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4
防曬乳液不一定防曬
美國洛杉磯報導指出,又有一家防曬乳液製造商因標示不實被起訴,這已經是第九起類似案件了,其他被起訴的品牌包括:水寶寶(Coppertone)、香蕉船(Banana
Boat)、夏威夷熱帶(Hawaiian
Tropic)、牛蛙(Bullfrog)和露得清(Neutrogena)。
報導指出這些品牌被控有誇大功效和誤導消費者的嫌疑,讓消費者誤以為只要有擦防曬乳液,就可以長期曝曬在太陽下。這些控訴的重點在產品的標示上,很多防曬乳液的標示都宣稱此產品可以隔絕有害的UVA和UVB紫外線,更聲稱此乳液可以防水,即使游泳也一樣有效;美國製藥商先靈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更聲稱其產品「水寶寶防曬乳液」可以提供比人體多45倍的保護層對抗UVA和UVB紫外線,但是研究顯示這些乳液的成分只能隔離UVB,並不能有效隔絕UVA紫外線;此外,這些產品即使可以隔絕部分UVA短波紫外線,但是,對於會穿透至皮膚深層的UVA長波紫外線卻一點效用也沒有。
露得清(Neutrogena)的代言人在訴訟過程中並未多做聲明,僅表示這些乳液都是經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檢驗合格的產品;先靈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的代言人也表示這些標示和廣告都是遵照FDA的規範撰寫的。
+ read more
2005.12.12
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美國哈佛大學在11月份的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提出報告,表示2001年時全球約有7百萬人死於12種癌症,而造成這些癌症的主要因素有9項,只要平時多注意,3分之1的癌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這項由全球一百多位科學家合力提供數據及醫學證據的研究指出,抽煙、飲酒過量、缺少蔬菜水果、過重、不安全的性行為、城市空氣污染、缺乏運動、針頭感染、及室內使用燃料的煙等,這9種引發癌症的主因如果平時多注意,可避免243萬起癌症的死亡。其中抽煙為肺癌、口腔癌、胃癌、胰臟癌及膀胱癌的主要因素,為最嚴重,尤其是這243萬起可避免的死亡當中,肺癌佔了37%。其次則為喝酒及缺少蔬果的攝取。
哈佛大學的Dr. Majid
Ezzati表示,抽菸的問題多在發展中的國家。已開發的國家則是肥胖的問題。而不安全的性行為則是子宮頸癌的主因,且大多是在抹片檢查率偏低或缺少診所服務的地方。東亞及南亞要特別注意空氣污染的問題。而室內燃料所產生的煙污染則是以中國為主。Dr.
Majid
Ezzati認為,不管現代科技多進步,要避免癌症死亡,預防仍是最有用的方式。
+ read more
2005.06.10
台灣女性最憂慮的五大健康威脅
您知道女性最憂慮的五大健康威脅是什麼嗎?根據台灣女人連線的2005年「婦女健康分區座談」的問卷調查,女性最大的健康殺手前五名為:婚姻暴力、性侵害、不安全的性行為、癌症及憂鬱症。
婚姻暴力
婚姻暴力是親密關係的破壞,受暴女性有身心方面的疾病,如罹患憂鬱、焦慮、身心症、飲食異常及性功能失調,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經常反覆出現於記憶,影響人際功能,損害自我價值。對於受暴婦女,除醫療社工介入之及時救援與治療外,應給予完善長程的身心照護。
性侵害
歷年性侵害被害人主要年齡層分佈在12-17歲(超過五成),顯示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不足。暴力傷害的發生,使得青少女受害者更常發展為日後的不穩定人格、反覆自我傷害、以及其他身心不適症狀。
不安全的性行為
民國84年~89年青少女性經驗的比率上升5.5%,但每次性行為都有徹底避孕的比率卻只有上升0.2%。此外,台灣青少女生育率也位居亞洲已開發國家之冠[1]。因此,未預期懷孕成為青少女健康的隱憂。
根據民國91年與87年的統計,有偶婦女以保險套為主要避孕方式的比率有提升(民國87年為31.8%,民國91年為40.7%)[1],以此推估仍約有六成的有偶婦女在性行為時沒有避病。目前我國女性愛滋病感染者當中,異性戀為最大的傳染途徑(79.0%),在台北市對於HIV感染者的婚姻狀況統計中,女性HIV感染者中,以已婚者最多(64.8%),顯示婚姻內之性行為亦應注意避病的重要性。
憂鬱症
