱藏對女性的健康風險更是不可忽視。
瘦身、整型等美容手術毫無規範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指出,美容整型手術的人數每年不斷攀升,已經成為醫療中炙手可熱的行業,但依照目前現行法規解釋,只要取得醫師執照,則無論其專科為何,都可以任意的進行各種醫療行為。也就是說,只要是有醫師執照的醫師,即便原專科是骨科或復健科等,皆可施行整形用植入劑、脈衝光、雷射去斑、施打肉毒桿菌、甚至開刀整形等美容手術。如此寬鬆的美容醫療環境對於女性健康無疑是一潛在危機。
瘦身美容機構及器材亦無管理
2006年1~2月消保會曾抽樣全國159家瘦身美容機構,抽檢公安(建管、消防)、定型化契約、衛生、商業登記等五個項目,結果顯示所有項目完全合格的僅有3家,其餘業者68%未使用定型化契約、70%公安(建管、消防)不符規定,甚至民眾耳熟能詳的知名業者連最基本的公安問題都未達標準。除此之外,這些機構所使用的瘦身美容器材,目前並無任何管理規範,本次抽檢行動不僅凸顯出瘦身美容機構暗藏危機,就連瘦身美容器材本身是否安全,都有問題。
由於衛生署認為瘦身美容器材不會造成人體健康之虞,所以不納入「醫療器材」管理範疇中,因此這些宣稱具有瘦身、美容效果器材被歸類為電視機、冷氣機…等電器用品類別,然而負責檢驗這些電器的主管機關—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並未檢驗這些商品是否安全無虞,例如:是否會漏電?可以直接接觸人體嗎?適合每個人使用嗎?這些器材除了沒有合格檢驗證明,更無法證明瘦身、美容效果,顯見消費者除了可能花大錢卻毫無效果外,這些都可能是造成健康風險的重要因素。
英國的借鏡
台灣女人健康網顧問同時也是立法委員黃淑英表示,反觀國外,英國每年有將近100,000人使用肉毒桿菌美容,更有開業醫師曾表示,光是矯正先前失敗手術的民眾,平均每週就會有10人左右。為保障人民安全,英國已在2005年1月公佈指導手冊,針對肉毒桿菌及所有美容手術,誰有權施行以及手術的地點等嚴格管制。英國健康醫療委員會(the
Healthcare
Commission)也開始推動立法,防止沒有註冊的手術提供。此外,英國整形美容外科學會(BAAPS)更將「從心理觀點看整形美容手術」訂為2006年主題,於會中討論制訂心理狀態檢核單,增進醫師對於病人的瞭解,如部分病人可能不適合進行整形美容手術等,進行深入的探討。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鏡的地方。
我們的呼籲
台灣女人健康網一向致力於從性別角度重新省思女性健康問題,清除因為性別盲所造成的女性健康死角。然而「美麗」一直是社會難以破除的迷思,美的形象也不斷地經由媒體的生產、再製造而被扭曲。從2006年下半年起,國際上禁止過瘦(BMI<18)的模特兒走秀的風潮,延燒到今年。繼西班牙、義大利之後,美國時尚界、政界亦開始討論是否應訂定相關的規範,以減少過度瘦身導致的厭食症等飲食失調問題。由此趨勢可見,多年來主流文化所認定的「瘦=美」的單一標準已逐漸被鬆動。其實回歸到最根本的概念,美麗不是只有一種形象,也不應該只有一套標準。我們除了要求政府為民眾的健康把關、確保消費者權益以外,同時也要呼籲女性朋友特別注意,在不實美容廣告充斥之下,追求美麗的同時,也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才不會得不償失!
+ read more

2007-02-01
病人有權不當教材嗎?
曾有一位婦女埋怨,她在進行大腸鏡檢查時,忽然有一批實習醫學生在未告知、也未取得她同意之下,就自行進入診間,讓她感到十分不舒服與無助。
另有一名女性,在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時,未告知患者並經其同意,便有醫學生在場實習,使隨後的醫療糾紛爭議更加複雜。
筆者的友人,也曾經至台北某一著名教學醫院就診,在問診及檢查的過程中,不但主治醫師並未取得病人同意,就讓實習生參與診斷,更甚者,只見主治醫師不斷向實習生講解檢查程序及病因診斷,卻未仔細地向病患說明病情。
教學醫院在未告知、也未取得病患同意下,就讓實習生參與診療,嚴重影響病患的隱私權益,台灣女人連線自一九九八年以來,就不斷地向衛生署提出要求,希望針對實習醫學生擬定實習規範,讓病患就診時,其隱私權和安全能受到尊重和保障。但是衛生署回應其為教育部的業務範圍,而教育部則以「大學自治」為由,表示對此也無能為力。
經過七、八年的溝通和協調,好不容易受到衛生署長侯勝茂的重視,願意出面與教育部協商此事,隨後,高教司也請賴其萬教授起草「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準則」,但是這項草案竟然在去年九月份召開的醫學校院長會議中引起反彈,認為實習醫學生規範為大學自治事務,中央主管機關無權干涉;此外,並欲刪除其中有關教學醫院及主治醫師的責任,令人感到遺憾。難道生病的人就理所當然該被當成教學醫院的免費教材嗎?連被告知和拒絕的權利也因身為病患而一併被剝奪了嗎?
我們尊重大學自治,但是,過去七、八年來不斷有婦女團體、病人代表針對「就醫時,未經同意就有實習生在場」提出抗議,但卻不見教學醫院採取行動。在教學醫院忽視實習醫學生規範之重要性的前提下,由中央主管機關出面協調、擬定指導原則或規範,並無不妥。
此外,實習醫學生的身分是「學生」,並非「醫生」,應該要在充分的監督下,才能參與診斷或進行醫療行為,因此,教學醫院和主治醫師,自然有責任確保病人的安全和督導實習醫學生的行為,若將「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準則」中有關教學醫院和主治醫師的責任刪除,不禁讓人引發「規避責任」的聯想。
對實習醫學生擬定實習準則,僅算是病患最起碼的要求,若連此規範都無法達成共識,病人最基本的保障和尊重究竟在哪裡?
本文刊載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 read more

