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分攝取量過高恐使體重增加 應少攝取含游離糖食品
2013.01.29
糖分攝取量過高恐使體重增加 應少攝取含游離糖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糖分攝取的最新指引指出,糖分攝取量應佔總熱量攝取的10%以內,近日一項紐西蘭研究的結果呼應了世衛的該政策建議。   過去研究對於糖分攝取量的上限因多種因素而未有定論,這項研究回顧分析到2011年為止的30個隨機對照試驗及41個世代研究,並排除以減重為目標的研究。研究定義「游離糖」(free sugars)包括由食品製造業、廚師或是消費者自己加入食物中的單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或雙糖(蔗糖、乳糖、麥芽糖),也包括蜂蜜、楓糖漿及果汁中的糖。   結果分析顯示,在追蹤期達8個月的所有研究中,建議參與者降低攝取游離糖量,最後他們的體重平均減少1.76磅(0.8公斤);相反地,提高攝取量,體重平均增加1.67磅(0.75公斤)。   該研究也承認,造成過重及肥胖的干擾因素還有很多,且這項結果在孩童身上並不一定適用,因為一般來說孩童未遵照飲食建議,但值得注意的是,含糖度高的飲料會使孩子過重或肥胖的風險相對提高。這項研究結果支持了糖份對成人體重健康的負面影響,但對於應將攝取量上限訂為多少仍是未知數,而醫師與相關健康照顧提供者則應定期瞭解並要求降低病患的糖分攝取量。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MJ)      
+ read more
吃草莓、藍莓可助女性降低心肌梗塞風險
2013.01.17
吃草莓、藍莓可助女性降低心肌梗塞風險
  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飲食中黃酮類化合物對血管內皮功能及控制血壓有益處,這類成分一般在蔬果、紅酒及茶中都可找到。最近一項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指出,年輕及中年女性多攝取一種在草莓及藍莓中的花青素,同樣是黃酮類化合物的一種,可以減少罹患心肌梗塞的風險。   許多研究發現在吸菸或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年輕及中年女性身上,心肌梗塞的罹患風險一直在上升,但卻對這些女性的飲食習慣鮮少了解。因此,這項研究針對護士健康研究中93,600位25-42歲的女性進行研究,每四年調查一次她們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追蹤18年之久,最後共有405件心肌梗塞案例,發生的中位數年紀為48.9歲。   研究以飲食為基礎進行分析,女性每周吃三份以上的草莓或藍莓,比吃很少量的女性,罹患心肌梗塞的風險降低34%( HR 0.66, 95% CI 0.40 to 1.08, P=0.09)。調整多個干擾因子後,風險降低的數值為32%,把其他健康狀況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加入分析中,也同樣並未影響結果。   研究表示,蔬果的總攝取量多寡並未改變結果,顯示這項益處只有在攝取含豐富花青素成分的食物時才產生,但這項研究並未證實或支持以替代補充品也有同樣效果,仍是建議以健康飲食為主。未來研究應解釋其中機制為何,並瞭解劑量反應情形,評估長期臨床試驗的終點。       資料來源:循環期刊(Circulation)      
+ read more
小心多種藥物與葡萄柚產生交互作用!
2012.12.03
小心多種藥物與葡萄柚產生交互作用!
  今年年初曾有研究指出葡萄柚可幫助抗癌藥物的藥效發揮得更好,近日同一專家團隊新的研究分析指出,許多處方藥物如果與葡萄柚一起服用會發生嚴重副作用,且會發生交互作用的藥物種類持續增加當中,但卻常被醫師所忽略。   研究主要作者David Bailey博士表示,許多會與葡萄柚有交互作用的藥物被開立的頻率很高,根據這項最新研究發現,目前此類藥物已被證實有超過85種。在2008-2012年間,與葡萄柚併用會發生嚴重副作用的藥物種類已從17種飆升至43種,也就是平均每年增加6種,症狀包括呼吸衰竭、胃腸道出血、免疫系統差的病患發生骨髓抑制、腎臟毒性、急性腎衰竭、猝死等。   研究指出,葡萄柚所含的「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會抑制或降低人體腸道中代謝酶CYP3A4代謝藥物的作用,其他含相同成分的柑橘屬水果,如苦橙、萊姆、柚子等,也可能與藥物交互作用。   此外,生體利用率低的藥物即便只與一顆葡萄柚同時服用,也會使藥效加乘好幾倍,而且,儘管葡萄柚是在服藥前數小時吃的,交互作用仍然會發生,只要有定期服用固定藥量,當天任何時候都不應再吃葡萄柚。例如:降膽固醇藥物史達汀類(statin)藥物與每日一杯200ml葡萄柚汁同時服用三天,藥物的系統性濃度將升高達330%。   研究提醒,45歲以上的年長病患較常購買葡萄柚,也是用藥的主要族群,但他們對於過高藥物濃度的承受能力卻較低,易發生嚴重副作用。然而,病患通常並不會主動告知醫師自己會吃葡萄柚的訊息,因此,醫師應須意識到病患的某些嚴重副作用可能與食用葡萄柚相關,研究認為,這仍是目前一般健康照顧社群中易被忽略的問題。   資料來源:加拿大醫學會期刊(CMAJ)      
+ read more
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對生殖健康有負面影響
2012.11.01
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對生殖健康有負面影響
