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1.05
吃的膽固醇到底會不會影響心血管健康?
自從政府不再建議每日攝取的膽固醇上限後,膽固醇似乎退出了飲食戰場,但最近美國心臟學會提出的科學建議再次引發人們討論食物中的膽固醇到底會不會影響心血管健康.美國心臟學會表示,政府2016年發布的飲食指引取消了食物中膽固醇的上限,使飲食膽固醇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不再那麼確定.而他們最近分析既有文獻後指出,目前的研究無法確認食物中膽固醇或雞蛋與血液中的壞膽固醇相關,但仍然建議人們盡量少攝取膽固醇.食物中的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該學會指出,從觀察性研究獲得的證據整體上並未呈現食物中的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相關;而那些發現有相關的研究,在考量其他飲食成分如纖維、飽和脂肪等後,食物中的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便減弱了.這顯示食物中的膽固醇對心血管的影響很難與其他飲食成分分開,許多含有高膽固醇的食物中其他飲食成分的含量也很高.研究也檢視了17份隨機控制臨床試驗,發現只有在食物中的膽固醇攝取量高於平均時才會提高血液中壞膽固醇的量,而且這些臨床試驗的受試者樣本數都很小.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關於吃雞蛋與心血管疾病是否相關,不同研究得出的結論有差異.例如:許多以美國、瑞典及芬蘭人口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並未發現吃雞蛋與冠心病有關.另一份研究甚至發現相較於每周吃少於一顆雞蛋的人,每周吃7顆以上雞蛋者中風風險降低.不過,美國及瑞典的研究發現,每天吃多於一顆蛋者心臟衰竭風險增加20-30%,但研究結果只能應用在男性身上.整體來說,不論是食物或雞蛋中的膽固醇,目前的文獻並不支持其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顯著相關.美國心臟學會建議:*為了限制膽固醇攝取,選擇液態非熱帶植物油,並慎選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健康的人每天最多攝取一顆全蛋,血脂正常的年長者最多可吃兩顆蛋.*若整體飲食內容富含瘦肉及植物性蛋白質,搭配蝦與貝類是適合的.*素食者應在飲食中適量添加更多乳製品和雞蛋.*血脂過高的人,特別是患有糖尿病或有心臟衰竭風險的人,仍應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保持謹慎.美國心臟學會另外指出,飽和脂肪經常會和膽固醇同時存在,而飽和脂肪(主要來自動物脂肪)比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更大的風險因子.編譯來源:MedPageToday(2019.12.16)、MedicalNewsToday(2019.12.20)-------------------------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1.04
為什麼過度飲酒會傷「心」?
研究警告,過度飲酒可能損害心臟健康.過去研究指出,大量飲酒會增加心臟衰竭、高血壓、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心律不整的風險,但很少有人研究背後的原因.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2,757名(含278名因酒精中毒住院者)35-69歲的俄羅斯成人血液中的三個指標以評估心臟損傷情形.這些指標分別是心臟受損、心臟壁延展(cardiacwallstretch)和發炎.分析對象之飲酒情形來自參與者自述.相較於的一般人口中的適度飲酒者,酒精中毒者的心臟受損程度高出10%以上、心臟壁延展程度高約47%、發炎情形大約高出69%.而一般人口中的重度飲酒者的心臟壁延展程度比適度飲酒者高31.5%.研究作者表示,一個人可能在症狀出現之前心臟就已受損,稱之為亞臨床心臟病.通過測量血液中某些分子的數值能夠發現,酗酒者比那些飲酒較少的人更容易罹患亞臨床心臟病.研究結果指出,酗酒使身體比一般人的身體更容易發炎,這與心臟病等各種健康問題有關.這項研究讓人們更加了解大量飲酒對健康造成的後果.目前研究團隊正在研究心臟跳動時的超音波圖像,以確定與大量飲酒和有害飲酒習慣有關的心臟損傷類型.編譯來源:*HealthDay(2019.12.24)*EvidenceforaDirectHarmfulEffectofAlcoholonMyocardialHealth:ALargeCross‐SectionalStudyofConsumptionPattern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RiskBiomarkersFromNorthwestRussia,2015to2017-------------------------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1.03
雞蛋業者資助之研究扭曲研究結論!?
