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8.06
女人別只顧體重,妳更該擔心腰圍粗!
專家警告,腰圍超過88公分的中年女性即使體重標準,早逝風險仍較高。
研究分析美國157,000名50-79歲停經女性1993─2017的健康資料,發現:體重正常(BMI指數介於17.5-25)但腰圍超過88公分的人,比體重及腰圍皆正常的人高出31%的死亡風險。並且最有可能死於心臟疾病或與肥胖相關的癌症。
研究質疑常用來衡量一個人體重是否健康的BMI(身體質量指數)的有效性。研究團隊強調,BMI只測量體重與身高的關係,並不能區分肌肉與脂肪,也無法提供脂肪分布的資訊。
但是,了解脂肪分布很重要,因為相較於在大腿或臉上的脂肪,堆積在重要內臟器官周圍的腰部脂肪更危險。
研究作者表示,在評估患者的健康風險時,我們應該鼓勵醫生不僅要注意體重,還要注意體形。
根據目前的指引,經BMI判斷體重正常的人,無論其腰圍的肥胖情形如何,在臨床實務上通常被認為是正常的。這可能導致這些高風險群錯失風險評估和治療的機會。
因此,除了BMI之外,在臨床實務指引中加入給體重正常的中年女性測量腰圍的建議。
此外,研究發現較為結實、腰部肥胖較少的女性的身體活躍程度較高。研究建議,不論身材如何,活躍有助於維持健康。
更多相關閱讀:
重複的減重復胖可能傷害妳的「心」
老年肌肉無力且肥胖 跌倒風險增加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7.24)
+ read more

2019.08.03
妳確定妳選的避孕方法最有效嗎?
全球有大約半數的懷孕都是在非預期的狀況下發生,造成這個狀況的原因很多,但讓女性可以準確掌握不同避孕方法的有效性及降低失敗率,是逐步改善非預期懷孕最先能做的。
然而,最近一項美國研究團隊在越南河內市所做的研究指出,許多女性都傾向認為自己選擇的避孕方法是最有效的,但真正的答案卻不見得是如此,顯示女性的避孕知識與現今避孕醫藥發展出現落差。
研究對象與調查問題
研究團隊對128名子宮內避孕器使用者、126名口服避孕藥使用者以及167名保險套使用者做調查,詢問她們對於各種避孕方式的認知與態度,問題包括有效性高低、停用後生育能力可否復原、使用禁忌以及是否可在伴侶不知情狀況下服用。參與者為平均34歲、多數已婚的女性。
多數女性對最有效的避孕方式不清楚
相較子宮避孕器有超過99%的避孕成功率,保險套只有85%。但研究中約有半數使用保險套避孕的女性以為保險套才是最有效的避孕方法。全部僅有31%的參與者可以正確指認子宮避孕器的有效性最高,其中使用子宮避孕器者答對的比例要比使用其他避孕方式者來得高。
此外,許多參與者還認為子宮避孕器不適合像是未生育過的女性使用、避孕藥和其他含荷爾蒙的避孕方式都會造成不孕,但這些都是錯誤的知識。
避孕諮詢須再加強教育宣導
研究認為在進行避孕諮詢時要再加強宣導各種避孕方法的有效性,而研究主要作者Gallo助理教授下一步將研究如何透過介紹避孕有效性的動畫短片來弭平這些知識落差。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雖然保險套在避孕的成功率上可能不及子宮內避孕器或其他方法,但它仍是目前唯一可以避孕、防性病又少有副作用的方法。女性即便使用其他避孕方式,男性也最好在性行為全程都使用保險套。
本研究刊登於線上版Contraception: X期刊。
編譯來源:STAT(2019.07.29)
+ read more

