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2.01
繼「Me Too」後 美國女演員力爭「平等權利修正案」通...
自從川普選總統,女性的權利受到白宮和全國各保守州的多個戰線的攻擊。女人艱苦奮鬥而來的權利以及過去一個世紀所取得的進步正受到挑戰。回應這樣的現象,近日美國女演員與國會議員一起力爭「平等權利修正案」批准期限取消及持續努力讓修正案獲得批准。
「平等權利修正案」是美國憲法的一項修正案,旨在確保所有美國人不分性別享有平等的權利。此修正案於1923年首次浮上檯面,於1972年在國會通過。但要修改憲法,該修正案同時需要在38個州獲得同意,但當時只有35個州在1982年最後期限之前完成同意。雖然內華達州和伊利諾伊州自1982年起分別成為第36和第37同意此修正案的州,但上週弗吉尼亞州在州立法機構中投票時並未成功讓該州成為第38州。但是,即使如此,仍需要取消批准期限,才能修憲成功。
演員派翠西亞·艾奎特表示,女性在美國的待遇與男性沒有同等的價值,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在憲法中並沒有納入男女平等的價值。
演員阿麗莎·米蘭警告那些尚未同意「平等權利修正案」的州立法者,「不同意將會付出很高的代價。無視「平等權利修正案」將在選舉時會有後果,「我們會給你好看」。過去他們曾經做到過。
演員們加入了包括議員斯皮爾及議員馬洛尼在內的民主黨代表團。而代表團還包括代表塞內卡瀑布的共和黨眾議員湯姆·里德。塞內卡瀑布是「平等權利修正案」首次浮上檯面的地方。斯皮爾的決議文是要取消通過「平等權利修正案」的最後期限,而馬洛尼的提案是重新啟動修法程序。
馬里蘭州民主黨議員桑斯卡丹和阿拉斯加州共和黨議員麗莎穆爾科斯基在參議院提出了一項配套聯合決議,以取消批准的最後期限。
當「平等權利修正案」於1972年通過時,女性在國會任職有15名;在2018年中期選舉之後,創紀錄地有127名女性在國會中佔有席次。
編譯來源:CNN(2019.01.29)
+ read more

2019.01.31
性別平等都是男性的功勞?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UAE)日前頒發性別平等獎(Gender
Balance Index
Awards),表揚支持性別平等的公部門單位與人士。獲獎者清一色全是男性,引發爭議。
阿聯在2015年制訂了性別平等目標,計畫在2021年成為全球前25名的性平國家。2017年首度發布性平指數,同年頒發第一屆性別平等獎,透過獎項表彰公部門投注的努力。
性別平等獎分為最佳倡議者、最佳政府機構、最佳聯邦機構、最佳性別平等倡議三個獎項。2018年獎項獲獎者分別為副總理兼內政部長Sheikh
Saif bin Zayed
Al-Nahyan、財政部、聯邦競爭力與統計總局(FCSA)以及人力資源部,後三單位皆由男性代表領獎。
阿聯性別平等委員會表示,2018年獎項的獲獎機構「剛好」都是男性領導,並補充2017年有女性獲獎。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常務理事打趣地表示,可能阿聯國中的性別平等只和男性有關,所以得獎者皆是男性。
還有進步空間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資料顯示,阿聯是波斯灣地區性平表現最好的國家。1975年該國投入職場的女性人數只有1,000人,2015年有135,000人。此外,全國有43%的女性擁有大學文憑,男性僅有23%。
然而,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發表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指出阿聯在149個國家中排名121名。雖然阿聯女性擔任議員、資深官員、管理人員數量變多,但整體薪資差異反而擴大了。
並且,根據人權團體的說法,性別歧視在阿聯仍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特別是在法律體系。法律體系優先考慮男性在家庭和個人方面的權利,如婚姻、離婚和子女監護權。只要攻擊不超過伊斯蘭法律規定的限制,阿聯法律也允許家庭暴力,男性在家裡擁有很大的管控權。
編譯來源:Guardian (2019.01.28)
+ read more

