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與政策

剖腹產
剖腹產
       生產對女性來說,是自然的生理過程,一般情況下胎兒會經過陰道娩出,但在產婦發生難產、胎位不正、有緊急情況時,則需要藉由剖腹產以順利生產。根據2010年行政院衛生署最新資料顯示,台灣剖腹產率高達35.97%,相較於WHO建議剖腹產率應在10~15%,台灣這樣高的剖腹產率,原因在哪裡?   都是女人自己找的!?事實真是如此嗎 ?         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2004年所做的「非必要剖腹產的件數及其成本的分析與研究~台灣剖腹產現況之初探」研究報告指出,產婦及其家屬對是否施行與何時施行剖腹產有相當的影響力。其中除了部份確實因為醫療因素而採用剖腹產以外,其餘產婦則受到非醫療因素影響,按其重要性百分比排序為:1 選擇良辰吉時、2 比較容易安排生產時間、3 怕生產疼痛,自己提出要求、4 害怕生產過程沒有丈夫親友陪伴、5 擔心自然產後會導致陰道裂傷鬆弛影響性生活、6 親友丈夫建議、7 利用假期安排剖腹產、8 保險有給付。          由上述資料不難發現此份報告認為,台灣的高剖腹產率主要來自產婦的個人因素。然根據2010年行政院衛生署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在總剖腹產率35.97%中,自行要求剖腹產的比率僅佔2.1%。由此可見,台灣的高剖腹產率應源自於過度醫療化的醫療結構,而不是婦女自我選擇造成的結果。   醫療體系,無辜的第三者?!        國內剖腹產率居高不下,除了少數因孕婦自身的原因之外,其實協助生產的第三者 ─ 醫療體系的政策、醫生的態度或偏好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因為剖腹產讓醫生較方便掌握自己的時間、生產的狀況,在2005年之前,剖腹產的健保給付也比自然產高,所以醫師較喜歡剖腹產,而2005年在婦女團體的爭取下,健保局把自然產的給付標準提高到和剖腹產拉齊,藉此鼓勵自然產,但為了避免醫療糾紛,醫師仍偏好採取自我掌控性較高的醫療方式 ─ 剖腹產;剖腹產速度快(手術平均時間約30-40分鐘),而自然產時間長(加上待產時間平均約為8-12小時),所以醫師偏好剖腹產。因為上述的理由,醫師容易對自然產及剖腹產的利弊做選擇性、誘導性的告知,誤導孕產婦接受剖腹產。      剖腹產對母親及胎兒健康的影響         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剖腹產對母親及胎兒的健康可能會有不利的影響,牛津大學透過研究2005年國際衛生組織(WHO)一份問卷分析顯示,剖腹產的婦女罹患因生產所引發的嚴重疾病、併發症甚至或是死亡(包含母親及胎兒)的風險約為自然產婦女的兩倍;而剖腹產之婦女在生產過程中,因為受到感染而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的風險,較自然產之婦女高出五倍。          在胎兒方面的分析數據顯示,以正常體位(頭下腳上)的胎兒來說,於生產過程中進行緊急剖腹產的胎兒,被送入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機率約比自然產高出45%;全程以剖腹生產的胎兒在這方面則比自然產的高出兩倍。不過該研究亦指出,若是對非正常體位(頭上腳下)的胎兒來說,剖腹生產可有效的降低胎兒的死亡率,緊急剖腹和全程剖腹生產約可分別降低45%與31%的風險。2008年也有研究發現剖腹產會增加新生兒過敏和氣喘的風險。   降低剖腹產率的友善的醫療政策配套        對於台灣一直居高不下的剖腹產率,2005年政府曾在婦女團體的努力和各方的壓力下,將自然產和剖腹產給予等值的健保給付,一方面肯定醫師在自然產付出的努力,一方面也希望能控制剖腹產的比率。近年來台灣剖腹產率一直維持在35%上下,比起英國從1994年的15.5%上升到2008年的24.6%,以及美國從1994年的21.2%上升到2007年的31.8%,台灣的剖腹產率並沒有明顯升高,顯示將自然產及剖腹產的健保幾付拉齊是有其效果的。          然而,我們仍認為國家對於台灣居高不下的剖腹產率,應該要有更積極的作為及更完整的配套政策。婦女團體提出「生育風險補償基金」的設立,營造一個不以論斷醫師、醫院是否有疏失,讓婦女及其家屬迅速獲得補償的友善環境,減少產婦與醫師之間的對立及傷害,有助於醫師願意施行自然產,降低他們為避免醫療糾紛而採取剖腹生產的防衛性醫療行為。   延伸閱讀 人性化生產 剖腹產提高過敏風險的原因      
+ read more
母乳哺育
母乳哺育
