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euthansia.jpg)
2020.10.21
荷蘭12歲以下絕症兒童安樂死合法化
荷蘭政府已經核准給1-12歲患絕症兒童安樂死的計劃。這個規則的改變讓一些兒童不必經歷沒有希望且難以忍受的痛苦。
目前荷蘭的安樂死對12歲以上的兒童是合法的,且必須要病人和其父母的同意。而一歲之前的嬰兒,父母同意也是合法的。但1-12歲之間患絕症者則無規定。
很明顯的,這個議題爭論性很大,啓動了四黨聯合政府幾個月的辯論。保守的基督教黨派強烈反對。
10月14日衛生部長Hugo de
Jorge給議會的信中指出:「研究顯示,這些患絕症的兒童在可見的未來,持續遭受無望且難忍的痛苦時,醫師和父母有主動終止生命的需要。」他估計一年因為這項規定的改變而受到影響的兒童約5-10位。如果規定不改,對這個年齡層執行安樂死的醫師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荷蘭所提議的規定改變,和12歲以上的兒童一樣,需要有父母的同意,患者必須正在忍受難以承擔且無盡的痛苦,至少有兩位醫師同意。預期接下來幾個月可以開始執行。
荷蘭自2002年將安樂死和輔助自殺合法化,鄰近的比利時在幾個月後也跟進,這兩個國家是全球首創,然而仍有非常嚴格的條件。
2014年比利時是准許自願兒童安樂死的第一個國家,只要是絕症且身受極大痛苦,也需父母同意。荷蘭在短期內也將相同的規定(12歲以上)納入。
編譯來源: BBC NEWS(2020.10.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11
妊娠性高血壓媽媽補充維生素D可預防孩子有高血壓
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患有高血壓,其小孩患高血壓的風險似乎更大。但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衛生學院的研究顯示,如果小孩還在子宮時暴露於較多的維他命D,這種關聯可以被降低或甚至被移除。
這份研究對麻州的754對母子的資料進行分析,他們的結論為,懷孕期間維生素D量較高可能有助於保護妊娠性高血壓婦女所生的兒童免於高血壓。兒童期有高血壓與成年後的高血壓和心臟病有關。
研究作者N.
Mueller博士說:「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心血管疾病風險在人還在子宮內時就大抵上已經內定好了,而現在我們發現,可能是維生素D以有益的方式改變了這一程式設計。」。
研究人員估計,全球2%至8%的懷孕發生妊娠性高血壓。它與孕婦肥胖有關,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嚴重妊娠性高血壓的發病率急劇上升。
同時,在1988至2008年期間,美國兒童高血壓的發病率上升了約40%。研究顯示,孕婦妊娠性高血壓可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其中一個原因。
Mueller說:「如果其他流行病學研究證實了這些發現,那麼就需要進行隨機試驗來確定有妊娠性高血壓風險的母親若有更高的維生素D量是否可以預防兒童高血壓。」。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20.10.05)
* Zhang M, Michos et al. _Associations of Cord Blood Vitamin D and
Preeclampsia With Offspring Blood Pressure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_. JAMA Netw Open. 2020;3(10):e2019046.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1904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8.07
奧迪汽車利用女童做性暗示行銷!
近日,德國奧迪的RS4新車廣告出現,一個小女孩斜靠於一輛新車前吃香蕉,圖像搭配文字「讓你心跳加速—在任何層面」。該廣告引發大量撻伐的聲浪,稱其帶有挑逗性甚至是傷害。
台灣女人連線指出,過去常有汽車、電腦廣告,以展示不相關的女體行銷,已引發諸多的批判。而此廣告竟以「小女孩手握香蕉倚靠於車前」並佐以「讓你心跳加速」為文宣,這個大剌剌的具性意涵的行銷,不但是對於女人的性騷擾,更是對於小女孩的性侵害。一個享譽國際的大車廠竟然毫不掩飾地消費兒童,罔顧兒童權益,嚴重違反聯合國兒童公約,應予以最大的譴責!
受到了巨大的批評之後,奧迪為此廣告道歉,他們表示他們愛護兒童,並對他們這則缺乏敏感度的廣告深表歉意。他們確保將來不會使用它,並將立即進行內部檢討以了解這則廣告產生的過程中審查機制是否失靈。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8.0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01
5年內飲料公司廣告含糖及能量飲料花費增加26%!
最近一份報告Sugary Drinks FACTS
2020顯示,2018年飲料公司花了10.4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為含糖飲料和能量飲料打廣告,比2013年增加了26%。該報告紀錄了飲料公司持續且廣泛地針對兒童、黑人和西班牙裔青年投放含糖飲料的廣告,這助長了影響有色人種的健康落差。
研究作者F.
Fleming-Milici博士說:「飲料公司已承諾採取行動以減少人們從飲料中攝取到的熱量,但與此同時,他們大大增加了其未減少熱量的含糖飲料的廣告。飲料公司不應該犧牲孩子的健康而獲利,而應該將他們的廣告投入到那些有益於健康而非埋沒健康的產品上」。
用在含糖及能量飲料的廣告費用
該報告指出,在含糖飲料廣告總支出中,單單花在促銷一般汽水及汽水品牌就用了一半以上的總支出(5.86億美元,約新台幣169億元),比2013年增加了41%。相比之下,所有低糖和無糖飲料的廣告支出加在一起,包括水和100%果汁,總計為5.73億美元(約新台幣166億元)。
2013年至2018年期間,各種含糖飲料的廣告支出都有增加。運動飲料廣告增加了24%,在2018年總計達到1.59億美元(約新台幣46億元),冰茶的廣告幾乎增加了2倍,從2013年的3800萬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1.11億美元(從新台幣11億元增加到32億元)。
鎖定特殊族群的行銷
該報告還發現,公司繼續鎖定黑人和西班牙裔年輕人投放含糖飲料電視廣告,這些年輕人比非西班牙裔白人年輕人飲用含糖飲料的比率更高。這些針對性的宣傳不成比例地影響有色人種肥胖和其他與飲食相關的疾病,助長其負面健康結果,是嚴重的問題。系統性和制度性對於健康和機會的障礙也導致有色人種的健康狀況較差和持續的落差。
研究作者J. L.
