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也要做運動
2008.10.15
懷孕也要做運動
美國政府最近公佈了「2008年身體運動量指引」,其中一個章節針對懷孕中和產後婦女的運動量提出說明與建議。指引中清楚表明懷孕的過程中運動並不會導致流產、早產或是胎兒體重過輕;相反的,運動能縮短分娩的時間、降低懷孕生產發生副作用的風險。 指引中建議懷孕婦女和產後婦女每個禮拜至少要運動150分鐘,有氧運動是不錯的選擇,但是盡量不要從事需要橫臥或是有可能跌倒的運動,而運動的時間最好平均分配在一個星期內。 過去許多人可能會覺得懷孕時避免運動,就可以避免傷害胎兒,但是,研究已經證實懷孕期間和生產過後,規律性的運動可以促進婦女的心肺功能、改善心情,有益於婦女的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延伸閱讀: 「孕」動安全又有益!
+ read more
「孕」動安全又有益!
2008.04.09
「孕」動安全又有益!
與一般傳統認為孕婦應該盡量少動的觀念相反,美國的專家表示,「孕婦不但應該持續運動,甚至應該進行重量訓練」。 許多研究顯示,運動可以讓孕婦的體重按照一定的比例成長,預防懷孕期間可能產生的糖尿病與高血壓現象,並且可能幫助縮短分娩的時間長度。而透過溫和的、頻繁的運動,準媽媽們也能夠在不傷害自身與胎兒的前提下,維持自身的健康與體適能。 甚至一般直覺認為孕婦應該盡量少碰的重量訓練,研究也顯示對於孕婦幾乎沒有害處。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的James Pivarnik博士建議準媽媽們可以將重量訓練的內容修正,進行重量較輕、次數較多的訓練計畫,每組動作之間的休息時間拉長,並在訓練時注意維持正常呼吸。進行訓練時,也務必請健康專業人員協助照看。 Pivarnik並強調,雖然運動對孕婦們基本上是有益的,運動內容仍應諮詢醫療照護人員,以確定運動的安全性,並針對每個準媽媽不同的體力限制和健康需求進行設計。準媽媽們運動時,需特別注意身體的變化,特別是陰道出血、抽痛、極端噁心、輕微暈眩、頭痛等,一旦有這些狀況發生,應該要立刻尋求醫師的協助。另外,某些特別容易產生撞擊的運動(例如滑水),準媽媽們還是要避免。 生產之後的媽媽們,可以依照懷孕期間運動的強度以及分娩時的強度來設計產後運動。一般來說,懷孕期間較常運動的媽媽,生產後很快地就可以恢復原有的運動量。然而如果媽媽們想要減去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則必須繼續加強運動量並節制卡路里的攝取。
+ read more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2008.01.08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哈佛守護女性健康(Harvard Women’s Health Watch)於2008年1月份的刊物中,提出八點注意事項,協助女性增強與維持骨質健康。   一、攝取充足的營養素:健康的飲食是很重要的,包括,鉀、鎂、磷、鈣與維他命D都是對骨質健康來說很重要的營養素。   二、從事適當的運動:盡量做到每天運動30分鐘。能強化骨質運動包括,跑步、快走、負重運動、抗阻運動。   三、拒煙:吸煙者骨質流失較快,且骨折率較高。   四、瞭解自己的風險:65歲開始可以定期進行骨質礦物質密度檢測(BMD testing)或是骨質疏鬆篩檢,若有特殊的健康狀況或是有在服用特定藥物,有可能會增加骨質疏鬆風險的話,可以提早進行檢測。   五、維持健康的體重:體重過輕是造成骨質疏鬆的一項危險因子。婦女如果在更年期體重下降的話,骨質流失的速度有可能會加速。   六、避免跌倒:地板不要亂放雜物、樓梯間或門口保持明亮、浴室可以加裝握把。   七、注意情緒低潮:有研究發現女性若有憂鬱症,骨質的密度較低。因此,如果妳目前或曾經接受過憂鬱症治療的話,可以和妳的醫師討論是否有需要進行骨質檢測。   八、使用強化骨質的藥物:更年期婦女若是骨折或是骨質礦物質密度低於       -2.5的話,應該考慮服用骨質疏鬆的藥物。
+ read more
女性吸煙者的警訊
2007.11.23
女性吸煙者的警訊
