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女性與病人安全
女性與病人安全
         為了促進病人安全,2002年衛生署成立「病人安全委員會」,以「病人為中心」的訴求來改善醫療品質。在2005提出年六項工作目標:提升用藥安全、落實院內感染控制、提升手術正確性、提升病人辨識的正確性、預防病人跌倒、及鼓勵異常事件通報。我們肯定政府欲促進病人安全的用心,但是這種充滿醫療院所的思考、且對於病人安全之優先順序認知不足的工作目標,令人感到沮喪與錯愕。        由一個女性病人的角度來看,病人跌倒、手術部位不正確、病人辨識錯誤等都是來自一些根本的原因,如果這些原因沒有解決,這些危險是無法避免的。因此,解決這些原因才是病人安全的當務之急。茲敘述下:   合理門診量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一防線        瞭解病人的病情及需求是醫師診斷及處方的基礎。醫病溝通不良易造成誤診,危害病人。在台灣,醫病關係一直被詬病為「三長兩短」,而全民健保延續過去醫療院所「按件論酬」的制度,醫師於3個小時內看50-100個病人,使得病人就診時間一直無法改善。一個醫師必須在2-3分鐘的問診,瞭解病情、做出正確的診斷、處方、記錄病例,難免會出狀況。因此,醫師每天看診的病人數必須合理控管,才能有充分的時間和病人溝通。   醫護人員合理編制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二防線        醫病關係的「三長」之一是等藥時間長。目前,等藥的時間已有相當的改善,然藥師的負擔仍然沈重。2002年台灣醫院每一個藥劑師調劑量是每天調151張處方籤,遠高於美國的30張或日本的40張。換句話說,台灣藥師在3.2分鐘之內需調配4.3種藥,每一種藥平均是一天三次七天份。在如此快速的藥物調配中,用藥防錯除錯的機制,成為醫院績效管理下的祭品,而病人是最大的受害者。         依據92年12月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與各地方公會調查資料顯示:各醫院護理人員白班平均每位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7-13人,夜班照護12-30人,且國內各醫院護理人力配置普通均未達醫院評鑑標準(一般病房醫學中心人床比為1:2,區域醫院1:3,地區醫院1:4),約為美國等先進國家護理人員工作量之2至數倍。依據紐約時報一項美國國家護理研究中心統計: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每增加一位,病人30天內死亡率會增加7﹪,如果照護病人數由4位增加到6位,病人會出現大於14﹪的死亡機會,若再增加至8位時死亡率為增加至31﹪,證實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會造成病人傷害的直接關係。   去除男性偏見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三防線         醫療體系一向由男性主導,因此,無論是基礎醫/藥學的研究、醫療保健、公共衛生的推動、政策的擬定,都從男性的思維來看待女性的身體。然而,男性沒有女性的生命經歷或生活體驗,因此這些男性的觀點及偏見就會影響到女性的就醫權益與安全。例如:當經期女性使用抗擬血劑,出現大量月經時,詢問醫師,醫師沒有意識到是藥物所引起的現象,反而認為是月經問題,建議找婦產科醫師處理。或如:一直以來,醫師認為更年期是荷爾蒙缺乏的現象,對於更年期婦女建議使用賀爾蒙補充療法,使得女性遭遇許多的健康風險。   就醫隱私權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四防線        由於社會對於女性身體的規範,常使得女性不善於在公開場合中討論自己的身體,更遑論在不認識的人面前裸露自己的身體。子宮頸抹片篩檢率偏低,即此一因。對於女性來說,醫院是否能提供友善的空間讓女性覺得安心,是影響女性就醫的原因之一,因此,診間與檢查隱私權的保障對於女性來說相當重要。        除此之外,由於在醫療處置或檢查時,醫事人員可能會有一些身體上的接觸,這些接觸有時可能在未告知的情形下,讓女性感覺非常不舒服,也有可能醫事人員會趁其「灰色地帶」性騷擾。   語言與尊重是新移民女性病人安全的最重要因素        除了以上的問題外,新移民女性還會遇到語言的問題,即使有翻譯的人員的陪同,也可能因為翻譯人員不是很清楚她們的身體狀況,而無法真正轉達意思。此外,由於醫師所使用的語彙較專業,翻譯者也都常常聽不懂,無法正確地再翻譯給新移民女性,因此新移民女性常常會因為語言的障礙而不能得到應有的健康照護,或甚而延宕就醫。         新移民女性在就醫時,醫護人員常以異樣的眼光或歧視的語言對待,讓他們會覺得很不舒服,而這種想法也可能使得醫師將這些新移民女性的健康問題侷限於「生育健康」,而忽略了她們其它的健康需求。  
