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2
女性更容易因耐痛而不知道自己心臟病發
由挪威Tromsø大學研究團隊提出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男性,女性更能承受心臟病發作時的疼痛;這可能會使她們沒有感知到心臟病發作,或出現缺乏症狀或無明顯症狀的心臟病。
許多人認為心臟病是突然發生的,患者會抓住他們的胸口然後失去知覺,但心臟病不一定都有胸痛、呼吸急促或冒冷汗等明顯的症狀。很多時候心臟病是逐漸發生的,患者會有噁心、胸痛、顎或手臂疼痛的情況。若是發生沒有症狀、微小症狀或患者沒察覺症狀的心臟病,則稱為Silent
Heart
Attack(下以其縮寫SHA表示),多譯為沉默型或無聲型心臟病。
Tromsø大學的Andrea
Ohrn博士表示:「目前無法確知為什麼有些人會出現SHA,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因為疼痛耐受度很高,以致忽略了胸痛的徵兆。」
研究團隊測試了4,849名成年人的疼痛耐受度-將他們的手浸泡在3℃的冷水中達兩分鐘;另一方面,也透過心電圖了解受測者過去是否有發生過心臟病。
研究人員發現,可以忍受最長時間疼痛的人,最有可能在過去經歷SHA,並且從未被診斷出來,且這樣的關聯性在女性身上更為明顯。
SHA發生在女性身上的比例是75%,比男性的58%要高;這可能是因為婦女更能承受付心臟病發作時的具體疼痛。學者們更認為,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在女性和男性間是不同的。
英國每年心臟病發作的男性人數較女性多,但女性死於心臟病的機率卻更高。Ohrn博士認為,即使沒有胸痛的症狀,醫生也不應降低對心臟病的警覺性。對心臟病最初的誤診可能是致命的,在一個月內導致死亡的機會增加70%。在英國,女性心臟病發作最初被誤診的可能性比男性高50%。
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的Mike
Knapton博士表示,沒有症狀的心臟病是需要注意的,患者通常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心臟病,使得他們忽略症狀並延遲就醫。
來源:University of Tromsø、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 read more
2017.01.11
男女不同調——女人為什麼更常眨眼?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除了之前所報導的生理節律、心率與消化系統在性別上的差異之外,我們眼部的小動作中其實也藏有玄機噢!
眨眼睛,這是一個我們每分鐘都在做但卻很少意識到的動作。你知道自己一分鐘會眨幾下眼睛嗎?男生跟女生眨眼的次數會有不同嗎?科學家指出,女人眨眼的次數往往更頻繁,速度也比男性來得更快;女性平均一分鐘約眨眼14.9下,男性則為14.5下。
這樣的現象被認為是因為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較高的緣故;雌激素刺激了人體內——包括眼部——潤滑液的分泌。過去也曾有研究發現,使用雌激素避孕藥的女性會更頻繁地眨眼,其眨眼頻率上升到平均每分鐘19.6次。
Nottingham大學的眼科教授Harminder
Dua解釋:「這有可能是避孕藥影響豆狀核——我們的大腦管理身體非自願閃爍動作的控制中心。」
看到這裡你很可能會認為「那麼,女性的眼睛一定會比較濕潤、水亮囉!」,事實上,男女之間存在的眨眼率的差異並未對兩者的整體眼睛健康造成太大的差別,因為女性仍然更容易被眼睛乾澀的狀況所影響,再一次地,因為荷爾蒙的關係;只不過這次是另一種性賀爾蒙在作用。
倫敦視覺診所的Glenn
Carp醫生解釋:眼淚是由粘液、水和油這三種物質所共同組成。而男性有更多的睾丸激素能夠使之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並維持他們的眼睛充分濕潤。
資料來源:DailyMail
+ read more
2017.01.10
男女不同調——誰消化食物比較快?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除了之前所報導的生理節律與心率有性別上的差異之外,在大啖美食之後,我們的身體處理這些食物所需的時間也因性別而有些不同。
不論男女,我們都需要靠進食來獲取身體運作所需的能量與養份,在食物下肚後,消化系統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透過它,食物得以被轉化為身體能夠吸收、使用的形式,身體用不著的部分也得以被代謝。不過根據腸胃學家,女性消化食物所需的時間卻比男性還要多出五之一。
