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15
糖尿病可能使女性罹癌風險加倍
第二型糖尿病會增加似胰島素激素的分泌,最新研究顯示此型糖尿病使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比例下降,但是對女性而言,第二型糖尿病可能會增加生殖系統和其他部位罹癌比例。
此一最新研究由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的Dr. Gabriel
Chodick和Dr. Varda
Shalev主導,學界之前已有類似研究,但這是首次大規模的研究並且獲得證實,更確定了罹癌風險在男性和女性的不同。
這篇發表在期刊Cancer Causes &
Control的研究,一開始找了16,721名糖尿病患者,不論男女都沒有癌症病史,經過八年追蹤發現,總共有1,639位受試者罹患癌症,和沒有糖尿病的受試者比較可以發現:不論是哪種癌症,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體內受似胰島素激素影響,罹癌風險比健康者少47%;相反的,對於女性,此類糖尿病和女性荷爾蒙的作用會增加罹癌風險,子宮、卵巢等器官罹癌比例也會增加。
「但是女性也不需要過度驚慌」Dr.
Chodick表示「雖然結腸和卵巢癌很危險,但是對女性來說整體的罹癌率是普遍偏低。不過當醫師在評估病人的長期病史時,還是不能忽略到第二型糖尿病和癌症的關係。」
Dr.
Chodick建議罹患糖尿病的女性應多注意結腸癌的檢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第二型糖尿病主要病徵為高血糖和胰島素缺乏,好發於成人,平時可以藉著飲食、運動和口服藥物獲得控制。當然,預防勝於治療,高纖、低糖的飲食再加上運動,才能讓我們免於糖尿病纏身。
+ read more

2010.05.07
糖尿病增加結腸直腸癌風險
由美國知名的醫療機構Mayo
Clinic的研究團隊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年長的女性若有糖尿病的話,罹患結腸直腸癌的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以上。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來自愛荷華女性健康研究計畫(Iowa
Women’s Health
Study),總共包含了37,695位55-69歲的女性,這些女性多在1986年參與這項計畫,至今仍持續在追蹤;其中有2,361位女性診斷出糖尿病、1,200位女性罹患結腸直腸癌。且為了瞭解結腸直腸癌與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人員和整個地區的病理實驗室合作以取得參與者癌症組織的樣本,進一步將組織樣本做交互比對,以瞭解風險因子和致病機轉等。
研究人員發現,以罹患結腸直腸癌的女性而言,罹患糖尿病與三種不同的生物分子標記有強烈的相關性,包括:微衛星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CpG
island的甲基化陽性(methylation)和BRAF基因突變;也就是說罹患糖尿病的女性罹患這幾種特定生物標記腫瘤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出兩倍多。
+ read more

2010.05.07
糖尿病增加結腸直腸癌風險
糖尿病增加結腸直腸癌風險2010/5/7
由美國知名的醫療機構Mayo
Clinic的研究團隊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年長的女性若有糖尿病的話,罹患結腸直腸癌的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以上。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來自愛荷華女性健康研究計畫(Iowa
Women’s Health
Study),總共包含了37,695位55-69歲的女性,這些女性多在1986年參與這項計畫,至今仍持續在追蹤;其中有2,361位女性診斷出糖尿病、1,200位女性罹患結腸直腸癌。且為了瞭解結腸直腸癌與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人員和整個地區的病理實驗室合作以取得參與者癌症組織的樣本,進一步將組織樣本做交互比對,以瞭解風險因子和致病機轉等。
研究人員發現,以罹患結腸直腸癌的女性而言,罹患糖尿病與三種不同的生物分子標記有強烈的相關性,包括:微衛星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CpG
island的甲基化陽性(methylation)和BRAF基因突變;也就是說罹患糖尿病的女性罹患這幾種特定生物標記腫瘤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出兩倍多。
+ read more

