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避孕藥提高血栓塞風險
2007.02.14
避孕藥提高血栓塞風險
避孕藥是一種由雌激素和黃體素合成的藥物,而desogestrel是黃體素的一種,過去第一、二代的避孕藥使用的黃體素為norgestrel、levonorgestrel、morethindrone;使用desogestrel的是第三代的避孕藥。第三代避孕藥不會有前兩代所產生的副作用,例如,容易長粉刺和毛髮,但是,它增加血栓塞的風險是其他避孕藥的兩倍,並沒有比之前的避孕藥安全,而且也無法增加避孕的效果。 目前,美國由消費者組成的「公民團體」(Public Citizen)正向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請願,要求所有含有desogestrel的避孕藥下架;其表示到2006年10月為止,美國大約有七百五十萬位婦女使用含有desogestrel的避孕藥;而禁止販售這些避孕藥,就可以預防許多婦女得血栓塞,血栓塞不僅會引起血管阻塞,也是會致命的,因為血栓有可能流到肺部,引起肺部栓塞。據估計,每一萬位使用含有desogestrel的婦女,就有三位會引起血栓塞。 但是,長期注意婦女健康的美國家庭計畫聯盟(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卻反對公民團體的訴求。美國家庭計畫聯盟表示,和其他過去的避孕藥比起來,第三代的避孕藥對血栓塞的風險的確比較高,但是,若仔細去分析統計數據的話,也可以發現它的風險並沒有想像中嚴重。對一般沒有使用避孕藥的婦女來說,得血栓塞的風險大約是十萬分之四;而使用避孕藥的話,風險會增加十萬分之10~30,因此,desogestrel所增加的風險算是十分輕微的。 目前台灣市面上販售的避孕藥,含有desogestrel的有: 永信藥廠:息妊佳錠(Ethistrel Tablet) 歐嘉隆藥商:母扶樂錠(Marvelon Tablets) 歐嘉隆藥商:美適儂錠(Mercilon Tablets)
+ read more
最有效的愛滋預防方式
2007.01.22
最有效的愛滋預防方式
   2006年12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表了兩項研究報告,報告中皆肯定男性割包皮確實可以預防感染愛滋病毒。紐約時報雜誌指出,此種方式比任何愛滋疫苗都還有效,而割包皮與疫苗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愛滋疫苗並不存在。   NIH兩項關於男性割包皮防愛滋的研究一是在肯亞、一在烏干達進行,兩樣研究皆顯示出男性割包皮可降低約50%異性戀性行為感染愛滋的風險。研究員針對肯亞2,784名年齡在18-24歲之間的男性,以及烏干達4,996名15-49歲的男性,隨機要求一半的男性割包皮。所有人都接受HIV防制教育,並教導使用保險套。由於成效異常顯著,因此NIH提早結束實驗,並要求所有參與實驗的人都接受割包皮手術。   研究也發現,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男性割包皮後會從事較危險的性活動,例如多重性伴侶或不再使用保險套。紐約時報雜誌作者Tina Rosenberg建議,鼓勵男性走向診所很重要,同時心理諮商、醫療設備及人員的專業訓練也不可缺,但最重要的一項則是此手術必須完全免費。此外,目前正在進行的安全性教育也不可因此停止。    
+ read more
割包皮,防愛滋
2006.12.21
割包皮,防愛滋
美國政府在非洲肯亞和烏干達進行了兩項有關愛滋病預防與割包皮的大型研究,研究結果再次證實,在異性性行為間,男性割包皮的話,可以降低50%感染愛滋病毒的機率,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呼應了在去年於南非剛結束的另一份研究。 其實割包皮和愛滋病之間的關係早從1980年末就已被注意,第一份相關的研究包括三千位南非的男性,這份研究在去年11月時發表在「PLoS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結果發現割包皮可以降低60%的愛滋病毒感染率。由於這三份研究的結果一致,而且成效如此顯著,以致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在初步分析結果出爐後,就決定要提早結束實驗,並著手計畫讓非洲男性有一個安全的醫療環境進行割包皮的手術。 這兩份研究的參與者都是上千位男性,其中一半已割包皮,另一半則未割,研究人員都對兩組研究的參與者進行輔導、鼓勵他們使用保險套,而且會例行性地幫他們做愛滋篩檢;研究結果發現在他們的性行為上沒有顯著的不同,但是,在他們感染愛滋病的比例上,卻出現驚人的差異;以下為其研究結果:   肯亞 烏干達 參與人數 2784 4996 年齡 18-24 15-49 感染愛滋 人數 已割包皮 未割包皮 已割包皮 未割包皮 22 47 22 43 愛滋感染率 降低53% 降低48% 至於為什麼割包皮能降低愛滋感染率?研究人員表示,割包皮能消除最容易感染愛滋病毒的細胞,而且包皮比附近的皮膚組織要來的脆弱,也就是說HIV的病毒更容易穿透包皮,進入體內,若割掉包皮,新生長的皮膚便較厚實,不易受到感染;此外,陰莖前端包皮裡的細胞特別容易夾帶HIV病毒,因此,割包皮也可以減少愛滋病毒的傳染率。 割包皮不但是很好的預防愛滋的方法之一,手術的副作用也很少,有的話也只是很容易治癒的感染,成人割包皮有副作用的比例,大約和嬰兒割包皮有副作用的比例相差不遠;但它並不因此成為完美的保護措施,即使是已經割了包皮的男性,也應該要繼續使用保險套,此外,割包皮並不能保護藉由肛交或注射毒品所感染的愛滋病毒。  當許多研究發現割包皮可以降低愛滋病毒的感染率時,另一篇在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的報告也指出,男性割包皮可以減少50%感染和傳染性病的風險;這項研究總共進行了25年,包括510位18-25歲的男性,結果發現未割包皮的男性感染性病的機率是已割包皮的2.7倍;研究人員表示,以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應該要評估實施例行性的割包皮手術的長期效益和其成本。  
+ read more
男性避孕藥真的有用嗎?