當新生兒來臨時,使用母乳餵哺寶寶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且可幫助建立照顧者與寶寶之間的親密連結,有助於寶寶身心發展。   母乳哺育對新生兒健康的益處 依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導資料表示,在懷孕期間與剛生產結束的那幾天母體會分泌初乳(colostrums),初乳濃稠且顏色呈黃或橘色,當中脂肪與乳糖含量低,且蛋白質、抗體與維生素A等等成分高,對新生兒來說是最佳的食物。母乳除了讓寶寶易消化排便外,它能給予孩子健康發展最佳的養分,強化寶寶對各種非傳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與康復能力,如腹瀉與肺炎兩項佔全球兒童主要死因的疾病,有效降低他們在往後孩童時期罹病的風險以及死亡率,同時母乳哺育對孩子的智利與各方面表現也都有正面影響。   此外,美國衛生部以及其他健康單位的聲明亦指出,對於美國的新生兒以及兒童而言,母乳哺育對他們的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母乳能增強寶寶獨特且重要的免疫力,並幫助腦神經以及智力的發育,更含有荷爾蒙與營養素,呼應上述世衛之建議。因此世衛與英美皆強烈建議母親在產後一個小時內即可對寶寶餵哺母乳,且純母乳哺育應維持至產後六個月為止,我國衛生署的建議與世衛一致,但若餵純母乳到六個月有困難,包括母親奶水量明顯下降,或寶寶吃不飽、主動要求其他食物等等狀況發生時,則純母乳哺育至少四個月即可。   關於母乳哺育的不同聲音  近年有研究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表示我們可能過度強調母乳對小孩健康的重要性。2009年加拿大長期追蹤的研究發現,單純哺餵母乳六個月對嬰兒的免疫系統與母親的體重或許有幫助,但是長期來看,不見得對小孩的健康風險有影響—單純餵哺母乳時間較長並沒有降低孩童的肥胖、氣喘、過敏與蛀牙狀況的風險,孩童在智力表現、行為與血壓狀況也無差異。   母乳除了對小孩的健康幫助可能沒有想像中的大之外,如果嬰兒在出生六個月以前都只吃母乳可能也非完全健康無虞。2010年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嬰兒若在六個月前沒有接觸固體食物的話(此處並非指嬰兒牛奶),貧血、缺鐵的風險會比較高,食物過敏、「乳糜瀉」(coeliac disease)的發生率也會比較高,研究內引用瑞士政策將純母乳哺育改為四個月後,嬰兒乳糜瀉狀況明顯得到改善。同時還表示,雖然純母乳哺育可以預防感染,這在開發中國家是非常重要的益處,但是對在公共衛生、環境衛生較好的已開發國家來說則影響較小。   關於喝母乳的嬰兒是否比一般嬰兒較健康的問題,2010年挪威的一項研究認為並不是母乳所造成的差異,而是嬰兒的健康狀況早在出生時就已經決定,有與沒有餵母乳所造成的健康差異是非常微小的。   母乳哺育的選擇 雖然哺育母乳是一個自然的行為,但這並不意謂所有母親必須一定要母乳哺育,提倡母乳的益處也不在於為了強迫母親不可以配方奶餵養孩子,應讓母親可依個別需求與狀況來做決定。   當妳懷孕的時候,可以與醫療人員溝通並詢問他們的意見。雖然妳會發現大家都會建議妳哺育母乳,可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說,妳「一定」要餵母乳。當妳在做任何決定之前,請先瞭解足夠的資訊,妳或許可以在寶寶出生前後、或是嘗試過後再做出最後的決定。但是如果寶寶已經習慣配方奶的餵食方式,就很難再以母乳哺育(雖然有時候還是可以,但是媽媽與寶寶就要加倍辛苦),所以如果妳一開始就選擇餵食配方奶,那麼妳幾乎就沒有其他的選擇方案了,建議如果妳還不確定要如何餵食寶寶,那麼先試試哺育母乳。   有些婦女可能因某些因素不適合(包含生理因素造成)、不能或不喜歡哺育母乳,或是經過嘗試之後發現困難卻沒有獲得適切的協助,而放棄母乳哺育。她們會感到生氣、失望或是遺憾,但是沒有任何人應該為這件事產生罪惡感,如果妳也有相似的經驗,請將妳的感受說出來,並告訴自己,妳是一位好母親,與其他任何母親一樣。   當妳已經決定餵食配方奶時,妳不需要覺得自己是次等母親,也不需要因為有罪惡感而選擇母乳哺育,因為母乳哺育並不是唯一展現母愛的方式,沒有證據顯示喝配方奶的寶寶比喝母乳的寶寶接受到較少的愛與關懷。同時,真正能對一個人的健康有長遠影響的,母乳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先天的遺傳以及後天環境的影響,例如飲食、運動的習慣及衛生保健,才是真正決定人們健康的關鍵,所以如果因為任何因素而無法哺育母乳,無需給自己任何壓力。   母乳哺育的迷思 一、母乳哺育是媽媽一人的工作? 依據2010年8月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佈的一項調查指出,雖然是否餵哺母乳的主要決定者是媽媽(74.0%),但仍有部分女性表示,爸爸在決定餵哺母乳的角色上也很重要(18.1%)。