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懷孕後期平躺睡覺 影響新生兒體重
2019.10.31
懷孕後期平躺睡覺 影響新生兒體重
最新研究指出,懷孕晚期平躺睡覺的孕婦可能生出體重較輕的嬰兒。   懷孕後期平躺睡覺 新生兒體重較輕但仍健康 來自美國奧克蘭大學的研究團隊,為了瞭解媽媽懷孕後期的睡覺姿勢是否影響新生兒體重,回顧了四項相關研究,對1,760名、平均年齡30.25歲、懷孕28週以上女性的睡眠姿勢與產下的新生兒體重進行分析。   有57名女性(3.2%)表示,在過去的1至4周,她們傾向平躺睡覺。結果發現這些媽媽的新生兒體重比其他新生兒輕,平均體重為3410公克,以其他姿勢睡覺(如側睡)母親的新生兒平均體重是3554公克,相差了144公克。不過兩組嬰兒的體重都是健康的,但差異在統計上確有意義。   除了平躺睡覺,往左或往右側睡則沒有明顯的差異,研究人員指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研究規模相對較小。   為什麼平躺睡覺對新生兒造成影響? 科學家們認為,在懷孕後期,孕婦平躺可能和子宮的血流減少有關,可能會限制胎兒的生長。   輸送氧氣給胎兒的動脈是位於女性後腹腔沿著脊椎右側的血管,如果孕婦平躺,就會壓迫到背部的血管,可能導致血液循環減少和胎兒心率下降。特別是在懷孕後期,子宮、胎兒和羊水等越來越重的時候,被認為會壓迫下腔靜脈和主動脈,減少對胎兒的氧氣和營養供應。   孕婦側睡運動 2017年年底英國慈善機構TOMMY’S 發起「孕婦側睡 #SleepOnSide」運動,並得到英國國家健康署NHS、皇家婦產科學院、皇家助產士學院和皇家醫師學院的支持,澳洲也響應。   台灣女人連線為響應此一運動,翻譯了相關影片、圖示與常見問答,可進一步瞭解側睡對孕婦及胎兒的好處。     更多相關閱讀 媽媽的睡姿會影響胎兒健康嗎? 懷孕晚期側睡可降低胎死腹中的風險!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10.02)、JAMA(2019.10.0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胃藥「善胃得」的替代藥物增死亡風險?!
2019.10.30
胃藥「善胃得」的替代藥物增死亡風險?!
今年9月下旬,胃藥「善胃得(Zantac)」被驗出含致癌物質NDMA後,38款跟「善胃得」含相同成分的胃藥被預防性下架。   10月24日FDA公告了替代「善胃得」等不含NDMA的藥物,包括:Pepcid、Tagamet、耐適恩錠(Nexium)、Prilosec、Prevacid。但研究指出其中一種藥物─耐適恩錠─屬於PPIs(氫離子幫浦阻斷劑)類,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PPIs類的藥物,能夠抑制胃酸分泌。但研究指出,含PPIs的藥物可能干擾身體吸收特定營養,並且與特定患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胃癌等風險增加有關。最近還有研究指出,長期服用含PPIs藥物的人,其死亡風險比服用「H2受體阻抗劑」胃藥的人高了17%。「H2受體阻抗劑」胃藥如「胃適服膜衣錠(含famotidine)」、「治潰淨錠(含cimetidine)」等。   專家建議服用「善胃得」或相同藥物成分的患者應與醫生討論是否要換用其他藥物,以便醫生可以協助權衡換藥之利弊。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10.2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阿茲海默治療藥物可望兩年內上市?!
2019.10.29
阿茲海默治療藥物可望兩年內上市?!
失智症是隨年紀增長可能出現的認知障礙疾病,它會慢慢破壞記憶、思考以及執行日常簡單任務的能力,而阿茲海默症是其中最常見並被廣泛研究的一種。根據衛福部統計,2018年全台約有27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女性大約佔60%。   阿茲海默症已有超過10年以上的時間沒有新療法出現,目前的藥物都只能對特定症狀做短期控制,並無法直接針對疾病成因做治療。   21日,美國生技製藥公司Biogen發表讓醫藥界及病患們驚喜的消息,表示其所開發的藥物Aducanumab,試驗初步的結果顯示能延緩阿茲海默症病患的疾病衰退。Biogen已準備於明年在美國、歐洲及日本申請藥物核准許可,最快可望在兩年內上市,若成功,這將是阿茲海默症治療的重要里程碑。   高劑量ADUCANUMAB藥物使用對延緩疾病發展有效 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腦部區塊會形成斑塊蛋白質(amyloid protein)堆積,進而殺死患者腦部正常的細胞,出現認知障礙。Aducanumab藥物就是直接針對這些斑塊進行清除。   Biogen曾在今年三月因Aducanuma藥物的兩項試驗結果無效,一度終止繼續研發。但後來在一項整合3,285名病患的小研究所做的分析中發現,其中2,000名服用該藥物超過一年半,其使用高劑量對延緩疾病的發展是有效的。   英國阿茲海默症學會、阿茲海默症研究機構及失智症研究機構聽到這項消息後都很高興,並表示這給予對新療法期盼已久的病患很大的希望,也期待未來可以帶動全球討論如何提供符合病患所需的治療。   編譯來源:BBC NEWS(2019.10.22)、DailyMail(2019.10.2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為什麼男人也有乳頭?