2019.06.28
女性也可以選擇的職業道路─工程
Naomi
Climer現為未來工作研究所共同主席之一,她接受英國衛報訪談關於女性在工程界的現況與展望,提及希望教育能結合科技與人文,這麼一來工程與科技設計創新時才能考量到對社會的影響,同時她也鼓勵女性投入工程領域為社會創造改變,讓世界更好。以下為她受訪的摘錄內容。
「如果說有一個很重要的機會來提升工程或是科技產業的性別不平等,現在是最好的時機!我希望在這個國家有更廣泛、時間更長的教育,例如人文與科技的結合。一直困擾我的是:當你16歲的時候,你早已經被限定你所學的東西,到了60歲甚至更狹隘。我很確定的是,我們並沒有教導孩子在未來應該具備的技能。
工程師跟技術專家需要有人文以及藝術的背景,這樣當他們在設計或是創新的時候,能夠考慮到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結果。當我們對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有更好的了解,我們便能夠使各種科技更負責任,並協助引導它們要帶領我們的生活朝什麼方向去。
例如,我們最近看到有許多官員試圖要臉書對假新聞的議題負責─今年二月的時候爆發了一位下議院委員對假新聞進行了一年多的調查─但是從他們問的問題就知道他們對於這些工程的了解甚少。
當我開始踏入工程界的時候我一無所知。我的父親是個工程師,但我不覺得那代表什麼。但工程界是很廣的,當你想要成為一個太空人、做服裝設計、或是像我做的跟電視工程有關,任何你能說出的產業其實都跟工程有關。我當時就是被聽起來具有創意的BBC所吸引。
當我成為國際工程學會首席女性會長後,我希望幫助解决工程界無法吸引女性的問題。做為一個榜樣,能夠向年輕的女性傳達訊息是很棒的!
研究顯示女性對於要解決世界的問題更感興趣。根據PwC的研究,一半以上的女性認為決定職業最重要的因素是「這份工作能讓我感到自己能夠把世界變得更好」;雖然也是有許多的男人也是這樣想。其實工程工作是令人振奮的,有很多的工程跟氣候變遷有關。如果我們能夠讓女性了解到她們能創造改變,她們就能夠看見自己在工程界裡將會有所發展。我們需要更多的榜樣,更多成功年輕的女性,且我們必須更好地解釋工程界裡有眾多機會的工作。
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會改變,千禧世代會改變許多職業、打破許多傳統。而這會幫助那些曾因為抽出時間生孩子而處於劣勢地位的女性。
對於人們問我身為工程界的女性是什麼樣子?這樣的問題讓我感到掙扎。我有其他的特質,而這只是我其中的一面。我期待那天的到來,我們能夠以一個一個的獨立個體對待其他人,而非把他們放入刻板印象中。」
編譯來源: The Guardian(2019.06.24)
+ read more

2019.06.25
拒穿高跟鞋—僅是日本女性的心聲嗎?
我們習慣用時尚、幻想以及女性主義來討論高跟鞋,但很少談論這是商業禮儀或是工作場所的義務,儘管對大多數的女性來說,這正是高跟鞋代表的意義。
長久以來的穿與不穿高跟鞋的話題在兩星期前因日本女星石川優美遞交了一份請願書而再度引發討論,要求政府禁止命令員工穿高跟鞋。她之前在推特上發動了#KuToo連署。#KuToo
其實是日文的雙關語,同時代表著「鞋子(kutsu)」跟「疼痛(kutsuu)」_,_伴隨著近日備受高度認同的#MeToo
運動,這份請願書至少收集了兩萬三千個連署。但日本厚生勞動省則回應:在工作場合穿著高跟鞋是「必要且恰當的」。
事實上,要求男性穿西裝、領帶和要求女性穿上高跟鞋是很不一樣的。那樣的男性穿著不會妨礙行動或是造成疼痛。高跟鞋長久以來是對女性身體壓抑以及被強迫的悠久歷史。
倘若說穿著高跟鞋只是為了增加高度,那麼有更多的人會把講台穿在腳下。那些因為看起來高一點而體驗到職業好處的男性們,應該也會穿著高跟鞋。但是並沒有,因為高跟鞋被認為是女性的。
在70年代和80年代,高跟鞋被認為是女性職業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因為工作、尋求成功和權力的行為被視為男性化的傳承。高跟鞋是雄性野心的觀念和掌控自己財務命運必要的對立象徵。
相較於重新配置一個女性友善的工作場所,全球社會一直以來聚焦在女性如何能符合一個不適合她們的工作場所。多數的雜誌文章仍然把重心放在女性應該如何做、如何說話、如何穿著,如何得到專業尊重的價值。甚至像某些詞彙
:「女性賦權」以及「挺身而進」這些都強調了女性需要去找尋、辦到或是成為什麼重要的角色,而非去重新架構這些傷害她們的系統。
#KuToo暗喻著#MeToo是恰當的,因為兩種原因都以「選擇」及「同意」為中心;兩項運動都是關於新時代的女性選擇挑戰一個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件,並且說出可以不用這樣的!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早在2017年加拿大的哥倫比亞省已修正了法律禁止雇主要求員工穿高跟鞋。而女性在工作場合被要求穿裙子、擦口紅這樣的性別角色期待迷思在台灣一直存在,我們也習以為常;但我們相信在台灣勞動部不會發表像日本一樣的聲明。
編譯來源:TheGuardian(2019.06.10)
+ read more