爸爸贊成母乳哺育者,媽媽於產後一個月轉為以配方奶餵養小孩的比例較低,教導爸爸母乳哺育的相關知識、以及哺乳期間可能出現問題與處理,不僅可以提升媽媽在6個月內持續母乳哺育率,媽媽在哺乳過程中得到爸爸協助的比例也明顯較高(91%:34%)。因此,使用母乳哺育寶寶絕非媽媽自己一個人的事,媽媽在哺育母乳遭遇到困難時,爸爸從旁協助與鼓勵都是對媽媽最大的支持。   再者,哺育母乳除了可由媽媽親自餵乳之外,也可以將乳汁擠出,由爸爸以奶瓶餵乳,共同分享養育寶寶的親職責任,當媽媽、爸爸與寶寶一同學會了哺乳的技巧,而且哺乳的過程也進行得很順利,哺育母乳將會是一個溫馨美好的經驗,而非僅是媽媽一個人的照顧工作。   二、母乳哺育與環境污染 另有研究發現人類的胚胎環境(亦即母體)以及乳汁中出現有毒物質,母乳哺乳的孩子體內確實也出現有較高濃度的某些化學物質。但事實上,這些有毒化學物質主要是由於環境污染所造成,且根據現有的科學證據顯示,寶寶在子宮內與污染物的接觸才是最危險的,並非母乳本身,因此減低整個社區與污染物質的接觸才是當務之急,放棄哺乳並沒有處理到核心問題—社區(包含母親與胎兒)污染。   也有人覺得,雖然母乳中帶有有毒化學物質,但這並不會使母乳的益處全然消逝,如果不哺育母乳的話,寶寶須承擔更多罹患許多急性與慢性疾病的風險,因此認為母乳對於健康促進的益處,是遠超過於接觸母乳中一些可能的有害物質所帶來的傷害。   母乳受環境污染的問題真正的解決方案應該是藉由政策法律的規範,來保護胎兒在子宮內的環境,讓媽媽能夠安心的哺育母乳而非因恐懼而放棄。目前國內主管機關並未對各地區母乳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做有效的監測,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啟動相關機制,才能在推動母乳哺育的同時,讓台灣婦女能夠安心哺乳。   母乳哺育對女性健康的影響 而當大家鼓勵母親餵哺母乳,強調其對寶寶健康的重要性同時,其實提供母乳的母體也一樣會受到影響,以下整理母乳哺育與女性癌症相關的研究,讓母親能瞭解母乳哺育與自身健康的關連。   與乳癌的關係 根據2002年的英國文獻,在回顧47篇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後發現,哺育母乳的時間愈長、罹患乳癌的機率也就愈低(Lancet. 2002 Jul 20;360 (9328): 187-95.)。2008年美國回顧分析過去7,000個針對癌症風險的大型研究,再次證實母乳哺育可有效降低女性停經前與停經後的乳癌罹患風險。2009年的美國研究指出,有乳癌家族病史的女性,若哺育母乳,不論哺乳時間長短,或者有無同時餵食其他副食品,都會降低大約59%罹患乳癌的風險。   然2010年瑞典有一項觀察約14,000位女性的研究發現,在懷孕期間罹患乳癌之女性,若使用母乳哺育小孩超過6個月,可能加速腫瘤的惡化,使其發展成第三級乳癌的風險將增加2倍。不過研究亦表示,此結果尚屬初步性,後續仍須更多相關研究釐清母乳哺育與乳癌惡化的關係。   與卵巢癌的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的合作研究計畫小組從1979到1988年間,收集並比較來自7個國家罹患卵巢癌病患資料發現,與曾經生產但是從未哺乳的婦女相比,每次生產後至少哺乳2個月以上的婦女,罹患卵巢癌的機率減低了20-25%(Int J Epidemiol. 1993 Apr;22(2):192-7.)   與骨質疏鬆的關係 由於許多婦女擔心懷孕後哺育母乳是否會有骨質疏鬆的問題,義大利學者曾比較308個在哺育母乳6個月後添加副食品的媽媽,與一群生產後不餵母乳的媽媽,結果發現在哺乳時期媽媽體內的骨質密度會逐漸下降,但是在生產18個月後,骨質密度則會高於基礎值(Obstet Gynecol. 1999 Jul; 94(1) :52-6.)。   與風濕性關節炎的關係 2008年一項英國研究指出,長期以母乳哺餵嬰兒的婦女,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會明顯的降低,且哺餵母乳的時間越久,風險降低的機率越大。和從未哺餵母乳的婦女相較之下,曾經哺餵母乳12個月內的婦女發生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會降低約25%,哺餵母乳超過13個月的婦女,風險會降低將近一半。        
+ read more
不孕
不孕
