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汀對你真有好處嗎?
2019.10.26
史達汀對你真有好處嗎?
新的研究表明立普妥(Lipitor)和益脂可(Lescol)等藥物對沒有心臟病的人幾乎沒有價值。然而,這些心臟健康的人卻佔了史達汀類藥物使用者的多數。   儘管史達汀藥物用於心臟病患者並沒有爭議,但無心臟病者使用史達汀類藥物來預防第一次心血管疾病是有爭議的。   愛爾蘭國立大學戈P. Byrne教授領導的研究總結說,將史達汀類藥物用於「初級預防」需要更仔細地考慮。這可能是一種低價值的醫療,在某些情況下,更是浪費醫療資源。   臨床指南的改變增加了應該服用史達汀類藥物的人數。在許多國家,大多數服用的人都是為了初級預防。   Byrne的團隊分析了1987年至2016年愛爾蘭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符合資格使用史達汀類藥物的50歲以上成年人的比例從1987年的8%提高到2016年的61%;為預防一種重大心血管疾病而需要接受史達汀類藥物治療的人數也大幅度增加,從1987年的40人增加到2016年的400人。這意味著更多的低風險人群因為臨床指南的改變而接受史達汀類藥物治療。   總體而言,因任何一種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發生均顯著減少。然而,初級預防的益處的並不確定。   研究結果顯示,在初級預防中被歸為低風險或中度風險的人群中,沒有人的風險能降低到認可的標準,以證明每天服用史達汀類藥物是合理的。我們需要評估和理解這些趨勢背後的證據。   史達汀類藥物是全球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到2020年的銷售額估計將達到1萬億美元。但是研究人員指出,史達汀類藥物的重要臨床試驗數據並沒有公開給獨立研究者,以進行獨立分析。   結果於10月16日發表在_BMJ__上_。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10.1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吃阿斯匹靈預防心臟病不成,反讓你內出血!
2019.10.15
吃阿斯匹靈預防心臟病不成,反讓你內出血!
今年3月,美國心臟學會根據三項大型的隨機雙盲研究結果更新了指引,指出用阿斯匹靈來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不明確。而最近加拿大研究團隊再次回顧這三項研究,發現每天服用阿斯匹靈導致嚴重內出血的風險高,高過任何預防疾病的益處。   研究作者表示,這裡指的不是流鼻血或牙齦出血,而是嚴重的內出血。患者需要住院治療,也許需要輸血,所以這對臨床及個人都有重要影響。其中一項研究還顯示,服用阿斯匹靈的患者,全因死亡人數增加,特別是死於癌症的人數增加。   每天服用阿斯匹靈預防心臟病的建議是在1990年代成為教條,但這是基於有缺陷的研究。不過,阿斯匹靈對患有心臟病的人仍是有益的。   研究作者表示,有很多人用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其實不需要,而有些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服用卻未服用。從未有心臟病的人可使用其他疾病預防方法,如戒菸、運動、追蹤血壓及考慮地中海飲食。若是屬於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人,可能可以考慮服用史達汀類藥物來降低膽固醇。   更多相關閱讀 你還在吃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血管疾病嗎?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10.0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你在吃降膽固醇藥物嗎?小心骨質疏鬆!
2019.10.14
你在吃降膽固醇藥物嗎?小心骨質疏鬆!
最新研究指出,服用降膽固醇藥「史達汀類藥物」跟骨質疏鬆症風險增加有關,並且隨著劑量增加風險越高。   研究人員分析了從2006年到2007年790萬澳洲人的健康數據。他們比較了有服用與未服用史達汀類藥物的人之骨質疏鬆症發生率。研究檢視的史達汀類藥物包括: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和辛伐他汀(simvastatin)等。   結果顯示,服用低劑量(每天最多10毫克)史達汀類藥物的人骨質疏鬆症比率較低,服用高劑量者的比率較高。   隨著史達汀類藥物劑量的增加,風險越大。當劑量超過20毫克時風險開始上升。此外,研究還發現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患者出現骨質疏鬆症比率比預期的多。   這些發現即使在排除了其他骨質疏鬆症風險因素,如超重、年長或患有某些疾病後關係仍然存在。   膽固醇與骨骼健康的關係 目前已知荷爾蒙太低是導致女性骨質疏鬆症風險增加的原因,如:停經時雌激素下降。當雌激素降低時,骨蝕的速度會增加,使骨密度降低。   而膽固醇是身體產生荷爾蒙如雌激素和睪固酮的重要元素,這些荷爾蒙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因此用來降低膽固醇的「史達汀類藥物」可能增加骨質酥鬆風險。   研究呼籲進行臨床研究,以進一步了解史達汀類藥物與骨質疏鬆症之間的關係。此外,他們也建議追蹤高風險患者,如服用高劑量史達汀類藥物的停經女性,提供這些人個別治療可能有助於預防或處理骨質疏鬆症。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9.10.0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大量使用降膽固醇藥物是商業利益下的「公衛災難」?!