Harris表示,研究結果顯示飲料公司持續針對黑人及西班牙裔社群投放廣告,這加劇了影響這些社群的持續的健康落差。公司不應針對有色人種投放幾乎是在宣傳不健康產品的廣告,並埋沒為了改善年輕人長期健康而做的努力。
其他重要發現有:
* 青少年仍然是含糖飲料廣告的主要目標受眾。
*
學齡前兒童和兒童暴露於含糖飲料電視廣告的情況正在增加。
*
含糖飲料廣告主要由「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推動。「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分別佔所有含糖飲料廣告支出的38%和31%。從2013年到2018年,「百事可樂」含糖飲料廣告支出增加了28%;「可口可樂」含糖飲料廣告支出增加了81%。
*
2018年,4個品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佳得樂」(Gatorade)和「激浪」(Mtn
Dew)分別花費超過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來宣傳含糖飲料。
報告提出以下建議:
*
飲料公司應承諾停止繼續鎖定有色人種行銷含糖飲料
*
州和地方政府應對含糖飲料徵收消費稅,並將所得收入用於由社區訂定的計劃和服務,以減少健康和社會經濟落差。
*
美國食藥局(FDA)應制定法規以解決實務上不清晰的標示,例如:要求在產品包裝的正面公開產品含糖、含低熱量甜味劑、果汁和咖啡因的含量。
*
州和地方政府應禁止業者向18歲以下的兒童銷售能量飲料和濃縮型能量飲料,並要求將其放在不易看見的地方(例如櫃檯後面)。
*
基層和其他倡議團體應展開倡議活動,強調過多含糖飲料廣告,尤其是針對青少年和有色人種投放的廣告。
*
醫療人員應針對兒童和青少年舉辦活動,以提高對這些危害的認識,尤其是對於那些被認為比汽水和能量飲料更健康的含糖飲料,如運動飲料、冰茶和風味水等。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6.2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5.07
蘇丹終於要取締女性割禮
蘇丹終於將禁止切割女性生殖器官的行為,這項非常重要的舉動,受到多年來一直抗議女性割禮運動人士的歡迎。
《衛報》報導,任何被發現實施女性割禮的人將面臨最高三年的牢獄之災。新法律已於4月22日獲得部長會議的批准,但仍需要由在前獨裁者巴希爾Omar
al-Bashir下臺後成立的主權委員會成員通過。
根據全國兒童福利委員會的代表、長期推動禁止割禮的倡議運動家A.
Azhary表示,預計該法將由主權委員會通過,以表明該國對此一行為的政治立場。
聯合國報告顯示,蘇丹是世界上女性割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大約87%的蘇丹婦女接受了這種儀式。女孩通常在5至14歲間舉行割禮,專家認為,這種做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全根除,因為它在蘇丹文化中根深蒂固。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蘇丹聯合國兒童機構的宣傳官員F.
Naib表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然而,這是從非洲國家完全根除女性割禮的非常好的開端。
幾年前,蘇丹的某些州禁止女性割禮行為,但在巴希爾的掌權下,全國禁止女性割禮的努力失敗了。
一位主要的反女性割禮的倡議者阿理Nimco
Ali表示:「蘇丹婦女一直在領導反對女性割禮的戰爭。蘇丹婦女一直想結束這種儀式,看到新政府終於將其取締,真是太棒了。21世紀,女性割禮再沒有立足之地。」。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5.0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7.06.06
爸爸偏心?研究證明父親對待子女不同
最新的研究證明,父親與幼齡子女的相處,確實有男女性別的差異,例如父親在與女兒互動時會唱更多的歌,並且更常使用和悲傷情緒(哭、眼淚、孤單)及身體(肚子、臉頰、腳)相關的詞彙;相反的,他們與兒子的相處模式多為「打鬧遊戲」,且更常使用「全部」、「以下」、「很多」等與未來學術相關的分析語彙,此外,他們也會對兒子使用更多與成就相關的詞,包含「最棒的』、「贏」、「超級」、「頂尖的」。
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讓父親觀看兒女不同表情的圖片,從中發現看見女兒時,父親腦中負責「獎勵」與「情緒管理」的區塊對女兒開心的臉部表情有較大反應,對兒子的腦部反應則較為全面。
研究負責人Jennifer
Mascaro解釋,他們無法斷定這樣的行為差異與腦部反應,究竟是生理因素,還是受到社會刻板印象所影響,或者是兩者交互影響後的結果。但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父親與兒女的相處模式在其年紀很小的時候便已顯現,而這些結果和之前的研究文獻並無衝突。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先前也有類似研究指出打鬧遊戲可以促進情緒管理和社會競爭力等等,因此,父母應對於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有更深、更謹慎的思考,特別是無心的相處細節,讓孩童發展更為全面。
資料來源:DailyMail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