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產

重複剖腹產對新生兒的負面影響 
2005.06.09
重複剖腹產對新生兒的負面影響 
一項五月份美國婦產科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研究報告表示,產婦分娩時選擇自然產或是剖腹產對新生兒是有影響的。這項由南卡羅來納醫學大學的Dr. Nicholas Fogelson及其團隊所做的研究顯示,與自然產之新生兒比起來,產婦重複實行剖腹產所生下之新生兒留在育嬰室並接受特別照護的機率約多4倍,且有暫時性呼吸急促的現象。 這項研究觀察了3,134名自然產、及117位選擇重複剖腹產之婦女,同時,這也是第一次直接比較自然產及剖腹產對於新生兒影響之研究。Dr. Fogelson 表示,研究結果顯示重複剖腹對於新生兒有立即性負面影響,而醫生在給產婦生產資訊時,也應該告知這些潛在的風險。
+ read more
生產時並不需要會陰切割手術 
2005.05.06
生產時並不需要會陰切割手術 
    過去兩年,醫界及婦女團體對於「人性化生產流程」一直存在著許多爭議,而生產時會陰切割手術是否必要,也一直是備受爭議的一個項目。在部分醫師仍然堅持要將此手術列為例行程序時,美國醫學期刊(JAMA)公佈的一項最新研究卻顯示,會陰切割手術不僅不會減少產婦的疼痛,且有許多缺點。這項新的研究勢必將在台灣的醫界帶來衝擊。 長久以來,許多醫師及民眾都以為,生產時將產婦的會陰剪開可防止會陰過度撕裂、甚至可改善性生活,但北卡大學研究員Dr. Katherine Hartmann及其研究團隊在對26項研究調查重新審閱後表示,會陰切割術會導致更高的受傷風險,復原時更麻煩,及更多的疼痛。此外,會陰切割術對於失禁、骨盆底盤加強和改善性生活也沒有效益,反而在產後第一次性交時會更疼痛、且需要等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性生活。 美國婦產科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在1983年就曾表示,會陰切割術不應慣性使用。產科委員會醫生Dr. Laura Riley表示,許多醫生已經知道會陰切割術只有在嬰兒有危險時使用。
+ read more
懷孕期間的荷爾蒙可能可以預防乳癌 
2005.04.19
懷孕期間的荷爾蒙可能可以預防乳癌 
一項動物實驗發現,有一種懷孕期間產生的荷爾蒙,會造成胸部組織基因上的改變,而這種改變有可能幫助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研究發現,女性在20歲的年紀懷孕的話,乳癌風險可降低一半,其原因可能是懷孕時在胎盤上所發現的荷爾蒙 hCG(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可使胸部細胞達到完全成熟,因此可抗拒許多致癌的機率。 Dr. Irma H. Russo及其團隊做了兩個動物實驗:第一個實驗發現了hCG可使胸部細胞達到完全成熟。在第二個實驗中,研究團隊將老鼠分成四組:已懷孕;未曾懷孕過但每日注射hCG;未曾懷孕過也未注射hCG;及對照組。研究結果發現,hCG會造成乳腺基因永久改變,且有預防乳癌的效果。 這兩個實驗都在2005年4月17日的美國癌症調查協會年會中發表。
+ read more
卵巢「搬家」,育齡癌症婦女可保住生育力
2004.11.08
卵巢「搬家」,育齡癌症婦女可保住生育力
