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9.29
加拿大乳癌發生率因停用HRT而下降
自從2002年美國婦女健康促進研究(WHI)發現荷爾蒙療法(HRT)對健康的風險大於益處之後,荷爾蒙療法的使用量在許多國家都大幅地下降,後續也有研究發現各國的乳癌發生率也跟著下降。最近一份加拿大的研究發現,近十年來加拿大停經婦女的乳癌發生率有下降的趨勢,正好與當初荷爾蒙療法的使用量大幅下降的時間點不謀而合。
這份研究分析了加拿大數個資料庫以及全國性的健康調查資料,特別針對荷爾蒙療法的使用、乳癌發生率、乳房攝影比率進行分析,研究對象為50-69歲的婦女。結果發現加拿大在2002-2004年間荷爾蒙療法的使用率下降最劇,從12.7%降至4.9%,同時間,乳癌的發生率也下降了9.6%;直到2005年加拿大的乳癌發生率才又開始上升。
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回升可能是因為停止使用荷爾蒙只讓荷爾蒙敏感性腫瘤(hormone-sensitive
tumors)的生長速度變慢,而不是讓腫瘤消失;也就是說荷爾蒙療法會助長腫瘤的發展,但可能不是造成乳癌的主因。
資料來源: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 read more

2010.09.21
乳癌與乳房攝影檢查的研究
許多人認為維他命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一天吃上好幾顆的大有人在,但是去年一篇發表在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發現,長期使用多種維他命對停經婦女的癌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並沒有影響。今年另一篇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進一步發現,服用多種維他命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19%。雖然維他命和乳癌的相關性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和確認,但專家也建議女性應該從食物中攝取所需的營養素,而不應該仰賴維他命。
另一份有關乳癌的研究則在釐清懷孕對乳癌的影響。由於懷孕時雌激素等荷爾蒙的變化是否會影響乳癌病人復發的機率,至今尚未有明確的結論。有一篇在第七次歐洲乳癌研討會(seventh
European Breast Cancer
Conference)發表的研究指出,乳癌病人若懷孕的話,乳癌的死亡率較其他沒有懷孕的乳癌病人低42%;也就是說乳癌病人接受治療後,可以安心的懷孕,不需要擔心懷孕會增加乳癌的死亡風險。研究人員表示,乳癌的復發除了和雌激素等荷爾蒙的濃度有關之外,也可能和催乳激素(prolactin)有關,而過去有研究發現高濃度的催乳激素可能會降低乳癌復發的風險。
目前篩檢乳癌最準確的方法是透過乳房攝影檢查,但由於篩檢可能出現偽陽性等狀況,使乳房攝影檢查的年齡成為很大的爭議。美國建議50歲以上的婦女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東方女性乳癌的好發年齡較歐美女性早,因此,我國衛生署補助45歲以上的女性每2年一次的檢查費用。一篇發表在知名期刊Value
in
Health的研究則指出,以「乳癌治療」和「乳房攝影出現偽陽性」兩項的經濟效益來做比較的話,年輕女性做乳房攝影檢查顯然有其效益。
過去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特別是針對「腫瘤篩檢」與「過度診斷」孰輕孰重的爭議。一篇發表在醫學篩檢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Screening)的研究分析了英國和瑞典因乳癌而死亡以及乳房攝影檢查的數據後指出,每2.5位病人篩檢出陽性反應,會有一位女性被過度診斷。
延伸閱讀
乳房攝影檢查的兩難
+ read more

2010.08.31
乳癌用藥,健保鬆綁
健保在今年元月開放,經手術、化療後,HER2陽性且併發腋下淋巴結轉移的早期患者,可以使用至多一年13小瓶針劑標靶療法賀癌平,作為預防復發治療。由於13小瓶約是一位55公斤患者所需的量,患者若體重超出就需要自費施打不足的量。經過專家協商,健保局決議於今年八月一日起,取消13小瓶的限制,符合條件的患者,給付以一年為限。
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曾令民醫師表示,自元月以來已有許多患者受惠,但遇到體重超過55公斤的患者,就需要特別解釋溝通,患者也只能無奈接受。但由於今年元月才施行給付,患者療程至今都還不滿一年,尚無患者需要自費支付。
台灣一年約有7500-9000人新確診罹患乳癌,一至三期患者大約占85%,其中又有25%-30%患者屬於HER2陽性,這類患者對於化療效果不明顯,復發機率高、存活時間比陰性患者短。曾令民醫師指出,疾病不復發,等於治癒。
醫師呼籲,HER2陽性的患者與其他乳癌患者一樣,若手術、化療後,沒有經過輔助療法減少復發風險,5年內仍可能面臨復發威脅,之前錯失輔助療法的患者可和醫師討論、評估用藥需求,想辦法避免乳癌復發。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 read more

