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2.08
加速偏頭痛治療的進展需瞭解性別差異
為了減少偏頭痛對個人和社會造成的重大健康和經濟負擔,研究人員需要研究和處理這一疾病在男女之間的差異_。_
女性偏頭痛的普遍程度是男性的三倍,在30-39歲之間達到最高患病率,此時許多女性正在平衡工作、家庭和社會習俗。女性更容易經歷更長時間和更強烈的偏頭痛發作,並有更多的偏頭痛相關症狀和合併症。
「女性健康研究協會(SWHR)」提出報告,總結了SWHR與專家、臨床醫生和患者對目前偏頭痛性別差異研究的討論,並概述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性別會影響偏頭痛的風險、表現、診斷、治療和管理。例如,雌激素等性激素在偏頭痛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並且可能是讓疾病有性別差異的原因。更好地理解這些差異及其背後的機制將導致更具焦、更有效的治療。
此外,女性和男性尋求和接受偏頭痛治療的方式不同,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主動諮詢醫師,這可能是因為女性通常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或者因為偏頭痛被女性化使得男性在尋求幫助時猶豫不決。認識到這些性別差異有助於克服患者和醫師對偏頭痛診斷和治療的偏見。
研究作者Rebecca
Nebel博士表示,儘管女性和男性的偏頭痛存在明顯差異,但探索這些差異的研究卻很有限。為了更快地推動偏頭痛研究並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需要在整個醫療領域重視偏頭痛的性別差異。
偏頭痛新的治療進展很緩慢。50多年來,沒有專門針對預防偏頭痛的治療方法進入市場。為促進偏頭痛研究和改善對患者的護理,SWHR的報告確定了知識方面的差距,並優先考慮需要進一步關注的領域,以改善女性和男性的健康結果。優先領域包括:
*
擴大臨床研究,包括在研究設計和分析中探討性別差異及對雌激素進行縱貫性研究。
* 提升對偏頭痛的認識,以更好地辨識和治療疾病。
*
通過改進殘疾評估和了解偏頭痛對工作場所生產力的影響,來強化生活品質措施。
*
對偏頭痛進行去汙名化,以提高患者尋求和繼續護理的比率。
*
擴大當前的動物研究,包括納入更多雌性動物,以更多地了解基礎研究階段的性別差異。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8.29)
+ read more

2018.01.29
女性生存力比男性堅韌
大家都知道女人比男人長壽,這個優勢可能很早就開始了!
根據丹麥及美國的合作研究發現,女嬰在飢荒、疫情和其他不幸事件中,比較能夠存活下來。
在台灣,這樣的優勢由歷年來新生兒死亡也可以看到。新生男嬰死亡多於女嬰,平均約高出25%。
嬰兒期,是兩性行為差異較少的階段。因此,女性的這個優勢,部分的原因應該在生物學上。
研究專家檢視了250年以來,在嚴酷情況下,不滿20歲死亡的人。包括1800年代早期千里達、美國的奴隸制度;瑞典、愛爾蘭、烏克蘭在18、19以及20世紀的飢荒;1800年代冰島的麻疹疫情。
女性的優勢始於嬰兒
根據研究,即使一般死亡率都很高,女性仍然比男性平均多活了6個月到4年。
由年齡分佈來看,在嬰兒時期,女性生存最優勢,新生女嬰比新生男嬰更堅韌。
這個女性生存優勢的原因,可能是基因或荷爾蒙。例如:雌激素能夠加強免疫系統來抵抗感染。
編輯來源:HealthDay News(2018.01.16)、國家科學院學報
(PNAS) on line(2018.01)
+ read more

2018.01.04
生技產業需要更關注女性健康!
