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8
如何最好對抗男性脫髮?
幾乎所有男性都看到他們的髮際線後退或出現禿頭。對於那些希望減緩脫髮速度的人來說,一項新的研究有助於找出效果最好生髮藥物。
該研究審查了之前的 23
個研究,對市面上生髮藥物的效力進行了排名。
專家表示,這份清單很有幫助。這些藥物
—新髮靈(成分Dutasteride)、柔沛(成分Finasteride)和落建生髮水(成分Minoxidi)—
已經被使用了很長時間,但關於它們在有效性上優劣比較的信息很少。
由於沒有直接比較這些藥物的試驗,這讓醫生們無法回答這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
即哪種選擇最有效?這項新研究將有助於填補這一空白。
生髮藥物的排名
排名第一的治療藥物成份為Dutasteride,如:軟膠絲或新髮靈膠囊,劑量為每天
0.5
毫克。平均而言,使用六個月後,總頭髮數量增加最多。這意味著使用它的男人可以期待更多的頭髮出現在沒有的地方,儘管這只是小小的如「桃子絨毛」的頭髮。
其次是Finasteride的柔沛丸,每天服用 5
毫克,再加上相同劑量的口服minoxidi(落建)。
分析發現,給藥處方和劑量很重要。較低劑量的Finasteride(每天
1
毫克)排名第四,其次是minoxidi的兩種外用製劑,較高劑量(5%)的表現優於較低劑量(2%)。
墊底的是低劑量口服minoxidi,每天服用 0.25 毫克。
除了有效性,也要知道副作用!
Dutasteride可導致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和乳房脹痛,以及一種稱為直立性低血壓的低血壓。在極少數情況下,男性可能會發生需要就醫的藥物嚴重反應,包括皮膚脫皮、面部腫脹和呼吸困難。
Finasteride也可能降低性慾、無法勃起或引起乳房脹痛,但僅限於少數患者。
任何口服藥物都可能導致腹瀉或皮疹等問題,即使是局部使用minoxidil也有缺點:每天使用可能很麻煩,有時會刺激頭皮,導致頭皮或剝落。
#選擇適合的治療
男性需要與皮膚科醫生討論每種選擇的利弊。在現實世界中,大多數脫髮患者最終需要綜合治療。
McMichael說,大多數情況下,治療的主軸是finasteride及外用minoxidil
5%
的組合,但添加一些藥物往往可使患者會得到最好的結果。
這可能包括注入頭皮的低強度雷射或富含血小板的血漿(PRP)。該血漿取自患者自己的血液樣本。
其實,尋找最佳治療方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必須體認一個現實:通常,你不會用單一選項就能打出全壘打。建議尋求脫髮幫助的男性去看皮膚科醫生進行「全面檢查」。也就是說,部分原因是要找出是否存在導致脫髮的潛在疾病,例如甲狀腺疾病或營養問題。
研究結果於 2 月 2 日在線發表在JAMA Dermatology上。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02.10)
+ read more

2021.12.27
Covid-19會降低精子活力
研究人員發現有些人感染Covid-19復原之後數月,精子數量、活動力會變少。精液本身並沒有傳染性。35位男子在有症狀的感染復原後一個月提供精子樣本,很明顯在60%的樣本中精子活動力減低,37%的樣本中精子數量減少。
《生育力和不孕》中報導,比利時120位平均年齡35歲男子在Covid-19症狀消失平均52天後提供精液樣本。復原後一到兩個月的51位男子精液樣本中,有37%精子活動力減低,29%精子數量低。復原後至少兩個月的34位男子精液樣本中,有28%活動力受損,6%精子數量低。感染的嚴重性和精子的特質並無相關。
研究人員結論:「想要懷孕的配偶應該警惕,感染Covid-19 之後的精子品質比較不好。估計恢復時間是3個月,但仍要追蹤研究來確認,並決定是否遭受永久的傷害。」
編譯來源:Reuters (2021.12.20)
+ read more

2021.10.04
童年減重 可預防未來的不孕症
肥胖與男性和女性的生育問題有關。
一項初步研究顯示,肥胖男孩減重可能會避免成年後的生育問題。
即使是短期的體重減輕也可能部分逆轉因過重相關引起的生殖功能改變。
這些研究結果強調需要將兒童肥胖視為未來生育問題的一個因素。
