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1
冷藏卵子?還是卵巢?
最新一項研究提出,婦女可以考慮冷藏卵巢,取代泠藏卵子,來保存生育能力。這項研究檢視了1999至2016年10月間每一個冷藏卵巢組織的案例。
目前選擇冷藏卵子,花費約在一萬美元上下,且必須到人工受孕的診所。若過了更年期則必需接受荷爾蒙治療,才能有自己的卵子生孩子。
Oktay博士指出冷藏卵巢比冷藏卵子更好。冷藏的卵巢組織,再放入女性身體後,其未成熟的卵泡會發展為成熟的卵子。這會啓動她每月的月經,釋放雌激素(主要女性荷爾蒙)。其潛在的發展,可以讓健康的女性延後生育、反轉更年期、恢復生育能力,不需經過人工受孕的治療,可以自然懷孕。
英國第一個將卵巢取出冷藏的患者,九歲時因得了罕見的血液疾病接受化療。長大後,重新植入冷藏的卵巢,去年十月生下一個男孩。
研究發現40歲以下的女性,有309位冷藏卵巢組織後,生了84個孩子,且有8位超過兩個孩子。有2/3的婦女恢復生育能力或反轉更年期。其中約2/3能自然受孕,約1/3仍需要人工受孕。
這項研究報告也指出,案例中卵巢組織平均只冷藏兩年多,如果年紀較大,容易失敗。而其收集的資料中有其限制,一方面在美國不能比較冷藏卵和卵巢的懷孕機率,因為缺少全國性的統計數字;另一方面,很多失敗的案例可能沒有很確實的呈現在各個診所提出的資料裏。
研究主持人Pacheco博士和Oktay博士指出,這二十年來,移植冷藏卵巢組織,雖然臨床上有進展,但仍停留在實驗性的範圍。根據最近的研究,這項手術應該可以成為維持生育能力的可行選項。
現今冷藏卵巢組織的長期影響仍屬未知,而冷藏卵子已經很普遍,且是確認的技術。將來還是需要更多機構來做研究,以更嚴𧫴的方法,做更廣泛的案例來調查冷藏卵巢的有效性。
倫敦大學生育健康的婦科專家,Melanie
Davies博士則以為婦女雖然可以考慮使用冷藏卵巢的技術,延後生孩子的時間,來保存生育能力,但仍需要有去了解已有的資訊,才能做明智的選擇。
編譯來源:Reproductive Sciences201707、Daily
Mail20170713、Medical News Today20170717
+ read more
2017.07.28
咖啡真的有益健康嗎?
一直以來,咖啡對健康有益的說法很多,不僅可以防止肝臟疾病和癌症、癡呆和多發性硬化症,還可以延長壽命。
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嚴謹的研究,傾向於檢視消費咖啡因的風險,特別是對兒童和青少年、懷孕和哺乳期的母親以及具有潛在健康狀況的個人。
咖啡裡頭有什麼?
咖啡含有非常複雜的分子,其中主要的是咖啡因,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也有其他抗氧化物質有助清除人體細胞中的自由基、活化DNA修復,以及阻止基因突變致癌的分子。然而,這不完全是個好消息,因為,咖啡也含有致癌物質。
咖啡因在腸中被吸收後,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代謝,而如何代謝咖啡因則取決於我們的年齡。其半衰期—即在人體的系統中分解一半的咖啡因所需的時間—在成年人中估計是在3到7小時之間。但是對新生兒,這個數字高出65至130個小時。並且,部分人因為基因更容易受到咖啡因的影響。對女性來說,口服避孕藥被認為會使體內咖啡因的半衰期加倍。而懷孕的婦女,咖啡因也在身體中保持較長時間。
咖啡中其他的抗氧化劑和風味分子是綠原酸,在蘋果、梨和其他水果以及蔬菜和植物亦有綠原酸。它們被腸道吸收,部分由腸道微生物代謝,能夠對一系列細胞發揮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咖啡的健康益處歸功於其中的咖啡因和其他抗氧化劑分子,但這些說法背後有沒有其他安全的問題?
