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0.25
川普新避孕政策正當性被質疑
美國川普行政團隊日前公布的新避孕規範被醫師及研究者質疑,他們認為川普行政團隊忽略了已知的避孕好處,而刻意引用對避孕效果及安全性有所疑慮的研究資料。
新避孕規範內容
歐巴馬健保(Obama health care
law)避孕規範指出,為了提供女性預防性的措施,規範雇主應負擔女性避孕措施的成本。美國總統川普的行政團隊於2017年10月6日公布新避孕規範,指出基於保障美國人宗教自由,得因其信仰或倫理價值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特定的服務,亦即雇主可以因為宗教、價值理由選擇不提供女性避孕措施,如事後避孕藥。
為了加強新政策的合理性,川普幕僚引用2011年一份關鍵的報告,該篇報告顯示增加女性的避孕措施與降低非預期懷孕並沒有因果關係,並且也引據1960年及1990年的文獻,指出避孕藥與濫交之間可能有關係。
新規範還提到,由於食藥局指稱特定的避孕藥可能不只避免受精還可能會預防胚胎著床,讓許多人及組織相信緊急避孕藥有墮胎的疑慮。
質疑新規範的聲浪
凱瑟家庭基金會的主任Alina
Salganicoff表示,政府引用的文獻相當片面,一個人可以因為其信仰及價值而表態不支持,但在引用參考資料時不應採取此態度,應考量研究的品質及是否有平衡地引用不同的研究結論。
對於新規範中提到特定避孕藥可能帶來墮胎疑慮,普林斯頓的研究者James
Trussell指出,雖然多年前曾有研究表示事後避孕可能干擾受精卵著床,但近幾年的這方面研究都指出沒有這樣的影響。美國婦產科學會的執行長Hal
Lawrence博士更說,事後避孕藥是在阻止排卵,沒有排卵就沒有受精,何來避免胚胎著床的疑慮。
針對2011年的關鍵報告,研究者Adam
Sonfield表示,增加避孕措施與降低非預期懷孕有因果關係的證據是存在的,例如一份研究指出一年中持續服用避孕藥的女性,非預期懷孕機率只有5%。而前食藥局婦女健康主任Susan
Wood表示,臨床證據很明顯地指出避孕藥可以避免懷孕,不然為何食藥局會核准避孕藥?
醫師及研究者認為,政府刻意誇大某些研究結論的重要性,同時忽視其他研究結論的存在,試圖正當化這項不符合女性及社會的最大利益的政策。
目前有許多人透過社群媒體表達對政策的抗議,並以關鍵字「#HandsoffmyBC」來串聯所有表達反對的聲音與意見。
編譯來源:STAT(2017.10.11)、The Departments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17.10.06)
+ read more

2017.10.24
為何停經婦女「性趣」缺缺?
停經婦女性行為次數減少,真的是因為「性趣」降低嗎?還是有其他生理因素?
研究團隊在2015年3-10月間以網路問卷的方式調查超過1,500名55歲以上的停經婦女,這些女性主要為白人且有48%在調查前半年完全沒有發生性行為。
結果顯示,「更年期婦女生殖泌尿道症狀」是減少婦女發生性行為的主要原因,而非對性行為缺乏興趣。
「更年期婦女生殖泌尿道症狀」是影響更年期或停經女性的一系列陰道與尿道問題的統稱,常見的症狀包括:膀胱控制問題及性交疼痛等,除非透過治療來控制,否則會慢慢地漸趨嚴重。
研究顯示,對於性行為不活躍的婦女來說,沒有性伴侶或是伴侶生理上不便、「性趣」缺缺是性行為不活躍的主要原因,分別占了47%及55%。此外,陰部乾澀、有刺激感或疼痛佔了26%;性交疼痛占了24%;膀胱問題如失禁、尿急、頻尿佔了7%。
而性行為活躍婦女的分析結果顯示,有45%表示性行為過程中感到疼痛或不適,有7%表示曾經歷過性交中失禁,陰道乾澀也是常見的問題,未使用潤滑劑的婦女有64%表示有此問題。
研究表示,不論性行為是否活躍,性交疼痛都比膀胱問題更常是婦女避免發生性行為的原因。整體而言,約有20%女性表示害怕陰部萎縮所導致的相關症狀,有9%表示害怕膀胱問題導致尿床或需要中斷性交以排尿。
性醫學國際學會指出,雌激素能保持陰道濕潤及彈性,當女性進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使陰道組織變薄、乾澀、較無彈性及更脆弱,導致性交疼痛。而更年期婦女生殖泌尿道症狀可能會增加排尿相關問題,包括:頻尿、急尿、排尿時有灼熱感、尿失禁及尿道感染等,並且可能會因為陰道酸鹼值改變而增加陰道感染的問題。
研究作者表示,停經婦女在性行為時會經歷更年期婦女生殖泌尿道症狀,這不僅會抑制性行為的活躍程度,還會使婦女對性經驗有負面感受。當婦女表示她目前性行為並不活躍時,不代表往後的性生活不需被重視,應更寬廣地涵蓋婦女性行為的年齡層。此外,女性可能很少主動向醫師諮詢這方面的問題,因此醫師應多與停經婦女討論這方面的困擾以提供適合的治療方式。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0.11)、Medical News Today(2017.10.15)
+ read more

2017.10.19
男人陰莖勃起長度平均大於17公分嗎?
