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4
精液可能使子宮癌和子宮頸癌惡化
一份發表在人類生殖期刊(Journal of Human
Reproduction)的研究發現,精液裡含有高量的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會加速子宮癌和子宮頸癌腫瘤的生長,因此,建議性生活頻繁的女性,做愛時要使用保險套,減少接觸前列腺素的可能性,以降低腫瘤惡化的風險。
研究人員強調,子宮頸癌通常是因為感染人類乳突疣病毒(HPV)病變所引起的,前列腺素並不會導致癌症,而是有腫瘤的話,可能會加速腫瘤生長。
女性生殖器官內壁的細胞其實都含有前列線素,它能規律細胞的生長、讓子宮壁增厚、在經期時讓經血排出,但是精液裡的前列腺素約是子宮內壁的一千倍;研究人員發現,子宮頸癌前期的細胞可能會吸收前列腺素,若讓子宮或子宮頸內壁接觸過量的前列線素,則會增加細胞成長的速度,同時加速腫瘤生長;但是,也有專家表示這個理論需要更多的臨床實驗證實。
+ read more
2006.06.22
保險套預防子宮頸癌效果驚人
正確使用保險套可避孕及避免感染愛滋病毒的效果已相當明確,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使用保險套對於預防HPV(人類乳突病毒)的效果也是非常驚人。
一直以來,主張在校園推行守貞禁慾的保守派人士總是宣稱保險套無法避免HPV的傳染,認為既使男性使用保險套,在保險套以外的部分仍會傳染HPV,因此反對在學校性教育中教導保險套的使用。新英格蘭醫藥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一篇最新研究成果卻顯示,在一項為期三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使用保險套對於HPV的預防效果非常良好。
這項由美國華盛頓大學所做的研究,是從2001年開始追蹤82名18-22歲從沒發生過性行為的大學女生,並持續每四個月檢查是否感染HPV。這82名女性共分成兩組,其中42名女性在研究期間內的每一次性行為都會要求男伴帶保險套,另外40名則不加以強制。相較起來,每一次都使用保險套的女性比起使用保險套機率5%以下者,感染HPV的機率降低了70%。
專家表示,目前已知保險套可避免懷孕、預防愛滋病毒、淋病、披衣菌、泡疹等性行為傳染病,此項研究成果明確指出保險套對於預防可導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有顯著的效果。至於每次均使用保險套卻被感染HPV的女性,專家認為有可能是使用方式錯誤的問題,例如並沒有從性行為一開始就全程戴上保險套。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的第五殺手,每年有6000多人罹患,約有900多人死亡。子宮頸癌是由HPV─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HPV是一種常見的性病病毒,它的感染通常對身體無害且不持久。一般而言,感染HPV沒有症狀,大多時候不用任何治療,自身的免疫系統就能復原,因此多數人從來就不知道他們曾經感染HPV。然而也有些低危險型的感染會在男、女的性器官周圍引起突疣,有時類似菜花。此外,如果是高危險型的感染沒有自行復原,則可能會在子宮、陰道、外陰部或陰莖等部位導致癌症。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6年6月8日通過Merck &
Co.,
Inc所研發的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其預防效果約70%,與保險套相當,但疫苗所費不貲,完整接種一次需約12,000元,效果只能持續約3.5年,也需要每年做子宮頸癌篩檢。目前台灣尚未開放此種子宮頸癌疫苗,但此疫苗之成本效益仍有許多爭議。
+ read more
2006.06.12
子宮頸癌疫苗好用嗎?