在台灣,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年八月公布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兒童及青少年約有1/4人口有過重或肥胖問題,其中過重加上肥胖的盛行率
7-12 歲的男孩為 32% , 13-15 歲為 27.7% 。
我們應該對兒童肥胖進行早期管理,以扭轉這些傷害、幫助預防未來的生殖問題以及降低其他疾病的風險。
減重影響生殖健康的標記物
在這項研究中,法國昂熱大學醫院的 Solène Rerat
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 34 名 10 至 18 歲男孩為期 12
周的減重計劃,以瞭解減重如何影響生殖健康和新陳代謝的標記物。
研究人員發現,在三個月的時間裡,這些男孩體重減輕,而胰島素和睾丸激素濃度提高。還有跡象顯示,因肥胖而改變的睾丸間質細胞(Leydig
cells)發生了轉變。而間質細胞正是生育能力的指標。
此研究僅評估了經過 12
周治療教育計劃後對少數肥胖男孩的影響,需要進行更長時間追蹤的進一步研究,以幫助全面研究減輕體重對生殖功能的影響。
研究結果於9月23日在歐洲兒科內分泌學會的年會上公佈。在醫學會議上提出的研究結果應被視為初步結果,直到發表在同行評審期刊上。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1.09.2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8.09
重男輕女 10年內消失470萬個女孩
《英國醫學期刊全球健康》發表研究指出:因為傳統文化偏愛男孩,出生性別比例失衡的國家,包含中國及印度等,即使在未來20年內多生男性的現象漸減,到2030年將會多失去470萬個女孩。到2100年,女孩出生將會再減少1百萬個。
2100年本世紀結束前,如果所有出生性別比例風險增加國家,如:奈及利亞、巴基斯坦等人口密集的國家,其出生性別比例如果也提高超過自然的比例(女:男=100:105),那麼女性將比男性少達2千2百萬人。
研究人員説,自1970年代,從南東歐到東南亞偏好男孩的幾個國家,因為產前性別的選擇扭曲了出生性別比例。這種偏好的後果是全球年輕男性過多,且多約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對整個社會和經濟影響無法想像。
在男性「過剩」的社會裡,適婚男女比例失調會導致「婚姻擠壓」,或者可能增加反社會的行為和暴力,最終都可能長遠地影響社會的穩定性和永續發展。
過高的女孩死亡率
聯合國指出,生前性別的選擇是有害的習俗,等同童婚及女性割禮。產前性別選擇,是指在篩檢顯示胎兒的性別之後,女胎通常被人工流產。先前的研究估計在1970至2017之間,因產前性別選擇,約有4千5百萬女性沒有出生,其中95%發生在中國或印度。
另外,證據顯示有些社會疏忽及歧視女孩,使得女孩死亡率高於男孩。2015年的研究發現幾十年來,消失的女性,包括過高的死亡數,正在慢慢地上升。在2010年,消失的女性高達1.26億;到2035年,預期將達1.5億。
這個研究的作者之一John
Bongaarts博士表示,未來因死亡率過高而消失的女性人數,可能遠高於女性未能出生的消失人數。
如何保障女性的生命
雖然研究專家對未來出生性別比例會增加或漸趨正常,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一致認為性別平等是目標,需要採取政策監督,推動反對性別偏見的行動。
為了瞭解出生女性「消失」的嚴重性,重男輕女的國家需要監控出生性別比例;檢視在家庭和團體中,持續性別偏見背後的因素,做為政策考量;並掌握全世界未來性別結構改變所造成的影響。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8.02)、Medical News
Today(2021.08.04)
+ read more

2021.05.17
新冠病毒會導致性無能嗎?
男人可能有一個迫切的理由接種COVID-19疫苗。
日前《世界男性健康雜誌》報導,兩名COVID-19患者在感染前均有正常的勃起功能,但是分別在感染病毒6個月和8個月後出現性無能(陰莖勃起功能障礙),因而接受陰莖假體手術。
研究者想知道COVID-19是否造成了性無能?