2019.01.30
HPV疫苗有群體保護效果嗎?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在引入四價與九價HPV疫苗的十年內,無論有沒有施打HPV疫苗,13至26歲年輕女性身上的HPV病毒感染都顯著減少。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評估疫苗的有效性以及群體保護效果是指導公眾健康管理、醫療諮詢、疫苗接種以及抹片檢查建議的基礎。
然而,HPV疫苗的效用在社區婦女會比較低,主要因為:社區婦女在施打疫苗前就已經感染HPV病毒、比較低的遵從性(例如:沒有完成施打程序)或是較臨床實驗對象不健康等。
研究怎麼做
研究人員對1580名13至26歲的年輕女性進行了檢測,這些研究對象在11歲之後參與四項醫院門診觀察研究並有性經驗。她們都感染了疫苗所預防的病毒類型,並區分為有施打過疫苗與未施打過疫苗兩組。蒐集HPV病毒樣本的方式是採自我採檢或是至醫療院所採檢兩種。
而研究對象的疫苗接種情況則是透過免疫接種資料庫獲得,研究團隊蒐集了四個時期的資料,分別為2006至2007年371位、2009至2010年409位、2013至2014年400位、2016至2017年400位。
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約19歲,有70%至77%是非裔美國人或是多元種族。50至56%的參與者表示,至少有兩位或以上的男性性伴侶。參與者的HPV疫苗接種率為84%,97%接種4價疫苗。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在已接種疫苗的參與者中,感染6、11、16、18型HPV病毒(也就是四價疫苗防治的HPV病毒類型)的比率從35%降至6.7%;未接種的參與者感染率也從32.4%降至19.4%。
已接種疫苗的女性感染HPV31、33、45、52、58型的比率(九價疫苗防治的其他HPV病毒類型)也從23.4%降至7.3%。但未施打疫苗的女性,這五型的HPV病毒感染率有微幅上升,從22.9%上升到36.1%。
疫苗的有效性在2013年至2014年所蒐集到的參與者資料顯示為最高,達90.6%。
這項研究的限制在於第四期施打九價疫苗的參與者比較低,限制了研究檢視九價疫苗對於HPV病毒盛行率的趨勢影響。再者,該研究結果可能無法普遍化為全美國人口。
對於許多已施打四價疫苗的美國女性,疫苗是否有交互保護作用、是否需要再施打九價疫苗,是很重要的問題。然而,目前美國疾管局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對於已施打四價疫苗的女性是否要施打九價疫苗並沒有提出任何建議。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19.1.22)、Pediatrics(2019.01)
+ read more

2019.01.29
高潮有助受孕
生育專家指出,高潮有助受孕,使婦女懷孕的可能多出15%。
英國CORK大學應用心理學講師Dr. Robert
King表示,在女子高潮時,精子會被吸往發號施令的卵子。因為「愛情荷爾蒙」催產素(oxytocin
)的分泌會刺激子宮肌收縮,把精子「推」往受孕機率最高的地方。他強調「性興奮刺激和親密感在生育裏並不是無關緊要的選項」。
Dr.
King研究6位女性志願者,年齡26-52之間,測試女性高潮和其懷孕的機率。
這些婦女記錄一個月裏,在家中使用振動自慰器達到高潮的數目。之後他比較高潮和沒有高潮時,子宮裡液體(自身分泌的潤滑液)的多少。
結果顯示婦女高潮時,多15%的液體會存留著,也是精子留在子宮的數量指標。
Dr. King
指出:「當精子經由子宮頸進入子宮時,精子留在子宮等於受孕機率較好。女性高潮明顯的協助這個過程。」
女性的高潮長久以來是一種神秘,進化論科學家以前認為高潮對成功受孕並没有任何角色。
Dr.
King説:「一些人辯稱因為女性高潮不易達成,所以沒什麼作用,即使在培養伴侶之間有更親密的連結。但這並不表示高潮無重要的進化功能。」
因為很多從未有高潮的人,受孕也無困難,所以將生育和性快樂連結在科學上有很大的爭議。2010年BBC的一個記錄片將性高潮和受孕連結在一起,子宮和輸卵管的收縮有助懷孕的理論很吸引人。
布拉格一位人工受孕專家Dr. Hana Visnova同意Dr.
King的説法,但認為需要更多的研究。
她說壓力和不孕相關,高潮可以有效對抗壓力。身體在壓力下,荷爾蒙包括腎上腺素、皮質醇和去甲腎上腺素充滿在血液中,通知身體正受到威脅,絶對不是懷孕的好時機。這是一種古老的、進化的反應,是一個很真實的障礙。而「性」是對抗壓力的方法之一。
她建議想要受孕的配偶避免正經八百的性交,那會使性的愉快經驗失焦,導致情緒不穩、關係出問題,悲傷、焦慮,乃至性生活的隔閡。所以要讓性永遠有樂趣,就要丟棄敷衍草率的「太有目的」的性。
但是男女高潮的差異很大,根據去年五月佛羅里達大學發表的研究發現,性交時91%的男學生通常有高潮,而女性只有39%。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1.09)
+ read more

