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聞
2022-07-26
【姑嫂玩健康報】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
[http://twh.org.tw/article/mei-zuigaofayuantuifan-dean-xilie-shengcunxuqiu-xianyuyi-xing]
發報日期:2022年07月26日
熱門新聞
[http://twh.org.tw/article/ruaibinghuanshuizhu-liujiu-xing][http://twh.org.tw/article/zi-heluanchaoqiechuhouxinxueguan-zengjia][http://twh.org.tw/article/boniaosuanzhushexi-gu-yan-bu-ta-zhende-you-zhu][http://twh.org.tw/article/chi-tamingduobanshilang]
[http://twh.org.tw/article/yousuo-de-cheng-tong-bainian-dehaitong-kenengshiyong-bu]
[http://twh.org.tw/article/shaoliangduocanhao-shiduoliangshaocanhao]
近期直播
🎥說電影給你聽:LET'S FUCKING GO
🎥女男疼痛大不同,原來疾病也有性別差異
🎥凍卵─預留卵實力─是承諾?迷思?還是謊言?
🎥職業傷病史中的女性面貌系列
2—高中六號沈船事件
+ read more
2022-06-24
【姑嫂玩健康報】為何女性疼痛仍是一個...
[http://twh.org.tw/article/henvxingtengtongrengshiyi]
發報日期:2022年06月27日
熱門新聞
[http://twh.org.tw/article/shen-youxiezhitong-nvxingxiaoguo-cha][http://twh.org.tw/article/nanxinghenvxingdezuijia-kenengbutong][http://twh.org.tw/article/mrna-yimiaobu-shiyueshizhong][http://twh.org.tw/article/daliuxing-qun-mianyishibukeqidaide]
[http://twh.org.tw/article/weijiudexianjing-gaotanggao-liang]
[http://twh.org.tw/article/jiu-shucaishushigengjiankang]
[http://twh.org.tw/article/zaijiaruhezheng-liangxue]
近期直播
🎥聊一聊運動與女性健康
🎥COVID19群體免疫?這可能是個白日夢!
🎥職業傷病史中的女性面貌系列1—飛歌女工怪病死亡事件
🎥討論AI機器人是不是人之前,先來聊一聊AI中的性別歧視
+ read more

2022-06-22
為什麼有些止痛藥對女性效果較差?
一直以來,研究者想要瞭解男性和女性對止痛藥的反應是否不同。例如一個非常小的可信來源研究,從
1996
年開始,發現女性在接受鴉片類藥物pentazocine治療手術後疼痛後的反應超過男性。
最近,一個2021年可信來源回顧指出,雖然證據參半,但一些研究發現
Ibuprofen (布洛芬) 更能減輕男性的疼痛。
還有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參與者更難以忍受 prednisone
(普立朗)
止痛研究的不良反應,而且她們不太願意增加劑量。
今日醫學新聞 (Medical News Today)
採訪疼痛醫學臨床助理教授Meera Kirpekar
博士。以下是Kirpekar 博士的訪談節錄。
疼痛研究的問題
直到 2016 年,超過 80% 的疼痛研究只涉及男性參與者
—
無論是人類還是大鼠。與男性不同,女性一生中會經歷持續的荷爾蒙波動,從而影響她們的疼痛敏感性。
考慮到這些變化,導致在早期的研究裡女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研究隊列之外。因此,我們擁有的大多數疼痛數據都基於男性的疼痛信號。
2016
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將「動物及細胞實驗中應將性別作為一個變數」作為申請經費補助的要件,因此雌鼠及女性受試者開始被納入疼痛研究。
疼痛理論
雖然全世界有數百萬人經歷慢性疼痛,但對其潛在機制知之甚少。對於男女的身體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處理疼痛,有三種理論:
第一個理論涉及雌激素,一種控制子宮、卵巢、乳房發育和調節月經的激素。根據雌激素的位置和含量,它可以加重疼痛或使其好轉。睾酮是與陰莖、睾丸和前列腺發育相關的激素,可以減輕疼痛。事實上,一些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甚至可能會接受睾酮治療。因此,女性由於雌激素水平高而疼痛加劇。睾丸激素水平低的男性可以像女性一樣處理疼痛。
第二個理論在於稱為小膠質細胞 (microglia)
的大腦免疫細胞。理論上,阻斷小膠質細胞也會阻斷疼痛。當男性的小膠質細胞被阻斷時,疼痛也會被阻斷。但這對女性不起作用。為什麼?女性使用稱為
T
細胞的免疫細胞來控制她們的疼痛反應,而不是小膠質細胞。
最後一個理論涉及核糖核酸
(RNA)。RNA是在我們體內攜帶信息的遺傳物質。理論上,RNA升高會導致慢性疼痛的傾向。與男性相比,女性血液中的
RNA 水平較高,因為許多這類的 RNA 分子由 X
染色體上的基因編碼。女性有兩條 X
染色體,她們更容易患上慢性疼痛。
止痛藥對女性效果較差?