2019.04.11
避孕陰道環一年有效
根據臨床實驗資料,最近核准的避孕陰道環Annovera是第一個可以整年使用,且是高效率的避孕方法。
去年八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由Therapeutics
MD研發的Annovera上市。每一個週期,有彈性的陰道環可以讓婦女摺疊揷入陰道中,效用馬上開始,置放21天,月經來時取出7天,性交時亦取出。避孕的效果可達13個週期(1年)。它的設計是每天會釋出150微克醋酸塞孕酮(segesterone
acetate)和13微克乙炔雌二醇(ethinly estradiol)。
資料顯示,在沒有雄激素、雌激素或糖皮質激素副作用的情況下,在避孕方面具有強大的抗排卵作用,而這些副作用通常與其他避孕激素產品有關。
Annovera陰道環所釋出的醋酸塞孕酮有效的抗排卵,讓這個長效可逆轉的避孕方法效率大大提高。其成功率是97%,而市場上最有效的避孕方法是95%。
Annovera所使用的黃體激素(醋酸塞孕酮)和雌激素(乙炔雌二醇)可以預防卵子受精,但其使用的黃體激素和其他陰道環不同,不會和雌激素或雄激素的接受器凝結,因而可能減少毛髮增生、面皰和體重增加等副作用。
Annovera代表一個新的,不須醫療處理,長效可逆轉的避孕方法,可以提供長達一年避孕的好處。
然而婦科專家認為需要等到這個新的人造荷爾蒙Annovera上市以後一段時間,才能確認副作用的程度。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3.26)、Eurekalert(2019.03.26)
+ read more

2019.04.05
驚!尿布和衛生棉竟含有毒物質
女性衛生用品衛生棉、以及嬰兒或成人用的紙尿布都是合成塑料。市面上不斷推出強調吸收力強、添加人工香味的新產品。然而,2017年南韓曾有1萬5千名女性因使用某品牌衛生棉,出現皮膚紅疹、感染、經期混亂與經痛,因而對業者提起訴訟。
受到南韓事件啟發,一項研究對市面上11個品牌的衛生棉以及4個品牌的尿布進行檢驗,結果發現這些產品都含有有害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及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將使數百萬嬰兒與成人使用者的生殖部位因長期與這些物質接觸而危害健康。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不論是對嬰兒或女性,這些產品都是長時間使用的必需品,根據這項研究的最新發現,可能造成使用者慢性中毒。因此,本會將要求政府對市售衛生棉及尿布進行抽驗調查,以確保消費者的健康。
研究過程與發現
研究團隊蒐集來自南韓、日本、芬蘭、法國、希臘及美國市面上11個品牌的衛生棉以及4個品牌的尿布進行檢驗。結果顯示,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部分,所有衛生棉與尿布都含甲苯與二甲苯,有2個衛生棉品牌被驗出二氯甲烷。在鄰苯二甲酸酯類成分部分,所有的衛生棉及所有尿布品牌都含有其中的2種類型,
還有1個尿布品牌被驗出有另1種類型。不過這些成分的含量多寡在不同產品不一,且差異非常大,含最多與最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產品間落差達6000倍,而鄰苯二甲酸酯類最多與最少之間則差130倍。
長期接觸對人體健康危害多
長期暴露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下,會提高腦部受損、氣喘、糖尿病、癌症的風險,並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及肝腎運作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則是常見於化妝品、玩具、醫療儀器與塑膠產品中,也已發現與發生氣喘、過動症、乳癌、肥胖、第二型糖尿病、低IQ、神經發展、生殖系統發展及肺功能問題有關。一些研究曾指出,使生殖器直接暴露於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會抑制男性性荷爾蒙睪固酮,孕婦產前接觸該物質與男童生殖器官發展出現異常有關。
女性也要注意棉條
就女性衛生用品來看,棉條和衛生棉主要成分都是經由基因工程並浸泡於殺蟲劑後製成的棉花、或是木漿被漂白後的人造纖維。棉條過去曾被發現因被漂白而含有有毒的戴奧辛。
由於陰道壁具高滲透特性,吸收力比其他器官來得強。女性每月使用棉條或衛生棉一次為期數天至一周,時間將長達約40年之久,意味著當中的有毒物質會長期透過陰道壁被人體吸收。要避免長期暴露較安全的方法,可以改選擇市面上其他不含氯且非人造合成的產品。
相關評論表示,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業者對產品相關成分的揭露往往不清楚,甚至,業者做的產品研究都沒有將這些化學物質的揮發性特性納入考量,僅僅就衛生棉的最外層進行研究而已。女性衛生用品對健康的影響會缺乏研究討論,主要由於社會將談論陰道視為歷史與文化的禁忌所致。
這項研究引出一個問題—那到底什麼是我們該檢視但過去卻一直未做的?答案似乎很清楚,就是在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我們必須更加關注那些被業者使用來讓產品吸收力增強和香味變濃的合成塑料。美國健康倡議組織因此呼籲民眾寫信向美國國會與食品藥物管理局與國會表達應禁止在女性衛生相關產品及尿布的成分中添加有毒化學物質的訴求,以保護女性與嬰兒的健康。
編譯來源:Environmental Health News(2019.01.28)、Health Impact
News(2019.04.0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