2019.10.28
為什麼男人也有乳頭?
女性乳頭一直是話題焦點,從名人走光到裸上身爭取性別平等的女權運動,乳頭總能吸引目光。但男人的乳頭卻不一樣,他們不會引起相同的爭議,也沒有哺乳的需求,那為什麼男人有乳頭呢?   這要從我們都還是胚胎時講起…… 在胚胎發育的早期,有著可以發展成男性生殖器官或女性生殖器官的原始結構,在很少數情況下會發育成同時擁有兩種生殖器官。   有幾個基因會決定嬰兒擁有男性或女性生殖器官,Y染色體上一個名為SRY的基因被認為是主基因。   當胚胎約七個星期大時,SRY將啟動。SRY的啟動,最終會導致男性生殖器官的發育和原始女性生殖結構的消失。   由於女性沒有Y染色體,原始女性生殖結構將繼續發育成女性生殖器官,而原始的男性生殖結構則會消失。   乳房和乳頭是在胚胎約第四週至第六週時開始形成,也就是早於SRY基因啟動。因此,在男性發育的後期,即使大多數乳房結構消失了,但形成原始乳頭、乳暈及周圍平滑肌的細胞仍然存在,這些剩餘的細胞繼續形成最終的乳房和乳頭。   出生後呢? 出生時,男孩和女孩的乳頭和乳房看起來相似,到了青春期,荷爾蒙才會開始發生變化。青春期時男孩和女孩的乳頭都會增大,但女孩的乳頭增大較多。同時,男性乳房的乳管縮小,而女性乳房則增大並重塑。到成年時,男性乳頭比女性乳頭更小且變化較小。   從進化的角度看,男性乳頭仍然存在不是因為它們對男性有任何好處,而是因為它們無害,消除它們沒有也任何好處,所以一直存在。   當成長出錯時 與其他任何身體的結構一樣,生長都有可能會出錯。乳頭也是一樣,大約每20人中有一人會有多餘的乳頭。當部分乳腺還保留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通常,這些乳頭更類似於色素痣,很少真正有作用。在有正式紀錄的文獻中,男性乳頭數量最多的是七個。   有些男人會分泌乳汁 有趣的是,有時男人是可以分泌乳汁的,多數發生在荷爾蒙失調或藥物引起的情形。在這種狀況下,男人分泌的乳汁與哺乳期的女性非常相似。   乳頭對男人有什麼好處? 除非是可以使用乳頭進行母乳喂養的罕見男人,否則男人會因為更常見的理由受益於這種看似多餘的身體部位,也就是性愛。   兩性對乳頭的性刺激都有反應。一項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男性參與者表示,對乳頭刺激的會增強性反應。甚至有一份報告描述了一位異性戀男人,想要進行乳房增大以增加乳頭的性功能。   有乳房的男人? 對某些男人來說,乳房增大可能是超重或肥胖的後果,這樣的胸部主要是由脂肪堆積組成。而且,隨著肥胖人口的增加,這樣的男性越來越多。   男性乳房腫大或乳房發育也可能是荷爾蒙失調引起的,主要發生在青春期男孩中,通常身體會自行解決,但這可能導致抑鬱、焦慮、飲食失調、身體形象問題和自尊心下降。   男人也會得乳癌 在乳癌的確診患者中,只有0.5-1%是男人。但是,因為男人對這種疾病的認識少、警覺性低,通常確診時已經處於晚期。因此,醫生應檢查男性乳頭的腫塊和變化,例如乳頭分泌物或皮膚潰瘍,以排除癌症。近期有一篇研究指出,男性乳癌高風險者應做乳房攝影檢查。美國食藥署更在今年8月發佈最新指引草案,建議乳癌藥物的臨床試驗受試者應加入更多的男性病患。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19.09.2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更年期對女性的健康有何影響?
2019.10.27
更年期對女性的健康有何影響?