咖啡因安全嗎?
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咖啡因是安全的,但不是所有消費者。最有可能發生咖啡因潛在負面影響的群體如前所述,包含孕婦與哺乳期婦女、兒童和青少年以及可能患有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最新研究針對不同對象,指出咖啡因的不利影響。
女性
女性每日每天攝入量超過400毫克咖啡因,其自然流產的風險增加了11%。懷孕婦女如攝取有咖啡因的食物,會增加生出低體重嬰兒的風險。
哺乳期的母親喝咖啡時,咖啡因會通過母乳傳遞給嬰兒。由於嬰兒代謝咖啡因比成人中慢得多,即使是微小量可能對嬰兒產生顯著的影響,如煩躁。然而,研究對此尚無定論。
兒童
幼兒也容易受到咖啡因的影響,因為他們體重小於成年人,這意味著當他們消耗咖啡因時,其在體內的濃度在每公斤體重上更高,其作用將持續更長時間。
有一些證據表明,每天飲用咖啡因的青少年有睡眠障礙、暴力和憤怒。此外,兒童和青少年的能量飲料使用與心血管功能的變化有關,如血壓升高、心率不規則和嚴重心臟事件風險增加。
事實上,美國兒科學院建議兒童不要喝咖啡因,不要喝能量飲料。
心/血管疾病患者
大眾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應該避免咖啡的疑慮還是存在,但科學家並不同意這些證據,部分研究對咖啡因和不規則心跳之間的聯繫有爭議,其他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另有證據表明,咖啡因可能與一些高血壓藥物相互作用,使藥物效果不佳。
然而,對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每天適度攝取約400毫克咖啡因似乎不構成任何健康風險,可能有助於整體健康和長壽。
所以,如果你正在享受今日的第一杯咖啡,你可以放鬆。不過,如果你在喝今日的第N杯咖啡時,你可能需要考慮減量。
編譯來源: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705、Medical News
Today20170713
+ read more
2017.07.19
媽媽吃胎盤膠囊導致新生兒嚴重細菌感染
圖片來源:DAILY MAIL
胎盤在懷孕期間在子宮中生長,並為胎兒提供氧氣和營養。大多數哺乳動物的母親在分娩後會吃胎盤,只有駱駝和人類是例外。十多年來,在名人宣傳與網路傳播的效應下,生產後吃胎盤被認為對改善產後抑鬱、提升母乳量與改善身體精力等部分有幫助。
然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最新報告,胎盤膠囊引起了嬰兒疾病。
2016年秋天,美國俄勒岡州有名嬰兒感染了兩次鏈球菌。調查人員認為,第一次的感染,是出生時被媽媽傳染。後來,媽媽開始服用胎盤膠囊。母親將胎盤送到一家提供清潔、切片和脫水的公司,研磨後裝入膠囊。嬰兒在幾週後再次生病,這應該是來自藥物。
報告指出這種藥物可能會增加媽媽腸道和皮膚中的鏈球菌,嬰兒從皮膚接觸到細菌。作者說,胎盤膠囊的製作不受管制,不能保證沒有有害細菌,應避免服用。
科學家指出,其他細菌也可能存在類似的風險。胎盤組織、生食等情形,都可能含有各種細菌。即使是經過處理的胎盤—無論是經過烹飪、乾燥還是保存—還是可能傳播感染。
健康科學家Timothy
Caulfield指出,食用胎盤是透過知名人士推廣但缺乏科學證據健康現象之一。他並建議,要追求健康,就忽略大部分的名人和流行文化。Caulfield說,你真正需要知道的是可信賴的科學訊息,而不是用軼事和敘述作為證據,炒作出來的消息。
然而,CDC發言人說,CDC並沒有對胎盤製品有正式立場,相關警告是作者的結論。
編譯來源: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20170630、Daily
Mail20170630、STAT20170629
+ read more
2017.07.17
阿斯匹靈能降低孕期子癲前症風險
子癲前症(pre-eclampsia)對母嬰來說是嚴肅的健康問題,這個疾病會導致胎盤中的血液減少而限制胎兒需要的氧氣及營養,嚴重甚至會危及母嬰生命。近日發表的研究指出,子癲前症高風險孕婦服用少量阿斯匹靈可顯著降低罹病風險,保護母嬰健康。
由倫敦國王學院教授Kypros
Nicolaides等進行的雙盲、隨機臨床試驗,分別在英國、西班牙、義大利、希臘、比利時及以色列的產科醫院,對1776名子癲前症高風險孕婦進行實驗。研究團隊於實驗前確認這些孕婦的整體狀況相似,再請部分孕婦於孕期第11周或第14周開始每天服用150毫克的阿斯匹靈至第36周,另一部分則服用安慰劑(placebo)。