當代,我們已見證到許多新形態的避孕方式、生育治療,和陰道健康照護的治療。然而,在生技產業裡,針對女性健康的投資卻寥寥無幾。儘管在過去幾年,生技產業出現大量的首次公開招募活動和新玩家,包括Agile(敏捷)、Daré、Juniper、Myovant和ObsEva等,關於女性的生物科技卻仍還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美國在2015年,花費在女性健康上的人均支出,比花費在男性健康上的24%。然而,對於女性健康相關初創公司的投資,卻只有數百萬美元(而非數十億美元),僅僅只佔針對女性擔任領導者公司的創投資金的5%不到。
有三個關鍵原因,說明了為何女性健康—作為生物科技領域內的一項專門領域—才剛開始起步。
生技產業領導者的性別差距
毫不意外地,許多和女性健康相關的生技公司,是由女性擔任領導者的。然而,在所有的生技產業公司中,只有僅僅不到10%的首席執行長(CEO)職位是由女性擔任的。
這為什麼重要?女性和男性關注的層面不同(想法不同),尤其在關乎他們健康的這個議題上。多數女性可能會經歷一連串關鍵的生命階段和選擇—包括月經、妊娠、計劃生育、更年期,和賀爾蒙治療。而這些是男性沒有親身經歷過的。這也意味著男性較不可能意識到改善女性健康的價值—創造新興類型的治療,並增加女性在健康醫療上的選擇。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晉升為生技領域的領導者,我們可以幫助我們的男性同行了解我們的健康需求,以及創新能如何提供幫助。
以避孕藥為例子:荷爾蒙藥丸的圓形口服製劑包裝,長期以來一直提供給女性一種實際上的選擇。然而,藥丸必須每天服用、可能會與其它藥物相互作用,且光是簡單的人為疏失就可能降低藥效,導致意外懷孕。千禧世代的年輕女性渴望找到其它更長效且方便的避孕選擇,尤其是那些對自己學業、事業和家庭有著詳細規劃的女性,和那些保有健康和永續生活風格的女性。
另一個經常被忽略的考量是女性比男性更可能會面對的保健問題。由於許多因素(包括性別造成的薪資差距),女性更可能需要醫療資助,並透過像Medicaid醫療補助計劃這類公共計劃,來獲得醫療保險,使用醫療資源。事實上,女性是Medicaid醫療補助計劃的多數受益者。這也意味著,創新的生技企業需要考慮整體的健保生態系統,並規劃安排,才能讓女性使用得到他們的產品。
女性在臨床試驗中的代表性不足
醫學創新立基於現有研究和科學知識的基礎之上。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才制定了指導方針並立法,為確保女性群體在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中,具有統計上的代表性。在任何創新的領域裡,企業都會遵循既有的研究或證據。因此,以往科學知識中女性在臨床試驗的代表性不足的這個問題,便會影響未來針對女性醫療的新開發。因此,無論是聯邦政府或者生技產業資助的研究,任何涉及臨床研究的研究者,都必須特別注意有足夠的女性參與該臨床研究。並且應該要設計一些研究,來有效說明在治療上的潛在性差異。
只有積累了大量的科學數據,才能夠為女性提供更具個人化的醫療選擇。
「一體適用法則」(ONE-SIZE-FITS-ALL APPROACHES)
長久以來,醫學界一直採取這種「一體適用法則」(也就是不會特別去關注女性在臨床研究上的代表性不足,和臨床治療上的性差異)。因此,若是生技產業的領導者和投資者也不特別去關注女性的健康時,這產業便會持續保有盲點,而無法看到那些可能成為市場機會的創新。