2010.05.12
暴露在某些化學物質中增加乳癌風險
過去不少研究指出工作環境常常可能是導致癌症的風險因子,因為若工作環境必須時常接觸某些有機溶劑或化學藥劑,使其長期暴露其中的話,有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研究便發現女性工作中若常暴露在壓克力棉、尼龍等石油燃料副產品或是人造纖維中的話,罹患乳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為了進一步瞭解職場與癌症的致病原理,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實驗組包括556位50-75歲罹患乳癌的女性,對照組則是613位罹患其他癌症的女性。整體來說,研究發現暴露在某些特定物質中會增加乳癌的風險,其中最受影響的階段是36歲以前。
研究發現在紡織工廠常見的人造纖維會明顯增加女性在更年期後罹患乳癌的風險。對小於36歲的女性來說,暴露在壓克力棉的環境中,每十年就會增加近八倍的乳癌風險;而暴露在尼龍中則是增加兩倍的風險;此外,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單環芳香烴(monoaromatic
hydrocarbons,
MAHs)、人造絲(Rayon)、羊毛纖維也和提高乳癌風險有關性。
而脂肪醇(aliphatic alcohols)、脂肪族醛類(aliphatic
aldehydes)、烷烴(alkane)、氨(ammonia)、碳酸鈣、殺蟲劑、含鉛與不含鉛的引擎排放廢氣、聚酯纖維、甲苯則和癌症的風險沒有相關性。
研究人員表示,人造纖維的製造常和幾種化學物質有關,例如:有機磷酸酯類的防燃劑、消光劑、染劑等,這些化學物質中有一些具有荷爾蒙的特性,因此,可能是致癌的。基本上,這份研究再次證實了乳房組織還在增長時,若接觸有害物質較容易受到影響。
資料來源: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0.03.25
研究認為乳癌篩檢無法降低死亡率
最新一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表示,乳癌篩檢無法降低乳癌死亡率。
丹麥的這份研究是分析開始乳癌篩檢政策以前的十年、及開始篩檢後的比較,並將婦女年齡層分為55-74歲(可受益於篩檢者)、及35-54歲(太年輕而無法受益者)。研究者發現,55-74歲的婦女中,在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每年降低1%,而在沒有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卻每年降低2%。在35-54歲的婦女中,在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每年降低5%,而在沒有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卻每年降低6%。
是否應做乳房攝影來篩檢乳癌一直爭議不斷,包括過度診斷及偽陽性的高發生率,讓許多婦女接受了不必要治療、並造成許多婦女的壓力。研究者Dr.
Karsten
Jorgensen認為,乳癌死亡率的降低是由於控制風險因子及提升治療品質,並建議開始正視乳癌篩檢是否真有其效益的問題。
研究原文:http://www.bmj.com/cgi/content/full/340/mar23_1/c1241
+ read more

2010.02.11
Tamoxifen與部分抗憂鬱藥並用會提高死亡率
最近一份有關乳癌病人的大型世代研究發現,同時使用tamoxifen和抗憂鬱藥物paroxetine(商品名:Paxil)會明顯增加乳癌的死亡率。增加的風險會隨著同時使用這兩種藥物的時間長短不同而改變,最高會增加91%的風險。但是,女性如果和其他種抗憂鬱藥物(包括其他「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的藥物)同時使用,並不會增加乳癌的死亡率。
乳癌病人在服用tamoxifen之後,人體內的CYP2D6酵素(cytochrome
P450
2D6)會將tamoxifen轉化為endoxifen;然而,paroxetine卻會抑制CYP2D6酵素,使轉化無法完成。Paroxetine並非唯一一個乳癌病人使用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藥物,但卻會抑制CYP2D6酵素。不過究竟抑制CYP2D6酵素會不會影響乳癌治療的結果目前則還不確定。
為了要釐清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蒐集了24,430位乳癌病人的用藥資料,病人的年齡為66歲以上,用藥期間為1993-2005年,其中有7,500位病人同時在使用抗憂鬱藥物。經過比對和篩選之後,研究人員將目標族群鎖定在2,430位同時使用tamoxifen和paroxetine的病人。研究平均追蹤了2.38年,最後有1,074位病人死亡,其中374位死於乳癌。
研究分析發現,所有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的藥物裡,只有paroxetine會增加乳癌的死亡率,且風險會隨著用藥時間而增加;在tamoxifen的療程中有25%、50%、75%的時間同時使用Paroxetine的話,乳癌的死亡率分別會增加24%、54%、91%。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清楚、明確的顯示,使用tamoxifen的乳癌病人應該避免使用會抑制CYP2D6酵素的抗憂鬱藥物,例如:paroxetine、fluoxetine;醫師應該以其他藥物替代。已經在使用此類抗憂鬱藥物的病人,醫師應該考慮更換藥物;但突然中止使用抗憂鬱藥物也可能影響風險,因此,應該循序漸進的更換藥物。
資料來源:BMJ onl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