2006.12.01
男性避孕藥真的有用嗎?
在近十年,陸陸續續有研究發現部分治療精神分裂症和高血壓的藥物是可以抑制男性射精的,但是因為這些藥物有昏睡、暈眩等副作用,因此無法當作男性避孕藥使用;最近英國則有研究人員表示,男性避孕藥最快在五年內即可研發成功,藥丸有可能必須每天服用,也有可能在性行為前幾個小時使用,而藥效在服藥後12至24小時就會消退,藥物的原理也是抑制男性射精。 由於女性是懷孕的主體,因此避孕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女人的責任,女人要記得每天都要服用一顆避孕藥才有效,如果藥物有副作用或是影響健康也是女人要承擔,彷彿避孕這件事是女人和醫生之間的事,與男人無關,而現在出現了一種有可能會改變目前避孕方式的東西,叫做「男性避孕藥」,但是即使有了男性避孕藥,男性就真的會使用嗎? 首先第一個必須思考的面向,便是性病的問題,雖然避孕藥可以防止懷孕,但是卻不像保險套一樣可以避免傳染性病,這是在選擇使用避孕方式時,必須考量到很重要的一點;再者,性行為的發生時常是很即興、而且不可預測的,有多少男性在性行為前幾個小時真的會服用避孕藥?又有多少女性願意相信對方真的有吃避孕藥?雖然男性避孕藥的出現,在意識上和形式上都衝擊到以前把「避孕當作女人的責任」的想法,但是實際上,男性願意分擔多少避孕的責任,恐怕還有待觀察。
+ read more
口服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2006.11.06
口服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一篇發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文獻分析研究指出,口服避孕藥會大幅增加更年期婦女得乳癌的機率,特別是在懷孕前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但是,即使把這些研究結果整合起來、全部呈現,許多婦女仍然無法警覺到口服避孕藥對健康的風險。   這份文獻分析總共包括34份有關口服避孕藥的研究,參與者為1980年後的更年期婦女或是50歲以下,但曾經診斷出乳癌的女性。研究人員在分析文獻時發現一個趨勢,那就是在懷孕期前服用口服避孕藥和更年期罹患乳癌的機率是有關係的;過去23份研究中,有21份的結果都顯示,懷孕期前使用口服避孕藥會增加44%的乳癌罹患率。   在2005年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將口服避孕藥列為第一級的致癌物質,但是,女性還是一直被告知口服避孕藥是很安全的,顯見在口服避孕藥的風險、病患對此的認知及醫生應提供的資訊,這三方面有很大的落差;因此,醫師應該要告知病患口服避孕藥的風險,而且要以確定、清楚的口吻告知病人,不能用猶豫不決、模稜兩可的語氣;女性有權利獲知完整、充分的資訊。    
+ read more
美國HIV篩檢計畫恐延期實施
2006.10.17
美國HIV篩檢計畫恐延期實施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不久前發佈HIV將成為醫院例行性篩檢的指導方針,不過,由於種種複雜的原因,例如:美國各州對HIV篩檢都有不同的法律系統、全面篩檢需要龐大的支出、許多家庭醫師不願意對其病患實施篩檢等,這項計畫恐怕要延宕一年才有可能進行。 目前美國大概有24個州有法律規定要篩檢前諮商,而其他州也有某些規定可能會和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指導方針相違背;而且有專家指出,花費是另一個很大的問題,現在HIV篩檢要價3到15美元,雖然目前很多醫療院所提供免費的篩檢,但是這些篩檢的費用也是來自於私人或是公共的資金,HIV篩檢的趨勢也是傾向變成要付費的檢查;此外,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的九萬四千名會員不但拒絕接受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建議,還質疑此指導手冊的必要性和潛在的龐大支出。   延伸閱讀 HIV在美國將成為醫院例行性的檢查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