「個人化醫學」的出現,為嶄新且重要的治療方式打開了大門。不僅女性需要和男性不同的治療方式,女性整體更能由生物學、遺傳學、健康史、人口統計學,和種族/族群等面向的差異,更進一步地分為更多的次群體。而每個次群體,都需要獨特設計的治療方法和程序。這種「醫學可以並且應該個人化」的思維,伴隨著能更好地開發醫療的技術(像是基因體定序或機器學習等技術),將會為女性帶來更多個人化的醫療選擇。
向前邁進
越來越多為了女性健康而創立的公司崛起,且這些公司又由女性擔任領導者。創業投資家和銀行家也逐漸被吸引到這個專業領域來,這五年以來,針對這領域內初創企業的投資,持續穩定地增長。
同時,女性仍是家庭中的主要健康照護決策者。女性在為自己和家人做治療相關的決策時,越來越看重治療效益、費用和便利性。這表示企業端在開發針對女性的療法時,不僅僅要思考該療法能如何改善她們的健康和身心狀態(well-being),同時,也需要考慮該療法對女性而言的效益和她們使用時的便利性。
隨著往前邁進這一步,生技產業務必不要忘記,迄今為止,改善女性健康的任務進展地有多麼地緩慢。女性健康若能改善,往往也能替產業帶來更多的創新。若避孕藥的治療方法和藥物的可近性改善後,能使女性更好地掌握她們的生育,避免意外懷孕。女性因此能完成學業、進入勞動力市場而保有經濟上的自由。這對於女性群體和整體的社會經濟而言,都會是相當有益的。
所以說,支持這些和女性健康相關的研究和發展,不但有「前」景,也有「錢」途。
翻譯來源STAT(2017.12.08)
+ read more

2018.01.02
冬天更容易減重?
研究指出,在寒冷中運動比在溫暖的氣溫下運動能消耗更多卡路里,使減重更容易。科學家發現在攝氏
-9到
-5度的氣溫下運動所消耗的卡路里,比在10-15度中運動的人多出34%。
此研究為一運動強度高的計畫Wyoming
Study,研究團隊測量53名參與者,包含男性和女性,其在春天及冬天爬山時所消耗的卡路里,並進行性別分析。研究結果呈現:男性在春天時爬山平均每天消耗3,822卡,冬天則是4,787卡;女性於春天爬山平均每天消耗了3,081卡,冬天則是3,880卡。
雖然光靠運動要減重不太可能,但這群人的確減少了一、兩公斤.他們在冬天消耗的熱量比攝取的熱量每日平均多出2,000卡,在春天則多出1,000卡,女性比男性多。
這是第一個測量人體在實境中卡路里消耗變化的研究,而不是在實驗室中測量。
研究作者Cara
Ocobock博士表示,在寒冷中身體必須消耗更多能量才能保持體溫恆定的狀態。在低溫中,人不用做任何事也會消耗較多的熱量。例如,睡在冷的屋內,基礎代謝就會自動提高。整體來說,寒冷(但不是冰凍)的溫度會增加熱量消耗達30%。2014年的一篇論文發現,使人發抖的氣溫可以產生更多用以禦寒的「棕化脂肪(brown
fat)」,因此能燃燒產生卡路里。
事實上,很多因素會影響你消耗多少熱量,但總體來說,冬季的戶外活動讓效果加倍。
編譯來源:STAT(2017.12.20)
+ read more

2017.12.25
男人比較容易得流感?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各種感冒症狀也隨之爆發。醫生跟女性可能發現,男人更常在抱怨流感的症狀,甚至還出現「男性流感(man
flu)」這樣的詞彙。台灣在H1N1流行時,也是男性罹病的居多,為什麼?
男人是無病呻吟?還是真的比較體弱?
一項來自加拿大的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女性,呼吸系統疾病對男性的攻擊的確更為猛烈!
