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專家呼籲:女性不要忽視心臟病症狀
2016.03.30
專家呼籲:女性不要忽視心臟病症狀
美國自從訂定法規要求臨床試驗須納入足夠的女性受試者以後,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具有性別差異,例如:在症狀方面,大約三分之二死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女性,過去從未顯現任何徵兆;並且那種胸口痛到會捧心、暈厥的症狀並非多數發生心臟病的女性會有的經驗,女性往往因此被誤診或延誤就醫。近日一位芝加哥藥學學院的教授Annabelle Santos Volgman就此議題接受訪問,希望女性更重視自己的心臟健康。(內容節錄如下)   問:男女生的心臟有何不同? Volgman教授:從解剖學上來看,男女的心臟是一樣的,但是從生理學來看,因為男女有不同的荷爾蒙且會與荷爾蒙作用的血管也不一樣,再加上女性因為經期、懷孕和更年期而有男生所沒有的周期性荷爾蒙,因此男女的心/血管在活動時的化學及物理過程並不一樣,例如:女性在更年期以後高血壓的發生頻率較高。   問:男性發生胸痛時往往以大象壓在胸口來形容症狀,那女性呢? Volgman教授:對女性來說,因為知覺疼痛的方式與男性不一樣,他們通常只是胸口有一點感覺,大多以「不舒服」或「壓迫感」的字眼來形容,少用「痛」來描述症狀,因此當她們被醫師告知為「胸痛」需要做一些檢查時,比較會感到困擾。   問:對於這樣的狀況,我們可以做什麼? Volgman教授:可以從教育女性著手,她們需要知道心臟病也是女性健康的主要殺手,而不只是擔心有一天會罹患婦癌如乳癌。此外,如果女性感覺胸口有任何異狀、呼吸急促、暈眩或感到不明原因的疲憊,應主動就醫並檢查是否為心臟病。醫師會先幫你評估症狀及檢查疾病風險,若有出現疑似心臟病的症狀,醫師便會給你做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而如果女性有心臟病家族病史(家族中有男性在55歲前或女性在65歲前罹患心臟病),可以做基因檢測及測量壞膽固醇指數,評估是否屬於心臟病高風險群。   問:有高血壓的女性應該遵循哪種生活方式? Volgman教授:運動與多吃蔬果對降血壓相當重要。運動方面建議每周有氧運動5-6次,每次約30分鐘。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維他命的蔬果,而非被加工處理過的維他命藥丸;還要注意少吃反式脂肪、糖分及精緻的澱粉類食物如蛋糕、餅乾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較不會因為高血壓而主動就醫,反而傾向於改變生活方式來改善,但是在此要提醒女性若改變生活方式仍無助於降低血壓的話,仍應向醫師諮詢並以藥物控制血壓。   資料來源:The Washington Post    
+ read more
小心!消炎藥會傷「心」!
2016.03.29
小心!消炎藥會傷「心」!
消炎藥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藥品之一,當我們因為發炎而感到疼痛時,醫師可能會開立消炎藥給民眾。目前市售的消炎藥-「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NSAIDs)」,它不是類固醇但同樣有消炎作用-常被用於治療疼痛、發燒或是關節扭傷、僵直性脊椎炎、急性痛風等。但是此種藥物具有包含潰瘍、血壓上升等副作用。最近一份大型研究集結並分析了過去所有相關的研究結果,發現消炎藥可能對心臟病患者有害,並且舊類型NSAIDs可能危害心臟健康。   這項研究是歐洲14所大學合作的結果,許多歐洲知名的心臟學專家參與其中,他們集結了所有關於心臟病患者服用NSAIDs後的研究並進行分析。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的醫藥學博士Morten Schmidt說明,多年來已知新型態的NSAIDs(如COX-2抑制劑)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基於這個理由這些新型態的NSAIDs被逐出市場,而如今我們了解到部分舊型態的NSAIDs,如解熱鎮痛劑Diclofenac,也與心臟病風險上升有關,並且風險上升的程度與那些被逐出市場外的新型態NSAIDs相似。   這項研究發表後,歐洲心臟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首次針對醫師開立消炎藥訂定了指引。奧胡斯大學心臟學教授Christian Torp-Pedersen表示,醫師開立消炎藥給民眾前,應針對個別狀況進行完整的心臟病併發症及出血的風險評估,並且NSAIDs只有在包裝上有完整的心/血管疾病警告標示才能在藥局販售。一般來說,NSAIDs不應開立給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屬高風險者服用。   最後,Morten Schmidt博士呼籲應減少舊型態NSAIDs—解熱鎮痛劑Diclofenac的用量,他認為相對於Diclofenac,物理治療、微量的類鴉片藥物(opiods)或其他對心臟風險較小的NSAIDs是對患者較安全的選項,並且他認為根據這份研究所產生的指引是邁向病人安全的重要里程碑。   資料來源:_European Heart Journal_      
+ read more
2016台灣首屆「為女著紅日」:終止心/血管疾病性別偏見
2016.03.16
2016台灣首屆「為女著紅日」:終止心/血管疾病性別偏...