目前,台灣所有女性中約有20~26%的人會有憂鬱症,根據91年的調查,「職場關係」、「親子關係」、「夫妻關係」為台灣女性憂鬱的主因。繼癌症、愛滋病之後,世界衛生組織將憂鬱症視為21世紀三大疾病及衛教預防重點工作。目前對於憂鬱症病因研究顯示,女性憂鬱症盛行率高於男性的原因非單一因素,而是社會、心理、生理多種條件互動下的結果。女性憂鬱症的發作期較長,較易慢性化、復發率較高,與女性社會角色的慢性壓力、心理調適難題有關。女性憂鬱症盛行率高,未必代表女性具有性別決定的不良體質或易病性,而是反映女性在社會環境中承受了較多的壓力。
癌症
乳癌是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的第四位。好發年齡集中在40-49歲,除了比子宮頸癌的主要好發年齡稍晚(約5年)之外,比其他癌症要早。民國92年台灣女性乳癌死亡率較82年死亡率增加63.19%,各年齡層(40~79歲)的死亡率幾乎相當,其中以55-59歲、65-69歲稍高[1]。顯示出乳癌的死亡發生年齡比起其他癌症更年輕化。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每年約有5000-6000人罹患,約有950-1000人死亡,死亡率為是已開發國家美、日、法的三倍。好發年齡依序為40-44歲、45-49歲、35-39歲。高死亡率的年齡層集中在75歲以上。
+ read more
2005.06.02
菸草公司瞄準女性市場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1969-2000年間約700萬筆文件記錄,研究菸草公司如何誘使女性加入吸菸的行列。領導研究團隊的Carrie
Carpenter對於菸草公司為了吸引女性抽煙曾做過這麼多複雜的研究調查更是訝異,她表示,至少有320份的研究調查是專門針對女性吸菸的模式而作,包括1982年的一項報導,即女性認為吸煙可以應付神經過敏,因此女性購買香菸的動機與她所承受的神經過敏程度有關。
其它用來吸引女性吸菸的一些誘因還包括:1970年代為女性發明的細菸;1980年的R.J.
Reynolds Co
以獨特的味道減低食慾,使女性以為吸煙可以減肥;以及1987年Philp
Morris報導細長形的菸以及淡菸其實比較健康等。
這項研究結果刊登於「上癮」期刊(addiction)。Carpenter表示,在美國已有19%的成年女性吸菸人口,而研究並瞭解菸草公司曾經做過的事才有辦法找出使女性戒煙的關鍵。John
Hopkins大學的Jack
Henningfield也表示,菸草公司花費如此多的心血要使女性吸菸而非幫助她們戒煙,實在是很大的不幸。
+ read more
2005.01.24
二手菸與子宮頸癌
之前已有研究顯示,婦女吸菸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刊登在一月份美國婦產科學期刊一項新的研究除了再次確認這項論點之外,還要警告吸二手菸的女性也要同樣的注意自己罹患子宮頸癌的可能性。
美國華盛頓郡在1963年與1975年各做了一次大型問卷調查,並在之後追蹤罹患癌症的紀錄。發表此報告的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發現,1963年所調查25,000位婦女中,與「沒有受菸害」的婦女相比,「抽菸婦女」得到子宮頸腫瘤的機率是「沒有受菸害」婦女的2.6倍;而「吸二手菸」的婦女,得到子宮頸腫瘤的機率也比「沒有受菸害」婦女高達2.1倍。在1975年調查的26,000名婦女中,「抽菸婦女」得到子宮頸腫瘤的機率是「沒有受菸害」婦女的1.7倍,而「吸二手菸」的婦女得到子宮頸腫瘤的機率是「沒有受菸害」婦女的1.4倍。「沒有受菸害」在此表示除了自己不抽菸,生活周遭也沒有人抽煙。
Dr. Anthony J.
Alberg認為,從1963年世代的研究結果來看,2倍的風險機率似乎過高,應該是1975年的1.4倍較為合理,並懷疑1963年的風險機率會如此高應該另有原因,但目前並無任何確切的證據。不過Dr.
Alberg也強調,如果吸菸會導致子宮頸癌,那吸二手菸導致子宮頸癌也不足為奇。
+ read more
2004.12.24
氣喘與家中常見清潔用品的關聯
英國人一直認為,家庭中常見的清潔用品如漂白水、消菌劑、清潔劑等,是小孩子氣喘的來源。在一項7000人的研究中曾發現,經常接觸、或在充斥著這些化學製品環境中的小孩,罹患氣喘的機率是其他小孩的2倍。研究員強調,家庭中常見的漂白水、消菌劑、清潔劑等並不會直接造成孩童的氣喘,但這些用品卻和氣喘有明顯的關聯。
這項刊登在胸腔期刊(_Thorax_)的研究報導,是從90年代初期便開始追蹤出生在英國Avon地區小孩的家庭與生活方式,從母親懷孕起持續到小孩子8歲。雖然孩童的肺部受影響是在母親體內,亦或是胎兒出生後開始的還不清楚,但是肺功能是明顯有被影響到的。
雖然研究是針對小孩的肺部健康,但我們同樣應該關心的是,平時最直接會接觸到這些清潔用品的其實絕大部份是女性,而這些化學物質對女性身體的影響應該是大家要關注的議題。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