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3
再次證實割包皮有助於預防愛滋
最近有三項針對非裔異性戀男性的研究結果證實,割包皮可降低50%感染愛滋的機率。但手術兩年後的影響目前還無法評估,此外,割包皮降低的是「女性」感染愛滋的風險還是「男男性行為」間的風險,目前也仍屬未知。
本次研究發表於The Cochrane
Library,由合作研究機構(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出版,共回顧了三個於2002-2006年在南非、烏干達及肯亞的研究,總共有11,054名男性,年紀分別為18-24歲或15-49歲。經過後測分析發現,割包皮可讓男性在接受手術後一年間,降低50%感染愛滋的機率;在一年後(21-24個月)亦可降低54%的感染機率。而研究人員也發現,南非的研究顯示,男性接受割包皮後一年間性伴侶有略微增加的趨勢,平均從5.0上升至5.9。
研究者雖然還不清楚為何割包皮可預防愛滋,也不瞭解為何對於一些男人才有效果,但本研究已經可以證實,包皮使病毒更容易附著及侵入人體。
雖然訓練醫護人員幫嬰兒割包皮只需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但要將割包皮列為防治方式之一,仍面臨非常大的阻礙。研究人員認為決策者應多方考慮能降低感染機率的預防措施,而本研究已證實割包皮的確有降低愛滋感染機率的效果。
+ read more
2009.03.30
割包皮降低感染HPV風險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2006年資助的兩項大型研究發現,在異性性行為間,男性割包皮的話,可以降低50%感染愛滋病毒的機率。最新一份亦由NIH資助的大型研究發現,異性戀男性割包皮可以有效降低「第二型單純皰疹病毒」(HSV-2)和「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率,前者會引發生殖器疱疹,後者會導致生殖器疣和癌症;但是,對梅毒則沒有影響。
這項試驗的參與者包括3,393位15-49歲的男性,這些男性都尚未割包皮且HIV和HSV-2的篩檢皆呈現陰性反應。研究人員隨機將參與者分成兩組:實驗組為立刻接受割包皮手術的1,684位男性,對照組為24個月後才接受割包皮手術的1,709位男性。研究人員分別在6、12、24個月時針對受試者是否感染HSV-2和梅毒進行評估。此外,另一個子群組(352位實驗組成員和345位對照組成員)則在研究開始和24個月後檢測是否感染HPV。
在24個月的追蹤期後,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有7.8%的人感染HSV-2,對照組則有10.3%的人感染;整體來說,男性割包皮降低28%的HSV-2感染率,高風險的HPV菌株感染率則降低35%,但是,對梅毒的感染率則沒有影響,24個月後,實驗組有50位成員感染梅毒、對照組有45位。
近年來累積了相當多有關男性割包皮的研究,這份新的研究再次證實了男性割包皮對健康的益處,包括:降低愛滋病、生殖器疱疹、HPV、生殖器潰瘍疾病的風險。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研究結果已經可以提供公共衛生專家、政府單位做為衛生政策參考。研究接下來的目標是要瞭解男性割包皮是否可以降低HPV傳染給女性伴侶的機率。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延伸閱讀:
割包皮 防愛滋
再次證實割包皮有助於預防愛滋
+ read more
2008.10.30
重新檢討愛滋防治政策
非洲的婦女健康運動團體呼籲應重新檢討ABC的愛滋防治政策(節慾、忠誠、保險套),因為這樣的防治策略並無法使婦女獲得足夠的保護,因為如性侵害、早婚、使用保險套比率低等問題,在ABC的防治宣導下將被忽略。婦女團體指出,女性時常被教導要服從男人,但該防治政策並不關心如何為這些女性提供實際的選擇。
非洲婦女和愛滋協會(Society for Women and AIDS in
Africa)理事長 Bernice
Heloo表示,女性感染HIV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性別不平等、女性被邊緣化等,而感染HIV更增加她們的困境,同時,對於這些女性而言,如何說服男方使用保險套是很困難的。雖然目前雞尾酒療法的使用已經在愛滋防治政策擔任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還是有非常多的女性感染者無法取得藥物。
Heloo理事長也針對媒體的污名表示憂慮,由於目前HIV已可以經由藥物控制,媒體在去除污名與歧視的工作上應負起更重大的責任。HIV是一種任何人都可能感染到的疾病,並非只有特定族群的人才會得到,因此,媒體從業人員應該對議題的走向與疾病的新知有所瞭解,才不至於報導中出現偏頗、歧視的言論。
+ read more
2008.08.15
HIV應擴大女性篩檢?