+ read more
三長兩短的看病文化
三長兩短的看病文化
        1999年「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成立婦女健康專線,接受女性醫療諮詢與申訴。這幾年來發現,女性除了醫療、保健知識的不足外,更深受就醫環境與醫療糾紛之困擾;而醫療糾紛的產生,往往是不良的醫病關係以及不完善的醫療環境所導致。本文即就困擾著女性的醫病關係作一檢視。   三長兩短,對女性尤為不利        三長兩短是台灣醫病關係中最為人所詬病的:掛號排隊「長」、候診時間「長」、領藥等候「長」,以及看診時間「短」、醫生的話「短」。        醫生認為這是全民健保所造成的現象。但健保給付的設計,對開業醫生來說,是以給付遞減的方式限制門診人數,但對大型醫院則無此限制,因此形成大型醫院與開業醫生搶病患的奇特現象,也使得大型醫院看病越來越「三長兩短」。然而,三長兩短的現象並非在全民健保開辦後才有的,把罪全推給全民健保並不公平。醫院本身的管理,以及醫生的看病文化,都是有必要檢討的。       「三長」對女性的困擾尤其大,因為女性至今仍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一家老小生病,都必須由她帶去就診,長時間的排隊、等候,嚴重影響到她的工作及作息。       「兩短」則是醫療糾紛的最根本原因。保守估計,一位醫生通常要在三個小時內看五十位病人,平均每位病患只分得3.6分鐘。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醫生要聽病人的陳述、做診斷、解說病情、寫病歷、開處方,怎麼可能從不會有差錯呢?   醫師溝通及態度不良         語言及表達是溝通的基本要件。身為女性,面對婦產科醫生大都是男性的事實,加上有著專業的權威,使得原已不擅長言詞,又對自己身體不甚了解的一般女性,常常無法把問題表達清楚;遺憾的是醫生也不擅於表達,甚至不認為有必要向病人解釋清楚專業的診斷,因此常有病人從醫院或診所出來,卻仍不清楚自己到底有什麼問題。一位親戚很憂心的告訴我她要回宜蘭開刀,原來那幾個月來,她從宜蘭看病到台北,從婦產科看到內科、泌尿科,又回到婦產科,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麼病,只知子宮長了東西。疲憊、沮喪之餘,決定乾脆動手術解決了事。我找了一位熟識的醫生將病歷調出來複診,結果沒太大問題,根本不需要開刀!這是一個典型的溝通不良的例子,不但病人受苦,為了瞭解病情而看遍各科醫生,更浪費許多醫療資源。        另外,醫生不親切的態度也是許多女性病人所埋怨的。有的男婦產科醫生辯駁說,面對女性病患,他們該保持理性、冷靜,盡量不要感情涉入,以免影響醫病關係及判斷。事實上,關心、親切與理性、冷靜是不衝突的。猶記得我在美國懷孕、生產時,我的婦產科醫生叮嚀我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車時一定要繫安全帶;而生產時他堅持我要自然產到最後每三分鐘痛一次,沒有去想到是否有醫療糾紛的問題;產後他還拿了一朵玫瑰花來看我……。這位醫生我永生難忘。但在台灣,許多醫生很冷漠、不耐煩,甚至還會斥責病人。朋友陰部感染,醫生竟幸災樂禍地怪她有性行為。這樣的醫生並不是少數。為何台灣醫生的態度會是這樣,實在有必要好好的思考一番。   女性的主體性被忽略         我們的醫療講究科技、效率,把人視為由各種器官、組織合成的機械體,因此醫生常運用其主觀的機械式認知對待病人,每3.6分鐘要修理完一個零件,缺乏以病人為主體的人性化思考,也忽略病人的經驗及感受,造成醫療的冷漠及疏離。一旦醫療糾紛產生時,醫生即常以醫療科技的極限及個體差異性來解釋。        在這種氣氛之下,加上台灣的醫療體系一向由男性來思考、主導,缺乏對女性經驗及需求的認識及敏感,導致女性健康被過度醫療化,甚至受到新醫療科技的傷害。   未善盡告知的義務         健康是基本人權。病人有知的權利,而醫生有告知的義務。「知」包括醫藥資訊、診斷結果、擬採行的醫療方式及理由、其間的過程及利弊等。