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HPV疫苗

照顧女性健康?還是照顧藥廠利益?--婦女、兒少團體共同呼籲暫緩公費施打HPV疫苗
2010.06.03
照顧女性健康?還是照顧藥廠利益?--婦女、兒少團體共...
  自HPV疫苗在台上市後,就開始出現要求公費施打的聲浪,然因面對婦女團體對於HPV疫苗的質疑及經費的考量,中央政府未全面施打HPV疫苗。但這兩年,卻陸續出現部分縣市編列預算以公費購買HPV疫苗之情形。我們對於地方政府照顧婦女健康的美意表示肯定,但在疫苗仍有許多未知的情形下,地方政府不適合此時全面施打HPV疫苗。 HPV疫苗政策誰是最大贏家?   自從二支HPV疫苗在台灣上市,台灣女人連線便不斷提出質疑並要求衛生署說明,包括: 1. 疫苗保護期未知、是否需要補打加強劑未知、長期安全性未知且無急迫性的情況之下,公費施打疫苗的正當性為何? 2. 台灣婦女子宮頸癌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乳癌及大腸直腸癌卻不斷攀升,公費施打HPV疫苗的優先性為何?是否會排擠到民眾其他更為急迫之醫療需求?   然HPV疫苗上市三年多來,除了上述的問題一直未得到解答外,甚至發現某家疫苗出現抗體濃度在施打後第54個月時降至與自然抗體一般的情形。台灣女人連線質疑,子宮頸癌是發展非常緩慢的疾病,從細胞病變演變成癌症通常需要10-20年的時間,如果13歲的年輕女性施打HPV疫苗後,在發生性行為之前疫苗已無效果,那麼政府花大錢公費施打疫苗究竟是為了照顧女性亦或是照顧藥廠?   美國自2006年核准HPV(子宮頸癌)疫苗上市後,疫苗製造商便透過各地立法機關的強力政治遊說,試圖將疫苗納入各州例行接種,例如德州便傳出因受到關說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11-12歲青少女全面施打、卻被立法機構要求撤回的醜聞。由於美國民眾、醫師、及許多立法者的反感,HPV疫苗藥廠於2007年2月20日宣布,不再遊說國會將此疫苗納入例行性接種。然而在台灣,疫苗藥廠的政治遊說卻始終不曾停止,並且從原先的遊說中央政府改為遊說地方政府,我們質疑因遊說而執行的政策是否能以婦女權益為首要考量? HPV疫苗政策誰是最大輸家?   金門縣是第一個實施公費全面施打HPV疫苗的縣市,台北縣亦在今年三月跟進。然檢視台北縣政府給家長的同意書,我們發現北縣政府疏漏下列重要資訊誤導民眾影響其健康權益: 1. 未講明疫苗效果僅6成、非百分之百防癌,因此儘管施打疫苗、將來也必須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2. 未講明疫苗的保護力能維持幾年目前未知,因此將來要注意是否要追打加強 劑的相關消息。 3. 未講明人類乳突病毒是性行為傳染,而非遺傳。 4. 未講明發生不良反應時的通報及處理流程。 5. 疫苗的副作用僅被輕描淡寫帶過。 6. 對於不願施打疫苗者,未告知其他子宮頸癌防治方法。   此外,嘉義縣政府在99年度發包的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採購案中,出現採購案規格加入生殖器疣的預防。世界各國所建議的HPV疫苗施打政策都是為了子宮頸癌的防治,因此,台灣ACIP也因此才會建議疫苗的接種。在目前台灣已有兩家HPV疫苗上市的情形之下,嘉義縣政府此種行為令人不解!   我們對於HPV疫苗的研發表示肯定,也期許疫苗的發展能更為成熟並為婦女帶來更多的保護。然而,在現階段疫苗仍有許多的未知之下,我們認為目前並無公費施打疫苗之急迫性與正當性,因此婦女及兒少團體共同呼籲: 1. 暫緩公費施打HPV疫苗   婦女團體認為,在台灣子宮頸癌死亡率逐年下降、疫苗仍有許多未知、且政府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應審慎使用民眾之納稅錢,避免排擠更為急迫的醫療需求,並確實了解其成本效益,以確保相關子宮頸癌防治政策是婦女需要的政策,而非藥廠需要的政策。 2. 已施打疫苗之縣市應建立完整之登錄及追蹤系統   台灣在民國75年全面施打B肝疫苗後做了許多後續追蹤,因而發現在施打疫苗後15年免疫力開始消退,但是否該大規模注射追加劑仍在研究中。美國FDA於2004年委託醫學研究所(IOM)對於藥物安全系統所作的評估報告中,也建議FDA在新藥核准後的5年內必須再評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HPV疫苗上市不到4年,仍屬於非常新的藥物,我們認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建立完整之登錄及追蹤系統,以確保已接種疫苗之少女權益。 