飲食中的膽固醇是否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一職是個爭議的話題.許多研究對此問題進行了解,不過最近一份研究探究的問題是:業者贊助的研究是否讓研究結果往有利於業者的方向解釋?由於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很高,因此科學家擔心,如果人們過量食用雞蛋,可能會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為了對此進行調查,過去50多年科學家們進行了許多研究.然而,迄今都還沒有定論.雞蛋業者的奧援增加一些專家擔心,業者資助的研究混淆了與雞蛋相關的知識及扭曲研究結果.近年來,雞蛋業者資助了雞蛋對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影響的研究,這可能讓業者透過資助研究來影響政策變成了重要的問題.這份回顧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業者資助研究的比例是否正在增長,並且檢視研究的發現是否真的支持研究的結論.研究總共檢視了211篇論文,結果顯示,接受業者資助的研究大大增加.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沒有業者資助的研究,但是從2010年到2019年,有60%的研究獲得業者的資助.扭曲研究結果整體而言,超過85%的研究顯示雞蛋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但是,這些研究的作者卻比較有可能對這樣的發現輕描淡寫.業者資助的研究中有49%的結論與他們的研究發現不符,沒有業者資助的研究則為13%.例如,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大學生每週5天的早餐吃兩個雞蛋,持續14週.在研究結束時,參與者的平均壞膽固醇增加了15mg/dl.健康成年人的壞膽固醇應低於100mg/dl.因此,從100mg/dl增加到115mg/dl是壞膽固醇增加15%.儘管這似乎是實際的增長,但在這項研究中它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換句話說,壞膽固醇增加有5%以上的機會是偶然發生的.結果,該研究的作者得出結論,每天吃下一個蛋(400毫克)的膽固醇不會對血脂產生負面影響.此研究作者表示,那項研究應該報告,雞蛋中的膽固醇升高可能是偶然的.但是他們卻寫雞蛋中膽固醇根本沒有讓血液中的膽固醇增加."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和"沒有差異"的意義其實是不一樣的.然而,類似的結論出現在超過一半業者資助的研究中.影響政策這份回顧的發現令人擔憂,因為這一系列的研究對政策具有影響力.例如:2015年,美國飲食指南諮詢委員會指出現有證據顯示,飲食中的膽固醇與血液膽固醇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但是他們在正式指引中建議盡可能少吃含膽固醇研究作者表示,在早期的幾十年中,雞蛋業者在膽固醇研究中幾乎沒有影響力,研究結論清楚地顯示雞蛋可能增加膽固醇.近年來,雞蛋業者藉由資助更多的研究並扭曲結論來消除雞蛋的不健康形象,這些誤導性的研究讓媒體、民眾及政策制定者在無形中為業者的利益服務.編譯來源:MedicalNewsToday(2019.12.18)-------------------------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70504093119_DRUGS.jpg)
2019.12.31
降血壓藥該吃哪一種?
對於有高血壓的人,首次接受治療時能服用的藥物選項很多,以致於很難確定該服用哪一種.最近,耶魯大學的研究探討了不同高血壓藥物的相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供治療決策之參考依據.研究指出,ACEI類藥物(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可能不是治療一開始最佳的選擇.這份研究的規模是目前相關研究中最大型的,從4個國家9個機構的資料庫中收集了490萬患者的資料.研究人員使用該資料比較了五類一線高血壓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Thiazide、ACEI、ARB、DCCB及NDCCB.他們研究了五類藥物在多大程度上預防了高血壓的三大健康後果—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和中風,以及五類藥物導致的46種不良副作用的程度.研究發現,Thiazide類利尿劑在預防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和中風的效果比ACEI類藥物好,安全性也比較高.此外,NDCCB類藥物比其他四類藥物的表現都要差.研究表示,雖然對於個別患者來說,Thiazide類利尿劑和ACEI類藥物在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別可能很小,但對此患者群來說,差異是顯著的.研究中有240萬人服用ACEI類藥物,如果這群人當時服用的是Thiazide類利尿劑的話,可能可以避免超過3,100例重大心血管事件發生.研究作者表示,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大規模跨國研究,它呈現了需要22,000個觀察性研究才能發現的模式,並且提供了資訊幫助患者選擇高血壓治療方法.此外,研究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大小,還在於研究用了進階方法讓研究的可信度提高.有鑑於高血壓藥物價格便宜並且已經有長期的追蹤紀錄,這些發現顯然應該讓我們改變以ACEI類藥物作為高血壓初始治療的常規.研究支持人們選擇使用Thiazide類利尿劑而不是ACEI類藥物來進行高血壓初始治療.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10.25)*MarcA.Suchard,MartijnJ.Schuemieetal.Comprehensivecomparativeeffectivenessandsafetyoffirst-lineantihypertensivedrugclasses:asystematic,multinational,large-scaleanalysis.Lancet.2019-------------------------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2.23
長期乳癌倖存者易死於乳癌是個迷思!