 育齡婦女在接受癌症治療,如放射線、化療與外科手術後,可能導致提前停經或喪失生育能力。但是現在接受癌症治療的女性,仍然有機會可以保留生育力。荷蘭醫界全球首例成功地將整個卵巢移植至手臂,讓一位罹患子宮頸癌的婦女在接受化療後,仍然能以自己的卵巢製造卵子,用來作試管嬰兒。   為避免育齡癌症婦女因放射線治療使卵巢功能遭到破壞,過去醫界曾經將患者的卵巢吊高一點,懸於小腸後面;如今則是整個卵巢乾坤大挪移至手臂上。這項全球首例的手術兩年前首次刊載在美國「癌症」期刊上,依據目前的文獻記載,卵巢組織移植最長存活時間約為18個月,原因是重新移植的卵巢組織遭到破壞,容易缺血死亡。    除了將卵巢移至身體其他部位以外,還有另一種方式是將卵巢組織先取出冷凍,待患者結束療程後,再將卵巢組織植回肚皮下方或原來的卵巢。依據醫學期刊「刺胳針」報導,比利時在今年9月宣布一名罹患淋巴癌並接受癌症治療的婦女,在經過卵巢組織切除、冷凍與再接回卵巢與輸卵管後,仍然能順利懷孕產子的案例。不過,卵巢組織經過冰凍再解凍,都會損害到原來正常的功能,透過這種方式生下的小孩則需要接受特別的醫療照護,以確保健康。   目前國內醫界已完成冷凍卵巢重新植回體內的動物實驗,並在一週後發現卵巢成功地恢復功能,這項研究預計在明年展開人體實驗。醫界表示,以國內的顯微手術發展,將人類卵巢移植至身體其他部位,或是將冷凍卵巢組織植回體內並不困難,未來真正要突破的是移植後的卵巢仍能維持正常的生育功能,且不會提早死亡。    
+ read more
剖腹產嬰兒可能增加過敏風險
2004.10.21
剖腹產嬰兒可能增加過敏風險
   自然產與剖腹產之優劣一直是爭議不斷,而德國新的研究可以給正在考慮生產方式的婦女參考。由德國嬰幼兒營養計畫在孩童時期疾病檔案(_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_)所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剖腹產嬰兒對牛奶過敏的機率是自然產嬰兒的兩倍;同時,小孩在一歲前發生腹瀉的機率也較高。    這項研究團隊是由位於慕尼黑的Ludwig-Maximilians大學所組成,而所研究的855位嬰兒都餵食至少4個月的母乳,並在12個月大時抽血檢驗有無過敏反應。此外,這些嬰兒都是在事前規劃好的剖腹產中出生,而非因早產或緊急因素而剖腹產的嬰兒。    研究團隊認為,剖腹產時無菌的生產環境是主要因素,因為在無菌空間內不只沒有害菌,連幫助免疫系統發展的益菌也同樣無法存活。消化道內的細菌對免疫反應的發展而言很重要,自然產的嬰兒出生時經過的環境是母親陰道等處的細菌,同時也是新生兒所需;但頗腹產嬰兒出生過程的則是醫院的環境,而這個環境卻會改變甚至延遲嬰兒腸內的細菌正常繁殖。    然而專家學者同時也表示,關於初生兒在臨床的微生物發現是不足、甚至相互矛盾的,因此在更多研究之前並無法下定論。    
+ read more
孕婦照牙齒X光可能導致胎兒體重不足   
2004.04.30
孕婦照牙齒X光可能導致胎兒體重不足   
    早先的研究調查已提出X光與胎兒體重不足( 2500g )的關係,但人們認為只有直接照射到子宮及胎兒時才有影響,牙齒的X光並沒有被考慮在內。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醫療團隊在2004年4月24日出版的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AMA)上發表成果顯示,孕婦如果密集地照牙齒X光( 0.4m Gy以上),會有比其他孕婦多將近三倍胎兒體重不足的可能。 這項研究是由Dr. Philippe Hujoel所領導的華盛頓大學醫療團隊,在檢視1993-2000年牙齒保險公司的紀錄時發現。在5,585名新生兒中,有1,117名體重不足,其中1.9%曾照牙齒X光在0.4mGy以上。 Dr. Philippe Hujoel表示,要完全阻絕孕婦照牙齒X光很難,因為有些婦女在看牙醫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英國牙醫協會發言人表示,照牙齒X光導致胎兒體重不足的機率其實很低。醫師在非常必要時才會要求病人照牙齒的X光,且大部分的醫師在處理孕婦的牙齒時也會格外小心,但婦女還是要告知牙醫自己已懷孕或可能懷孕。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