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2
兒童愛吃的早餐穀片 含糖量過高!
各種玉米片或穀物麥片加牛奶,是西式早餐中常見的選擇之一,深受兒童的喜愛。但最近美國環保團體「環境工作小組」(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針對美國超過1,500種穀物麥片產品(其中有181種特別針對兒童)進行分析發現,兒童如果平均每天吃一碗份量,一年將吃進高達4.5公斤的糖份!
環境工作小組指出,兒童穀物麥片中的熱量有34%是來自糖份,過去曾要求製造廠商降低含糖量,卻沒有任何一家產品進行過調整。此外,產品包裝標示會大力宣傳產品所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等,這樣的行銷策略引導消費者只去注意其中的營養素,卻忽略當中不健康的糖含量問題,而一般來說,只要吃下一碗穀物麥片的量就吃進了1.5茶匙的糖份。
同時,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分析也發現,美國民眾穀物麥片的食用量比包裝標示的標準份量高出30%,目前全美有10%的民眾吃下的份量已是標示建議量的2.5倍以上。因此即便是消費者有特別注意到營養標示,他們仍可能讓小孩吃下了比預期還要多的糖。
許多研究都指出,攝取過多的糖份會相對減少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包括鈣質、纖維素、鉀、維生素C與E等,同時吃太多的糖也會導致飲食過量的問題,除了容易蛀牙之外,出現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將提高。
環境工作小組建議家長應從各方面飲食都盡量降低小孩的糖份攝取量,多選擇無糖的食物,並注意食品的營養成分標示,購買穀物麥片時可選擇每一份量含糖量在4公克以下的產品。
資料來源:環境工作小組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 read more
2014.05.13
30歲以上女性不運動 小心心臟病上身!
過重、吸菸、高血壓、糖尿病、更年期等都是已知的女性心臟病風險因子,不過最近有一項澳洲的新研究進一步發現,在女性進入30歲之後,運動量太少將比起其他風險因子,對女性心臟病風險的影響更大!
這個研究團隊認為透過瞭解個別心臟病風險因子在不同生命階段中所造成的影響,將會有助於發現哪些族群最需要政策行動的介入,因此研究針對澳洲醫療保險中的32,154位女性的資料進行分析。
分析的結果指出,吸菸是30歲以下女性發生心臟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人口可歸因危險度(PAR)為59%,該數值隨年紀增長而遞減,因此應持續努力降低年輕女性(尤其是20歲世代)的吸菸率。可是對30到90歲之間的女性來說,「低活動量」反而遠比其他風險因子的影響要來得大!
研究最後結論表示,目前世衛(WHO)建議成人每週運動150分鐘,此建議運動量與美國、澳洲一致,過去針對心臟病預防的重點主要在打擊肥胖、控制BMI值,研究認為未來應多著重強調維持身體多活動的重要性。而女性只要可以維持身體的活動量即可,運動類型並不拘,一般來說,有氧運動對心血管及新陳代謝健康最好、重力訓練則對肌肉骨骼健康有益。
資料來源: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4.04.16
小心抗凝血劑與疾病、藥物交互作用
台大醫院內科 林信男醫師、張博淵醫師 編譯
最新一項研究指出,長期使用抗凝血劑沃法令(WARFARIN)的病人,當罹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合併使用抗生素,都有可能會造成過度抗凝血作用。
美國科羅拉多凱薩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
Colarado)的藥劑師納桑.克拉克(Nathan
Clark)在最近一期發表於美國醫學會內科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文章顯示: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用抗生素治療,皆有超過兩倍以上的機會,會使病人的凝血功能的國際標準化比值(INR,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增加到大於或等於5。這種過度抗凝血作用特別出現在同時使用某些會干擾沃法令代謝的抗生素,像是甲硝唑(METRONIDAZOLE)
和磺胺類抗生素(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克拉克和他的同事們檢視從2005年1月到2011年3月,共12006位服用沃法令病人的醫療記錄,分析INR大於5或INR大於3.5兩個族群。一般服用沃法令病患其INR會大5的機會只有1.2%;但若同時有上呼吸道感染則提高至2.6%,合併使用抗生素者更提升到3.2%,幾乎是二到三倍的增加!若以INR大於3.5來分析,一般病患有9.2%的機會,同時有上呼吸道感染增加為15.1%,合併使用抗生素者升高到13.5%,也幾乎是倍數增加!