研究發現,服用阿斯匹靈的孕婦中有1.6%發生子癲前症,安慰劑組則有4.3%,顯示阿斯匹靈能顯著地降低高風險孕婦的風險。
Nicolaides教授說明,這個臨床試驗結果具體證實阿斯匹靈可以降低子癲前症風險。換言之,高風險孕婦可以在妊娠第一期服用阿斯匹靈來降低子癲前症的發生。David
Wright教授也希望研究結果能應用於臨床上,改善高風險孕婦及其嬰兒的健康。
WHO過去已建議在孕期第20周前提供少量阿斯匹靈給高風險孕婦來預防子癲前症,而美國婦產科學院也建議,對曾有子癲前症的女性提供阿斯匹靈。透過這份最新研究,上述建議被確認可成為臨床上的常規醫療。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醫師說明,這份研究提供了阿斯匹靈應用於臨床上的實證基礎,對於在孕期初期經抽血、超音波及尿蛋白等檢查發現屬子癲前症高風險的孕婦,醫師可提供少量阿斯匹靈來降低其風險。此外,因為阿斯匹靈是在孕期早期就服用直到36週,因此對生產時出血的影響不大。
編譯來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7.06.28)、Medical
News Today(2017.06.30)
+ read more
2017.07.11
太多糖讓妳無法懷孕?
澳洲有多達21%的女性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且有高達70%的女性病情仍未確診。這種情況可能會出現許多症狀:從生育能力下降或無排卵到情緒轉變、肥胖或青春痘。儘管它日益普遍,但醫生仍然不確定其確切的原因。澳洲的一名營養學家Michele
Chevalley
Hedge最近釐清這個狀況,並表示有些病例原因不明,有些則被認為與糖份的消耗有關。
Michele表示,27-37歲之間的女性常常是苗條的,她們會避免吃大量的垃圾食物和糖類。她們思考的是如何避孕,而不是如何讓賀爾蒙正常。但當她們想要懷孕時,卻出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1]」的診斷。
Michele解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並不意味著保證不孕,而且也不單純是「卵巢疾病」。大部分病例是因「胰島素抗性」而引起的,且與血糖功能障礙有關。在2017年看到的大多數情況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可以單單透過飲食的改變來減緩與矯正。糖是許多疾病發生的罪魁禍首,這裡說的不是天然的糖,而是在「健康食品」中的「隱形糖」。
Michele表示,許多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血液檢查後都顯示血糖異常狀態,這代表其中有些問題是可以被矯正的。這並不是說每位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都可以經由改變飲食來治療,而是需要透過對患者進行調查,進一步了解疾病發生之原因。她認為至少有一半的病例可能來自於過量的糖分,且能透過改變飲食來減輕病情。究竟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由卵巢疾病所導致,抑或是由充滿了許多隱形糖的飲食所引起的?都是需要經過調查後再確認的。
根據Better Health
Victoria,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體內,通常存在較高的胰島素或稱為雄性激素的雄性賀爾蒙。雖然還為釐清形成的因素,但胰島素抗性被認為是引起這種症候群的關鍵原因。
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吃的健康,均衡的飲食,並引入每週一次定期的體能活動)可以在很多方面對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對於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導致症狀的改善,特別是如果您的新生活方式有助於減重。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619、Better Health Victoria