經過漫長的實驗及爭論,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終於在2006年6月8日通過Merck
& Co.,
Inc所研發的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並允許販售。此疫苗相關資訊整理如下:
*
Gardasil主要預防第6、11、16、18型人類乳突病毒(HPV),約可預防全球70%的子宮頸癌、90%的菜花。但台灣最常見的是52、58型HPV。
*
此疫苗只可用於未感染HPV者;對於已感染HPV者,此疫苗並無治療效果。
*
女性適合接種的年齡為9-26歲。
*
接種方式需在6個月內施打3針。
*
目前疫苗價格,每一針約新台幣4,000元,所以完整接種一次需約12,000元。
*
疫苗有效期限目前已知為5年,5年後之情形尚未有研究證實。
*
因為此疫苗對於另外30%可引起子宮頸癌的HPV類型無法預防,因此即使施打疫苗,仍須每年定期作子宮頸癌篩檢。
*
資料顯示男性施打此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目前FDA對此還未通過。
+ read more
2006.05.22
FDA通過子宮頸癌疫苗
子宮頸癌疫苗今日在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諮詢小組中通過許可。然而,許多專家在為此感到高興的同時,此疫苗的通過仍存在許多的問題。
子宮頸癌位居全球女性致命疾病的第二位,每年全世界發現新子宮頸癌的病例約500,000件,而死於子宮頸癌的人數約290,000人。疫苗的製造商Merck表示,子宮頸癌疫苗預計能讓全球每年診斷到子宮頸癌的500,000人降低至150,000人,也估計能讓減少約3分之2的死亡人數。
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引起,此病毒約有一百多種,其中以HPV16及HPV18為子宮頸癌的主要元兇(約佔3分之2)。美國每年約有20,000,000名男女會感染到HPV,但大部分的時候病毒會自己消失。
Merck在對FDA報告時表示,此疫苗主要針對HPV16及HPV18設計,需在6個月內施打3次,而適合施打此疫苗的年齡層在9-26歲之間(15以前為最佳),且在有性生活之前施打最為有效。
由於HPV16及18最常藉由性行為而傳染,男女都會被感染,且男性扮演散播此病毒的主要媒介,因此許多專家建議男性也該施打此疫苗。
此外,專家同時也呼籲,婦女不能因為施打此疫苗而不再作子宮頸癌篩檢,因為除了HPV16及18之外,子宮頸癌也有可能被其它類型的HPV病毒引起。此外,如果體內已感染HPV病毒,施打此疫苗反而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必須特別注意。
+ read more
2006.04.07
HPV疫苗研發可長期預防子宮頸癌
兩國際藥廠葛蘭素史克及謀默沙東先後研發HPV疫苗,打入身體產生抗體,可以預防子宮頸癌,且其效力分別可達4.5年及3年。
兩家藥廠均已向美國FDA提出申請上市,默沙東預計今年6月可以審查通過,葛蘭素史克預計今年12月可通過審查。
根據IARC的研究指出,每年全世界約有四十七萬女性罹患子宮頸癌。在台灣每年有近6000名婦女子罹患宮頸癌,有960人死亡。由於子宮頸抹片篩檢政策的推動,子宮頸癌由女性第三癌症死因,降到去年的第五位。
由於HPV導致癌症者在國外70%為16、18型,因此疫苗研發以此兩型為主,因此,疫苗施打的防癌效益約為70-80%。
在台灣未來政府的政策,是否會將施打疫苗納入?台灣女人連線認為,經由性行為傳染的疾病很多,如,子宮頸癌、愛滋病及其它性病等。考慮經濟效益及全民健康的促進,政府政策應以安全性行為的推動為政策的主力,否則花了大量的金錢施打藥物,避不了病,也避不了孕。
+ read more
2005.07.29
更年期荷爾蒙療法會導致癌症
聯合國國際癌症研究組織表示,由於過去數年的研究一致的證據,他們將重新分類更年期荷爾蒙療法,由對人類「可能致癌」改為「會致癌」,特別是乳癌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已有充分研究證明。
此外,避孕藥在過去被認為會導致肝癌,現在發現也會增加子宮癌及乳癌的風險,雖然它也會降低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的機率。
專家指出,這是一個複雜的議題,雖然如此,婦女也不必因此而停止服用荷爾蒙。但必要的時候,婦女應和醫師討論利弊,再決定是否使用。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