為了比較女性和男性的流感症狀,家庭醫學臨床助理教授Kyle
Sue博士,回顧了一系列人及動物的研究和流行病學資料。
研究證據顯示,男性的免疫系統比女性較弱,特別是當涉及到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時。男性更容易受到感染、症狀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男性更容易因流感而住院治療。
研究作者Sue博士表示,男女之間有許多生理差異,所以對感冒和流感病毒的反應不同是很合理的。
研究的系統回顧內容
香港的一項調查顯示,當流感襲擊時,成年男子比女性同伴面臨更大的住院風險;另一項美國研究也發現,在所有情況相同的情況下,男性可能比女性面臨更高的死於流感的風險。
還有一項調查顯示,面對流感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男性比女性面臨更高的併發症風險。
此外,幾項老鼠研究指出,荷爾蒙可能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保護,免受流感症狀的全面衝擊。
另有以患者為基礎的研究同樣顯示,流感的發作可能會引發女性比男性更強的免疫反應,從而減弱症狀的全面影響。
另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對流感疫苗的反應比男性更強烈,而睪固酮水平較高的男性對流感疫苗的免疫反應較低,這意味著睪固酮可能會抑制整體免疫反應。
Sue博士承認這個研究沒有考慮到男女之間的其他差異,例如吸煙的習慣,或男性在自我照護和求醫方面比女性消極等。因此,還需要更多研究來佐證。但他表示,迄今為止的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流感」在現實中有一定的基礎。並且,如果這個的論點是真實的,可能意味著流感治療需要針對性別差異提出因應。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染病科主任Ebbing
Lautenbach博表示,這項最新的分析,將相關研究與資料的回顧做得很好。但儘管如此,研究並未證明男人對呼吸道感染的反應比女人糟,如果真的是如此,又是糟到什麼程度。要證明流感的性別差異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編譯來源:英國醫學期(2017.12.11)、UPI、Medical News Today
(2017.12.12)
+ read more

2017.12.15
性別之戰:女性比男性更健康嗎?
隨著性別平等在社會政治領域的愈趨進步,除了平等和公平之外,性別間仍存在著極為重要的身體差異,運動訓練就是一個這樣的領域。但是,一項新的研究挑戰了傳統認為男性運動能力優於女性的看法。
這項研究檢驗了顯現在身體有氧功能上的性別差異,更具體地說,是著重於性別如何影響人體在開始運動時處理氧氣的能力。來自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Thomas
Beltrame帶領了此項研究,研究發現發表在《應用生理學、營養學和新陳代謝》期刊上。
女性勝過男性3%
過去的研究認為男性的氧氣攝取能力(此為衡量有氧功能的標準)比女性來得快,而女性則比兒童和老年人更快。但是,這個問題還沒有在健康的年輕人身上探討過。因此,研究人員假設在這個人口樣本中,過去對男性氧氣置換速度比較快的研究結果也會是正確的。
研究團隊招募了18名健康的年輕參與者,其中9名為男性、9名為女性。所有參與者都非常具有活力、有著相似的年齡、體重和有氧功能。參與者被要求參與「心肺功能增量跑步機運動試驗」,及3次中等強度的跑步機運動試驗。測試結果顯示:「女性的周邊肺動脈氧氣攝取動力顯著地比較快。」更具體地說,在持續運動的狀態下,女性體內氧氣循環的速度比男性快30%。換句話說,女性可能天生更具運動能力,因此推翻了原本男性優於女性的說法。
調查結果可能會改變運動訓練
滑鐵盧大學應用健康科學院教授Richard
Hughson表示:「我們發現女性的肌肉能更快地從血液中攝取氧氣。因此,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女性擁有一個更優越的有氧系統。」
氧氣攝取是測量有氧功能的標準,它描述了體內每分鐘可以攝取和使用的氧氣量。正如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所解釋的,我們的耗氧率「提供了測量進行高強度有氧代謝之最大能力,而其與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因此,較高的氧氣處理速率意味著女性可能比較不容易肌肉疲勞,並有可能在運動上表現的更好。她們也可能具有較好的恢復力,因為較高的氧氣處理能力意謂著消耗較低的體力。
Beltrame教授說:「調查結果與人們普遍認為男性的身體天生更具運動能力剛好相反。雖然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女性氧氣攝取速度較快,但這項研究動搖了傳統的觀點……這可能改變我們評估和運動訓練的方式。」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12.0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