什麼是不孕?      根據台灣生殖醫學會之定義,不孕(infertility)指的是有正常的性行為、且未使用任何避孕的方法,經過一年以上的時間而未能懷孕或使對方懷孕。這樣的定義有包含兩種狀況,一為:本身生理結構的缺陷或生理機能的障礙,二為:可能是受到工作壓力、情緒、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不孕的狀態可能是暫時性,也有可能是長久性。   是誰不孕?      傳統的社會價值認為生育是女人的天職,因此當夫妻出現不孕的情形時,多會傾向於視為女性的責任而責怪女性,但事實上,男女皆有可能不孕,根據研究指出,90%的不孕是有原因可查的,其中女性因素佔50%,男性佔30%,共同因素20%,而剩下10%則是原因不明。因此,不孕不應被認為是女性單方的問題,更不應該是男性外遇的藉口。此外,不孕也不是「罪過」,不應在不孕婦女身上加諸不必要的苛責與壓力。   我好像不孕?      有些女性嘗試生育,但一直不能懷孕,非常憂慮。      在就醫之前,首先,你要檢查妳性伴侶的內褲是否太緊?在太熱的情況下,精子的製造與活力是會大打折扣的;再想一下,妳之前使用的避孕方式是什麼?服避孕藥、使用避孕器事實上需要一段調適期,才能恢復生育能力;其次, 妳們生活的作息是否太緊湊?有沒有工作上或是長輩的壓力?心理的壓力、憂慮是懷孕的殺手;再其次,妳或妳的性伴侶是否長期服用藥物?藥物有時會影響性荷爾蒙的運作。      對很多人而言,不孕並不是一個永久的狀態,透過調整生活作息、放鬆心情或是施打排卵藥、配合排卵日性行為等方式,通常可以獲得解決。      當妳/你想要尋求醫療上的協助時,由於男性的檢查程序較女性容易,建議可先由男性進行檢查,再進行妳的部分。   用盡了辦法,就是生不出小孩 若是確定不孕,有一些方法是可以考慮的: 1. 考慮領養的可能性 2. 使用人工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簡稱ART) 3. 規劃沒有子女的人生   什麼是人工協助生殖?      人工協助生殖是指:以非性交之人工方法協助不孕者達到受孕、生育的目的。通常涉及精、卵取出的操作,因此,不包括人工受精。   我選擇了人工協助生殖,可是、、、      當妳選擇人工協助生殖時,情緒及壓力的處理極為重要。壓力越大或是負面的情緒越多,越不易受孕。不要將不孕視為自己的過錯;家人更應給予支持而非苛責,不要讓當事人有孤立感;然而親友過份的關心也可能造成壓力,過度在意人工協助生殖技術的結果有時反而會事與願違。      英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讓婦女學習情緒處理、精神放鬆與消除壓力以及獲得較多實用的資訊和其他選擇性,人工協助生殖的成功率會增加。   什麼是試管嬰兒?       當不孕夫妻實施人工體內受精還無法受孕時,可採取精卵體外受精的方式,也就是將女性的卵子與男性的精子放在試管裡受精,再將受精卵或早期胚胎(2-8個細胞)植入女性的子宮或輸卵管內,在母親體內發育,以這種方法出生的嬰兒,稱為「試管嬰兒」。根據2000年的報告,台灣試管嬰兒生殖技術的成功率約為25%,也就是平均施行4~5次的生殖技術,會有一次成功。   試管嬰兒的生殖科技對於女性身體的影響?       在試管嬰兒生殖技術的施術過程中,女性,不論是捐卵贈者或受術者,都會很辛苦,包括在取卵或胚胎植入的過程中,都要接受大量荷爾蒙注射,以取出卵子或讓胚胎著床,此時除了有身心不適及感染的可能性外,施打荷爾蒙或其他激素也增加了罹患卵巢癌或卵巢囊腫的機會。      之後,婦女可能要歷經數次的手術,才有可能成功受孕。而為了增加受孕的機會,醫師會一次植入多個胚胎,在確定受孕之後又必須減胎,以減少擁擠導致流產,減胎亦可能會引起感染。至於多胞胎的問題則可能對母體產生貧血、妊娠高血壓、產前及產後出血等傷害。      最重要的是為了成功受孕而反覆的施術,讓婦女的身心受到很大的煎熬。   試管嬰兒的健康問題尚未有定論       試管嬰兒健康的問題,因缺乏長期追蹤的研究,目前尚未有定論。根據2002年3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兩項研究報告指出,生殖科技對於胎兒的風險包括:試管嬰兒比起傳統嬰兒較易發生心臟、腎臟異常,唇裂顎等主要新生兒問題;試管嬰兒發生低或非常低出生體重的機率比一般高出2.6倍(一般是早產),而低出生體重的嬰兒容易有心臟病以及認知發展的問題。       在台灣,早產兒基金會發現,透過試管嬰兒生殖技術所產下的胎兒有嚴重體重不足的現象。而根據生殖醫學會的統計,台灣地區試管嬰兒出現雙胞胎以上的多胞胎比例,約40%。多胞胎除了增加早產的發生機率(1999年有40%的胎兒為早產兒),也容易使嬰兒出生即罹患神經系統疾病或腦性麻痺,而且發育遲緩的風險也較高。   名詞解釋 人工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簡稱ART)指利用非性交之人工方法,達到受孕生育目的之技術。 幾種常用的人工協助生殖技術: AIH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USING HUSBAND’S SEMEN)—配偶間人工授精:將配偶的精蟲以注入方式注入子宮、輸卵管或直接注入腹腔內及卵泡當中。 AI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USING DONOR’S SEMEN)—非配偶間人工授精:將非配偶的精蟲以注入方式注入子宮、輸卵管或直接注入腹腔內及卵泡當中。 