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USFDA)支持量身訂做的保險套,因為最小尺寸的6.69英吋(約17公分)的規定,對美國男性太大了,套不緊,容易脫落。
直到最近,USFDA規範保險套製造標準 是長度在6.7─8.3英吋,寬度為3.9-4.5英吋。然而,根據印第安那大學研究團隊對於1,661位男性所做的調查,發現這些男性平均長度是5.57英吋,比標準保險套的尺寸少了1英吋(2.5公分)!只有17%的男性用得上標準尺寸。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對保險套使用最近的調查發現,只有1/3的單身男子使用,他們常常抱怨保險套不合身、不舒服或觸感降低,而不用保險套最普通的原因之一,就是容易脫落。
此外,研究也指出陽具勃起的尺寸,依照引發勃起情境而有所不同。囗交比手淫或性想像的刺激性更強。
USFDA已經承認需要有較小的保險套,最近改變政策,允許製造業者製作不同尺寸的保險套,減少性病和意外懷孕的迫切需要。
一間保險套公司Global Protection Corp 已以品名:myONE
Perfect
Fit製造60種不同尺寸的保險套,長度從4.9英吋到9.4英吋,寬度由3.5英吋到5英吋。幾小時產品上市後,60種尺寸的保險套全都有顧客購買。
雖然訂做的保險套賣得很熱門,但並非所有人相信這樣可以增加它的使用。但是研發保險套的專家則以為,即使沒有真正的好處,訂做的保險套可以提升自信,就可能增加男性的使用。
在台灣,一般選購保險套的建議在「選擇寬度才是首要注意的」。然而,一般市面上銷售的保險套長度大約多在17CM-19CM之間,台灣男性會不會也有保險套過長的困擾?
延伸閱讀:https://www.nytimes.com/2017/10/12/health/condoms-penis-size.html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0.12)
+ read more

2017.10.16
避孕?小心陰道炎!
如果女性感到陰道搔癢、外陰部灼熱或發現分泌物呈白色乾乳酪狀,可能是罹患了陰道炎。最常見的陰道炎為「念珠菌陰道炎(candidiasis)」,是由過多白假絲酵母菌所導致,故又稱「酵母菌感染(Yeast
Infection)」。
念珠菌是陰道正常菌株之一,但如果因生理環境的改變而大量滋長,就會引起陰道發炎:如高血糖、使用抗生素、低免疫力、懷孕等,而某些避孕方法可能因為改變陰道的環境也會增加疾病風險,包括:
荷爾蒙避孕藥
這種避孕法含有雌激素或黃體素,而雌激素被認為可能使陰道產生更多醣,有利已存在於陰道中的念珠菌滋長。
物理性避孕方法
殺精子軟膏或乳液(Spermicidal jellies and
creams)可能改變陰道裡的細菌平衡,又因為軟膏及乳液提供了潮濕的環境,加速念珠菌繁殖。此外,含有殺精成分的避孕海綿(Vaginal
sponges)、子宮帽(diaphragms)、子宮環(IUDs)及其他放置於陰道內的避孕裝置也可能會增加念珠菌生長或感染的風險。
若有疑似症狀,應就醫確診並了解致病原因,同時透過穿寬鬆且棉質的內褲、減少甜食、使用天然肥皂及洗衣劑、如廁後從前往後擦拭陰部等方法來預防疾病。如果醫師認為是避孕方法增加了感染風險,女性可選擇使用不含荷爾蒙或含低劑量荷爾蒙的避孕方法來降低風險。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09.30)
+ read more

2017.09.25
哺餵母乳期間的避孕選擇
女性在照顧新生兒期間,再一次懷孕可能是她們心中最不想發生的事。一旦恢復性行為,伴侶若想避免懷孕,則應考慮他們適合的避孕方式。
即使是哺餵母乳期間,女性仍然可能懷孕,在決定避孕的方式時,要考慮很多因素。可以根據個人偏好、病史和成本考量,選擇不同的方式,並應與醫生及伴侶討論選項是否適當。
哺餵母乳期間常見的避孕方法:
* 泌乳停經法(Lactational amenorrhea method)
* 非荷爾蒙避孕方式(Non-hormonal birth control)
* 荷爾蒙避孕方式(Hormonal birth control)