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在生理上存在不止一種差異 —
從激素水平到分子過程。雖然他們可能會感到相似程度的疼痛,但不同的潛在生理過程意味著相同的治療可能對兩者都不起作用。
大腦和脊髓中的疼痛信號是存在差異的。由於對於疼痛反應的機制不一樣,以公鼠或男性為模型研發出來的治療藥物對於女性可能較沒有效力。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2022.05.31)
+ read more
/20220610.png)
2022-06-10
擺脫大流行,群體免疫是不可期待的!
在大流行初期,「群體免疫」一詞成為熱點新聞,因為它承諾回歸到一個沒有
COVID 的世界。
關於如何實現這一「群體免疫」的目標有兩極化的討論。
有些人主張「佛系防疫」,即讓危險的病毒在人群中肆虐,以達到減少傳播所需的群體免疫門檻。這個方式在英國、巴西已經被評擊並證實不可行。
有人則認為應通過疫苗接種獲得群體免疫。這種想法是說,如果有疫苗且施打足夠的人口,達到群體免疫門檻,就可以抑制病毒傳播,恢復正常生活。
達到的門檻的施打率是多少?70% 或80% ?
這取決於兩個主要因素 —
病毒的傳染性和疫苗的有效性。
簡而言之,病毒的傳染性越強,疫苗的效果越差,你需要接種的人就越多,才能實現群體免疫。
但實際上,這可能一直是個白日夢。隨著時間的演變,在歐美國家,即使我們今天看到疫苗接種率很高,群體免疫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
越來越遙不可及 — 病毒的傳染性增加
隨著大流行的發展,通過疫苗接種的群體免疫越來越遙不可及。事實上,根據我們對目前流行的病毒變體的了解,今天,通過疫苗接種達到群體免疫在估算上是不可能的。
早在 2020 年初,原始病毒株的估計 R0 (基本繁殖數)
為2 到
3。也就是說,感染該病毒的人平均會將其傳播給另外兩到三個人。
如果我們假設我們正在使用一種有效性為 80%
的疫苗,那麼當病毒的原始毒株流行時,我們需要為
60-80%
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看到流行病的減少。至少在估算上,這並非遙不可及。
然而,在大流行期間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最初的
SARS-CoV-2 病毒被更具傳染性的變種所取代。
目前估計 Delta 的繁殖數量約為 5,而 Omicron
的繁殖數量可能在 20
左右。群體免疫的疫苗施打率門檻估計高達 100-118%。
由於您無法為超過 100%
的人口接種疫苗,您可以看到隨著大流行的發展,依靠疫苗接種來實現群體免疫變得越來越不可能。
那不是全部 - 疫苗的有效性降低
─ 疫苗不會阻止所有傳播
儘管疫苗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傳播,但它們並不能完全預防。如果我們在計算考慮到這一點,實現群體免疫的挑戰將再次變得更加困難。
─ 疫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
到群體免疫還必須是長期保持對 COVID
的免疫力。但我們現在知道接種疫苗
自然感染後免疫力會漸漸減弱。
因此,如果免疫力不能持續,即使理論上群體免疫是可能的,也只是暫時的。要維持它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定期為全體人口提供加強注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打第2劑、第3劑及第4劑的原因。
─ 新的病毒變種
然後我們看到了具有躲過人們免疫反應能力的新變種Omicron。新變種免疫原性的任何變化都會使目標變得更遠,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損害我們實現群體免疫的能力。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費心接種疫苗呢?
雖然通過疫苗接種獲得群體免疫不再是一個實在的主張,但這還是需要加以考慮。
─ 疫苗保護個人
儘管群體免疫具有吸引力,但 COVID
疫苗接種的主要目的始終是保護個人免受嚴重疾病和死亡,從而避免疾病對人群的影響。因此,儘管對感染的保護作用減弱,但疫苗似乎對嚴重疾病提供了更持久的保護。
─ 疫苗與其他措施齊頭並進
最好將群體免疫視為不同程度 (gradient)
而不是二元概念。也就是說,即使我們沒有達到群體免疫門檻,接種疫苗的人口比例越大,病毒傳播的難度就越大。
同時,疫苗接種可以與其他行為和環境措施
(如保持身體距離、戴口罩和改善通風)
相結合,以顯著影響病毒在人群中傳播的能力。
因此,接種疫苗現在與以往一樣重要。現在,在冬季開始之際,幾乎沒有
COVID
限制,因此,確保您完全接種疫苗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2.06.02)
+ read more

2022-05-30
在家如何正確量血壓
高血壓是成人的一種普遍症狀,但可能會導致心臟病突發、中風或失智。在診斷和追蹤上,醫師通常會要求患者在家自己監測血壓,幫助醫師治療狀況。
紐約哥倫比亞高血壓中心的主任Dr. Daichi
Shimbo說:「聽起來簡單,買個血壓計,把環帶帶在上臂,按鈕,就好了?其實並非如此容易。即使專業人員對於在家如何適當測量血壓也可能出錯。」
那麼,在家量血壓應該怎麼做才正確呢?