許多女性在切除子宮時,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同時被切除卵巢;一些更年期婦女對醫生荷爾蒙的處方不知所措。這些都是我們常聽聞的事。         病人希望醫生善盡告知的義務,但醫生則質疑「善盡」的程度及「告知」的範圍;是否每一種手術都必須告知「死亡」的可能,引起病人的焦慮?對於癌症病患,是否因家屬的反對而善意的隱瞞病情?甚至醫生是否應為醫療資訊的主要提供者?這些都是醫病雙方必須思考的。         基本上,一個合乎常情、常理的告知是我們期待的。剖腹生產時要同時做輸卵管結紮,必須事先告知,得到病人的同意;若醫生一邊接生,才一邊告知病人,徵求意見,就不能算是「善盡告知」。近年來,在爭取健康權的壓力下,醫藥界比較重視告知的義務。然而,若為了某利益而做選擇性的告知,則是欺騙的行為,不但誤導女性,並容易引發「利益輸送」的誤會。   
+ read more
看病須知
看病須知
        誤診、醫療疏失的發生常是來自於不良的醫病關係,而除了要求醫生改善「三長兩短」的看病文化外,我們也應該負起責任作一個好病人,充分告知我們的身體狀況,而不是只將自己的身體交付予醫師。尤其是在目前看病時間很短暫的情形下,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醫師可以了解我們的身體,是保護自己的方式。   事前寫下來:        在看病之前,為了讓醫師能更瞭解妳的身體狀況,除了應該先整理一下不舒服「症狀」,最好是將它寫下來,避免使用一些模糊的字眼,如:很多、很痛等。建議妳應該寫下來的事項有: 1. 哪裡不舒服? 2. 怎樣不舒服? 3. 做過什麼事才開始不舒服? 4. 不舒服多久?是否在特定時間才會不舒服? 5. 之前是否有相同的經驗? 6. 之前是否有處理妳的不舒服?如何處理? 7. 有沒其他的疾病或做其他的治療? 8. 將妳的月經情形也記載下來   看診時講清楚、問明白:        對大家來說,這是一個困難的過程,但是妳要知道這是妳的權利,不管醫師的態度如何、其他病患是不是在瞪妳,一定要堅持將自己想要說的、想要問的全部說出來!        到了診間後,除了應該將自己的身體情況說清楚、講明白(包括目前服用什麼藥物或看什麼醫師),對於醫師所開的藥物或醫療處置也要問清楚,包括要服用多久的藥?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如果是要開刀,更要問清楚開刀的部位、什麼手術方式、手術的風險、有無其他治療的方式。如果怕到診間時會忘記詢問的問題,也可以事先寫下來或請一位信任的人陪妳一起去,幫妳問問題 ,記得一定要問的問題包括: 1.我的身體哪裡出了問題? 2.應該要接受怎樣的治療? 3.治療方式是什麼? 4.如何治療? 5.治療方式的副作用? 6.有沒其他替代的治療方法?   如果是要使用藥物治療的話,則可以問以下的問題: 1.藥物名稱是什麼? 2.藥物的副作用是什麼? 3.如何使用? 4.如何保存藥物? 5.服藥有沒禁忌? 6.還有其他應該注意的事嗎?          至於手術前,除了要求醫院在手術前兩、三天就應該要給予手術同意書之外,在簽署手術同意書之前,要請醫師告知清楚,妳也可以藉由詢問以下的問題來釐清: 1.除了手術外,還有其他方式嗎? 2.對疾病的幫助多大? 3.手術將在哪裡進行? 4.手術需要麻醉嗎?以何種方式麻醉? 5.術後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或後遺症? 6.手術後會有器官機能短暫或永久喪失的問題嗎?需要復健嗎? 7有沒類似的病友/病友團體可以介紹給我認識? 8手術後要多久才能出院? 9我還需要自行支付多少金額?   檢查要注意:        如果醫師要求妳做檢查,要仔細將檢查前的注意事項看清楚,如:多久前不可進食、尿液是要什麼時候採集等,如果是要做內診或觸診,記得一定要有護士陪伴在旁邊,以免有性騷擾的爭議與疑慮。   善用資源:        除了醫師之外,還有其他的資源可以獲得資訊,包括社區藥局、醫院也會有用藥詢問處、衛教室可以詢問相關問題,包括飲食的注意。   問清楚、講明白,堅持自己的權益!        在問診的過程中,常會因為候診的人過多或是因為醫師的態度讓妳無法或不好意思一直問下去,提醒妳:這是妳的權利,妳一定要堅持!除了妳還有誰會比妳更關心自己的健康?        另外,教育部與衛生署已於2007年擬定「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指引」,實習醫師需先經由妳的同意後,始可參與或見習診治過程,若發現實習醫師在未經妳同意下參與或見習的情形發生時,可隨時要求他們離開。  