3. 婦女團體給家長的建議   如果您的女兒決定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1. 如果有任何不良反應,一定要撥打(02)23701704專線通報。 2. 持續留意是否要再追打加強劑及疫苗副作用的新消息。 3. 不能誤以為打了疫苗就不會罹患子宮頸癌。 4. 子宮頸癌疫苗只能預防部分HPV 病毒的感染、不能預防其他性病,因此要提醒您的女兒,也必須要跟不接種疫苗的人一樣,發生性行為時務必全程使用保險套,將來也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如果您的女兒決定不要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要提醒您的女兒,每一次發生性行為時務必全程使用保險套,將來也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出席名單: 台灣女人連線 蔡宛芬 秘書長 台北市女權會 吳宜臻 理事長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葉大華 秘書長  
+ read more
子宮頸疫苗可能損害子宮頸抹片檢查
2010.04.09
子宮頸疫苗可能損害子宮頸抹片檢查
英國倫敦聖喬治醫院婦產科顧問Mr. Paul Carter日前對媒體表示,新的HPV疫苗(子宮頸癌疫苗)給女性錯誤的認知,以為只要接種疫苗就不用擔心罹患子宮頸癌,倫敦的子宮頸抹片篩檢率因而從原訂80%降為70%。Mr. Paul Carter重申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的重要性,並表示,英國每年透過子宮頸抹片篩檢而預防了4000-5000起子宮頸癌,子宮頸抹片篩檢仍是最不可或缺的癌症防治工具,特別是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也無法預防的細胞病變,都必須靠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在子宮頸癌疫苗上市之初,婦女團體便不斷強調政府應在核准此疫苗的同時也要著重抹片及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如今在台灣,已有少數縣市開始針對國中少女公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但部分地方政府卻沒有提供完整的健康資訊,例如台北縣政府給家長的子宮頸癌疫苗接種同意書中,就完全沒有提及接種疫苗後仍要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等重要資訊!許多國中校護也因為沒有拿到衛教單張而來電索取,對此,台灣女人連線深感遺憾予以譴責,同時也希望台北縣政府能立即改善,避免英國的經驗在台灣發生。   資料來源: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184085.php   延伸閱讀 子宮頸疫苗家長被隱瞞的事      
+ read more
子宮頸癌疫苗—家長被隱瞞的事
2010.03.10
子宮頸癌疫苗—家長被隱瞞的事
  台北縣即將在3月中旬針對縣內兩萬多名13歲國中女生公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然而,在給家長的「子宮頸癌疫苗接種通知說明及同意書」中,卻隱瞞了多項重要資訊,可能影響家長的決定,甚至青少女的健康!因此,台灣女人連線與台北縣議員周雅玲聯合召開記者會,要求台北縣政府立刻改善,讓家長在決定是否讓女兒接種此疫苗之前能有正確且充分的資訊、以做出最適當的決定,避免草率的政策決定及執行方式讓新流感疫苗的錯誤再次發生;同時,也要求台北縣政府應建立長期追蹤系統,確保民眾權益;台灣女人連線亦呼籲家長尊重女兒的決定,務必與女兒充分討論後再行簽署。 北縣政府給家長的說明書草率且未提供全面資訊   是否應公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無論在國內外一直都是爭議不斷,為了要求政府盡告知的義務、保障民眾知的權益,自2006年第一支子宮頸癌疫苗在台灣上市以來,台灣女人連線便不斷提出政府應提供充分資訊的要求,避免婦女被不正確的資訊所誤導,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也為此在2008年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製作子宮頸癌疫苗的衛教手冊提供民眾參考。