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老人事故傷害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是跌倒。根據102年調查,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一年跌倒比率為16.5%,跌傷且有就醫者比率為8%。跌倒是導致老年人失能與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的主要原因,甚至可能使原本能獨立生活的長者需要搬入長照機構。,因此,隨著年齡增長,結合平衡與肌力訓練的運動以預防意外跌倒是十分重要的。
預防跌倒,從平衡與肌力訓練開始!
國際預防跌倒指南建議,所有老年人都應該透過運動來預防跌倒。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南建議,65歲以上的人每週應進行至少三天的「功能性平衡與肌力訓練」,以提高日常活動與獨立生活能力,並預防跌倒。由於平衡能力大約從50歲開始下降,因此,在65歲之前就開始訓練平衡會更有幫助。
為了增強肌肉力量,我們需要逐步增加舉重的重量。同樣地,為了提升平衡能力,我們需要逐步練習平衡的活動,以提高我們在不穩定的情況下保持穩定的能力,避免跌倒。功能性訓練指的是模擬日常活動的運動,例如從椅子上站起,或跨步上階梯。當我們練習獨立生活所需的活動時,將提升執行這些動作的能力,降低進行這些活動時跌倒的可能,能夠更長久地維持獨立生活能力。
平時可以做哪些平衡訓練?
最有效的平衡訓練應在站立時進行,而非坐著。例如,雙腳靠攏或單腳站立,同時控制上半身動作,如身體傾斜與伸展。這是一種功能性平衡訓練,隨著平衡能力提升,這項訓練也可以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有幾種可以在家中練習的運動,更多相關練習可以在「奇美醫院衛教資訊網」網站上找到。
1.坐立訓練
你可以每小時從座位站起10次,試著不使用手臂支撐。若要增加難度,可在腳下墊一個軟墊。
2.腳跟抬升
你可以踮起腳尖並維持幾秒鐘,再慢慢放下。若需要可扶住桌面或牆壁支撐,隨著平衡能力提升,逐步減少對支撐物的依賴。若要增加難度,可試著閉上眼睛進行此動作。
3.腳跟對腳尖走路
你可以沿著想像中的一條直線前進,然後用一隻腳的腳跟貼著另一隻腳的腳尖行走。若需要可扶住牆壁,並逐步減少支撐。
4.多方向踏步
你可以練習快速向前、側邊與後方踏步,這項訓練可以提升腳步的靈活性,幫助你在被絆倒時快速調整腳步以避免跌倒。如果體能允許,進階挑戰可以嘗試跳上或跨步上台階。
5.深蹲與弓箭步
增強腿部力量與平衡能力,可搭配啞鈴增加難度。
規律練習,規劃屬於自己的運動計劃!
平衡訓練應該規律進行,每週至少三次。應持續練習,若停止訓練,運動的益處將逐漸消失。所有人都可以進行平衡訓練,但對於身體較虛弱、行動受限或跌倒風險較高者,建議在專業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對於年輕人或體能較佳者,可以透過快速踏步、跳舞與跑步等較靈活的運動,來提升協調性與平衡感。
下次進行運動時,不妨問問自己:「我做了哪些改善平衡的運動?」現在開始培養平衡訓練習慣,可以幫助你降低跌倒風險,延長獨立生活的時間,讓老年生活更加健康、更有活力。
編譯來源:TheConversation(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