2019.01.28
減重?一定要忌口!
進入新的一年人們發誓要忘卻丟掉的事情總是不少,想拋開遠離不好的工作、各種關係或是習慣等等,但往往新年一開始沒想到自己就增重變胖了。每年一月最受歡迎的新年新願望就是減重,但就長期來看,節食遠比運動來得重要多了!
營養學家Lisa
Drayer說,所有熱量都是從你攝取的食物和飲料進入體內的,但你會消耗掉的卡路里量卻只有一小部分是透過運動才消失的。人們要減重的話,真的只要注意飲食就好。
身體如何消耗熱量?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的研究者Alexxai
Kravitz指出,一般人體能量消耗主要來自三個部分:維持身體功能運作所消耗能量的基礎代謝率,佔整體能量消耗的60-80%,隨年紀增長代謝會變差,只有當肌肉密度增加,代謝率才會提高;接著是攝取食物後消化、吸收代謝所耗掉熱量,佔10%;而一般體力活動消耗的熱量,如:走路、打字、運動等,則佔10-30%。非運動員的一般人經由運動每日大概燃燒5-15%的卡路里,完全比不上每日飲食攝取到的熱量,而且任何有健身過的人都可以告訴你,運動會刺激提高食量,將會摧毀任何想減重的意圖。
靠運動消耗能量是杯水車薪
根據哈佛醫學院計算過,一個體重約84公斤的人,以每小時4公里的速度,在走路30分鐘後會消耗200大卡,但是這些熱量只要在吃下4片巧克力餅乾或1球半的冰淇淋或喝近兩杯紅酒後就可以被抵銷掉。甚至充滿活力的踩腳踏車課程,可以消耗700大卡,但只要喝下一些綜合飲料或一片蛋糕就完全前功盡棄。
為了消耗熱量所要花的時間長度,和吃只下幾口食物相比,兩者非常不成比例,所以你的目標如果是要減重,最好不要靠健身,而是吃少一點。簡單一點來說,3,500大卡大概等於1英磅(450公克)的脂肪,如果你想每周瘦將近半公斤,大概每天要減少攝取500大卡的熱量,所以如果你有喝汽水,戒掉它是最簡單的減重方法。另外,運動會增加食慾,尤其是那些長時間耐力運動或舉重運動。
但是運動並不是不重要,它還是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道、密度和彈性,同時有助對心臟病與糖尿病的疾病控制,也可以改善心情,幫助對抗憂鬱症。
編譯來源:CNN(2019.01.05)
+ read more

2019.01.25
晚餐與就寢的間隔長短無關乎健康
營養師建議至少在睡前兩小時吃晚餐,讓血糖在就寢時穩定下來。不過,日本的研究發現,事實上,這兩小時的差距對長期血糖水平沒有影響。
研究對1,573名健康成年人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追蹤,監測他們的進餐時間和睡眠模式,並定期進行血液檢查。大多數參與者在晚餐和就寢之間至少隔了兩個小時。
當研究人員分析血液結果時,他們發現人們進食的時間對他們的長期血糖水平(HbA1c)沒有影響。相較於進食與睡眠之間的時間間隔,體重、血壓、運動、吸菸和飲酒對血糖的影響更大。
研究表示,與普遍看法相反,確保一日的最後一餐與就寢時間的間隔並未顯著影響血糖HbA1c水平。人們與其關注這一部分,不如更多地關注健康飲食、獲得充足的睡眠、避免吸菸與飲酒及避免超重,因為這些因素對代謝有更深遠的影響。
美國心臟學會曾發表科學聲明表示,進食時間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還需要更多研究來探討。過去的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較晚吃晚餐對心血管代謝健康有潛在地傷害,但是因為研究規模受限而樣態又相當多樣,以致於難以有具體結論並提供相關建議。
編譯來源:
* Daily Mail(2019.01.21)
* Meal Timing and Frequency: Implic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30 Jan 201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