根據美國的統計,無吸煙習慣的女性首次出現心肌梗塞的平均年齡約為71歲,而男性則約為61歲。換句話說,女性在發生心肌梗塞上似乎有著十年的性別優勢。但是一份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威廉赫左格(William Herzog)醫師所做的研究發現,有吸煙習慣的女性可能將失去這十年的性別優勢。   這份對七千位男性和女性所做的研究中,針對「心肌梗塞的發生年齡」與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家族病史與吸煙習慣等傳統認定與心肌梗塞相關的危險因子做統計上的相關度分析。結果發現,在糖尿病與高膽固醇方面並無顯著的相關;家族病史有早期冠狀動脈疾病者出現心肌梗塞的年齡約提前七年。這些結果在男性和女性方面並無顯著的差別,唯獨在吸煙習慣的部分例外,男性吸煙者出現心肌梗塞的年齡大約只比平均年齡提前3.8年,但是女性吸煙者卻提前約9年。也就是說,女性在心肌梗塞的出現上所有的十年性別優勢將會被吸煙習慣所消除。   而另外一份研究指出,女性吸煙者比同年齡的男性吸煙者更容易產生慢性阻塞性肺病。該研究指出,除了吸煙的行為本身,事實上吸煙量的多寡也會顯著的影響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生成,尤其是對女性而言。   資料來源: Circulation Supplement II, 2007/10/16, Vol. 116, No. 16 呼吸學期刊(Respirology)
+ read more
曬太陽防止乳癌惡化
2007.10.31
曬太陽防止乳癌惡化
  美國南加州大學和Wake Forest大學的研究學者發現,曬太陽可以降低晚期乳癌惡化的機率。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包括1,788位乳癌病患和2,129位沒有罹患乳癌的婦女。由於膚色是這份研究重要的變因,因此,研究人員使用攜帶式的反射器來測量參與者的膚色,測量的是腋下的皮膚,因為腋下較不容易受太陽曝曬。據此將女性分為皮膚較白、一般與較黑,再比較罹患乳癌和沒有罹患乳癌的女性曬太陽的時間。研究人員發現,和很少曬太陽的女性比起來,常曬太陽幾乎可以讓乳癌惡化的風險降低一半,但是這樣的效果僅限於晚期乳癌,也就是指癌細胞已經轉移至身體其它部位的時期。而且,這個保護作用似乎不適用於膚色較黑或是乳癌初期的女性。   研究人員表示,曬太陽可以降低乳癌惡化的風險是因為曬太陽可以刺激人體生產維他命D,而維他命D可以降低晚期乳癌惡化的機率。這個保護作用只有在皮膚較白的女性身上觀察到,有可能是因為膚色較黑的女性曬太陽的話,身體所產生的維他命D較少,其差異甚至有可能到十倍之多。但是,同時也應該要注意到過量的曝曬在太陽下,會提高皮膚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流行病學期刊(_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_
+ read more
怎麼減肥最有效?
2007.09.13
怎麼減肥最有效?
  暑假結束之際,有人可能因為悠閒的假期生活而增加體重,然後趕在開學之前拼命減肥。事實上,健康的減肥是沒有捷徑的,而且減肥的過程中,營養的攝取格外重要。   許多人都會透過吃減肥餐來減肥,但是,減肥餐其實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減肥方法,而且這種減肥方式時常是不適當的,因為減肥餐將某些特定的食物排除在外,但是這些食物卻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如果在飲食中不攝取這些食物,則會威脅到我們的健康。而且節食時,若熱量攝取不足,新陳代謝率會下降,血糖和肝醣的使用率會上升,也就是說節食減肥所減少的體重,其實是減到肌肉和水分,而不是脂肪,這也是為什麼節食減肥的人容易復胖的原因。   西班牙營養與飲食科技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Technology)的負責人Emilio Martínez de Victoria Munoz教授表示,最好的控制體重的方式就是結合節食和規律運動。如果一個人一天能少攝取500-700卡路里,而且實踐規律運動的話,一個月大約可以減少3公斤且不復胖。此外,高纖維的食物也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因為高纖維食物需要較多的時間咀嚼、容易很快使人有飽足感,而且纖維會加速腸胃的蠕動,相對的就會減少食物的吸收。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