* 做出決定(Making the decision)
泌乳停經法
泌乳停經法(LAM)的運作基礎是因為全母乳哺育會抑制女性的生育能力,使女性在照顧新生嬰兒時避免懷孕。對某些女性來說,只要符合以下條件,泌乳停經法可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計劃生育方法:
* ⊙女性生育後經期一直未出現
*
⊙根據嬰兒的需求進行全母乳哺育,除母乳之外嬰兒不吃任何其他食物或液體
* ⊙寶寶未滿6個月大
如果母親和寶寶滿足以上三個條件,那麼懷孕的機會就很低。根據國際母乳哺餵行動聯盟(World
Alliance for
Breastfeeding)統計,其受孕比例不到2%。一旦女性完全停止哺乳,而嬰兒開始食用其他食品,如配方奶或嬰兒穀物,女性的身體將會開始排卵等待下一次的受孕。如果上述任何因素發生變化,女性便應該考慮使用額外的避孕措施來預防懷孕。
非荷爾蒙避孕方式
非荷爾蒙的避孕方式可分為容易取得並且相對便宜的選項,例如保險套,以及需要處方箋和手術的裝置。其中可包括:
* 阻隔避孕措施 (BARRIER CONTRACEPTION)
物理性障礙如保險套、避孕隔膜或子宮頸帽,都是有效的避孕方法。阻隔避孕方式不含任何荷爾蒙,因此不會影響女性的母乳供給或母乳哺育的能力。
醫生通常建議女性在第一次產後檢查前,避免在陰道插入任何東西。這是因為在子宮頸閉合且傷口癒合前,有較高的感染風險。此外,因為在懷孕、分娩和恢復期間,宮頸和陰道尺寸的變化等原因,子宮隔膜或子宮頸帽需要調整尺寸或重新置入。
* 銅製子宮內避孕器 (IUD,俗稱子宮環)
銅製子宮內避孕器是一個小線圈,外面纏繞著金屬銅,形狀多為T形,安裝時T上面的部分位於子宮上部。可以減弱精子活性,從而阻止受精。不同類型的銅避孕器使用期限不同,一般長達5-12年,缺點是可能會造成經血過量和絞痛。
銅製子宮內避孕器對母乳供給沒有影響,如果女性決定要再次懷孕,將避孕器取出即可。
* 絕育措施
這種是永久性的避孕形式,將卵巢連接到子宮的輸卵管切掉,將其打結或將管子阻塞住,完全阻止精子與卵相遇。
如同其他形式的非荷爾蒙式避孕方法一樣,這種方式對女性的母乳供給不會有任何影響,許多女性會選擇在排定的剖腹產期間一併完成此手術。
荷爾蒙避孕方式
根據嬰兒風險中心(Infant Risk
Center)的資料顯示,大多數的荷爾蒙式避孕措施可能是安全的,且對嬰兒的哺乳不會有影響,但更大的隱憂則來自這些形式的避孕措施對母乳量的影響。
荷爾蒙避孕措施通常含有雌激素和黃體素,有時這些產品中的雌激素可能導致母乳供給完全枯竭。對那些正在哺育年齡較大的嬰兒,或是已經處於母乳供給不足的女性來說,這會是更大的風險。因此,大多數醫生建議使用僅含黃體素的選項。
* 僅含黃體素的口服避孕藥(POPS)
僅含黃體素的口服避孕藥類似傳統的避孕藥,但只含有黃體素。這些類型的藥丸通常不含任何糖或安慰劑。
* 注射型避孕劑DEPO-PROVERA
DEPO-PROVERA是一種僅含黃體素的注射式避孕藥,其避孕效果長達3個月。
某些女性可能對黃體素產生過敏或排斥,然而一旦注射後無法逆轉藥物的效用。因此,醫生通常會建議在注射Depo-Provera前,先持續服用含黃體素避孕藥達一、兩個月,了解長期服用黃體素會如何影響身體狀況與母乳供給的情況。
* 荷爾蒙式子宮內避孕器(IUDS)
除了上述提及的銅製子宮避孕器外,還有一些子宮內避孕器使用黃體素塗層,稱為荷爾蒙式子宮內避孕器。這種子宮內避孕器與僅含黃體素的口服避孕藥和Depo-Provera的效果相同,但有可能降低母乳量。
荷爾蒙式子宮內避孕器根據品牌的不同,其效用為3至5年不等。若女性想要懷孕,移除避孕器即可。
做出決定
女性應與醫生及伴侶討論避孕的選擇是否適當,關於絕育或子宮避孕器的置入,涉及永久性或長期使用,所以對於在短時間內仍有懷孕計畫的伴侶可能不適合,可以考慮其他選項,如保險套或女性保險套,便宜且便於使用。
對女性來說,最重要的是要顧慮她的母乳哺育計畫,以及母乳供給是否受到懷孕選項的干擾。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2017.09.16
+ read more

2017.09.05
禁慾?!連虔誠的主教大人都做不到,如何要求小孩?