究其原因是,女性的胃較小,因而分解食物的酸產生較少。另一方面,女性的消化速度較慢也與其雌激素分泌有關——有研究指出,雌激素這似乎會對結腸和腸道產生影響,使其放鬆。同時,雌激素似乎也改變消化膽汁的組成,所以其中能夠溶解食物的鹽含量較少。
「從食物移動通過腸道的速度來看,女性比男性慢了約20%。食物從入口到排出體外的時間,男性平均花費24小時,女性則需要28小時。」倫敦大學學院醫院的腸胃學家Anton
Emmanuel博士說明,「也因此,女性的排便次數往往比男性來得少。」
資料來源:American Clinical and Climatological
Association、Daily Mail
+ read more
2016.12.29
男女不同調——女人的心跳比較快?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
例如,加拿大的一項新研究便發現,女性的生理節律運作起來比男性快了1.7~2.3小時左右。這代表她們到了晚上時很可能比男性更容易感覺累。
Lancaster 大學醫學院的資深解剖學講師Adam
Taylor博士解釋這種差異主要來自於我們身體內部所分泌的性賀爾蒙的影響。從頭髮生長速度、眨眼頻率到消化食物、代謝酒精,我們所有的身體健康況狀都與性賀爾蒙脫離不了關係。
現在,就讓我們從簡單、有趣的實例來了解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步調有什麼不同吧!
心臟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不論男女都仰賴它推動全身的血液循環,讓血液能夠順利輸送氧氣與養份到身體各處,並協助移除代謝廢物。不過,卻有學者指出不同性別的心臟跳得有些不一樣:一般而言,男性的心臟在一分鐘內平均跳動的次數是70˜72下;但女性的心臟在一分鐘內的平均跳動次數卻是78˜82下,比男性來得更快。
學者解釋,男性心臟的重量平均為180克,相較之下,平均為120克的女性心臟大小僅約男性心臟的三分之二;因為較小,所以它必須跳動的稍快一些,以彌補大小上的差異。
雖然如此,來自英國愛丁堡皇家醫院的心臟病專家Miles
Behan表示,在婦女有生之年,這樣的差異並不會影響婦女的整體心臟健康,或是她們所發展的心臟問題類型。而針對上述論點,台大醫院心臟科張博淵醫師提醒在實務上並不一定如此絕對,影響心率的因素有很多,不論男女,重要的事是維持良好的作息、飲食與運動習慣來增進心臟健康。
資料來源: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Daily Mail
+ read more
2016.12.21
女人比較不容易罹患癌症?基因救了她們!
一群來自美國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Broad研究院(the Broad Institute of Harvard and
MIT),以及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研究人員,為男性比女性更易罹患癌症的問題提供了遺傳學上的解釋。
據統計,1975年至2015年間,男性在肺癌、支氣管癌、膀胱癌、腎癌以及腦癌中的發病率始終高於女性。儘管男女罹患癌症的差距很大,但原因卻很難釐清。過去提出的解釋有:男人比較可能吸煙、在工作環境中接觸到危險的化學藥品,但這類解釋已被證明是不充分的。因為即使吸煙率下降和職業型態改變,在許多癌症的發生率上男性依然高於女性,甚至男孩和女孩間也存在著差異。
研究的共同資深作者-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Andrew
Lane醫學博士與Broad研究院與麻省總醫院的Gad
Getz博士表示:「幾乎每種類型的癌症,男性發生率都高於女性。在某些情況下,差異可能非常小,只有百分之幾,但在某些癌症,男性的發病率高出二至三倍。來自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的數據顯示,男性比女性高出20%的癌症風險,這代表男性每年會新增150,000例癌症病例。」
根據新發表的研究,女性的細胞中帶有某些保護性基因能夠抵禦細胞生長失控,成為額外的防禦。雖然這不是僅有對於男女罹癌情形不同的研究,卻是由保護性基因來理解其中的不平衡。
早先的研究發現,在白血病的的一種形式中,癌細胞的X染色體經常帶著一個名為「KDM6A」的基因突變。如果KDM6A是一種癌症保護性基因,負責防止細胞分裂失控,那麼它發生突變就可能會致癌。