在台灣,平均每小時有1.4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近五年來(98年至103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了20%,其死亡人數是婦癌的3-4倍。然而,面對這樣的健康風險,我們對於心/血管健康的關注依然不及婦癌;此外,社會大眾也普遍地不瞭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臨床表現上具有性別差異。為了提升社會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意識與重視,台灣女人連線、台新金控、及太平洋SOGO百貨公司響應國際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穿紅衣行動,邀請民眾在3月11日(五)「為女著紅日」穿上紅色衣飾,用行動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近20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女性因為生理結構及生命經驗與男性不同,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表現及風險上有性別差異,例如:女性會出現「非典型症狀」--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參考「衛教單張」、「懶人包」)。然而,台灣社會並沒有普遍的認知到這些資訊,易造成婦女健康的傷害。2004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起Go Red for Women行動,透過穿紅衣及其配合的各式活動提醒社會大眾女性心臟病的重要,至今已有超過50個來自全球的團體響應此項行動,2014年世界心臟學年會更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偏見」!   為提醒社會注意女性心/血管健康,台灣女人連線響應「GO RED FOR WOMEN」行動,訂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今年為3月11日),並邀請台新金控及太平洋SOGO百貨公司共同響應。台新秉持關心女性、最懂女人心的精神,號召所有分行同仁在311這一天共同貼上「為女著紅」之貼紙;太平洋SOGO百貨在3月期間也在其所有分店服務台放置心/血管衛教單張,供民眾自由取閱。此外,在3月11日下午也於太平洋SOGO忠孝店中大門前舉辦「Facebook串聯參與宣導活動」,邀請金鐘影后陸弈靜女士擔任公益大使,藉此宣導「心/血管疾病 男女大不同」之衛教資訊,提醒民眾注意心/血管健康。 [311為女著紅下午SOGO臉書串連活動]        
+ read more
AHA女性心臟病聲明:心臟病治療、症狀具性別差異
2016.03.08
AHA女性心臟病聲明:心臟病治療、症狀具性別差異
日前,美國心臟科醫學會(AHA)首次對女性心臟病發表聲明,我們也透過國外新聞與訪問了解到,不論國內外目前女性心血管疾病仍未受重視。但除了評論之外,為了讓讀者了解聲明的內容,我們也分享這份聲明中提到心臟病的症狀與治療等方面的性別差異。   男性及女性都會因為冠狀動脈阻塞而引發心臟病,但是冠狀動脈形成血栓的方式卻有性別差異,以致於女性冠狀動脈阻塞的程度較不嚴重。然而,目前的醫療並未依據心臟病發生的原因及血栓的嚴重程度而有不同,且女性所獲得的治療相較於男性較不完整。   再者,女性因為血管較細、罹患心臟病的年齡較大以及伴隨較多風險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但是目前與心臟病相關的指引或建議如心臟康復計畫(cardiac rehabilitation)等尚未充分地應用在女性身上,因此女性在術後發生併發症的可能性較高。   此外,男女在心臟病的風險及症狀上也有差異。男性及女性心臟病的主要症狀雖然都是胸痛或胸口不舒適,但是女性較容易有非典型症狀:胸口感到一陣陣地或持續幾秒的緊縮、壓迫或疼痛;單/雙臂、背部、脖子、下巴或肚子疼痛或不舒適;呼吸急促;冒冷汗、感到疲憊或頭暈。而風險因子影響男女罹患心臟病的程度也不一樣,例如:高血壓較容易使女性罹患心臟病、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年輕的男性糖尿病患者高出4-5倍。   非侵入性心臟病學家及俄亥俄州立大學女性心血管健康計畫的主任Laxmi Mehta是出版此份聲明的編輯小組主編,她認為了解疾病的性別差異有助於改善女性心臟病的預防及治療,並且提醒女性不要害怕詢問醫療專業人員相關問題,應與醫事人員討論心臟病的用藥及治療方法來預防或治療心臟病。   資料來源: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星巴克比可樂還不健康!?