美國公共衛生官員抨擊禁慾性教育計劃,因為新的研究表明,禁慾性教育無法阻止青少年從事危險的性行為。
兩項大型回顧性研究顯示,禁慾性教育課程無效,因為他們既無法延遲第一次性行為的平均年齡,也無法降低危險的性行為。此外,他們保留醫學上正確的衛教知識及汙名、排除某些青少年而侵犯了青少年的人權,強化了有害的性別偏見也破壞了公共衛生計劃。這些方案多年來都不被許多關心青少年健康的衛生專業人員所認同,如青少年健康及醫學會(Society
for Adolescent Health and Medicine)
相比之下,「完整的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ed)」對青少年性行為有更有利的影響,影響層面包括性行為開始的年齡、性伴侶的數量、未有避孕及避病措施的性行為頻率以及非預期懷孕和性病感染。「完整的性教育」有助於避免青少年發生性行為且在進行性為時也具備完整的性健康知識。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公衛教授John
Santelli博士指出,禁慾在理論上是有效的,但在實務上往往失敗。這種性教育根本無法幫助青少年面對非預期懷孕或性病的問題。
研究團隊也閱讀了其他針對禁慾性教育的科學研究和回顧性文章,還諮詢了一些人權組織。隨著結婚年齡上升,人們等到婚後才有性行為的人數快速下降。這樣背景下,禁慾性教育讓性健康教育、計畫生育方案及愛滋病預防工作退步。
禁慾性教育被認為違法青少年人權
在2002年至2014年期間,要求學生了解人類性行為的學校比例從67%下降到48%。艾滋病預防教育也從64%下降到41%。而在1995年,81%的青少年和87%的青少女表示曾接受有關避孕方法的正式指導。相隔不到10年,2011年至2013年間,只有55%的青少年和60%的青少女接受了同樣的指示。
晚婚人口增加再加上缺乏完整性教育的結果是,有更多的人非預期懷孕或承受性病的風險。Leslie
Kantor博士認為,年輕人有權獲得在面對性行為時能保持安全和健康的知識和技能,因此不提供這些知識是侵犯他們的權利。缺乏完整性健康知識對性行為活躍或遭受性創傷的人更為不利。
美國在1982年-2017年期間花了超過2億美元在國內進行禁慾性教育,目前這些計劃的資金為每年8500萬美元。美國也花了1.4億美元在國外推行禁慾以預防愛滋病。根據目前美國政策方向,國家不能使用資金來教育青少年避孕或討論避孕方法,除非是用來討論避孕的失敗。
Santelli博士認為,促進青少年的性及生殖健康應以科學證據、對現實狀況的理解、公共衛生原則和人權為基礎,不應再以「禁慾性教育(拒絕婚前性行為)
」為健康政策的基礎。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2017年6月又爆出樞機主教喬治.佩爾(George
Pell)性侵男童醜聞。一直以來神職人員的性醜聞事件,顯示了一個事實:連虔誠的神職人員都無法在感召下控制他的性衝動。所以,禁慾教育是注定要失敗的。因此,務實的推動安全性行為,才是保護青少年的教育及大人們負責任的態度。
編譯來源: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th(2017.08.22)、Daily
Mail(2017.08.2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