2019.09.18
大量使用降膽固醇藥物是商業利益下的「公衛災難」?!
根據一位著名的心臟病專家的說法,史達汀類藥物(降膽固醇)的大量處方是一種「公共衛生災難」。   Malhotra博士表示,數百萬英國人因手上的藥丸而被迫經歷許多不必要的副作用。      史達汀類藥物是降膽固醇藥物,被給予未來10年內有10%以上風險罹患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人。它們是世界上最常用的處方藥,估計有30%的40歲以上成年人適用這些藥物。幾乎所有男性到65歲、所有女性到70歲都會超過10%的門檻,無論他們的健康狀況如何。   但眾所周知,這些藥物會引發一系列令人討厭的、虛弱的副作用,包括:頭痛、肌肉疼痛和噁心,還會增加第2型糖尿病、肝炎、胰腺炎、視力問題以及記憶喪失的風險。英國國家健康服務表示,十分之一的人會有輕微的副作用,百分之一的人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Malhotra博士指出:「對膽固醇錯誤的思考、無能的科學、商業利益衝突和不符合醫學倫理等,導致數百萬人因過度服用史達汀類藥物而導致公共衛生災難。服用該藥物的數百萬人並沒有因此改善預期壽命或減少心血管死亡率;而30%至50%的患者會出現一些副作用,1%的患者會患上第2型糖尿病。許多人因為有藥物保護的錯覺,讓他們認為可以大快朵頤而肥胖。」   以前的研究顯示,停止服用史達汀類藥物(一年只需20英鎊),會剝奪患者的健康保護。 但是Malhotra博士認為這是危言聳聽,他補充說:「任何聲稱這一點的研究在科學上都是可疑的,它們是由與藥商有強大財務關聯的科學家主導的。」   心臟領域的專家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分歧,有一方面擔心「過度開處方」會造成「弊大於利」。    Malhotra博士表示,患者需要被告知藥物的效用很小,並警告所有副作用。   據英國心臟基金會,這些藥物是針對數百萬英國人開的,每年可以挽救7,000人的生命。   自2014年以來,英國所有超過75歲的人都可服用史達汀類藥物 - 即使他們身體健康。每年花費近2000萬英鎊。據估計,在美國有高達3000萬人服用史達汀類藥物。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9.1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停用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多年後乳癌風險仍較高!
2019.09.08
停用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多年後乳癌風險仍較高!