2016.02.23
星巴克比可樂還不健康!?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指出含糖飲料會對於人體健康造成莫大傷害;不過,談論含糖飲料時,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的多是汽水、奶茶,大概很少人會把咖啡歸類其中。現在,一份針對咖啡等熱飲的調查報告揭露了這些飲品當中所含的驚人糖份,其中有些品項的含糖量甚至遠遠高出惡名昭彰的可樂!   日前,英國組織「糖分行動」(Action on Sugar)檢驗了市面上131種熱飲,發現有98%的含糖量都嚴重的超標。其中有55%的含糖量相當於或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成人糖分攝取建議:一日不超過6茶匙(30c.c.);有35%的含糖量與可樂相當-一份約含有9~10茶匙(約50c.c.)的糖,約等於7塊巧克力。   在這次的調查中,最糟糕的品項是英國星巴克所販售的特大杯熱果茶Mulled Fruit,一杯下肚就喝進了25茶匙的糖(相當於5個馬芬的含糖量)。許多店家販售的拿鐵與茶拿鐵也都含有11~20茶匙不等的糖。另外,過去也曾有報告指出咖啡連鎖業者所推出的季節性-如耶誕節期間限定-特調飲品多含有超量的脂肪與糖。   這分報告同時也呈現了飲品的容量與含糖量之間的關係。以星巴克的熱果茶為例,特大杯的含糖量是25茶匙,中杯的含糖量則為13茶匙;雖然仍超出WHO的建議量,但明顯減少許多。因此,「糖分行動」除了要求連鎖咖啡業者降低飲品中的糖分含量、改善其成分標示之外,也呼籲停止供應特大杯尺寸的飲品。   該組織提醒民眾,像榛果拿鐵、焦糖瑪奇朵這一類的花式咖啡,或像茶拿鐵、熱果茶這一類經調製過的飲品,可以偶一為之,但不應每日飲用。因為這些飲品當中的糖與熱量都多得令人不可置信,且人們往往會以高糖份、高脂肪的點心作為搭配。   最後,也再次提醒大家,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含糖飲料以及糖份過量攝取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除了讓人容易肥胖、影響口腔健康之外,還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與死亡風險;女性則可能因此面臨初經提前、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等問題。所以,若真的犯了咖啡癮或與好友們相約喝咖啡聊是非時,記得請店員調整甜度,並且酌量飲用噢!   資料來源:Action on Sugar、Medical News Today、CNN    延伸閱讀: 可樂下肚一小時 身體發生什麼事? 常喝含糖汽水恐增加慢性病風險 甜蜜的負荷:糖比鹽更易引起高血壓 新型殺手:全球每年超過18萬人死於含糖飲料 女孩!放下你手上那杯含糖飲料! 愛喝甜的,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 read more
AHA首份女性心臟病聲明:女性心血管疾病仍未受重視
2016.02.03
AHA首份女性心臟病聲明:女性心血管疾病仍未受重視
近十幾年,科學家與醫藥研究者陸續發現心血管疾病在症狀、用藥、治療等方面具有性別差異,並且逐漸重視女性的心血管疾病。然而,即使如此,根據最近美國心臟學會(AHA)所發表的聲明指出,女性心血管議題發展至今仍未有充足的研究,且在診斷與治療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方式依然不完整。以下為國外5位心臟科醫師對此份聲明的看法與目前女性心血管疾病議題的發展狀況。   美國埃莫里大學醫學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教授Nanette Wenger醫師表示,她與研擬這份聲明的工作人員們很高興能將資訊分享給臨床醫師、社區以及女性,並且她提到目前女性的心肌梗塞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不論在研究、治療及診斷上都並不完整或充分,而這正是提出聲明最主要想表達的訊息。   杜克大學醫學院(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Pam Douglas教授認為,面對目前仍缺乏針對女性心臟病的指引與報告,這份聲明可謂一個里程碑。事實上,在此聲明發表以前,唯一與女性心血管疾病有關的文件是由美國心臟學會出版的女性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指引。目前整個心臟學領域已經逐漸在重視性別對冠狀心臟病的病理學與生理學的影響,並且也越來越重視病理學要如何轉譯為臨床上的症狀、治療與結果。   凱斯西儲大學醫院醫學中心(University Hospitals Case Medical Center)的Dina Sparano醫師表示,在過去近40年的時間,我們了解到心血管疾病雖然都是男女第一大死因,但是對女性來說卻有未被充分治療與診斷的問題。如今,有了具實證基礎的治療方法以及民眾和醫療領域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意識有所提升,整體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有下降;然而,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舊遠高於男性,這也是為何我們必須繼續努力來了解為何這種落差持續存在的理由。   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心臟科醫師Deborah Kwon認為,當我們面對有胸痛的年輕女性時,許多時候我們傾向於認定她們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很低、不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或推斷可能與壓力、情緒有關。但是最近美國心臟學會的聲明就非常強調我們在評估年輕患者的風險時應更謹慎,並且確認我們使用了適當的檢測方法以及留意患者的病史與其他既存的風險因素。   最後,西奈山醫院(Mount Sinai Hospital)的心臟學副教授Mary McLaughlin認為,這份涵蓋長達十年資料的聲明顯示,男女在心血管疾病上具有差異,因此是一份相當重要的科學文獻。並且,女性一生都在面對荷爾蒙的變化,而這會影響到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事實上,高血壓與糖尿病都與荷爾蒙有關,並且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台大醫院心臟科副教授暨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博淵博士指出,我們也確實注意到醫師在面對女性病患,尤其是心血管急症時,有時會採取不同的處置。正如美國心臟學會(AHA)聲明中提及的,造成這種性別差異醫療的原因很多,例如,女性有較多「非典型症狀」不易診斷,或是心臟病是專屬於男性的疾病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導致醫師採取不同的判斷,進而影響到治療的模式。不過這種「醫療性別差異」究竟占多少比例,對治療的結果影響有多深卻很難評估,因為台灣有關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研究並不多。台灣在醫療性別議題的研究晚美國十幾年,深度及廣度都不足,以致無法建立台灣本土的資料庫,也因此無法得知台/亞裔族群的性別差異與歐美國家是否完全一樣。我們期待台灣能結合政府、醫界、及民間的力量一起進行前瞻性的研究,深入探討女性心血管疾病議題,並提出一份台灣本土治療指引。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