IVF/ET (IN VITRO FERTILIZATION)—試管嬰兒:分別取出卵子和精子,在體外的環境下受精,當其發展為早期胚胎(2至8 個細胞),再經由子宮頸口植入子宮內。全名應為體外受精與胚胎植入(IVF-ET, 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 GIFT (GAMETE INTRAFALLOPIAN TRANSFER)—精卵子輸卵管植入術:將取出的精子和卵子直接經由腹腔鏡放回輸卵管內,在體內受精。俗稱禮物嬰兒。 ZIFT (ZYGOTE INTRAFALLOPIAN TRANSFER)—受精卵輸卵管植入術:介於IVF和GIFT之間的方式,精子與卵子在體外受精後植入輸卵管內,讓受精卵自然由輸卵管回到子宮著床。 TET (TUBAL EMBRYO TRANSFER)—胚胎輸卵管植入術:和ZIFT類似,只不過植入的時間晚一天,為胚胎(二至八個細胞)時,植入輸卵管內。 顯微操作技術:利用顯微技術,協助人工生殖之相關技術 ICSI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卵細胞質內單一精蟲注射法:把單隻精子注射到卵細胞質內,讓精、卵結合受精。 ASSISTED HATCHING—協助孵化:將胚胎的透明帶打洞,協助胚胎孵化著床。  
+ read more
人工流產(人工中止懷孕)
人工流產(人工中止懷孕)
         當妳發現自己意外懷孕,這時要不要將孩子生下,可能是妳面臨的人生重大選擇之一。在妳做決定時,妳可能會有經濟狀況、生涯規劃、心理、家庭因素等種種的考量。妳或許會找親朋好友商量,或是與社工或諮商師諮詢。不過在這裡我們有一些事情要提醒妳:   人工流產到底合不合法?        現行優生保健法規定懷孕的女性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施行人工流產(見優生保健法第九條),其中較常被援用的為第九條第六款「因懷 孕或生產將影響其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者」,可施行人工流產。不過這個條件卻有但書:若妳是已婚的婦女,必須要有配偶的同意;而若妳是未滿二十歲的青少女,必須要有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的同意。至於成年的未婚者,並沒有相關的限制規定。        目前在實務上,青少女的人工流產,常因為不敢或無法告知父母,因而發生自行購藥服用或尋求不合格醫師協助的情形,有時會危害到自身的健康或甚至生命。我們建議青少女最好還是告知父母,一同尋求合法安全的解決方式,若覺得有困難,可以請學校老師或社福機構的社工員協助與父母的溝通。        法律上規定人工流產可以於懷孕二十四週內施行。屬於醫療行為者,則不在此限。不過實務上大多還是以十二週為基準,超過十二週因為胎兒較大、手術較複雜,一般醫生較不願施行。若沒有遵照上述規定而被舉發,則妳自己本身有可能觸犯刑法自行人工流產罪,而替妳實施手術的醫生,則有可能有加工人工流產罪。   什麼是人工流產? 人工流產的方式可分為手術中止懷孕和藥物中止懷孕,各別的流程與適用時間如下-- 一、手術中止懷孕 依妊娠週數以及胎兒大小而有所不同 1.(D&C)   真空吸引術:在懷孕十四週內,用管子接在吸引機或吸引瓶,將子宮內的胎兒吸出。   子宮擴刮術:在懷孕十四週內,有些婦女會需要用擴陰器將子宮頸擴大,然後用刮匙進行子宮內膜的刮除。   真空吸引術及子宮擴刮術通常是合併使用。   2.引產        在懷孕十四週以後,使用藥物(靜脈注射催產素;羊膜腔內注射高滲透性的液體;羊膜腔外注射前列腺素等)刺激子宮收 縮,逐漸讓胎兒脫離子宮分娩出來。   二、藥物中止懷孕        目前主要的中止懷孕藥物是RU486,RU486主要的作用是讓體內的荷爾蒙無法發揮功能,使懷孕的過程無法繼續、造成流產。此外,再輔以使用前列腺素(如Cytotec)幫助子宮收縮,以順利的排出胚胎。 如何安全地使用RU486?        在服用RU486前需先以超音波檢查,確定沒有子宮外孕、懷孕的週數、受孕的位置。第一天先服用RU486,48小時後再服用前列腺素。一般來說,胚胎會在6小時內排出,少數狀況會延遲至一週內排出。必須注意的是,使用藥物中止懷孕可能會發生不完全流產的情形。因此,十五天後應該要回診,確定是否完全流產。若妳服用此藥後,有大量出血的情形,一定要馬上就醫。無論如何,為了妳的健康著想,請不要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一定要由合格的婦產科專科醫師指示使用。        RU486適用的時間是在懷孕7週內,並且沒有下列情形及病史:子宮外孕、心臟病、高血壓、氣喘、肝功能不佳、糖尿病、抽煙酗酒、年齡超過35歲及過敏體質。使用RU486的副作用包括了:嘔吐、噁心、出血、疲倦、發燒、腹瀉..等。   一個兩難的困境         談到人工流產的議題,不可避免的會碰到人工流產是否應該合法化,或是在何種條件下合法化的問題。