美國婦產科學院建議應擴大對女性篩檢,將HIV篩檢納入19-64歲的女性常規婦科照護中。
在一項正式的會議中,學院成員表示婦產科醫師應更積極推動HIV篩檢,這同時也是美國CDC的建議。他們認為,雖然「opt-out」(選擇性退出,意即除非病患特別拒絕篩檢,否則列入常規篩檢包裹處理)的篩檢模式可能會因為違反某些州的法律而無法全面施行,但仍然是最理想的篩檢模式。美國CDC的Denise
Jamieson醫師表示,婦產科醫師應該傳達兩項基本認知:一、每個婦女都必須瞭解自己HIV的狀況;二、HIV篩檢只是一項簡單的檢查。
由於美國女性感染HIV人口快速增加,異性戀間危險性行為也成為更重要的危險因子,因此,學院成員建議針對以下高危險群女性應每年例行篩檢:
1. 以針頭注射毒品者。
2. 性伴侶中有與吸毒者或HIV感染者。
3. 以性交易方式取得毒品或金錢。
4. 經診斷患有其他性傳染疾病數年。
5. 有一個以上的性伴侶。
針對19-64歲以外的女性,若醫師知道他們的病患屬HIV高危險群,應鼓勵他們進行篩檢。快速HIV篩檢可由相同的診所得知檢驗結果,若檢驗結果為陰性,將不以面談方式通知,若檢驗結果為陽性,將由專業人士進行諮詢,解釋檢驗結果的意義,並告知將進行進一步篩檢。
會中另一項建議為,婦產科醫師及病人都必須認知,有色人種(尤其是非裔、西裔)女性感染HIV的比例及死亡率都占有相當高的比率。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未來無論是否擴大篩檢,篩檢前同意及諮詢仍是最重要的。HIV篩檢只是一項簡單的檢查,但不可否認的,在HIV/AIDS仍被污名化的狀況下,檢查結果對於受檢者的影響,並不如其他檢驗來得單純,接受篩檢者都有權利知道自己進行的是什麼檢查、及快速篩檢的準確度及後續為何。
+ read more
2008.08.01
感染HIV,還要餵母乳嗎?
一般建議母親至少補餵四個月的全母乳,但是,哺餵母乳是否會增加HIV母子垂直感染的風險,一直是很具爭議性的問題。為了嬰兒的健康,過去都建議感染HIV的母親在嬰兒出生的前4-6個月哺餵母乳,之後便完全斷奶。哥倫比亞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也針對這個議題進行了研究。
這份研究包含了958位感染HIV的母親,研究人員比較了哺餵母乳4個月和16個月的嬰兒,結果發現4個月斷奶和繼續補餵母乳並不會影響4-24個月的嬰兒感染HIV的風險,也不會影響其存活率;也就是說斷不斷奶並不會對嬰兒產生顯著的正影響。但是,若嬰兒於斷奶前檢驗出陽性HIV反應的話,在4個月時斷奶的嬰兒死亡率為74%,較繼續餵母乳的嬰兒高(55%)。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08.07.11
HIV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已接近常人
在早期,一旦被診斷出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感染者,在數年內就會得到愛滋病(AIDS)而死亡,但現在,由於雞尾酒療法的發明,HIV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已接近非感染者。
一項美國康乃爾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一位39歲的HIV感染者預期壽命是70餘歲,而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於6月11日的統計報告顯示,一位40歲的美國人預期壽命是80.2歲。
Dr. Bruce
Schackman表示,雖然感染者的預期壽命仍與一般人有差距,但1993年CD4約500/μι的感染者只能再活6.4年,相較之下已是長足的進步。這也顯示,愛滋治療藥物的可近性及持續使用的重要性。
另一份研究是針對20歲開始接受雞尾酒療法的感染者進行追蹤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26,000個個案發現,從20歲起接受治療的感染者,在最初的1996年~1999年只能延長他們24.3年的壽命,在2000年~2002年能延長他們27.1年的壽命,而在2003年~2005年可延長他們33.2年的壽命。
研究人員表示,這份研究尚未考慮到一些其他因素,如感染HIV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2006年的愛滋病會議上曾提到約9%的感染者死於心臟病、15%的感染者死於肝病、8%死於癌症。目前對於HIV及其治療方法對人體的影響仍有未釐清之處,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但能接受雞尾酒療法的感染者,現在已有時間可以等待。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