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人工流產

年輕女性HIV感染者懷孕機率較高
2011.02.10
年輕女性HIV感染者懷孕機率較高
約翰霍普金斯(John Hopkins)的研究顯示,年輕女性HIV感染者有較高的懷孕機率,同時也比非感染者更容易產生妊娠期併發症。研究人員分析了181名13至24歲感染HIV的年輕女性,她們均曾接受12年以上的治療,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均曾懷孕,且有些女性懷孕不只一次,該研究共有96次懷孕紀錄。 研究顯示,感染HIV的孕婦早產機率比起非感染者高出許多,約34%比22%;而其流產機率亦比非感染者高,約14%比9%。同時,經由吸毒、不安全性行為等危險行為感染的感染者,其懷孕機率比經由垂直感染者高出7倍,重複懷孕機率也較高,約37%比14%;另外,經由垂直感染者較容易選擇終止懷孕,其機率為41%比10%。 研究人員表示,這顯示感染HIV的年輕女性,在成人時仍較易發生不安全性行為,且懷孕使得這些女性及其胎兒面對更大的健康風險。同時,經由危險行為感染與垂直感染的感染者,其性行為的態樣也有所不同,而這有助於針對不同感染者的處境做不同的預防非預期懷孕措施,並經由計畫懷孕,避免妊娠期併發症的發生。 資料來源: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John Hopkins Children’s Center)    
+ read more
以性別為由幫孕婦墮胎違反醫師法
2010.12.20
以性別為由幫孕婦墮胎違反醫師法
華人有生男傳宗接代觀念,但衛生署預告訂定,若醫師僅以胎兒性別為由,幫孕婦做人工流產,違反醫師法。衛生署醫事處科長周道君昨日指出,醫師違反前述主管機關禁止的行為,可處新台幣10萬到50萬罰鍰,最重廢止醫師證書。 為杜絕新生兒只因性別,就遭剝奪生命權,衛生署分別在89年、95年三申五令,發文或函釋規範醫院、醫師不能做非性聯遺傳疾病診斷的性別鑑定,也不得應病人要求進行產前性別篩檢。為使法令更清楚、明療,衛署修法預告訂定醫師違法幫孕婦做胎兒性別篩檢,甚至墮胎,將違反醫師法。 衛生署近日預告訂定「醫師執行非性聯遺傳疾病診斷所施行產前性別篩選之處置,或僅以胎兒性別差異為由進行之人工流產等行為,為醫師法第二十八條之四第一款規定不得從事之醫療行為」。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 read more
自然流產或死產增加心臟疾病風險
2010.12.03
自然流產或死產增加心臟疾病風險
傳統用來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常常會低估女性的風險,最近一份德國的研究發現,曾經發生過自然流產或死產的婦女日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比一般婦女高出許多。 為了要瞭解自然流產、人工流產、死產與心肌梗塞的相關性,這份研究的對象包含11,518位至少懷孕過一次的婦女,這些婦女的年齡介於35-66歲,研究平均追蹤了11年。結果發現:在控制年齡、菸酒習慣、身體質量指數(BMI值)、腰臀比、運動量、健康狀況等變因之後,每一次死產約提高2.32倍的心臟病風險,自然流產兩次以上則約提高4.34倍的心臟病風險;但人工流產和心臟病則沒有相關性。此外,研究也發現,任何形式的懷孕終止都和中風沒有相關性。 研究人員表示,在評估女性心臟疾病的風險時,她的風險因子不可能和男性一模一樣。這份研究顯示曾經經歷過自然流產或死產的婦女發生心臟病的風險會比較高,因此,在心臟疾病的預防和風險監控上,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資料來源:心臟期刊(Heart)    
+ read more
研究品質影響研究結果!-人工流產不影響心理健康
2008.12.10
研究品質影響研究結果!-人工流產不影響心理健康
許多人堅稱女性在進行人工流產後,會遭受長期的精神疾病所困擾,甚至連美國最高法院都將「影響女性心理健康」視為限縮女性進行人工流產的理由之一。但是,最近一份文獻回顧的研究發現,有關於人工流產與女性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可信度較高、品質較好的研究結果都顯示,不論女性有沒有進行人工流產,都不會影響女性長期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說指稱女性在人工流產後會被精神疾病所困擾的說法,缺乏有效的、可信的研究證據。 研究人員在篩選要納入文獻分析的研究時,根據幾個標準來挑選品質較好的研究,包括:研究的參與者必須要超過100人、人工流產後追蹤的時間必須超過90天、研究必須要有對照組。最後研究人員篩選出21篇有關人工流產和心理衛生的研究,樣本數在120-133,950位婦女間,最長的追蹤期達25年,這些研究是在1989年1月到2008年8月間進行的。研究人員最後再根據每一份研究的研究方法將所有的研究排名。 結果發現品質較好的研究,都發現有人工流產和沒有人工流產的女性,心理健康的狀態沒有顯著的差異;而品質較差的研究,則容易做出「人工流產會影響女性心理健康」的結論。 資料來源:避孕期刊(Contraception)
+ read more
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憂鬱
2008.08.22
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憂鬱
許多人認為女性在人工流產後會經歷悲痛、難過、傷心等情緒,甚至出現臨床上的情緒失調,例如,沮喪、焦慮等;但是,美國精神科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一個專門小組(Task Force)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經歷一次選擇性的人工流產,會影響成年女性的心理健康。 這個專門小組從2006年開始,重新檢視有關人工流產的英文文獻,這些文獻是自1989年至今曾出版在期刊中的實證科學研究。專門小組比較了進行選擇性人工流產和沒有進行人工流產的女性心理健康狀態,並針對有進行人工流產的女性,調查影響其心理健康的危險因子。 專門小組的主席Brenda Major表示,若女性非預期懷孕,不論決定在前三個月進行人工流產或繼續懷孕,都不會影響女性的心裡健康。但是,多次人工流產與心理健康的關係較複雜,目前尚未有確定的科學論證。 影響女性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個人、社會、文化等各個面向,例如,家庭暴力、藥物、酒精濫用、經濟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增加女性未預期懷孕的風險,也有可能影響懷孕後的心理健康。因此,有關「人工流產會影響女性健康」的說法其實是誤導社會大眾,與其說人工流產會影響女性心理健康,不如說影響女性的是人工流產的污名以及社會大眾與親友所帶來的壓力,例如必須向家人隱瞞等因素,才是影響的主因。
+ read more
男性年齡影響流產風險
2008.07.09
男性年齡影響流產風險
生理時鐘可不是只有女性才有的,最近一份研究發現,男性過了35歲以後,生育力會開始下降,其伴侶流產的風險也會增加。 研究人員分析了巴黎一間生育中心的資料,總共包含1萬2千對伴侶,並將男性和女性的年齡分別統計。結果發現不論女性年齡的高低,男性的年齡若大於35歲的話,女性流產的風險便會增加。30-34歲的男性,其伴侶發生流產的風險平均為16.7%,35-39歲的男性為19.5%,40歲以上的男性會增加到33%。 胚胎學者Yves Menezo表示,年輕男性的精子若有損壞的話,較沒有危險性且可自行修復;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自身修復的功能也會逐漸下降,直到自身的機制無法再修復損壞的基因時,便會影響精子的品質,使流產的風險大幅增加。 資料來源:Journal of Rare Books, Manuscrts, and Cultural Heritag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