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6
走出迷思 調查近9成贊成「處女膜」正名
台灣女人連線與林淑芬委員辦公室今(2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處女膜正名」徵名及連署行動成果,近九成回覆者支持改名。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戴浩志表示,醫學會支持正名,因為處女膜與是不是處女毫無關係。
「處女膜正名」徵名行動約有1220名民眾參與,88.9%贊成重新命名、6.3%不贊成。贊成重新命名者中,38.9%認為應正名為「陰道冠」、27%認為應改為「陰道膜」或「陰道前膜」,另有15.8%支持改為「陰道瓣」。另外也有「不要有『膜』就好」這樣的意見,因為有「膜」就有「破」的意涵。回覆者中生理女性佔76.97%、20-29歲佔了45%,顯示女性及較年輕的族群對自身權益的關注及重視,也更願意付諸行動。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數十個團體支持處女膜正名,涵蓋婦女、性別、勞工、新住民及醫事團體等類型,代表著「處女膜正名」有社會共識,期待政府正面回應。教育部於5月開會討論辭典中「處女膜」的處理方式,令人遺憾的是,並未移除「處女膜」,而是在解釋中增加「陰道前膜」等說明。黃淑英理事長指出,這項更名應由衛福部召開專家會議,決定最合適的醫學名稱,教育部再修改辭典,將「處女膜」三個字移除,並於新的名稱項下說明「舊稱處女膜,因涉歧視及物化女性故更名」等具性平意涵的解釋,而非自行定義。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戴浩志理事長表示,「處女膜」並沒有什麼功能,但這個名詞非常容易造成誤解,「處女膜」是否完整與是否為「處女」也沒有關係。為了「處女」這個意念去進行「處女膜修復」更是沒有意義,因為醫生不知道原來長什麼樣子,也無法保證性行為會落紅。
明(27)日台灣女人連線與婦團代表及林淑芬立法委員將於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會後拜會衛生福利部,提交行動宣言,表達社會對處女膜正名的支持與意見,再度要求政府積極回應與處理。
+ read more
2022.05.25
婦女的癌症治療不良反應較多與劑量有關
我們已經知道,在癌症治療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對化療產生嚴重不良反應。而越來越多的新證據顯示:即使是毒性較少的標靶療法和免疫療法,婦女仍然遭受較強的毒性,例如:在2019年有研究指出,患有惡性黑色素瘤或非小細胞肺癌的婦女,在接受免疫療法時比男人有較多不良的反應,有時候包括腎或肝的損害。
根據最近《臨床腫瘤學》期刊的研究,整體而言,婦女對癌症治療所經歷的嚴重不良反應比男人多34%,而婦女接受免疫療法時,這個數字則增加到49%。
藥物研發缺乏納入女性受試者
專家指出部分的原因是,在癌症治療研發的過程中,性別差異並未列入考量。
在研發癌症藥物的人體臨床試驗前會先進行細胞株和動物的研究。腫瘤醫師Narjust
Duma說:「目前進行的細胞研究或動物試驗大部分都是用有XY染色體男性細胞。」再加上超過
70% 第一期實驗參與者都是男性。
結果是,免疫療法「耐受性非常好」的指標,一般只適用於男性。而此第一期實驗決定了未來實驗階段的劑量。
此研究檢視了1989-2019年間第二和第三期的臨床實驗,分析化療、標靶療法和免疫療法相關的嚴重不良效果。研究人員排除了性別特異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他們也聚焦需要住院的嚴重併發症,如呼吸困難或骨髓抑制。
結果發現:62 % 的研究參與者是男人;9 % 是黑人;5 %
另一個種族或不詳。
免疫專家Margaret
Gatti-Mays-Mays說:「臨床實驗需要有更好的代表性,不只是男性和女性,也要確保有足夠的非白人代表性。」
對Duma看來,很諷刺的人們之間最明顯的區別之一就是染色體,但在癌症藥物的研發中卻最被忽視。她說:「精準腫瘤學的開始是男人和女人不同,兩性平等,但不同。」
為什麼女人比較會有不良反應
雖然並不淸楚為何在癌症治療上,婦女的反應比男人嚴重。就藥物學來看,平均而言,女性代謝藥物的時間比男性長。這解釋了女性在化療期間經常遭受的更大毒性。
此外,女人比男人有較強的免疫力,更傾向有自體免疫疾病。這可能可以解釋對免疫療法有較嚴重反應。免疫療法的目的在灌注一個人的免疫系統,讓他有足夠的免疫力抵抗癌症,這可能也促使婦女的免疫系統超速運轉。
Haupt說,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來檢驗這一假設,她認為一般婦女也可能因較強的免疫系統而受益,比男人更不易患癌症。
