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癌症風險飆升:50歲以下女性罹癌發生率遠高於男性

數據顯示,英國50歲以下的女性罹患癌症的風險比同齡男性高出約70%。在美國,差距更為顯著,女性的癌症發生率比男性高出82%,而20年前僅高出51%。

 

自1990年代以來,全球50歲以下的癌症病例增加了79%,其中乳癌和甲狀腺癌占了顯著比例。在英國,年輕女性罹患乳癌與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分別增加了17%與256%。

 

女性癌症發生率上升的原因

專家認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的飆升與許多因素有關。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幾項男性較易罹患的癌症發生率下降,包含黑色素瘤、血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前列腺癌。另外,檢測技術的進步也讓更多女性在年輕時期被診斷出癌症。

 

目前50歲以下女性的癌症病例中,近半數為乳癌或甲狀腺癌。英國癌症中心(CRUK)表示,自1990年代以來,50 歲以下女性的小腸癌和腎癌發生率也顯著增加,分別增加119%與96%。

 

專家表示,乳癌發生率上升的實際原因還有待釐清,但部分專家認為吸菸與飲酒等生活習慣的改變造成顯著的影響。儘管如今只有10%的女性吸菸,但在1990年代,女性吸菸率高達 25%,這個數字可能會反映在未來10年至20年後女性罹癌的人數。此外,「葡萄酒時刻」(wine-o-clock,比喻適合放鬆小酌的時刻)文化的興起也增加了女性飲酒量,導致體內致癌化學物質乙醛的積累。肥胖也是另一個導致乳癌的因素,導因於脂肪細胞產生的雌激素。英國達肥胖程度的女性的比例從1993年的16%增加至2019年的29%。據估計,英國約8%的乳癌病例由肥胖引起,另有8%與飲酒有關。

 

甲狀腺癌病例的也顯著增加,25至49歲女性的發生率上升了256%。儘管男性的發生率也有上升,但女性罹患人數仍遠多於男性。有些專家認為,女性荷爾蒙的波動可能是原因之一。

 

早發性癌症的全球趨勢

早發性癌症(50歲以下群體的癌症病例)急速上升引起全球專家的關注。《英國醫學雜誌》2023年的一項研究顯示,1990至2019年間,早發性癌症的病例增加了79%,且預計到2030年將再增加31%。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澳大利亞是早發性癌症發生率最高的國家,2022 年每10萬人中有135例;而英國年輕群體癌症發生率則以每年3.6%的增幅成為全球上升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科學家推測,現代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塑膠微粒暴露、環境風險等多種因素,可能是早發性癌症增加的原因。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專家Katrina Brown表示:「飲食、肥胖、飲酒和吸菸等風險因素與部分癌症的增加有關,但篩檢技術的進步使人們在年輕時就可以診斷出癌症,也可能是癌症發生率上升的原因。」

 

如何因應早發性癌症的趨勢

而休士頓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Chavez-MacGregor博士表示,年輕一代面臨的致癌風險因素可能與老一世代所遇到的相差甚遠。因此,醫學界需要進一步了解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他們可能遇到的環境風險。

 

因為罹癌的年齡層下降,年輕患者可能正處於積極投入家庭與事業的人生階段。因此,要如何安排化療以減少治療過程對於患者生活的干擾,也是醫學界未來的目標之一。

 

台灣癌症發生率現況

在台灣,即使男性整體癌症發生率仍高於女性,但近十年來女性癌症發生率的增幅卻大於男性。2012年至2022年間,男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上升了9%(由341.38%上升至342.28%),而女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則上升了47.9%(由263.29%上升至311.19%),顯見女性罹癌發生率的增幅高於男性。然而,台灣沒有公告不同年齡層癌症發生率的數據,因此無法得知台灣是否有早發性癌症的趨勢,也無法分析男性與女性罹癌的發生率在年輕一代是否有更顯著的差距。

 

 

 

編譯來源:DailyMail(2025.1.17)CNN(2025.1.16)CA(2025.1.16)BMJJournals(2023.9.5)行政院性平會統計資料庫(2025.2.6)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