近日有關飲食對男女生殖健康的影響有新的研究發現指出,男女若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生殖健康都將會一樣受到負面的影響。   近年已有研究指出男性精子數量持續在下降,但確切原因仍不清楚,近日由Jorge Chavarro博士領導的兩個研究分別探究飲食與碳水化合物攝取對精子品質的影響。第一項研究的結果發現,在200位18-22歲男性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幾乎佔總熱量的一半比例,碳水化合物雖然不會影響精子的活動力或形狀,但攝取量愈高,精子數量下降愈多;另一個研究則發現,男性飲食量愈大,精子的形狀愈可能不正常,尤以攝取全脂產品的關連性最高。兩項研究結果在經過調整多個其他可能變項後仍然成立。   另兩個由J. B. Russel領軍,針對女性進行人工生殖成功率與飲食關係的研究,則得到相同的結論發現--女性減少碳水化合物、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量,會增加受精卵發展成囊胚、以及成功懷孕的機率。   Lona Sandon助理教授評論表示,這些研究發現是非常合理的,我們都已經知道女性在懷孕或懷孕前所吸收的營養將會對孩子發展產生影響,那麼對於營養會影響男性精子的健康品質也不須感到詫異。不過這些研究仍未發表於期刊中,研究的結論尚屬初步性的發現。      資料來源:美國生殖醫學學會年會(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annual meeting)    
+ read more
蔓越莓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效果不大
2012.10.26
蔓越莓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效果不大
  過去有研究指出,蔓越莓能避免細菌附著於膀胱內的上皮細胞,因此可能可降低症狀性泌尿道感染的發生機會,但也有14項研究認為不會。近日考科蘭實證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回顧分析蔓越莓產品的多項研究,發現這些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的表現並不比安慰劑佳。   研究分析24個研究中4,473位泌尿道感染病患的資料,這些病患飲用或服用蔓越莓相關產品,如:果汁、膠囊、錠劑、萃取物或糖漿,或是給予安慰劑、水、抗生素等等,也有人沒有接受任何治療,最後瞭解他們的泌尿道感染、服藥順從度及副作用發生情形。   分析的結果發現,蔓越莓產品整體而言對預防泌尿道感染無顯著效果(RR 0.86, 95% CI 0.71 to 1.04),在高風險群體身上如:有反覆泌尿道感染問題的女性、年長病患、懷孕女性等,都出現相似狀況。這些研究比較蔓越莓跟其他治療,有的發現蔓越莓比益生菌對泌尿道感染的預防有明顯的效果,而另有其他研究則發現,蔓越莓其他產品的預防效果比抗生素、蔓越莓錠劑或膠囊及馬尿酸烏洛托品(methenamine hippurate)表現差。   研究者認為多數研究的研究樣本數過小,且研究參與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比率過高(0-55%),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效果又不大,因此不建議使用蔓越莓產品預防該疾病。      資料來源:考科蘭實證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    
+ read more
有機食物未必比較營養
2012.09.14
有機食物未必比較營養
  近日一項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表示,雖然目前尚無民眾大量吃有機飲食與一般飲食的比較研究,但就現有一些小型試驗的結果證據來看,兩種飲食方式所觀察到的身體過敏反應及食物中毒都沒有太大差異。   為了評估消費者額外在有機食物上的花費,是否真正有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健康,因此,研究團隊回顧在1966年1月至2011年5月所進行的17項人類研究、及223個營養及食物汙染程度之研究。結果發現,其中3個人類研究發現,在濕疹、哮喘、及過敏反應,或是系統性曲狀桿菌、沙門氏桿菌的感染狀況,兩種飲食選擇都沒有造成顯著差異,同時,營養研究中也發現在血清、尿液、母乳或精子濃度的呈現上,同樣沒有出現具臨床意義的差異。   只有發現在有機食物中磷的含量較高,但實際上須完全禁食才有可能造成磷的缺乏,因此對人體在該營養成分攝取上其實沒有多大影響。此外,一般食品含農藥汙染的風險比有機食物高出30%,有兩項研究指出採有機飲食的孩童尿液中,農藥濃度較低,但這些發現在臨床意義上仍不清楚。特別的是,研究亦發現,一般製作的豬肉與雞肉產品帶有高出33%含有能抵抗三種抗生素以上的細菌之風險,這將有可能在肉品被人類食用後,也造成人類體內產生抵抗抗生素的病原,這都是持續被討論中的問題。   而這項研究的限制則包括所囊括的研究異質性太高,且可能存在刊登偏差(publication bias)。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有機食物雖可能沒有較營養,但是可能比較安全!因為沒有農藥或化學肥料殘留。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