2006-11-25
[活動] 2006/11/25 第一屆查某人的健康...
四物湯最早記載於宋朝醫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被稱為婦人病的聖藥,是補血、行血、活血的主方;方中由當歸、熟地黃、川芎及芍藥組成。
四物營則最早記載於民國95年的<台灣女人健康網>中,被稱為年輕女性的家常必備知識,是補腦、行動、活化台灣NGO的主方;方中由「健康的性別觀點」、「性與情慾」、「大眾傳媒中的女性形象」、「美麗的迷思」組成。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
贊助指導單位:內政部、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教育部
營隊時間:2006年11月25日、26日,兩天一夜。
活動地點:原訂烏來雲景度假山莊,改至富邦教育中心(台北縣淡水鎮八勢一街39巷
20號)
報名資格:大專院校女性在校生(含研究所),對健康、性別有興趣並有學習成長意願者。
錄取名額:正取名額36位,備取6位
報名方式:
1. 報名表—
2006年10月27日以前至台灣女人健康網(www.twh.org.tw)下載報名表,填妥報名表並檢附相關資料(報名表、學生證正反面影本、清寒證明)後,寄至「100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2號2樓台灣女人健康網
收」(郵戳為憑)
2.
報名費—10月31日將於台灣女人健康網ww.twh.org.tw)公佈錄取名單,並以
email通知。請於名單公佈後一週內繳交報名費500元整(具清寒證明之學生免收報名費)
評選機制:
1. 以報名先後順序為主
2. 每間學校錄取名額最高6名
3. 報名表所提供資訊之豐富與完整性
注意事項:
1. 錄取名單公佈一週內未繳報名費者視同放棄,並
由備取名單遞補。
2.
報名後若因故無法參與課程,請於活動前兩週內告知主辦單位,否則報名費將不予退費。
3.
若遇不可抗拒之因素,主辦單位保留調整活動時間或地點之權利。
洽詢方式:
1. 電話洽詢-(02)2322-5038
張小姐(週一至週五10am-5pm)
2. email-TWL.TWH@msa.hinet.net
3. 網站- www.twh.org.tw
課程資訊
處方
藥材
療效
從性別觀點看女性健康
由實際案件瞭解健康醫療中的性別差異及其對女性所造成的影響、傷害。
學習以性別觀點及批判性思考理解所接收的健康資訊。
性與情慾
透過互動式的課程探討女性身體與情慾的文化制約,及女性對自己身體的感受。
建立學員對自己身體自主權觀念,以及尊重他人的身體自主權。
性荷爾蒙
面面觀
討論季經藥、男性荷爾蒙貼片、避孕藥、RU-486等與女性身體有關藥物,及其背後的社會文化迷思。
除了知道藥物的優缺點及副作用之外,更深入瞭解醫學對於女性自身價值觀的影響。
看電影談社會期待的女體
以分享與意見交流為主,進行影片內容的探討。
透過影片的故事內容,反思女性身體與生育及社會期待的關係
身體形象與
美麗的迷思
探討「美麗」的文化脈絡、不同時代的不同定義及商業利益背景
期待學員打破美麗迷思,建立健康自信的美麗人生。
適身運動DIY
介紹較不受場地、器材限制且較適合女性的運動
鼓勵女性運動,期待學員養成適度的運度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康。
+ read more

2006-08-30
[活動] 2006/09/22 婦女健康網絡會議暨...
目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及APEC都在積極推動「性別主流化」,亦即國家或社會不論是政策發展、研究、倡導/對話、立法、資源分配及方案的設計、執行及監測,都應該要有性別的觀點及性別平等的概念。檢視台灣婦女的健康處境及響應世界潮流,我們應該開始重視健康應有性別及女性的觀點。
為了平衡醫療體系的男性思考、脫解傳統文化的束縛、傳達健康的真正意涵、提供國內婦女完整的健康資訊與建構性別意涵的健康政策,台灣女人連線已於2004年11月偕同婦女團體與病友團體共同成立婦女健康行動網絡,並定期每年舉辦網路會議及婦女團體聯合研習營,除了藉此機會大家齊聚一堂,分享彼此工作心得;也藉由團體的參與,促進婦女團體間的交流與對話,使台灣NGO更為活絡,並奠定日後團體間發展與合作的基礎。
舉辦地點:高雄福華大飯店
(高雄市七賢路一段311號
7樓金鳳廳)
舉辦時間:2006年9月22日(五)下午至23日(六)下午
課程內容:
時間
主題
9月22日(五)
13:00-13:15
報到
13:15-14:00
相見歡
14:00-15:30
【專題報告】2006婦女健康熱門議題
15:30-15:50
下午茶時間
15:50-17:30
【專題報告】生育保健法修法近況
17:30-18:00
Check in
18:00-19:30
晚餐
19:30-
Free time
9月23日(六)
08:50-09:00
報到
09:00-10:30
【專題報告】子宮頸癌疫苗爭議
10:30-10:40
休息一下!
10:40-12:10
【專題報告】瘦身美容
12:10-13:30
午餐/休息
13:30-15:30
【會議】明年528主題與計畫
15:00-15:15
下午茶時間!
15:15-16:45
【會議】婦女健康網絡
大家下次再見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