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別 重新定義憂鬱症
2013.08.30
男女有別 重新定義憂鬱症
  台灣男女憂鬱症患者比例,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年調查資料顯示,女性佔10.9%,是男性6.9%的1.8倍。世界衛生組織(WHO)2010年報告則指出,全球罹患憂鬱症的女性將近是男性的兩倍。   日前一項美國研究為瞭解憂鬱症的性別差異,提出有別於以往的研究問題,過去研究多關注導致女性容易得到憂鬱症的原因,但這項研究卻是希望找出為何男性比較不會被診斷有憂鬱症。   研究分析國家心理健康調查中3,310名女性及2,382名男性的資料,然後試圖找出非典型的症狀,觀察當這些非典型症狀與傳統症狀同時列入統計,男女憂鬱症患者比例的性別懸殊問題是否會消失,而結果顯示這麼做的時候,男女患者的比例就會接近,男性佔30.6%、女性佔33.3%。   研究指出,由於傳統定義的憂鬱症症狀如悲傷、哭泣、焦慮、愛抱怨等多屬於女性比較會表現的症狀,與社會上要求男性應有的陽剛氣概相衝突,因此會有同樣表現的男性較少。但當將一些比較外顯的症狀如生氣、自我傷害、藥物濫用、酗酒、進行高風險行為一起列入診斷標準,男性在這些項目的比例就明顯高過女性。而生氣攻擊、壓力、易怒及焦慮則是男女相同都會出現的症狀。   研究表示,目前的憂鬱症診斷標準是偏頗的,僅能辨識女性較易發生的症狀,將這些非典型症狀一併納入診斷標準中將可幫助找到男性中的憂鬱症患者,也能促使他們比較願意尋求協助。未來研究亟需做的就是釐清並定義可以判斷男性憂鬱症的症狀。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JAMA Psychiatry)      
+ read more
美FDA更新含citalopram成分之抗憂鬱藥物標示內容
2012.04.02
美FDA更新含citalopram成分之抗憂鬱藥物標示內容
 2011年8月美國FDA已針對含citalopram成分藥物發出警訊表示,每日使用超過40毫克劑量可能造成QT波延長,有導致心律不整之風險,因此將原先規定日服最大劑量60毫克降低為40毫克。    上月27日FDA再次更新該成份藥物標示內容,包括:  1. 應避免在有QT波延長風險的病患身上使用,如果一定需要使用,則須持續追蹤病患心臟狀況;  2. 過去禁止有先天性QT波延長症狀的病患使用,但由於發現某些該病症之病患使用低劑量citalopram對病情有助益、或者缺乏其他可行藥物,因此同意從原先列為「禁忌」改成「不建議」使用;  3. 對六十歲以上病患建議每日最大使用劑量為20毫克;  4. 病患使用後發現QTc測量結果大於500ms者,應停止使用該成份藥物。   美FDA建議病患不要隨便停止吃藥,如果每天使用citalopram超過40毫克劑量,應主動與醫師討論劑量問題,正在使用須持續追蹤心律、以及血液中鉀與鎂離子的濃度,使用後如發生心律不整、呼吸短促、昏眩暈倒等副作用應立即就醫,FDA同樣提醒醫師須注意上述事項。   2011年9月台灣衛生署曾發佈相關新聞稿表示,目前核准含citalopram成分之藥品製劑許可證共有12張,核准適應症為「鬱症治療及預防復發、恐慌症」,含該成分之藥物仿單「副作用」已刊載該藥品可能會降低心跳速率,且對於患者本身就有低心跳時,可能造成心搏徐緩。台灣女人連線提醒,正在使用該藥品之病患,勿擅自停藥,若有任何疑慮或不適,應立即回診詢問醫師。     資料來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 read more
懷孕使用抗憂鬱藥物 恐增新生兒肺動脈高血壓風險
2012.01.13
懷孕使用抗憂鬱藥物 恐增新生兒肺動脈高血壓風險
 近日一項研究顯示,母親在懷孕第二階段期間,使用抗憂鬱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將會使新生兒罹患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加倍(2.1, 95% CI 1.5 to 3.0),絕對風險為每一千位活產嬰兒中有1.2至3個案例發生。   這項研究分析1996-2007年間妊娠超過33週的160萬新生兒狀況,整體約3萬名新生兒母親在懷孕間使用SSRIs,使用的時間階段有1.1%在妊娠頭八週、0.7%在妊娠後二十週。   結果發現,在調整多種變項,如母體年紀、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與糖尿病治療、妊娠毒血症、懷孕階段慢性疾病等等因子後,在懷孕晚期使用SSRIs依舊會增加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在排除有胎便吸入症候群的新生兒後,勝算比是輕微增加,這項關係同樣存在於不同類型的SSRIs上。   新生兒的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發生在當出生以後,新生兒的肺血管阻力異常增加無法降低、動脈導管維持開啟無法關閉時,該病症的死亡率約5-10%。   研究表示,雖然這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還無法確認致病機轉,但建議應注意懷孕女性使用SSRIs的問題,並有評論認為須加強相關研究以證實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該研究出現的研究限制包括無法控制其他可能造成該病症的狀況、無法決定處方藥被確實使用的情形、或可能有使用超過一種以上的抗憂鬱藥物等。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MJ)    
+ read more
憂鬱爸爸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行為狀況
2011.11.08
憂鬱爸爸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行為狀況