一項大型研究再次證實,更年期荷爾蒙療法(HRT)讓女性容易罹患乳癌 ,並且即使在停止服藥十幾年後仍然存在更高的罹癌風險。   長久以來,女性使用合成的荷爾蒙來代替更年期間衰退的荷爾蒙。這些藥物 - 可能是藥丸、貼片、凝膠或注射劑 - 提供女性單純的雌激素或複合式荷爾蒙(雌激素加黃體素)。對於許多女性來說,這些藥有助於抑制更年期症狀,包括骨質疏鬆症。   過去研究指出HRT與乳癌風險增加之間有關。2002年和2004年,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發布的報告顯示,使用複合式HRT的婦女容易罹患乳癌。後來報告受到極大關注,讓HRT使用率下降,而乳癌發病率也跟著下降。   但是停藥後乳癌風險是否持續存在?不同類型的HRT可能帶來的乳癌風險會有不同嗎?目前缺乏足夠的資訊來解開這些問題。因此一個跨國的研究團隊匯集了數十項研究的數據,更仔細地研究這些問題。   5年每天使用複合式HRT,風險高 研究估計,50-69歲體重正常、未使用過HRT的女性,在往後20年內有6.3%的可能性罹患乳癌。相比之下,相同條件但從50歲開始持續5年使用雌激素且每天使用黃體素的女性風險為8.3%;使用雌激素且斷斷續續使用黃體素的女性風險為7.7%;單純使用雌激素的女性風險為6.8%。20年包含使用藥物的5年及停藥後15年。   使用HRT的時間越長,罹患乳癌的風險就越高 使用HRT十年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是使用五年的女性的兩倍,不過這樣的結果並未發現於陰道局部用藥的女性。而使用不到一年的女性的風險只有微幅上升。   開始使用HRT年齡及肥胖可能影響乳癌風險 研究發現,40-59歲開始使用HRT的女性乳癌風險相似,但是60歲開始使用的風險則變小。肥胖女性使用HRT的乳癌風險也較小,尤其是使用單純雌激素者。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匯集並重新分析了1992年至2018年58份符合條件的前瞻性研究,這些研究記錄了HRT使用情形並在停用HRT後追蹤了乳癌發病率,其中包括了108,647名女性罹患了乳癌。研究團隊檢視了她們最近一次使用的HRT種類、使用了多久及距離最後一次使用過了多久。   英國健康與臨床卓越機構(NICE)表示他們有留意到這份研究,並會評估是否要更新目前的更年期指引。   英國皇家醫師學院表示,患者不需過於焦慮並持續使用HRT,而在指引確定更新前醫師應照常提供患者服務。若患者對使用的HRT感到擔憂,應與醫師在下一次定期門診時進行討論。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9.08.29) * STAT(2019.08.29) * The Guardian(2019.08.29) * _Type and timing of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dividual participant meta-analysis of the worldwid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_Collaborative Group on Hormonal Factors in Breast Cancer. Published: August 29, 201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女性與老年人是藥物交互作用的高危險群
2019.08.29
女性與老年人是藥物交互作用的高危險群
依據美國健康及人類服務部門的資料,每年約有3分之1的就醫會有藥物不良事件。依據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研究,開立具交互作用藥物的意外事件每年須承擔1200萬美元的成本,也就是該省的每一個人要負擔一美元,而在美國則可能會多於7元。   最近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使用多種藥物的女性與年長者比較可能會有綜合藥物的危險副作用。 這項研究,是以巴西Blumenau城市33萬4千筆健康紀錄為研究基礎。結果顯示,女性比男性增加60%的藥物交互作用風險,且增加90%的危險藥物交互作用風險。而每四位超過55歲的老年人就會有一位被開立有交互作用的多重藥物處方,70-79歲的老年人每三位就會有一位被開立有交互作用的多重藥物處方。   目前已知有181種不被建議合併處方的藥物,因其會造成危險的交互作用。這些包括常使用於治療胃灼熱的藥物樂克酸(omeprazole)、百憂解、鎮痛藥布洛芬(ibuprofen)以及紅黴素(erythromycin)。在此次研究樣本中,有15,527人被開立此類藥物,包括有500位民眾被開立處方時已知會造成併發症並要求醫護人員特別注意。   主持此項研究的Luis Rocha博士表示,研究結果令人震驚,因為這些藥物不應合併開立早已不是秘密,我們預期老年人的藥物風險比較高,然而性別偏差(gender bias)則完全未預料到。   雖然此項研究並未深究這些有交互作用的藥物會被開立的原因,但巴西公共健康系統無法自行選擇可以開立的藥物可能是原因之一,例如:在開立給女性的抗憂鬱藥物,副作用較少的藥物比較貴,她們無法在公共健康系統中獲得;同樣地,老年人會服用較多的藥物以控制膽固醇,在公共健康系統選擇性很少的情況下,就常會發生危險的合併使用情形。   Luis Rocha博士表示,可能只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所以醫師認為開立藥物是利大於弊,而有些醫師可能只是沒意識到其危險性。   身為醫師及健康照護專業人員必須了解性別與高齡者患者面對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我們期望這篇研究可以增加健康照護專業人員的意識。   這項研究發表於數位照護期刊(journal npj Digital Medicine)。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8.1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