2010.03.18
糖尿病病人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與控制
最近一份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糖尿病病人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但是,控制血壓使其低於平均值,並無法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同時使用降血脂藥物fibrate和statin來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效果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有效。
這份具有指標性的重要臨床試驗名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研究」(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簡稱ACCORD;這份研究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資助,總共有超過一萬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參與此試驗,且這些參與者都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這是目前為止有關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中最大型的一份。
這份研究針對三種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進行研究:降低血糖、控制血壓、治療高血脂。有關降低血糖的研究結果已經於2008年出爐,而有關血壓和血脂的研究則到今年才結束。
有關控制血壓的部分,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成兩組,兩組都使用藥物控制血壓,一組將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以下,另一組則控制在140mmHg以下。追蹤五年後,研究人員發現兩組的心臟病發生率與死亡率並沒有顯著差異,不過前者中風的風險降低了約40%,但是,出現血壓不穩定、高血鈉等副作用的比例較高,腎臟功能的評估結果也較差,但腎衰竭的比率沒有差異。
有關治療高血脂的部分,參與者也是被分成兩組,一組同時服用降血脂藥物statin和fibrate,另一組則服用statin和安慰劑。研究結果發現,同時服用statin和fibrate是安全的,但是對降低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的效益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好。此外,研究亦發現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對男性似乎較有效,因為女性使用statin和fibrate出現心血管問題的比例比單獨使用statin高。
整體來說,研究結果並不建議糖尿病病人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來降低心血管風險,過度抑制血壓對降低心血管風險也沒有幫助。這份研究的重要之處在於提供屬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建議,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和降低發生潛在副作用的風險。研究結果也顯示目前治療的方法是適當的,並不需要做更積極的治療;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這樣的研究結果不見得適用在心血管疾病低風險等其他族群的病人身上,因此,病人的治療與用藥最好依個人情況與醫師討論。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10.03.18
糖尿病病人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與控制
糖尿病病人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與控制2010/3/18
最近一份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糖尿病病人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但是,控制血壓使其低於平均值,並無法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同時使用降血脂藥物fibrate和statin來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效果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有效。
這份具有指標性的重要臨床試驗名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研究」(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簡稱ACCORD;這份研究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資助,總共有超過一萬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參與此試驗,且這些參與者都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這是目前為止有關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中最大型的一份。
這份研究針對三種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進行研究:降低血糖、控制血壓、治療高血脂。有關降低血糖的研究結果已經於2008年出爐,而有關血壓和血脂的研究則到今年才結束。
有關控制血壓的部分,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成兩組,兩組都使用藥物控制血壓,一組將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以下,另一組則控制在140mmHg以下。追蹤五年後,研究人員發現兩組的心臟病發生率與死亡率並沒有顯著差異,不過前者中風的風險降低了約40%,但是,出現血壓不穩定、高血鈉等副作用的比例較高,腎臟功能的評估結果也較差,但腎衰竭的比率沒有差異。
有關治療高血脂的部分,參與者也是被分成兩組,一組同時服用降血脂藥物statin和fibrate,另一組則服用statin和安慰劑。研究結果發現,同時服用statin和fibrate是安全的,但是對降低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的效益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好。此外,研究亦發現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對男性似乎較有效,因為女性使用statin和fibrate出現心血管問題的比例比單獨使用statin高。
整體來說,研究結果並不建議糖尿病病人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來降低心血管風險,過度抑制血壓對降低心血管風險也沒有幫助。這份研究的重要之處在於提供屬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建議,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和降低發生潛在副作用的風險。研究結果也顯示目前治療的方法是適當的,並不需要做更積極的治療;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這樣的研究結果不見得適用在心血管疾病低風險等其他族群的病人身上,因此,病人的治療與用藥最好依個人情況與醫師討論。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09.10.01
懷孕增加日後代謝症候群風險
懷孕對女性會產生長遠、逆向的生理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女性的行為模式。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分娩會增加女性未來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包括腹部肥胖、高三酸甘油酯、胰島素抗阻和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都會增加;特別是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風險增加的比例更高。
研究人員利用「年輕成人冠狀動脈風險發展研究」(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CARDIA)的資料來分析18-30歲年輕女性分娩與代謝症候群的相關性。CARDIA的研究總共包括2,787位婦女,其中1,451位被納入成為此研究的參與者;這份研究包含745位至少懷孕過一次的婦女與706位沒有懷孕過的婦女作為對照組。結果發現生產過一次與兩次以上的婦女,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沒有懷孕的婦女分別高33%與62%;而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懷孕、但沒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高2.5倍。
懷孕造成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增加,有學者推測是因為體重增加和缺乏運動的關係,但是此說法目前尚未獲得證實。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預防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健康的生活形態,包括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
資料來源:美國婦產科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