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睪固酮療法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4.02.26
男性睪固酮療法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日前指出睪固酮療法會增加男性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目前正在評估更多資料中,未來評估工作完成後將會再發佈最後結論與建議。   睪固酮是對男性成長及雄性性徵發展很重要的一種荷爾蒙,在美國FDA僅核准睪固酮產品可用在因疾病或醫療狀況而致缺乏或低睪固酮濃度的男性身上,例如:因基因問題、化療、或下視丘及腦下垂體出現問題而導致睪丸無法製造睪固酮者。而睪固酮產品種類包括外用凝膠、透皮貼劑、口腔黏膜遞藥及注射方式。   美國FDA這次發佈這項訊息主要依據兩項研究的結果:第一項研究在平均60歲以上男性身上發現服用睪固酮會增加30%的中風、心臟病及死亡風險;另一項觀察性研究則發現,在服用第一次睪固酮處方後的90天,65歲以上及有心臟病病史的65歲以下男性,心臟病風險增加了2~3倍。   美國FDA表示,睪固酮產品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仍在評估中目前未有結論,提醒病患不要在沒有與醫師的情形下自行停藥,醫師也應斟酌藥物的效益是否大於其風險,並按照仿單標示開立處方。     資料來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 read more
體重過輕的男孩較容易情緒低落
2014.02.10
體重過輕的男孩較容易情緒低落
  過去已有不少研究證實,孩童時期的肥胖是一個健康問題,可能影響未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氣喘與睡眠窒息症等疾病發生,同時也會因為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汙名而產生壓力,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另一方面,探討關於青春期體重問題的焦點通常都圍繞在女孩身上。   不過這並不表示男孩就不會因為在意自己的身體意象而產生壓力。最近的兩個研究發現,青春期的男孩如果自認為自己過瘦,較容易感覺情緒沮喪、低落,程度甚至比那些自認為過胖的男孩更為嚴重。   因為身體狀態與維持健康息息相關,美國疾病管制局針對兒童與青少年制定了一套BMI指標以做為健康體重的判別標準。根據這項標準,美國疾病管制局估計約有3.5%年齡介於2到19歲之間的孩童與青少年有體重過輕的問題,同時指出這可能對未來的身體健康狀況造成影響。   主導一系列相關研究的Blashill博士發現:那些體重正常甚至稍微高出平均值的青春期男孩若自認為自己的體重不足,所表現出來的情緒沮喪症狀與同年齡的其他男孩相比是最嚴重的。同時,也發現這份對於體重過輕的恐懼很可能促使年輕男性開始使用類固醇。   另一份研究的結果也指出:將自己歸類為體重過輕的青春期男孩曾經遭受霸凌或常感到情緒沮喪的機率都較高,也更可能因此選擇使用類固醇。   Blashill博士表示:青春期的女孩傾向內化並努力使自己達到纖瘦美感;青春期的男孩則傾向強調更具有肌肉線條的體格。我們發現有些青少年因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達到那個通常不可能達成的身體形象而倍感折磨,可能因此轉而採取較為激烈的手段。   不幸的是,關於青少年使用類固醇的有效療法目前並未有充足的相關研究,不過,Blachill博士同時也指出,認知行為療法已被證實能夠有效的幫助那些考慮或已經開始使用類固醇的年輕男性,協助他們面對身體意象認同所帶來的困擾。他呼籲所有幫助輔導青少年憂鬱的臨床醫護人員,特別是在照護那些因為他們的體重而遭受霸凌的男孩時,應當要注意他們可能使用類固醇的潛在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心理學會期刊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 read more
中年男性喝太多酒 小心腦袋退化提早發生
2014.01.22
中年男性喝太多酒 小心腦袋退化提早發生
  過去有不少研究都顯示適量小酌幾杯對健康無害,但豪飲而無法自我節制對身心都會造成負面影響,長期過量飲酒尤以對肝臟的傷害最大,嚴重將引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等疾病。最近英國則特別針對過量飲酒對腦部功能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男女相比較,中年男性常牛飲酒精將會提早發生腦力衰退的時間。   這項研究分析英國5,000位男性、2,000位女性公務員的資料,這些參與者在1997-1999年間加入研究時年齡約44-69歲。研究在一開始先評估這些參與者的飲酒習慣及腦部記憶力、執行能力,之後研究進行的十年期間,又再評估過兩次。評估執行能力的測驗主要針對幾項思考的技能,例如:論證能力、專注力、問題解決能力。   