台北縣政府宣佈將於三月開始提供公費子宮頸癌疫苗,然台北縣政府衛生局提供給家長的同意書上卻缺乏許多重要資訊!對此,婦女團體感到相當憂心,並擔心這些被隱瞞的重要資訊會影響青少女的健康權益。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指出,說明書的問題包括: 1. 未講明疫苗效果僅6成、非百分之百防癌,因此儘管施打疫苗、將來也必須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2. 未講明疫苗的保護力能維持幾年目前未知,因此將來要注意是否要追打加 強劑的相關消息。 3. 未講明人類乳突病毒是性行為傳染,而非遺傳。 4. 未講明發生不良反應時的通報及處理流程。 5. 疫苗的副作用僅被輕描淡寫帶過。 6. 對於不願施打疫苗者,未告知其他子宮頸癌防治方法。   蔡秘書長表示,提供正確且完整的資訊是政府對人民應盡的義務,台北縣政府應重新檢視並立刻改善目前提供給家長的說明/同意書,提供家長充足的資訊、讓家長能與女兒共同做出最適當的決定。婦女團體由衷希望此疫苗能帶給婦女健康更多保障,但前提應是給民眾完整的資訊,讓民眾有選擇、決定的能力。 台北縣政府應建立長期追蹤系統   台灣在民國75年全面施打B肝疫苗後做了許多後續追蹤,因而發現在施打疫苗後15-18年免疫力開始消退,但是否該大規模注射追加劑仍在研究中。台北縣政府此次大規模針對兩萬多名13歲國中女生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理應對這一整個世代的女性健康負責,尤其子宮頸癌是發展非常緩慢的疾病,需要10-20年的時間才能得知疫苗是否有防癌效果,或者是否有長期的副作用,因此台灣女人連線呼籲台北縣政府應為民眾健康權益把關,在接種的同時應建立長期的追蹤系統並定期發表成果報告,以了解施打疫苗的後續情形及台灣本土對於疫苗有效性與國外的差異,同時團體也籲請台北縣議員能為民眾監督縣政府確實建立後續追蹤系統,以保障民眾的健康。 透過討論子宮頸癌疫苗與女兒談健康、談保護自己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由於HPV 是經由性接觸傳染,因此在與女兒討論要不要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時,也製造了可以與女兒談性、談如何保護自己的機會。包括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使用保險套避孕及避病的方法、定期抹片檢查的重要性以及不當減肥會影響自己身體抵抗力等。台灣女人連線也呼籲所有家長:   如果您的女兒決定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1. 如果有任何不良反應,一定要撥打(02)23701704專線通報。 2. 持續留意是否要再追打加強劑及疫苗副作用的新消息。 3. 不能誤以為打了疫苗就不會罹患子宮頸癌。 4. 子宮頸癌疫苗只能預防部分HPV 病毒的感染、不能預防其他性病,因此要提醒您的女兒,也必須要跟不接種疫苗的人一樣,發生性行為時務必全程使用保險套,將來也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如果您的女兒決定不要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要提醒您的女兒,每一次發生性行為時務必全程使用保險套,將來也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 read more
子宮頸癌疫苗有效免疫期至少6年
2009.12.14
子宮頸癌疫苗有效免疫期至少6年
  葛蘭素藥廠在最近一期的線上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最新的子宮頸癌疫苗追蹤報告,顯示其疫苗(Cervarix)有效免疫的期限目前確定至少6.4年,而默沙東藥廠的疫苗(Gardasil)目前已知為5年。但疫苗最長的有效免疫期究竟有多久目前仍繼續在觀察中。   葛蘭素藥廠的子宮頸癌疫苗從2001年開始追蹤1113名15-25歲女性施打疫苗後的有效性,其中實驗組393人,對照組383人,並從2003年開始追蹤疫苗的有效免疫的期限,預計追蹤9.5年。根據目前的分析結果,Cervarix的抗體濃度維持比為注射疫苗的自然抗體高出12倍,安全性的部分也沒有因疫苗而導致的嚴重副作用或死亡案例出現。然而,對於大家最關心是否有需要後續追加注射疫苗的部分目前仍是未知。   由於有效免疫期未知,因此研究者建議適合施打的年齡最好是在女性開始有性行為的年齡之前接種疫苗,但也不能太早接種以致於在發生性行為時已經過了疫苗的保護力。    