在美國,人工流產選擇權和胎兒生命權的爭議一直相持不下;而在台灣,人工流產雖已合法化,但近來反人工流產的團體,則主張要嚴格限制人工流產的條件(即取消優生保健法第九條第六款,且增加婦女必須接受諮商與思考期的規定)。        反人工流產者常以「血淋淋的墮胎」及「維護婦女身心健康」為由反對人工流產的合法化。我們的確不忍見血淋淋的人工流產,然而,女性若因被迫結婚生子,其所要背負的心理困擾,或孩子本身面臨的壓力與社會歧視所造成的心理問題,是我們更不願意見到的血淋淋的人生。         此外,女性在人工流產時所面臨的心理壓力,一部份固然來自於自我心中的罪惡感,但大部分卻是社會對於未婚懷孕的道德歧視,或是以嬰靈說恐嚇婦女而來,當有這樣的問題出現時,可以尋求專業的協助,或是信仰的安慰,但不要過份自責,重要的是應注意避免再度發生非預期的懷孕!       人工流產牽涉到的,不止是胎兒的生命,也是女人及出生的孩子的生命發展、生命尊嚴的問題。當我們談尊重生命的時候,應該同時有胎兒、女人及孩子三者的考量。       女人作為一個生命的孕育者,應有最基本選擇的權利。       我們尊重生命,因此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在期待中出生、在期待中長大!     延伸閱讀 從女性觀點看優生保健法    
+ read more
乳癌
乳癌
    你是乳癌的高危險群嗎? 乳癌盛行率:        在台灣,女性發生乳癌的年齡層大多分佈於40歲至54歲之間,並在45-49歲左右達到高峰。女性乳癌的發生率年年上升,粗發生率從1998年每十萬人之35.84到2008年每十萬人之71.3,短短十年間增幅高達98.9%;粗死亡率則從1998年的9.36到2008年的14.55,增加55.5%。 乳癌高危險因子: 1. 初、停經年齡:初經在11歲前、停經在55歲後的婦女得到乳癌的風險較大。 2. 生育數及第一次足月懷孕年齡:一位19歲已懷第一胎之女子,得乳癌的機率是一位未生育女子的50%;而第一次足月懷孕年齡在30~40歲的女子其罹患乳癌的機率等於未生育女子。2002年的一份關於荷爾蒙與乳癌關聯的研究顯示,每一次生產可減少乳癌風險約7%。許多人認為女性人工流產會增加乳癌的機率,但2003年3月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發表研討報告指出,有利的證據顯示人工流產不會增加乳癌的風險。2004年3月英國一項全球性的調查更加強了這項訊息。而2008年美國已有相關大型研究顯示人工流產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3. 外來荷爾蒙: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WHO IARC)已於2007年將口服避孕藥列為致癌等級第一級,更於2011年再次証實口服避孕藥會引起乳癌的發生。而2010年10月份一份研究發現更年期女性使用複合式荷爾蒙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 4. 遺傳:大約5~7%的乳癌病患,被發現其二等親內如祖母、母親、姨媽、姐妹等有乳癌病史。 5. 良性腫瘤:少數的良性乳房腫瘤會有不正常的細胞增生,亦會使乳癌發生的相對危險性提高,仍須特別注意。 6. 放射性治療:女性30歲前胸部有過放射性治療得乳癌的風險增加。 7. 飲食及生活方式:食物中動物性脂肪攝取量、或酒精攝取量越多,乳癌發生的相對危險越高,尤其是30歲以前的女性。且2011年有兩項美國研究指出,過胖與吸煙會使女性在停經後罹患乳癌之風險提高。雖然研究亦指出常吸二手煙也會增加罹癌風險,但仍須有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如何發現乳癌?        檢查乳癌的方法有乳房X光攝影、乳房超音波攝影、MRI掃瞄、細針抽吸細胞學、醫師理學檢查及自我檢查等。目前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超音波攝影是最常用的方法,MRI掃瞄的精確度較高,但費用昂貴。目前在台灣,自2009年11月起,衛生署已開始提供45-69歲婦女,以及40-44歲且其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 什麼是乳房X光攝影         以X光照射乳房偵察其不正常的組織,如微小的鈣化顆粒或覺查不出的腫瘤。根據2004年英國百萬婦女研究分析顯示,對於在使用荷爾蒙療法、乳房緊密、纖瘦(BMI值小於25)的女性,X光乳房攝影的效果比較不佳。乳房X光攝影可以用來診斷或篩檢。診斷的意思是,當你有症狀時,以X光檢查是否有腫瘤;篩檢的意思是,在還沒有症狀出現之前,以X光檢測是否有腫瘤。而2010年10月份一份研究發現更年期女性使用複合式荷爾蒙會影響乳房攝影檢查的偵測。 