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全世界都公開表示悲傷,從倫敦白金漢宮的公衆聚集,和全球領導者的哀悼,至社群媒體上所反映出來個人對她的感念。
當然大部分對女王逝世表示悲傷的人,從來未親眼見過她。
對我們並不認識的人所湧現的悲傷,和對我們親近的人去世有何不同?
可能相似,也有些明顯的不同,甚至人們對女王如何追思也有爭論出現,使得哀悼的情境複雜化。
悲傷相似處
對某些離世的人表示悲傷,是反映出這一生彼此的關聯及依附。
雖然女王非我們的直系親屬,但很多人和她一起「長大」。女王在位70年間,是我們祖父母、父母、和現在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個集體跨世代的連結,使我們感覺好像「認識」她。
另外,全世界都一直在準備可能失去她。她的高齡、健康問題、和去世後的計劃皆是許多媒體報導的主題。
是這種對她的「熟悉」,讓我們有和失去親朋好友的感覺非常相似。
悲傷相異處
對公眾人物如女王的哀悼,可以是非常不同。
通常我們哀悼死者是懷念和我們之間親近的關係。但是,女王遙不可及。大部分的人與她並沒有個人軼事、沒有一對一的共享經驗、沒有那些可反應的交織記憶。我們難以想像出這個人真正的形象,以及她對我們的意義。
對於公衆人物去世之後,我們依靠著他們公共的形象及事蹟,形塑一種集體的悲傷在社群媒體分享。這和反映個人和親友人的關係的悲傷是不一樣的。
被挑戰的悲傷
因為大部分的人和女王並不認識,我們對她的了解 (特徵、個性) 都不是建立在事實。人們對她的記憶可能因他們的年齡、政治觀點、或因殖民生活而不同。
例如,曾經被英國殖民的國家的人們如何厭惡女王和王室。英國人曾經對全球數百萬人的死亡和流離失所負責,特別是來自加勒比海、非洲和南亞的人。
而伊麗莎白女王和任何皇室成員都沒有為過去犯下的英帝國罪行道歉。
因此,在英國、大英國協和更多的地方,如何追思女王的爭議在社群媒體上演出。這個爭議也複雜化人們分享對她去世的不同反應。
這引發了一些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哀悼?誰能表達他們的悲傷?甚至有人可能不同意悲傷是恰當的。
這些對她去世的所有不同反應,我們必須有容納的空間。
媒體的角色
我們如何悲傷,媒體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女王去世前,我們看到即時更新和不間斷相關的報導。預料中的事件如此接近,跟著就發生了。接下來公眾所湧現的悲傷,會觸發一些人相同的情緒。
對最近或幾年前失去親朋的人們,媒體如此連續的報導可能觸動親人或朋友過世的回憶。
這種24小時的新聞循環,將女王生病的每個細節即時更新,而現在去世了,可觸動我們所經歷過的失去。我們需要審慎對待那些不同的反應。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