研究定義重度飲酒為每天喝下36公克以上的酒精,如以不同酒類表示:約25ml的烈酒4~5杯、2品脫的啤酒、175ml的紅酒2杯。研究的結果顯示,每天如果只喝下低於20公克的酒精並不會對腦部記憶力與執行能力造成傷害,但每天超過36公克以上,腦部將會比輕度或中度飲酒者提早1.5~6年開始退化。不過研究在女性身上並未發現相同狀況,其中可能的原因是女性的重度飲酒者非常少。   研究主要領導Simon Ridley博士表示,這項研究屬於觀察性研究,對指出可能影響記憶力衰退或失智症的因素非常重要,不過其中直接的因果關係尚無法從這項研究得到證實,未來應朝此方向繼續深入研究,將會有助於找到預防失智的最佳方法。此外,研究也提醒,除了不飲酒過量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健康均衡的飲食、注意血壓與體重的變化、以及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都會幫助減緩腦力退化。       資料來源:神經醫學期刊(Neurology)          
+ read more
男性避孕藥可望在未來十年內問世
2013.12.10
男性避孕藥可望在未來十年內問世
  透過服用藥物來避孕將不再是女性的專利,日前一項研究的新發現顯示,男性除了戴保險套之外,未來也將可以吃避孕藥來避孕,藥物能阻礙男性在高潮射精時輸送精子細胞,達到避孕的效果。   針對男性避孕藥的討論已久,相關研究大多數所採用的策略就是製造無生殖功能的精子,但長時間使用此類方法將常伴隨嚴重副作用,如:男性性功能障礙、或對男性生育力造成不可逆的影響,甚至有些方法還會對後代產生傷害,這也是目前男性避孕藥研究領域面臨的主要挑戰。   而最近一個澳洲研究團隊在公鼠身上有一個重要的新發現,就是使用避孕藥能控制影響性興奮的自律神經系統,可以讓負責運送精子細胞的兩種蛋白質遭阻擋,使公鼠不育,但卻不會傷害精子細胞的功能,長期下來也不會影響公鼠的性功能,停止藥物後仍可恢復生育力。   研究最後認為這個方法將有助於發展男性避孕藥,下一步的目標希望發展出有效、安全且可逆的男性避孕藥,如果成功的話可望在未來十年內問世。目前雖已存在可阻擋其中一種蛋白質的藥物,未來須要找到的是能同時阻擋兩種蛋白質的藥物。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read more
大豆蛋白、抗憂鬱劑無助改善攝護腺癌患者熱潮紅狀況
2013.10.11
大豆蛋白、抗憂鬱劑無助改善攝護腺癌患者熱潮紅狀況
  更年期女性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會出現熱潮紅、盜汗、燥熱等生理表現,這樣的症狀同時也在男性攝護腺患者接受荷爾蒙療法時可能會發生。日前一項美國研究指出,不像更年期女性一樣,大豆蛋白及抗憂鬱劑並不能改善這些男性患者的不適情形。   研究指出,攝護腺患者通常接受荷爾蒙療法降低雄性激素,以防止癌細胞因雄性激素刺激而成長,而當體內荷爾蒙發生改變時,生理會出現熱潮紅的反應,目前這些男性患者中約有80%會出現熱潮紅。因此,研究希望瞭解大豆蛋白及抗憂鬱劑能否減輕他們的熱潮紅狀況。   研究挑選120名46-91歲攝護腺患者,這些患者因接受荷爾蒙療而出現雄性激素缺乏情形。研究將抗憂鬱劑、大豆蛋白、安慰劑及奶粉以不同方式進行搭配,給予這些患者使用。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單獨服用抗憂鬱劑或大豆蛋白,或者是將兩者併服,都對男性患者的熱潮紅狀況沒有明顯改善作用。   此研究結果說明了對更年期女性可能有用的治療,在這些男性身上相對來講效益卻比較低,未來應特別針對這群男性患者找出更佳的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read more
男性更年期同樣也受雌激素變化影響
2013.09.18
男性更年期同樣也受雌激素變化影響
  過去都認為男性會進入更年期(andropause)單純是因為男性荷爾蒙睪固酮(testosterone)低下所造成,但日前一項新研究指出,睪固酮缺乏連帶也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缺乏相關,所以男性若血液中雌激素發生變化,同樣也會影響男性更年期症狀的出現。   一般男性會將體內部分睪固酮轉化為雌激素,兩種荷爾蒙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減少,但男性進入更年期後,性慾、肌肉力量及精力降低是由何種荷爾蒙所控制影響至今仍不清楚,因此,這項研究想試圖瞭解這個問題。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包括400名20-50歲男性,每月會被施打暫時性降低睪固酮的藥品,然後再使用睪固酮凝膠或安慰劑凝膠,其中有半數參與者還服用抑制睪固酮轉化為雌激素的藥物。   研究進行十六週後發現,當睪固酮濃度下降時,男性的去脂體重、肌肉大小、腿部力量及性慾都會降低,但性功能表現則在濃度非常低時才受影響;而當雌激素製造受到阻礙時,體脂肪則會增加,但性功能會變差。。   這項研究的限制,包括研究時間過短以至於無法看到睪固酮產品的長期風險效益、以及研究刻意設計使睪固酮會突然減少的方法與實際真實會發生的狀況不一樣。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