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爭議        關於乳房X光攝影篩檢是否能夠降低乳癌死亡率,以及可能造成過度診斷的爭議,近年來不斷的被積極討論。 一、篩檢可降低死亡率的爭議       2001年以前有關乳房X光攝影篩檢效益的隨機前瞻性研究被陸續發表。有些研究顯示,接受乳房X光篩檢的女性和沒有接受篩檢的女性,其得乳癌的死亡率是一樣的,而有五個研究則指出,乳癌攝影篩檢可減少30%乳癌的死亡率。2001年10月丹麥科學家將這五個研究重新作了系統性的分析後指出,過去對於乳房X光攝影篩檢可以減少乳癌的死亡率的研究,事實上是缺乏證據的。因此,丹麥政府立即停止對女性進行乳癌篩檢的政策。 二、篩檢所造成的過度診斷        2006年10月亦有研究發現,接受乳房攝影的女性,其乳癌死亡率比未接受攝影的女性低15%,但是壞消息是有30%的機率,女性有可能因為乳房攝影被過度診斷。2010年更有研究分析了英國和瑞典因乳癌而死亡以及乳房攝影檢查的數據後指出,每2.5位篩檢出陽性反應的女性中,就有一位是被過度診斷。        過去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乳房攝影檢查的兩難,特別是針對「腫瘤篩檢」與「過度診斷」孰輕孰重的爭議。在美國,關於婦女是否該提早至40歲進行乳房攝影檢查的爭議已討論多時,2009年美國FDA反對40-49歲婦女進行例行的乳房攝影檢查時,也曾引起爭議。2010年美國放射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the Radiology)和乳房攝影醫學會(Society of Breast Imaging)公布了聯合治療指引,這份指引建議女性從40歲就開始進行乳房攝影檢查,高風險的女性則應從30歲開始,但是最早不應提前至25歲前。然在台灣,這個議題尚未有應有的質疑及討論。 三、假陽性導致過度焦慮        2011年一份荷蘭的研究發現,篩檢會有假陽性的結果,讓女性承受不必要的焦慮、切片或治療,影響婦女生活品質。除此之外,有專家認為乳房X光攝影也可能有目前不為人所知的健康危害。因此,在做乳房X光攝影篩檢效益的研究時,應將所有死因列入考量,如此才能看出X光攝影是否會導致其他病因的死亡。且婦女在決定做乳房攝影檢查前,應該要獲得充分、平衡的資訊,包括檢查的益處與風險;醫護人員或衛生單位不應該只將宣導的焦點放在檢查的益處上,而完全忽略了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什麼是乳房超音波攝影        以超音波探針掃瞄乳房以偵測異常的組織,通常用來區分實心的腫瘤(solid tumor)或充滿液體的囊腫(cystics),但沒有辦法探測出癌症早期較小的微鈣化顆粒。當乳房X光攝影顯示有異樣時,乳房超音波可以掃瞄異狀部位以協助診斷。        在台灣,專家們認為乳房X光攝影檢查較適合豐滿、年長的婦女,而台灣婦女的乳房較小或較緻密,且得乳癌的年紀較輕,用乳房超音波比較適合。但不似乳房X光攝影是一張照片,乳房超音波是一段活動的錄影帶,在掃瞄技術及解讀上需要純熟的技術及經驗,而且,它無法偵察到微鈣化顆粒,較不適合作為篩檢的工具。 什麼是乳房自我檢查(BREAST SELF EXAMINATION,簡稱BSE)?         以手觸摸乳房檢查是否有腫塊,是為乳房理學檢查(PALPATION),而由婦女自行進行之則為乳房自我檢查。目前,沒有雙盲隨機試驗證明乳房自我檢查可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降低死亡率」的目的,此外,許多研究顯示,乳房自我檢查偵查出許多的良性腫塊,增加病患的焦慮、就醫次數及不必要的切片,美國FDA亦於2009年表示反對全國性的乳房自我檢查計畫,因此,我們認為目前政府不宜對於任何年齡層的女性,做「全人口性」的乳房自我檢查計畫。但對於自我健康自覺照顧的乳房自我檢查,則建議視個人的認知或需求而定。  
+ read more
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
妳是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嗎?   子宮頸癌的盛行率:        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癌症,在台灣,子宮頸癌發生率為10萬人口之12.2人,死亡率為10萬人口之4.2人;換句話說,台灣每年約有1700人罹患子宮頸癌,約有600人因此而死。子宮頸癌發生的年齡分佈為雙峰,第一高峰為35-49歲,次高峰為55-64歲。由於子宮頸抹片的推廣、全民健保的實施以及醫療技術的進步,許多人可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避免發展成侵襲癌,因此從台灣2003-2007年癌症標準化發生率五年變化分析來看,子宮頸癌是所有癌症中降幅最大(25.8%)。   