+ read more
荷爾蒙補充療法
荷爾蒙補充療法
什麼是荷爾蒙補充療法(HRT)?   婦女進入更年期時,因為女性荷爾蒙分泌漸減、波動而引起不適,使用荷爾蒙來減輕症狀的療法。通常,荷爾蒙補充療法有兩種:單獨使用雌激素(雌激素補充療法)及合併使用雌激素與黃體素(複合式荷爾蒙補充療法)。一般而言,如果婦女之子宮已被切除,只需單獨使用雌激素,子宮保留之婦女則多使用雌激素與黃體素合併之荷爾蒙補充療法。          更年期要使用荷爾蒙的主要目的在於減緩「更年期症狀」,包括全身或臉部熱潮紅、夜間盜汗、失眠、陰道乾澀等。荷爾蒙補充療法過去常被長期使用於預防更年期以後婦女時常發生的骨質疏鬆、冠狀動脈心臟病等。然而,最近美國國家衛生院公佈之研究報告(2002, 2003 WHI)顯示,長期使用複合式荷爾蒙補充療法的風險大於好處,主要原因是增加乳癌和心血管疾病之發生風險;而單獨使用雌激素補充療法無法降低心臟疾病風險、並會增加中風機率,但不會增加乳癌的機率。   什麼是女性健康倡導計畫(WHI)?   由於婦女團體的遊說與國會女議員的批評,1991年美國國會決定撥款給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由「國家心肺血液研究中心」(NHLBI)進行全國婦女健康研究—婦女健康倡導計畫。婦女健康倡導計畫主要是瞭解更年期婦女死亡、失能與低落生活品質的原因,亦即瞭解心血管疾病、癌症及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及其預防策略。其中一個子計畫即是瞭解賀爾蒙補充療法與心臟血管疾病、乳癌等的關連性。          在進行5.2年後發現,長期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療法將增加乳癌和心血管疾病之發生風險,且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會降低骨質疏鬆及大腸癌的發生率,在已證實弊大於利且考量實驗者之健康,宣布停止該項研究計畫。   荷爾蒙補充療法可以改善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嗎?   2003年三月美國WHI研究指出複合式荷爾蒙補充療法對於更年期婦女的一般健康、活力、心理健康、沮喪或性生活沒有幫助。   荷爾蒙補充療法可以防止骨質疏鬆嗎?   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核准荷爾蒙療法可以用來防止骨質疏鬆,然而骨質疏鬆的成因相當複雜,荷爾蒙的減少並不是唯一的原因。更年期婦女可以透過生活方式的改變幫助減少骨質的流失,如:走路、跑步、舉重等運動;低脂、高鈣、高維他命D的飲食習慣;攝取足夠的陽光及減少飲酒及抽煙。骨質疏鬆嚴重者,如果在評估荷爾蒙補充療法的風險與療效後,決定不使用荷爾蒙,也可以使用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核准的一些非荷爾蒙藥品來防止妳的骨質繼續流失。事實上,要預防骨質疏鬆最好的方法應在女性年輕時就開始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儲存骨本。   荷爾蒙補充療法可以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嗎?   由於一些流行病學的觀察研究指出荷爾蒙補充療法可能有益於心臟血管疾病,2002年之前,荷爾蒙補充療法就被用於預防更年期婦女心臟血管疾病上。近幾年來,不斷有正反聲音出現,根據2002年7月美國WHI及HERS的研究報告,明確的指出荷爾蒙補充療法不應被應用於預防更年期婦女心臟血管疾病;2003年5月的追蹤報告更明確的證實此看法。事實上,1990年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沒有核准惠氏藥廠申請PREMARIN用於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在其公聽會上,哈佛大學的史丹福教授說:「假如我們應用現有的知識,我相信,不需要雌激素,我們就可以減少90%的心臟病。」   荷爾蒙補充療法可以防止失憶嗎?   根據2003年5月美國WHIMS的研究報告指出65歲以上的婦女並沒有因為服用複合式荷爾蒙補充療法超過五年,而減少發生輕微認知障礙,其得到失憶症之比例為未使用者的兩倍;2004年6月又指出,單獨使用雌激素可能會增加失憶症及老人痴呆症的風險。