[1] 什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是一種複雜的荷爾蒙狀況。多囊性字面上的翻譯即是有很多的囊腫,這真的是指卵巢上有許多部分形成的卵泡,每個卵泡都含有一個卵子,這些卵子很少成熟或產生可以受精的卵子。某些女性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家族遺傳,而對於其他女性來說,這種情況只發生在體重過重時。
來源:Better Health VIC
+ read more
2017.07.04
高齡生產真那麼危險嗎?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最新數據,在2016年,30至34歲女性的出生率超過25至29歲的女性,這是30年來首次發生的情形。
女性平均生產第一個孩子的年齡大約是28歲,高於2015年的26.4歲、2014年的26.3歲。專家們往往很重視女性生產時的年齡,因為這與生產情形息息相關。
35歲以上的孕婦被稱為高齡產婦,這個「高齡」帶有負面的意思嗎?還是35歲以上生產是母嬰的嚴重風險因子呢?
其實女性在35歲後還是可以生育健康的嬰兒,35歲以上只是一個風險變得需要討論的階段,但不意味著對每個女性都產生重大影響,以下將就35歲之後懷孕的風險個別討論。
生育力下降
女性在出生時便已確定了一生卵子的數量,隨著年紀增長,卵子數量與品質都下降,懷孕的可能性便會降低。而男性,因為精子數量、活動力與精液量的下降,生育力亦會隨著年齡增長下降。這些與年齡相關的因素,結合在一起可能使女性更難懷孕。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接受人工授精的女性中,31歲以下女性74%在一年內懷孕,31歲至34歲女性為61%,352歲以上女性則為54%。
遺傳疾病風險
隨著女性年齡增加,懷孕中出現某些遺傳疾病的風險亦會增加,例如唐氏綜合症。
懷孕10週的唐氏綜合症的發病率在女性25歲時每1064人中有一人、30歲時每686人中有一人、35歲時每240人中有一人、40歲時每53人中有一人、45歲時每19人中有一人。
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的一項研究旨在調查為什麼年齡較大的女性有較高風險產下染色體數異常的孩子。研究人員發現,基因重組過程可能導致唐氏綜合症等疾病風險增加。
基因重組是每對染色體在分離前交換遺傳物質的過程,研究人員發現,在年齡較大的母親中,重組過程可能受到比較少的調控,可能導致性細胞染色體數量異常或大量染色體再組合。
流產
流產的風險隨著母親的年齡逐漸攀升,研究指出20-24歲女性流產風險約在8.9%,45歲或45歲以上女性風險則增加至74.7%。主要原因可能是女性卵子的品質下降。
死胎
高齡女性懷孕比年輕女性更有可能發生死胎,根據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發表的研究,高齡女性發生死胎情形大約1.2-2.23倍。
此外,首次懷孕年齡在35歲或35歲以上的女性,死胎率也較高。
死胎率隨產婦年齡增加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
其他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產婦死亡率、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盤、嬰兒臀位、產後出血、早產、嬰兒體重不足等風險隨著產婦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在美國中風協會2016的國際會議上,一份研究指出年長女性懷孕期間有較高風險發生中風、心臟病與心/血管疾病。
最新研究不支持高齡將產下體重不足或早產嬰兒
一些研究指出,35歲以上女性早產和產下體重不足嬰兒的風險較高。但美國流行病學雜誌最近發表的研究發現,原因更可能是個人的生活情況與行為,而非年齡。
此外,也有其他研究提出,35歲以上女性所生的孩子,有較少的社會、行為與情緒困擾。根據一份研究,較晚生育也與較健康、身高較高、更高的教育程度有正相關。
來源: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BM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Medical News Toda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