病毒可能損傷血管導致不舉
有了電子顯微鏡的幫助,研究人員從兩名COVID-19康復者的陰莖組織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狀病毒顆粒。與另外兩名有勃起功能障礙,但從未感染COVID-19的男性相比,曾經感染者的陰莖血管內壁有受損的痕跡。
美國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生殖泌尿科R.
Ramasamy博士表示,病毒影響供應陰莖的血管,導致勃起功能障礙。血管會發生問題,無法提供足夠的血液進入陰莖勃起。
研究人員將陰莖損傷與COVID-19患者的肺、腎和腦器官損傷進行了比較。Ramasamy說:「我們認為陰莖也可能以類似的方式受到影響,這不是暫時的,可能是永久的。」
紐約市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泌尿科主任A.Tewari表示,鑑於該病毒可能引起血管發炎和損害,COVID-19可能以這種方式影響男性。
Ramasamy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可能不是人們會討論的事情。但是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到一年中,大家可能會對COVID-19陽性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真正患病率有更好的了解。
男人不要驚慌
Tewari說:「只有一、兩個病人還不能證明什麼。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值得進一步研究。COVID-19造成的是一種內皮功能障礙。如果心臟的小動脈可能受到這種方式感染,那麼陰莖的小血管也會受到相同方式的感染。」
Ramasamy敦促現在患有勃起功能障礙的COVID-19前患者尋求醫療協助。他表示,不要認為這些症狀會自行消失,可能是一個持久的影響,而不是暫時的。
而對於那些擔心這個問題的男人,他還有另外一條建議:接種疫苗。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5.13)
+ read more

2021.05.14
35歲是女人生育門檻?男人呢?(Ⅱ)
男人沒有生育率下降的問題嗎?
你知道什麼人過了35歲,也不會被視為過了生育高峰期嗎?男人們!
人們仍然普遍認為男人沒有生育的生理時鐘,在任何年齡都可以成為父親。但是,精子的年齡恐怕並不像美酒那樣越陳越醇。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精子品質會下降。研究顯示,年長父親所生的嬰兒出現健康問題、精神病和認知障礙的可能性增加。另有一項研究顯示,不孕症完全來自男性因素的有20%-30%,而所有不孕病例中包括男性因素的有50%。但是,跟女人面臨的社會壓力比起來,很少有人對30多歲的男人強調冷凍精子來保持精子品質,對吧!
據Dr.
Nargund說,在她經手的案例中,有一半的生育問題與男人的年齡有關,而不是女人的年齡。研究表明,儘管有些男人到了70歲還會生,但40歲以上的男人比20多歲的男人要多花五倍的時間才能懷孕。
去年(2020),Rutgers
University的美國科學家回顧了40年的生育力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超過45歲的父親與早產、死產、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癲癇發作和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天缺陷的風險增加相關-和母親的年齡無關。
精子細胞的品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急劇下降,不僅活動力較差,至關重要的是,容易發生所謂的形態學突變-形狀和結構,正是這種原因導致了後代的遺傳異常。
2013年一項對5,000多名年齡在72歲以下的男性進行的研究發現,正常精子的比例在34歲開始下降,到了40歲以後下降了更多。
有時候,醫師告訴夫妻生育問題是「無法解釋的」,純粹是因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女人可能出了什麼問題上,沒有人想調查男人。
當然,這並不表示男人應該為「太晚」生小孩而感到羞恥,而是我們應該停止羞辱女性。如果像ASRM這樣的組織希望女人早點生孩子,那麼重點應該放在如何使父母負擔得起的這樣的事情上,而不是在製造恐嚇婦女的廣告。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生育計畫
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健康狀況,這意味著我們在研究中看到的結論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年齡界限主要是對醫生有用的指標,他們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進一步的遺傳條件檢測,我們知道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更可能發生。
由上述看來,35歲作為生育門檻的迷思已經過時、不科學,而且也無濟於事。這種大一統的思維會產生壓力和污名。 女人應根據自己的身心狀況、社會角色及生活的需求等層面,去計畫最適合自己的生育年齡及子女數,而不是被群體的生理時鐘追趕得無法喘息。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1.04.10)、Daily Mail(2021.05.0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