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 1. 人類乳突疣病毒(HPV):導致子宮頸癌的因子很多,但幾乎所有的子宮頸癌都是感染HPV引起的。 2. 男、女有多重性伴侶或有性經驗的年紀較早。 3. 感染其他性病,如:泡疹、淋病、梅毒等。 4. 免疫力下降的情況,如:感染HIV或做器官移植等 5. 性伴侶者(男性)沒有割包皮者風險較高。 6. 吸煙:吸煙者得子宮頸癌的機率是非吸煙者的兩倍。 7. 社經地位較低的族群風險較高。 8. 目前並無科學證實子宮頸癌會遺傳   什麼是「HPV」─人類乳突病毒?         HPV(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主要經由性行為接觸傳染。感染HPV有時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對身體無害且不持久,有些人可能從來就不知道他們曾經感染過HPV。        然而,部分HPV卻是對身體健康有危險:「低危險型」的HPV(如:6、11型)感染會在男、女的性器官周圍引起突疣,如:菜花。而「高危險型」(如:16、18型)的感染如果沒有自行復原,則可能導致子宮、陰道、外陰部或陰莖等部位的癌症,如:子宮頸癌。        目前所發現的HPV類型約有100多種,約有15種的HPV類型被認為會導致癌症。一般而言,從感染致癌性HPV演變成子宮頸癌通常需要經過約10年的時間,因此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我如何知道我有沒有HPV?             一般而言,感染HPV是沒有症狀的,因此,想要知道是否感染唯一的方法是做病毒DNA測驗。通常當你的子宮頸抹片顯示細胞異常時或你達三十歲時,醫師會建議作HPV DNA測驗。非常少的HPV的感染會導致癌症,因此,HPV DNA測驗呈陽性結果,並不表示得癌,如果加上子宮頸抹片顯示中、重度的細胞病變,則應該做進一步的診斷或追蹤。   什麼是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 TEST)?         子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疾病,它由細胞病變演變成侵入性癌症,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在這期間有效的篩檢方法可以偵察到細胞病變,給予治療,大大降低死亡率。         目前,子宮頸癌的篩檢方法是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醫師做內診時,以小木片或小刷子採集子宮頸的脫落細胞,經染色後,觀察其是否有類癌病變。   我何時該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目前政府提供三十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的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然女性開始有性經驗後三年就應開始定期每年做一次骨盆腔及子宮頸抹片檢查。如果連續三年都是陰性結果,則可每隔2-3年檢查一次。如果換了性伴侶,則要恢復每年檢查一次的原則。        子宮部分切除的女性仍需遵守每年作子宮頸抹片的原則;子宮完全切除的女性則應每3-5年做一次陰道抹片;停經婦女也需要做抹片檢查,其次數應與醫師商量,視其需求而定。        做抹片最好的時間是月經來潮後10-20天,在做檢查的前2天應避免沖洗陰道或使用陰道藥物或是有性行為,以免影響異常細胞的採集。   什麼是DNA Pap 合併檢驗?         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於2003年4月通過,年紀30歲以上的女性作子宮頸抹片篩檢查時,可以選擇合併進行CH2-HPV DNA檢驗。也就是說,由子宮頸採集的細胞除了檢查其外形是否異常外,也可以同時檢查是否有高危險群的HPV DNA 存在。假如兩個檢驗都是陰性,則可每三年一測;如果只有其一是陰性,則6個月到一年間必須再作測驗。如果抹片檢查呈輕度異常,而DNA測驗是陽性,則必須再進一步切片或陰道鏡的檢查。    如何預防子宮頸癌?         除了上述抹片篩檢及HPV DNA檢測可提早發現子宮頸細胞病變、提早治療、避免發展成癌症之外,在發生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亦可達到7成的預防效果。2006年台灣核准HPV疫苗(俗稱子宮頸癌疫苗)上市,其疫苗的預防效果約6-7成,但有效保護期在觀察中。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