不過研究團隊也注意到,雖然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使用抗生素的病患,其INR值確有增高的風險,然而大部分先前接受沃法令治療穩定的患者,即使在使用抗生素或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下,其INR的變動也不會太大。同時,臨床上相關的出血、血栓栓塞所造成的併發症及死亡也並沒有顯著的增加,因此服用抗生素造成嚴重傷害的絕對風險其實不高。
這篇研究的結論是:原來已經接受沃法令治療的病患,在罹患呼吸道疾病或合併使用抗生素治療時,可能會有過度抗凝血作用的風險,須更密集監測其INR的變化,但卻不需要刻意預先降低沃法令的劑量。
重點整理:
1. 上呼吸道感染會增加過度抗凝血作用的風險。
2.
會干擾沃法令代謝的抗生素,例如:甲硝唑(metronidazole)
和磺胺類抗生素(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等,較可能造成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增加。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參考文章:
Clark N, et al 'Warfarin interactions with antibiotics in the
ambulatory care setting' JAMA Intern Med 2014;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3.13957.
Katz M 'Data for a common clinical dilemma' JAMA Intern Med 2014;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3.13480.
+ read more
2014.03.27
婚姻狀態會影響女性心臟病死亡風險?
一般我們不大會想到把婚姻狀態與心臟病死亡的風險做連結,不過過去曾針對這樣的問題在男性身上進行過研究,結果發現已婚男性比未婚男性的心臟病死亡風險要來得低。日前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想瞭解這樣的結論是否在女性身上也適用,於是也進行一項研究,最後證明結果相同。
研究資料來自英國百萬婦女研究中超過130萬名50歲以上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在1996-2001間加入該研究,研究團隊再從中挑選734,626名女性因心臟病入院與死亡的資料進行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已婚或有伴侶的女性發展心臟病的風險與已婚女性相同,但是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卻少了28%。研究表示,風險較低的原因可能是女性因為受到伴侶的鼓勵與支持會比要願意尋求治療、向醫師反應疾病症狀,不過對醫囑的順從性卻與未婚女性沒有差別。
不過研究承認針對未婚狀態的定義是多元的,因為無法確定這群參與女性在參加研究時的未婚狀態是從未結婚、離婚、分區或守寡,這是研究的限制,不過研究確定有排除有心臟病史者。研究認為未來應進一步針對像是中風與癌症等疾病瞭解已婚女性的死亡風險是否也有比較低。
資料來源:生物醫學中心期刊(BMC Medicine)
+ read more
2014.03.20
女性有糖尿病 中風危險將增高!
在過去十年間由於肥胖人口增多、再加上人們活動量過低,糖尿病罹患人數增加一半以上,全球目前已有超過3億人口正受糖尿病所苦。
去年曾有研究提醒60歲以下的女性如果有糖尿病的話,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將會大幅提高,日前又一項由澳洲昆士蘭大學、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及英國劍橋大學所做研究呼應了糖尿病會影響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論點,進一步指出女性的糖尿病也會提高使她們發生中風的危險。
研究對約7千5百萬民眾的資料進行分析,其中有1萬2千位最後發生致命性或非致命性的中風。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同樣都是有糖尿病,且在調整包括年紀及血壓等風險因子後,女性病患發生中風的風險仍比男性病患高出27%。
研究雖未確切知道糖尿病對女性發生中風較易形成威脅的原因為何,但以現存其他研究來看推測可能是肥胖所造成。因為男性得到糖尿病時的BMI值通常都比女性要來得低,而BMI值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之一,所以一旦女性發展出糖尿病接受治療時,她們的心血管風險也會比同是糖尿病患者的男性來得高,不過這都還需要有更深入的研究才會有定論。
資料來源: 刺胳針醫學期刊
+ read more
2014.03.04
吃維他命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嗎?
美國預防工作小組(USPSTF)去年針對營養補充品發佈一項指引草案,提及目前有關維他命及礦物質補充品能否預防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證據仍不足,所以該單位不提出任何支持或反對的建議,但明確反對服用β胡蘿蔔素來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癌症,日前已將該指引內容定稿發佈。
確定版本的指引內容包含下列重點:
1.
綜合維他命、單一與配對的營養素可否預防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缺乏足夠證據,因此未提出支持或反對意見。
2.
β胡蘿蔔素因缺乏效益,且會增加吸菸族群肺癌罹患機率及死亡率的風險,因此不應作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癌症之用。
3.
維他命E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缺乏益處已得到足夠的證據支持。
4.
維他命與礦物質營養素對健康相當重要,但維他命補充品的效益仍然不確定,因此建議民眾應盡量從食物中攝取,包括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無脂肪或低脂飲食與海鮮。
5.
最後,對特定族群來說,某些營養素仍然會是有益處。這次的建議僅適用於一般無營養缺乏問題的健康成年人,準備懷孕的婦女及孕婦則不包括在內。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