意外的發現:婦女可以承受得住不良反應
Getting-Mays在此研究的資料中找出一個令人鼓舞的希望:雖然婦女遭受較多不良的情況,但她們一樣持續完成療程。可能表示這些不良的情況並没有如先前顯示的阻礙了婦女的生活品質。但仍有待未來的探討。
Duma說在嚴重不良情況發生時,醫師應處理這些情況讓婦女繼續從治療中受益。她擔心有些醫師會因不瞭解婦女可以承受得住治療,而停止婦女患者免疫療法或標靶治療。
她對醫師必須處方高劑量的化療或免疫療法表示同情。就化療來說,「最大耐受劑量」的教條根深蒂固,而免疫療法也不分性別、體重給每個人同樣的劑量。
這個研究來自於SWOG
癌症研究網路30年的數據。據這個研究的主導作者,生物統計學家Joseph
M. Unger
說,據他所知,這個研究是第一個檢視,標靶療法和免疫療法在臨床試驗時發生的嚴重不良反應在性別上的差異。
編譯來源: STAT News (2022.03.07)
+ read more
2022.05.23
運動及減重對關節炎更有效
許多人認為運動會傷害關節。但是,英國衛生部(NHS)新的臨床指南,建議關節炎患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減重和運動,而不是止痛劑。
指南草案建議人們量身定製的運動計劃,並指出,進行定期和持續的鍛煉,即使最初可能會引起不適,但對他們的關節有益。長期運動,強化肌肉,幫助人們保持健康的體重,好處也會增加。
至於減重指南說,任何程度的減重都可能有益,但減掉本來體重10%比5%可能更好。
如果無法通過其他方式控制病情,應轉診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手術,不應因年齡、性別或肥胖而推遲轉診。
對於減痛,該指南同時推薦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如布洛芬;但不建議普拿疼或強效鴉片類藥物。
許多骨關節炎患者在許多情況下被困在止痛藥上,沒有其他有效的抒解方法。此指南破除了運動的迷思,不僅可以對控制病情產生影響,還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
該指南不涵蓋其他類型的關節炎,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2.04.29)
+ read more
2022.05.20
西班牙將允許16歲以上女孩選擇人工流產
西班牙政府通過了一項性與生殖健康法案草案,修改先前保守人民黨於
2015 年批准的人工流產法,取消 16 歲和 17
歲女孩施行人工流產必須徵得父母同意的要求。
此法案草案還為女性勞工提供三天的月經病假,以緩解疼痛,如果疼痛特別劇烈,可延長至五天。這種病假的薪資將由國家社會安全系統支付,而不是雇主。
如果該草案獲得國會批准,西班牙將成為歐洲第一個為其女性勞工提供帶薪月經假的國家。
性與生殖健康法案的提出也旨在促進男性激素避孕的發展,強調避孕不僅僅是女性的責任。
政府發言人Isabel
Rodriguez說,該法案代表了「民主向前邁出的新一步」。
平等事務部長Irene
Montero表示,政府機構必須「摒棄關於女性身體的禁忌、污名和內疚」。
西班牙還表示將對代孕實施更嚴格的限制,該國已經禁止代孕,並承諾更進一步,禁止代孕機構的廣告。
它說代孕是對婦女的一種暴力形式,並以同樣的方式對任何類型的強迫懷孕、人工流產、絕育或避孕進行分類。
在台灣
優生保健法規定,未成年女孩施行人工流產必須有父母或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女性受僱者因生理日致工作有困難者,每月得請生理假1日,全年請假日數未逾3日,不併入病假計算,其餘日數併入病假計算。前項併入及不併入病假之生理假薪資,依各該病假規定辦理。
編譯來源:BBC News (2022.05.18)
+ read more
2022.05.17
喝外賣咖啡也喝到塑膠奈米微粒
新的研究顯示外賣咖啡杯含有另一種成分,幾兆的微小塑膠粒由紙杯釋入熱熱的咖啡。
一次用的咖啡紙杯內,有一層薄的塑膠塗膜,防止咖啡滲出紙杯,且保溫。根據最近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的實驗室結果,熱水倒入中杯
(360ml)
時,其內層會釋放出每公升超過5兆的塑膠奈米粒子。
液體不必是滾燙的,也一樣會釋出塑膠奈米微粒。微粒釋入水中的數目,隨著水溫由室溫直到攝氏37.8度快速增加,然後平緩,維持常態。
根據2019年《食品科學》期刊的評論,熱飲通常的溫度在華氏54.4和71.1度之間。
此一次性紙杯滲入熱水的微粒整體數量,遠低於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設定的安全食用標準。一位資深科學家Christopher
Reddy說:「是否應該重新衡量這個指南?」
看不見的健康傷害?