所有女性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停經,但許多女性不知道的是,更年期大約從何時開始、可能有哪些症狀、接受治療時應注意的風險及更年期間的避孕等。   更年期從什麼時候開始? 平均而言更年期會持續三到四年,並且通常是從40歲中後期開始。有些女性可能只經歷了幾個月,但有些女性可能長達十年,而且最早可能在30歲中期開始。更年期婦女的月經週期會變得不規則,她們的出血量可能會比正常情況少或多,並出現間歇性點狀出血。   從未生育、較早進入青春期或月經週期短的婦女更有可能提早進入更年期。   我的荷爾蒙怎麼了? 卵巢產生雌激素和黃體素,它們控制著月經週期和排卵(從卵巢釋放卵子)。   從女性30歲後期開始,卵巢中的卵子數量減少得更快,接著進入更年期後雌激素濃度發生變化,在停經前兩年左右迅速下降,在兩年後穩定下來。   由於黃體素是在卵巢排卵時才會釋放,因此隨著女性越接近停經,黃體素濃度也會減少。缺乏黃體素會導致更年期的月經不規則、量變多和期間變長。   常見症狀 女性更年期可能出現一系列症狀,包括:熱潮紅、夜間盜汗、焦慮、情緒低落、情緒波動、睡眠障礙、疲勞、陰道乾燥、性交時不適、頻尿等。   在更年期的最後一到兩年,女性較容易抱怨與低雌激素濃度有關的症狀,特別是熱潮紅、盜汗和陰道乾燥。而有些女性更容易出現症狀,包括:超重或肥胖者、吸菸者、社會經濟地位低下者及感到焦慮、憂鬱或壓力的女性。   體重增加 美國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當女性進入更年期後,會同時伴隨著脂肪量變多及肌肉量減少,這些身體成分的變化一直持續到停經後的兩年。研究人員還發現更年期前體重就開始增加,到更年期時體重穩定增加(每年約增加0.4公斤)。   缺乏運動、不健康的飲食、教育水平較低、睡眠不足、生產次數以及是否有肥胖家族史都可能會大大增加中年時的體重。     荷爾蒙替代療法 對於因症狀求醫的女性,荷爾蒙替代療法是最常用的處理方式,它透過替代更年期自然下降的雌激素來幫助緩解症狀。   2002年研究顯示荷爾蒙替代療法是弊大於利,因此,女性決定使用替代療法之前,應與醫生討論短期(五年以下)和長期的效益與風險。如果這個療法不適合,醫生可以討論其他治療方法,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如改善飲食、規律運動、管理體重和戒菸等。     更年期避孕 婦女在更年期仍會經歷月經週期,並且可能會懷孕,因此避孕仍然很重要。年齡在50歲以下的女性在最後一次月經後的兩年內仍必須避孕,50歲以上的女性則是在最後一次月經後一年內需要避孕。   如果婦女沒有心臟病或血栓的風險,則可以在50歲之前使用複合式荷爾蒙避孕藥,如避孕藥、貼片或陰道環。造成心臟病或血栓的風險包括:吸菸、超重及肥胖或高血壓。   服用更年期荷爾蒙替代療法時,不應同時服用荷爾蒙避孕藥,應以物理性的避孕法,如:保險套、殺精劑、子宮內避孕器或其他方法等。   職場和更年期 對於某些女性,更年期症狀會影響她們的工作表現。澳洲更年期協會根據歐洲停經和男性停經協會製定的指南,建議對停經婦女的工作條件進行改善,包括:提高工作人員相關意識、營造讓女性可以表達不適的氛圍、檢查職場的溫度和通風、減輕工作壓力、許靈活的工作安排及提供容易取得的冷飲用水和廁所。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19.10.1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史達汀對你真有好處嗎?
2019.10.26
史達汀對你真有好處嗎?
新的研究表明立普妥(Lipitor)和益脂可(Lescol)等藥物對沒有心臟病的人幾乎沒有價值。然而,這些心臟健康的人卻佔了史達汀類藥物使用者的多數。   儘管史達汀藥物用於心臟病患者並沒有爭議,但無心臟病者使用史達汀類藥物來預防第一次心血管疾病是有爭議的。   愛爾蘭國立大學戈P. Byrne教授領導的研究總結說,將史達汀類藥物用於「初級預防」需要更仔細地考慮。這可能是一種低價值的醫療,在某些情況下,更是浪費醫療資源。   臨床指南的改變增加了應該服用史達汀類藥物的人數。在許多國家,大多數服用的人都是為了初級預防。   Byrne的團隊分析了1987年至2016年愛爾蘭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符合資格使用史達汀類藥物的50歲以上成年人的比例從1987年的8%提高到2016年的61%;為預防一種重大心血管疾病而需要接受史達汀類藥物治療的人數也大幅度增加,從1987年的40人增加到2016年的400人。這意味著更多的低風險人群因為臨床指南的改變而接受史達汀類藥物治療。   總體而言,因任何一種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發生均顯著減少。然而,初級預防的益處的並不確定。   研究結果顯示,在初級預防中被歸為低風險或中度風險的人群中,沒有人的風險能降低到認可的標準,以證明每天服用史達汀類藥物是合理的。我們需要評估和理解這些趨勢背後的證據。   史達汀類藥物是全球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到2020年的銷售額估計將達到1萬億美元。但是研究人員指出,史達汀類藥物的重要臨床試驗數據並沒有公開給獨立研究者,以進行獨立分析。   結果於10月16日發表在_BMJ__上_。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10.1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