過去研究已表示,母親一般來說比父親花較多時間在教養小孩上面,因此她們的心理健康會影響小孩的身心發展,然根據近日一項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父親的心理健康其實也同樣會影響小孩,爸爸有憂鬱症的小孩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的風險,比一般小孩高出72%。 這項研究以病患健康問卷調查(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2)評估分析全美21,993位年紀在5-17歲、與雙親同住的孩童,結果顯示有3%的孩童父親、5%的孩童母親有憂鬱症狀,雙親皆有憂鬱症狀的孩童佔2%。 在13項評估項目中,出現行為與情緒障礙並同時擁有一位家長有憂鬱症狀的孩童,最常出現的問題是「無法與其他孩童相處」、「無法遠離麻煩」。在出現嚴重障礙的孩童部分,其中15.5%孩童的父親、19.9%孩童的母親有憂鬱症狀。調整後的風險值顯示,父親有憂鬱症的孩童出現問題的風險,比一般孩童高出約70%,母親有憂鬱症的孩童出現問題的風險,則為一般小孩的3.02倍。 此外,雖然過去文獻已指出家長心理健康問題會影響小孩,但這項研究則認為反向關係同樣亦可能成立。而這項研究主要針對雙親家庭為對象,因此結果並不適用於單親家庭,且研究使用的是憂鬱症狀篩檢評估的問卷而非確實診斷,這也是這項研究的限制性之一。     資料來源:兒科學期刊(Pediatrics)    
+ read more
抗憂鬱藥物與心臟病藥物併用恐增加出血風險
2011.09.27
抗憂鬱藥物與心臟病藥物併用恐增加出血風險
憂鬱症患者可能同時也有心肌梗塞症狀,近日一項加拿大研究指出,SSRIs類抗憂鬱藥物與抗血小板藥物療法如阿斯匹靈等同時使用的話,將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研究以1997-2007年間魁北克省健康服務管理資料庫的人口資料為主,取樣27,058位病患資料,進行一項回顧性的觀察研究,研究中定義「出血」為消化道出血、出血性腦中風等其他導致住院、或在院中發生的出血事件。 研究結果顯示,同時使用SSRIs類抗憂鬱藥物與阿斯匹靈,將比單獨使用阿斯匹靈要增加42%的出血風險;如果病患又同時使用心臟病藥clopidogrel(Plavix),這項風險將又提高至49%。而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療法的病患,如同時也正使用SSRIs抗憂鬱藥物,將比沒有服抗憂鬱藥物的病患,增加57%的出血風險。 研究中提到,有高達20%的心血管疾病病患同時也有憂鬱的病症,大多數都有服用SSRIs類抗憂鬱藥物。且使用單獨或雙重抗血小板療法,又同時服用SSRIs抗憂鬱藥物的病患,通常為年紀較長、有高血壓、多糖症、貧血或其他血液疾病。     資料來源: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MAJ)    
+ read more
提供婦女符合「現實」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引
2011.02.17
提供婦女符合「現實」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引
2011年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所更新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引指出,過去臨床研究結果忽略個人與社經條件因素,會使女性較不願接受醫學建議與治療,撰寫指引的委員會主席暨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蘿莉默思卡(Lori Mosca)教授談到,貧窮、低識字率、心理疾病、較低英文能力與視力、聽力問題,通常會對醫師試著要改善病人的心血管健康造成阻礙。要處理這些困難,意識倡議一直是重要關鍵,同時女性病人與醫生間維持良好的溝通是重要的第一步,醫生應瞭解女病人用藥情形、藥物副作用與生活習慣等等,才能及早發現問題。 為了評估病人的風險,預防指引列出幾項易引起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疾病,包括有狼瘡、風濕性關節炎與懷孕併發症(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與懷孕引起的高血壓),默思卡教授指出,有妊娠毒血症病史的女性在懷孕後的五至十五年間,罹患中風、心臟疾病與動脈危險阻塞的風險為常人之兩倍,因此女性病人應特別向醫生詢問自己是否有此風險。此外,當中還特別強調種族族群多樣差異性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舉例來說,非裔美國女性特別容易有高血壓問題,拉丁美洲裔美國女性則為糖尿病問題。 再者,憂鬱症篩檢可作為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的一部份,憂鬱症治療雖不會直接改善心血管健康,但憂鬱症卻可能會影響女性是否接受並遵照醫生的建議。 雖然臨床實驗結果的預防方法要放置真實生活中有其困難之處,但有些一般大眾熟知卻未經實驗證實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療法卻可能對女性造成傷害,像是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抗氧化劑或葉酸。 默思卡教授表示,在未來還須更多打擊女性中風與心臟疾病的研究,特別關注並找出女性生命中的不同特定階段如:青春期、懷孕與停經,心血管疾病罹患的風險與有效的預防機會,以及更多預防療法的風險之性別差異分析與研究結果。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