事先的準備:
避免咖啡因飲料,停止運動30分鐘,不可以抽煙,飯後要等30分鐘,上好廁所。然後安靜心無旁騖5分鐘,不看電視、不看書報或聽新聞。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 (AHA) 和美國心臟科醫師協會 (ACC)
指南:坐在有靠背的椅子,腳平放地上,不可交叉。上手臂穩定支撐,保持在心臟的水平位置,手掌向上,放鬆手臂肌肉,不説話。測量兩次,間隔1分鐘。
若不遵守這些步驟,指數會大幅偏差。如隔著衣服量血壓,指數會相差5-50個點。
左右手的差別:
右手的血壓通常有5-10
mmHg的差異。英國和歐洲的指引均認為兩臂之間的收縮壓差值若為15
mmHg以上,代表患者有額外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目前,國際血壓指引建議醫護人員在評估患者心血管風險時應測量雙臂的血壓,但這個建議經常被忽略。
測量時間的差別:
早上血壓較高,隨時間漸降下,睡眠時最低。所以診斷高血壓時,醫師會要求病人早上和傍晚各兩個血壓指數,為期一週。
測量地點的差異:
有些人在醫師的辦公室指數高,我們叫它「白袍高血壓」,但其他地方不會。有人經歷「隱匿型高血壓」,即在醫師的辦公室指數正常,但其他地方則高。
Shimbo說:「在醫師的診所內測出的血壓指數,只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而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在診所外面。難道你不想知道在真實世界中的血壓嗎??」
血壓的基本概念
測量血壓時,血壓計上顯示的數字,上面的數字是測量收縮壓,心跳時動脈壁的承受壓。下面的數字測量舒張壓,心跳之間,動脈壁的壓力。如果使用聽診器,心跳的聲音是「lub-dub」,lub是收縮,dub是放鬆。
原初的儀器使用裝滿水銀的管子,用毫米來計算,血壓以毫米汞柱來表達。
現在的電子儀器不用水銀,但原則一樣:手臂環帶慢慢緊縮切斷肘內動脈血液循環。環帶放鬆,
血液 ”whoosh”
開始流動即是收縮指數,聲音停止即是舒張指數。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05.23)
+ read more
2022-05-24
【姑嫂玩健康報】BMI值沒有告訴你的事...
[http://twh.org.tw/article/bmizhi-yougao-nideshi]
發報日期:2022年05月24日
熱門新聞
[http://twh.org.tw/article/zhongshizi-aiming-de][http://twh.org.tw/article/nvxingbinanxinggengduo-tong-shen][http://twh.org.tw/article/shiyongesipi-fangxinxueguanjibingdexinjian-chu][http://twh.org.tw/article/jie-na-yimiaozuibukenengdecovid19de-tupoxingganran]
[http://twh.org.tw/article/xibanya-yun-16-yishangnvhai-rengongliu]
近期直播
🎥
【528系列】處女膜正名:陰道冠還是陰道膜?
🎥阿嬤和阿孫一起談性
🎥什麼?!OMICRON並沒有比DELTA不嚴重!?
🎥文化產業也有性別隔離現象?
+ read more
2022-04-26
【姑嫂玩健康報】「處女膜」無關「處女...
[http://twh.org.tw/article/nvmo-bushi-mo-tuizhengmingpochumisi]
發報日期:2022年04月26日
熱門新聞
[http://twh.org.tw/article/nvxingbinanxingyougengduodecovid-19-qi-zheng][http://twh.org.tw/article/nannvtengtongganbutong]
[http://twh.org.tw/article/yujiaoyu-chenggongdexingjiaoyuyao-xingkuai]
近期直播
🎥【528系列】從落紅看處女膜
🎥【528系列】打破處女膜假象 正名一起來
🎥【528系列】私密處醫美?先聽聽醫師怎麼說!
🎥清明時節雨紛紛,已婚女子祭祖、掃墓心裡亂紛紛
🎥COVID-19對女性就業的衝擊
+ read more
2022-03-29
【姑嫂玩健康報】女人福音!台灣乳房植...
[https://twh.org.tw/article/nvrenfuyin-tai-rufangzhiruwudeng-xi-jianzhizhong]
發報日期:2022年03月29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說書給你聽:我不想當媽媽
🎥【為女著紅系列】與婦產科醫師談心
🎥【為女著紅系列】大家相揪來著紅
🎥因職業所導致的生殖系統疾病
+ read more
2022-02-25
【姑嫂玩健康報】女人應該注意的三件「...
發報日期:2022年02月25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清零,你累了嗎?
🎥女人為什麼要假裝有性高潮?
🎥空服員的工作環境與傷病風險
+ read more
2022-01-24
【姑嫂玩健康報】我們是否處於過度接種...
發報日期:2022年1月24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通姦除罪化之後 還有「配偶權」嗎?
🎥一劑、兩劑、三劑!還打第4劑嗎?
🎥用台語說書給你聽 #7
《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
🎥看不見的女性過勞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