根據環境工作群組的資深科學家David
Andrews表示:「由塑膠汚染所引發可見到的全球性環境危機。這個新的研究指明無形的塑膠奈米微粒,由普通的塑膠釋出進入我們的食物和飲料,可能漸漸的在傷害健康。」
Andrews認為:「食藥管理局應該盡快的要求更多的測試,且公開和食物接觸的塑膠材料所釋出的化學物和奈米微粒,採取必要的行動以確保這些物質不會傷害健康。」
阿里桑那州立大學環境健康工程的主管Rolf
Halden指出,這些奈米微粒小到足以滲入血液中,可能停留在身體所有的組織和器官中。「我們真的不知道這些微粒的影響。人類暴露正在增加,我們缺少工具來測量我們身體收到了什麼,存放何處和其作用。」
他指出石棉引發傷害,因為吸入其微小的纖維,累積在肺部組織,引起發炎導致結疤和癌症。「石棉本身是良性的,非有機物質。它之所以成為毒性,造成每年90,000人死亡,是其纖維嵌在人類的組織。」
如何減少暴露?
此研究者Christopher Zangmeister
說,人們若擔心這些,可以考慮將一個金屬或陶磁的旅行杯帶去咖啡店。就個人來說,我嘗試在生活中減少將食物和水暴露於塑膠。但是現代社會中大部分的水管是塑膠,濾水器也是塑膠材質,所以去除塑膠的暴露真的是一個挑戰。
Reddy認為紙杯製造商可以將其工業流程做些簡單的改變,讓人們不必接觸這些顆粒。業者是否在杯子未送到顧客前,可以先將這些杯子用熱水來處理,把顆粒先洗掉?是否有一個簡單解決問題的方式?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05.03)
+ read more
2022.05.13
Omicron 與其他 COVID 變種一樣嚴重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麻州綜合醫院合作的大型研究,SARS-CoV2
病毒的 Omicron
變種本質上與以前的變種一樣嚴重,該研究反駁了先前其他研究中關於它更具傳播性但不那麼嚴重的假設。
報告指出,「在
Omicron的時代和過去兩年不同變種占主導地位的時代,住院和死亡的風險幾乎相同」。
這個評估Omicron嚴重程度的研究將「疫苗」的影響放進來考慮。與之前的變種相比,在Omicron激增期間,疫苗接種有助於將住院和死亡人數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這發現,應該會讓人們更瞭解疫苗接種和加強注射的重要性。
#專家的看法
Yale School of Medicine的 Dr. Arjun Venkatesh
指出,這項新研究基於麻州 130,000 名 COVID
患者的記錄,是獨一無二、並且相當有力的。它不像早期研究那樣只關注死亡人數和住院人數,而是考慮了患者的疫苗接種狀況和醫療風險因素,並比較了相似的人群。
Venkatesh
並指出,該研究沒有考慮患者可能接受的治療,例如「已知可以減少住院治療的單株抗體或抗病毒藥物。」如果我們今天沒有這些治療方法,Omicron
可能會更糟。
世界各國發現,即使在明顯致命的變種激增的情況下,仍有很大比例的公民不願意接種
COVID 疫苗。
當 Omicron 變種於 2021
年底首次被發現時,公共衛生官員表示,它在絕大多數感染者中引起的症狀要輕得多。這可能鼓勵了疫苗猶豫,他們不太需要注射。
但新的研究增加了證據,證明疫苗有助於使人們免受
Omicron 的最嚴重影響。
作者在他們的報告中引用了潛在的局限性,包括該分析可能低估了最近
COVID
浪潮中接種疫苗的患者人數和感染總數,因為它排除了在家進行快速檢測的患者。
這項研究由麻州綜合醫院、密涅瓦大學和哈佛醫學院共同執行,於
5 月 2 日發佈在 Research Square 上,目前正在 Nature
Portfolio 接受同行評審。
編譯來源:REUTERS(2022.05.06)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