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警覺嗎?

 

長期以來,心臟/血管疾病一直是台灣女性十大死因的前四名;2014年已奪去了12,670名女性的性命,人數是死於婦癌如子宮頸癌、乳癌等的3.7倍。然而,世界各地包括台灣的女性仍缺乏對此疾病的警覺,近日一項調查指出女性對疾病的認知與現實狀況存在落差。

 

芭芭拉史翠珊女性心臟中心(Barbra Streisand Women's Heart Center)的主任及美國西德斯-西奈山醫療中心( 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的教授 C. Noel Bairey Merz博士帶領女性心臟聯盟(Women's Heart Alliance)展開了研究,他們透過網路隨機找來1,01125-60歲的女性進行心臟/血管疾病的敏感度的調查,並排除年齡、地區、種族、教育及收入的影響。

 

調查發現,對心血管疾病具備敏感度-以此研究來說即能夠說出身邊罹患或死於心臟病的女性的名字的人,較無法說出名字者更關心自己的心臟/血管健康,並且較會與醫師討論心臟健康。然而,女性整體來說對心血管疾病的敏感度並不高,只有27%能夠至少說出一名她們身邊患有心臟病的女性的名字,且只有11%可以說出一名死於心臟病的女性的名字。此外,年紀輕者的敏感度更低,25-49歲女性只有23%的人答認識患有心臟病的女性,50-60歲者則為37%;但理論上,實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女性人數遠超出上述比例。

 

此外,根據調查結果,健康提供者面對女性患者較常注意體重而非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但男性則較常被關注膽固醇或高血壓。研究認為,這些結果顯示女性心臟疾病的普遍狀況與女性個人認知存在落差。

 

Bairey Merz博士說明,對心臟疾病的警覺相當重要,但是因為女性往往依賴體重變化來判斷身體狀況,導致女性經常拖到最後才去尋求醫師協助,進而影響女性對疾病的警覺難以提升,這明顯是一個與性別有關的議題。Bairey Merz博士建議女性做心臟/血管疾病篩檢,包括找出動脈粥樣硬化的心血管疾病分數(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core),她認為所有40歲以上的女性都需要知道這個分數,40歲以下的女性則應了解自己的血壓與膽固醇指數,並且她鼓勵女性向醫師諮詢關於心臟病風險的知識。

 

最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及美國心臟學院(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3年研發出了一個計算10年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公式,該公式根據年齡、種族、性別、血壓、膽固醇指數、藥物控制狀況及吸菸習慣等資料來了解罹病風險。但是美國心臟協會說明,此公式運用在亞裔族群身上可能會有低估或高估的情形,因此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台灣女性可能要諮詢專業醫師才能有效評估自己的風險。

 

 

 

資料來源: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