+ read more
25歲以下女性子宮頸抹片篩檢成效有限
2009.08.31
25歲以下女性子宮頸抹片篩檢成效有限
英國在2003年將子宮頸癌篩檢對象年齡改為25歲,但在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等地卻也提供20-24歲女性子宮頸抹片篩檢,最近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卻讓決策者不得不重新思考篩檢政策的方向。   這項刊載於英國醫藥期刊(BMJ)的研究包含了4012名20-69歲的女性,這些女性是在1990-2008年間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同時,實驗也找來7889名同年齡、並居住在相同地區的健康女性當成對照組。結果發現,對於22-24歲女性而言,因做抹片篩檢而降低未來5年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非常低。   對於40歲女性而言,子宮頸抹片篩檢可降低約60%的罹癌機率,而64歲女性做篩檢,更可降低80%的罹癌機率,然而對25歲以下年輕女性而言卻沒有意義。研究同時也做出結論,認為對於年輕女性而言,抹片最主要的挑戰是要找出發展中的病變,至於已經存在的病變,由於年輕女性本身就有復原的機制,因此不需特別治療,以免對於將來的生育能力造成損害。   資料來源: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159220.php
+ read more
美國子宮頸癌疫苗爭議未決
2009.08.27
美國子宮頸癌疫苗爭議未決
美國疾管局(CDC)與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最近發表在JAMA期刊上的一篇報告表示,由默沙東藥廠所生產的子宮頸癌疫苗「嘉喜」,其副作用與研究員所預期的相去不遠,然而施打疫苗後發生的昏厥及出現血塊的案例數,卻也讓對疫苗持保留態度的批評者憂心。在美國,對於子宮頸癌疫苗的爭議相當大,而此研究的結論也引發許多專家學者的挑戰。   在JAMA的研究報告中,作者Slade及其研究團隊表示,疫苗在美國施打已超過2千300萬劑,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情形其實與其他疫苗相當,然而從數據分析來看,發生昏厥及血凝塊的機率分別是10萬分之8.2及10萬分之0.2,卻是不成比例的高。而針對目前美國出現32起的死亡案例,研究員也表示在接種其他疫苗後,32起死亡數並不算太過份。   而此研究的編輯評論卻表示,子宮頸癌疫苗對於女性的好處目前仍是未知,按時做抹片篩檢原本就使子宮頸癌發生率變低。而同樣刊載於JAMA的另一篇研究也表示,藥廠宣稱可預防癌症這一點,似乎讓人以為所有的成本效益及適當使用疫苗變得不重要了。哥倫比亞大學的Sheila Rothman及David Rothman更直接指出,藥廠以撒錢的方法買通幾個專業的醫學中心,讓他們在連最後研究資料都尚未出爐前就開始說疫苗的好話。他們同時也表示,在疫苗的行銷過程中,許多重要的資訊都沒有被完整告知,例如疫苗的風險及好處。   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醫學院的Diane Harper則指出,施打疫苗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機率(10萬分之4.3),超過了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10萬分之3.0),而真正的副作用機率應該是更高,因為2千300萬劑疫苗其實並未全部被使用,因Harper認為,其研究的母數(施打的疫苗數)應該要減少一半。他更認為女性要從這份報告得知的訊息是,因施打疫苗而死亡是會發生的。   針對自己的研究報告,Slade也指出其中一些研究限制,包括:民眾所通報不良反應未必都是因疫苗所引起的;通報內容不夠完整性;此外,媒體的刺激對於不良反應通報也有所影響。研究者也指出,此份研究所採用的數據,有68%是藥廠所提供,而其中高達89%的資料並不完整。而32起死亡案例中,只有20起被查證過。   資料來源:http://www.medpagetoday.com/PrimaryCare/Vaccines/1558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