近幾十年,乳癌治療的進步讓更多乳癌患者存活下來,同時也意味著其他健康問題將在他們的生活中變得重要.研究發現,在確診乳癌後5至10年內去世的婦女有62%並非死於乳癌;確診後10年以上去世者超過75%不是死於乳癌,而是死於心臟疾病、中風或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研究作者表示,作為腫瘤學家他傾向於主要關注癌症,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死於乳癌的風險會大大降低,因此從乳癌存活下來後同樣也需要注意初級保健,這包括:確保女性接受其他癌症種類的篩檢、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並控制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乳癌治療的長期影響研究分析了2000-2015年確診乳癌的患者病歷,共有754,270名婦女.至2015年有24%去世,其中超過46.2%是在確診後5年內去世,這些人有66%死於乳癌;確診後5-10年去世者,近半數死於癌症以外的疾病,13%死於乳癌以外的癌症;確診10年後去世者,61%死於心臟疾病、中風或阿茲海默症,15%死於乳癌以外的癌症.研究作者表示,研究結果可能反映出乳癌治療的長期影響.某些乳癌治療方法—包括藥物和對胸部左側的放射治療—可能會損害心臟.同時,放射線、某些藥物或荷爾蒙療法會增加罹患另一種癌症的風險,如肺癌、子宮癌或白血病.美國癌症學會副主席LenLichtenfeld指出,雖然有些醫學中心有"癌症倖存者門診"以追蹤倖存者的長期健康,但比較常見的是倖存者會回到一般主流的初級照護,而他們的醫師可能不會意識到倖存者接受過的癌症治療帶來的長期健康風險,也不會提供倖存者所需的檢查或追蹤.LenLichtenfeld:"即使在電子病歷時代,也不要假設您的醫生了解您的病史.患者應該從他們的癌症護理團隊充分了解與他們的疾病和治療相關的長期風險.如果癌症護理團隊沒有提供這樣的訊息,主動詢問,在這個時代,為自己爭取權益非常重要."編譯來源:*Healthday(2019.12.16)*Causesofdeathafterbreastcancerdiagnosis:AUSpopulation‐basedanalysis.-------------------------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70504093119_DRUGS.jpg)
2019.12.22
阿斯匹靈預防心血管疾病弊大於利!
今年3月美國心臟學會"2019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引"建議少用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血管疾病.指引公布後有研究再次支持指引的結論.最近,牛津大學的研究發現,由於史達汀類藥物和癌症篩檢的廣泛使用,可能讓阿斯匹靈幫助有限.30年前科學家第一次探討了阿斯匹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該臨床試驗顯示額阿斯匹靈有助於降低致命與非致命的心臟疾病.此後的試驗又發現服用阿斯匹靈5年以上者癌症死亡率降低,但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並未下降.而兩個研究皆顯示長期服用會增加嚴重出血風險.新研究比較了這些較早的臨床試驗與最近的4項阿斯匹靈大規模臨床試驗.近期的臨床試驗的參與者,與當代服用阿斯匹靈來預防第一次心血管疾病的人口相似.相較於早期的臨床試驗,近期的參與者年齡較大、較少吸菸、較可能患有第二型糖尿病.研究發現,近期的臨床試驗指出服用阿斯匹靈來預防第一次心血管疾病,對於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沒有影響,但卻增加了嚴重出血的風險.並且癌症死亡率及非致命心臟疾病死亡率也都沒有因為服用阿斯匹靈而降低.每1000名患者服用阿斯匹靈5年,會少發生4起重大心血管事件,但會多發生7起嚴重出血事件.研究指出,隨著史達汀類藥物的廣泛使用和癌症篩檢變得更普及,心血管疾病和大腸癌的發病率都因為更好的風險管理正在下降.因此,將阿斯匹靈作為初級預防的效益不大.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12.09)*FrankMoriarty,MarkHEbell,Acomparisonofcontemporaryversusolderstudiesofaspirinforprimaryprevention,FamilyPractice,,cmz080,https://doi.org/10.1093/fampra/cmz080-------------------------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