因此,在此刻不宜為了改善更年期婦女的記憶、認知能力而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   荷爾蒙補充療法會導致乳癌嗎?   根據美國2002年WHI研究指出,單獨使用雌激素並不會增加乳癌的機會,但是長期服用複合式荷爾蒙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明顯高於一般同齡層婦女,尤其是使用超過5年以上。2003年6月的的追蹤報告進一步證實:複合式荷爾蒙不但會增加乳癌得風險,使之惡化, 更影響乳房攝影的準確度。此外,2003年9月,英國的一項百萬婦女研究報告也有相同的結論。2010年10月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報告也再度證實複合式荷爾蒙會增加乳癌的風險,且其死亡率也較高。此外,使用複合式荷爾蒙補充療法會影響乳房攝影檢查的偵測,進而導致罹癌婦女在被檢查出乳癌時,都已經接近末期。 目前國內未有相關研究,然國內婦女罹患乳癌的年齡層較國外女性年輕,因此,我們認為婦女應審慎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且正在使用的婦女應定期進行乳癌篩檢。   荷爾蒙補充療法可以預防氣喘嗎?   2004年2月,美國內科醫學年鑑發表了一項從1976年開始的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的分析,該研究追蹤121,700位30-55歲已婚護士,發現單服用雌激素的婦女當中,約有1%的婦女在晚年有發生氣喘的情形,其機率是其它未服用婦女的2.29倍,而服用複合式荷爾蒙的婦女也有類似的機率。2010年2月刊登於胸腔期刊的一份研究再度證實單獨使用雌激素會增加氣喘的風險,曾經使用或正在使用雌激素的婦女罹患氣喘的風險較一般婦女高54%,且對不吸煙的婦女和有過敏疾病的婦女來說,增加的風險分別為80%與84%,然此份研究結果認為複合式荷爾蒙補充療法與氣喘沒有相關性。   荷爾蒙補充療法會導致肺癌嗎?   2009年一份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討會上發表的研究發現,抽煙和使用複合式荷爾蒙補充療法都會增加非小細胞肺癌死亡的風險,因此,婦女不應該同時抽煙和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而不抽煙的女性也應該要謹慎使用,畢竟荷爾蒙補充療法仍有其他的風險。     此外,2010年也有兩篇研究發現複合式荷爾蒙補充療法與肺癌有關,然HRT是否為導致肺癌的確實原因,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確定其兩者之關係。   荷爾蒙補充療法會導致卵巢癌嗎?   國外研究顯示服用雌激素超過十年以上的確會增加罹患卵巢癌的危險,至於更年期婦女長期使用複合式荷爾蒙是否會增加卵巢癌的發生率則尚無定論。然2009年一篇使用丹麥國家登記系統的大型研究發現,婦女只要使用過荷爾蒙補充療法,不論是複合式荷爾蒙還是單獨使用雌激素,也不論劑量與時間,罹患卵巢癌的風險都會明顯比一般女性高出許多,但是,罹癌的風險在停用荷爾蒙補充療法之後會逐漸下降,大約停用兩年之後,罹癌的風險會降至與一般婦女相同。   荷爾蒙補充療法可以改善聽力嗎?   美國羅契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在2004年2月發表,服用荷爾蒙治療可能導致後更年期女性的聽力減退。     一項在64位年齡在65歲以上之婦女所做的研究顯示,32位服用荷爾蒙補充療法女性的聽力,比另外32位沒有服用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女性弱,差約10-30%。由於參與研究的人數太少,無法將此研究結果應用在每個人身上。還需要更大型的研究來證實荷爾蒙補充療法與聽力之間的關係。但此研究的另ㄧ重點是警告婦女們服用荷爾蒙治療可能會有其他更嚴重的副作用。   什麼是植物性荷爾蒙?   植物性荷爾蒙是存在植物內的自然荷爾蒙,它和人體內的女性荷爾蒙不盡然相同,但是有些有類似的功效。我們所食用的植物中,超過三百多種含有植物性荷爾蒙,例如:蘋果、紅蘿蔔、茶、咖啡等,其中以亞麻仁及大豆含量最豐富。它可分為兩大類:異黃酮素(isoflavon)及木質素(lignan)。   