人們可能會認為因為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細胞更容易受到KDM6A突變的攻擊。但在胚胎成形的過程中,女性細胞中的其中一條X染色體是關閉、不具活性的,KDM6A突變只在具有活性的X染色體上活躍,因此在細胞分裂的影響上女性與男性是相同。出乎意料的是,KDM6A突變更常在男性癌症撿測中被發現。研究顯示,女性細胞中失活的X染色體上的某些基因可以「避開」休眠狀態並正常發揮功能。這其中的一個基因恰好可以進行KDM6A複製,這個「有益」的基因複製可以防止細胞癌變。
而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探討了位於失活的X染色體上具有抑癌作用的完整功能基因被重新啟動,是不是造成男性患癌率普遍偏高的原因,研究人員稱這類基因為「EXITS」,是「失活的X染色體上避開休眠狀態的腫瘤抑制因子」(Escape
from X-Inactivation Tumor Suppressors)的簡稱。
Lane博士表示,根據這項理論,女性細胞中,EXITS有兩個活躍的等位基因,能使細胞免受單個基因突變影響。EXITS基因完全失活可能需要兩個等位基因都發生突變,或者說是失活的那條染色體上的基因也發生突變。而對於男性,一個突變就可能帶來嚴重的影響,因為Y染色體上沒有EXITS的等位基因,男性更容易因為傳統腫瘤抑制基因突變而生成癌症。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人員掃描了4000多份癌症樣本的基因,這些樣本代表了21種不同類型的癌症。他們在其中尋找異常情況,包括基因突變等,並檢查這些異常是否在男性細胞中更常見。
研究人員發現近800個基因只存在於X染色體中、有6個基因在男性中更容易發生突變,另外的18000個基因並沒有明顯性別差異。6個常在男性細胞中發生突變的基因,中5個是已知的能避開X染色體失活,有很高可能性能成為腫瘤抑制基因。
Lane博士說:「容易在男性細胞中發生突變的基因僅被發現於X染色體上,其中一些被稱為腫瘤抑制基因且能避開X染色體失活,充分證明了我們的假設。女性細胞中某些基因所提供的保護,有助解釋女性的癌症發病率為何比較低。」
這項發現的其中一個意義是,許多癌症在男性和女性中可能通過不同的分子途徑發生。相較於男性,為了規避女性細胞中的基因保護,女性體內的腫瘤可能會透過其他的基因途徑來發展。為了探索這種可能性,研究人員建議,未來癌症治療的臨床研究可以透過腫瘤組織樣本的分析,來研究男性和女性因為基因差異產生的不同治療反應。
來源: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
+ read more
2016.12.15
男性更可能在聚餐時過度進食?
碰到節日大餐或與朋友聚餐時,許多人常常一不小心就吃進比平常還要多的食物。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是當下的氣氛驅使,食物美味;但若你是男性,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這更有可能是因為你的自尊心(ego)在作祟。
這項新研究找來一群體重與年齡皆相近的大學生在不同情境下進行吃雞翅比賽,一是有群眾觀看與加油歡呼,另一則沒有觀眾。即便獲勝者最終只會得到一面廉價塑膠獎牌,但這些參賽者仍然都吃下了平常的4倍多的食物。而男性在有觀眾的情況下所吃進的食物量更是比沒有觀眾時多出了30%以上;並且多將這個過程描述為具挑戰性、酷且令人振奮的。反觀女性,在有觀眾時反而吃的較少,且多認為這是個讓人有些尷尬的過程。
據此,研究人員認為男性在社交場合特別容易有過度進食的風險,即便當下沒有任何道理這麼做。「就算是男人自身也沒有意識到,吃得比在座的其他人多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陽剛氣質與力量的展現。」研究共同作者Kevin
Kniffin博士解釋。
康奈爾大學食品和品牌實驗室(Cornell Food and Brand
Lab)主任——同時也是本研究主要作者——Brian
Wansink博士提醒人們在聚餐時“專注於朋友,而不是食物”。“如果你想展現你的男子氣概,與你的朋友進行一場健康的腕力比賽就好,別想著要吃得比他多!“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個研究的設計是以「比賽」方式進行,所以研究結果是不是能夠完全推論至日常的社交場合就見仁見智了。不過從研究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不同性別在進食行為上的有趣差異。
資料來源:Frontiers in Nutri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