植物性荷爾蒙能否替代荷爾蒙補充療法?                                  過去荷爾蒙補充療法一直用來減輕更年期婦女燥熱、盜汗等現象。2002年,美國WHI的報告提出荷爾蒙弊大於利的結論,婦女轉而求助於植物性荷爾蒙,如大豆或紅苜蓿(red clover)等植物性荷爾蒙。然而,當前市面上所謂的植物性荷爾蒙健康食品多為植物的萃取物(extract),到目前為止,尚未有正規醫學研究證明這些植物性萃取物如何在人體內被吸收並轉化,因此它們是否能夠提供人體所需之荷爾蒙,以及它們的療效及副作用為何,尚未有定論。2003年六月美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紅苜蓿的萃取物對於盜汗或燥熱並沒有幫助。2009年美國的研究發現植物萃取的異黃酮(isoflavones)對減少骨質流失的影響並不大。因此,我們對植物性荷爾蒙持保留態度。事實上,植物性荷爾蒙也可經由豆漿、豆腐、芝麻、當歸、銀杏等食物獲得,並不需要昂貴的植物性荷爾蒙健康食品。   我需不需要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   首先,你要問自己為什麼要服用荷爾蒙?如果你是因為不舒服的更年期現象或症狀而想服用,你可以有這樣的選擇,但需要檢視自己的病史、家族病史來評估是否適合使用及使用劑量;如果選擇使用,衛生署的建議為在最短時間內使用最低的有效劑量。如果是想「預防」疾病,看了以上的敘述,你應該很清楚,除了預防骨質疏鬆或大腸癌外,荷爾蒙療法是無法預防任何疾病的。即使為了預防骨質疏鬆,因為有副作用,也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使用或其他替代方案。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04年2月10日於兩年內第二次建議製造商修改荷爾蒙產品的使用說明書內容。第一次是2003年1月9日食品藥物管理局要求在所有含雌激素產品要有警告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乳癌危險的標示。這一次是增加可能導致的後遺症及建議,如: 1. 65歲以上及服用荷爾蒙四年以上之婦女有增加老年癡呆症的危險。 2. 使用荷爾蒙產品可能會使乳房X光攝影產生不正常之結果。 3. 65歲以上的婦女應特別注意氣喘的問題。 4. 只有在嚴重骨質疏鬆的情況下,且除了雌激素以外之藥物治療都不適當時,才使用雌激素。 5. 若只為治療陰道方面的症狀,最好只使用當前的陰道產品就好。   推廣荷爾蒙補充療法與藥廠間存在利益關係?   推廣荷爾蒙補充療法與藥廠的關係一直被婦女團體所質疑。2010年因為惠氏藥廠的訴訟案,使美國當局公布了上千份過去從未公開過的研究報告,從這些研究報告中發現惠氏藥廠曾經雇用槍手以每篇2萬─2萬5千美元的代價撰寫研究,為自家所生產的複合式荷爾蒙(Prempro)背書。槍手將藥廠所欲得到的研究結果和行銷訊息寫入研究報告中,並投稿發表於醫學期刊中。另一篇於2011年公布的研究報告也發現:於2002年7月至2006年6月發表的340篇相關文章中,發表4篇以上的10位作者中,有8位接受藥廠的金錢支付,代表藥廠提出意見,而在這些報告中,32篇推廣荷爾蒙療法文章中,有30篇文章的作者同樣也牽涉潛在的經濟利益。     此外,2008年5月更年期國際會議(Global Summit on Menopause),在歐洲馬德里召開,國際停經學會(IMS)主席Amos Pines於會議中指出,2002年WHI研究認為使用複合式HRT會增加多項疾病的罹患風險,此論點是有問題的。原因在於WHI研究採樣的女性多半年紀較大,身體上的健康問題才是形成疾病風險的主因,而非使用HRT。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家Valerie Beral則認為,IMS所回顧的研究佔過去研究數量的極小部分而已,且其他如美國、英國或歐洲已完成完整研究回顧的國家,都建議HRT只能短期使用(2008,BBC)。由於此次會議是由生產HRT的惠氏、拜耳以及諾和諾得藥廠所贊助的,因此會被質疑會議結論有廠商色彩在裡面。我們建議女性在閱讀相關醫療文章時,要審慎評估其可信性。   延伸閱讀 更年期 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的影響大過預期 荷爾蒙療法與肺癌、氣喘的相關性 植物性荷爾蒙對骨質影響不大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