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寶寶比男寶寶更強?關鍵在基因!
2017.06.21
女寶寶比男寶寶更強?關鍵在基因!
女性在生理上較男性有生存優勢,這樣的優勢差異在新生兒階段尤其明顯。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因為女性基因上的優勢,相較於男新生兒,女新生兒在面對急性感染疾病時有良好的結果。   研究團隊檢視新生兒的臍帶血,發現在女性臍帶血中有較多對抗感染的免疫因子IRAK1 (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並認為這可能解釋為何相同妊娠年齡的男新生兒與女新生兒,男新生兒容易被感染或有敗血症,並且存活機會較低。   研究說明,這樣的差異可能肇因於染色體,X染色體持有較多與免疫有關的基因。由於女性擁有兩個X染色體,男性擁有一個X、一個Y染色體,因此女性的免疫力較男性高,讓她們在面對急性感染疾病時較具優勢。   這還可能解釋有些疾病為何有性別差異,這樣的性別差異可能是為何女性一生面對感染與疾病時身體的反應較有效率的原因。   研究作者O'Driscoll 教授進一步指出,這個研究是針對著足月新生兒做的,相信在早產兒身上會更顯著。     資料來源:Pediatric Research、Medical Press      
+ read more
孕婦喝代糖飲料,小孩恐過重/早產
2017.06.15
孕婦喝代糖飲料,小孩恐過重/早產
一般孕婦因為羊水增加,需要喝水份來補充。而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懷孕期間喝代糖飲料可能影響胎兒,增加胎兒出生後未來過重或肥胖的風險。   為了瞭解孕婦攝取的水份來源對胎兒的影響,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使用丹麥的國家生育資料(Danish National Birth Cohort),檢視1996至2002年約900位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並析比較這些孕婦喝代糖飲料、一般加糖飲料或水對小孩發育的影響。每位孕婦在懷孕第25個星期,完成了有關她們飲食的問卷調查。   在這些孕婦中,約有9%每天至少喝一份代糖飲料。研究發現,相對於沒有喝代糖飲料的孕婦,有喝的孕婦的小孩生下來的體重比較高的機率有60%。並且,當有喝代糖飲料的孕婦的小孩成長到7歲時,過重和肥胖的風險是僅喝水的孕婦的兩倍。研究還發現,只喝水的孕婦,小孩肥胖的風險降低了17%。研究團隊指出,有妊娠糖尿病的即使喝代糖飲料,她們的孩子長大以後,仍然避免不了過重和肥胖的問題。   此外,孕婦飲用代糖飲料也可能增加生出早產兒的風險。2010年丹麥對60,000位孕婦所做的研究發現,和不喝汽水的孕婦比較,每天喝一份代糖汽水的孕婦生出早産兒的風險多了38%,而如果每天喝4份,生早產兒的風險增加80%。研究結論認為,準媽媽要適度地飲用代糖汽水,避免提高生出早產兒的風險。   NIH研究團隊說明,需要有更進一步的調查,來確認他們的發現,並探討這樣的關係存在的原因。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Daily Mail、UPI        
+ read more
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藥劑對嬰兒是安全的
2017.06.13
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藥劑對嬰兒是安全的
許多女性擔心在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藥劑會傷害她們的胎兒,但《臨床精神病學期刊》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   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將214名新手媽媽分為三組:一組是有情緒障礙但不使用抗憂鬱藥劑、一組是有情緒障礙且服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或抗憂鬱藥劑,另一組則是沒有情緒障礙且未服用抗憂鬱藥劑。   研究發現,所有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至4週內,有著相似的易怒率、餵食困難、睡眠障礙及呼吸問題。每一組的嬰兒中,有30%機率出現上述情形。相反,「早產」是新生兒戒斷症候群症(NDS,Neonatal Discontinuation Syndrome)的主要風險因素。患有NDS的嬰兒容易激動、躁動、過度哭鬧,以及可能會產生肢體僵硬或有震顫的情形。   研究的第一作者、憂鬱症研究和治療中心的生物統計學家Amy Yang表示,比起自身的健康狀況,大多數懷孕的婦女更擔心嬰兒的健康,而且可能會放棄服用抗憂鬱藥劑以避免新生兒症狀。但根據這項研究的訊息,她們大可以放心,嬰兒在出生2至4週內的行為不大可能是由於接觸藥物或憂鬱症所導致的。     資料來源:Clinical Psychiatry、UPI      
+ read more
請不請產假,女人兩面都不是人
2017.06.12
請不請產假,女人兩面都不是人
英國Exeter大學發表在「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婦女無論是否拿產假,都會受到負面的評價。   請了產假的女性被認為對工作不投入或不勝任;如果不請產假,就被認為對孩子的愛心不夠。   所以,請不請產假,女人就是雙輸!   這項研究分析美國和英國上班族對產假的態度,其中女子137位、男子157位,平均年齡33歲,70%的人全職、71%無孩子。   參與研究者分成三組,回答有關一個虛構女性的問題。第一組知道這女子請了產假、第二組知道她沒有請產假,第三組是控制組,沒有出現產假的議題。參與者必須評價這位虛構的女性在工作上和在家庭裡的能力。   研究發現如果這名女性繼續工作,在家庭方面有負面的評價;如果她請了產假,則在工作上的能力也會有負面的評價。   Exeter大學的Dr. Thekla Morgenorth指出,產假的決定,使得婦女在職場或在家庭裡的能力,遭受眨損的印象。在政策上,讓女性能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是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了解人們實行這些政策時,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Dr. Morgenorth表示此研究結論是普世的看法。然而,台灣女人連線認為,此研究有71%的試驗者沒有小孩,缺乏同理心可能是得到此研究結論的一個偏差變數。但某種程度上,也的確反應了一群人的想法。如何為女人除去這種「雙輸」的壓力,是重要的社會課題!     產假小知識 英國工會總會(Trade's Union Congress)指出,剛生產完的婦女常為了錢,被迫早些回去工作。   英國的產假,在24個歐洲國家裡排名22。英國有6個星期帶薪產假。   克羅埃西亞有6個月的產假;波蘭、匈牙利和捷克有4個多月的產徦;愛沙尼亞、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丹麥、法國、馬爾他和瑞士有3個月的產假。   愛爾蘭和斯洛伐克的產假在歐洲各國裡是唯一比英國還少的。   美國聯邦政府規定產假可拿到3個月(12個星期),但沒有規定帶薪,只是保障原有的工作職位。英國獨立報曾報導,美國的帶薪產假平均少於3個星期。     來源: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Mail online、The Independent    
+ read more
塑膠袋養寶寶?科學家在塑膠子宮內培育早產羊
2017.05.04
塑膠袋養寶寶?科學家在塑膠子宮內培育早產羊
科學家近期發表一項宛如科幻片的新技術「人造子宮」,主要是用來協助脫離母體子宮的早產兒,仍能順利存活,該項技術日前已在胚胎羊上實驗成功,預計三到五年內便可在人類嬰兒身上進行臨床實驗。   這個用來模擬子宮條件的袋子稱為「生物袋(biobag)」,與傳統保溫箱不同的是,生物袋可以幾乎完全複製一樣的子宮內部環境,例如將嬰兒本身心跳通過臍帶傳入外部的氣體交換系統,以取代原本母體胎盤的功用,不使用任何機械幫浦,是因為即使是微小的人造壓力都會對發育不全的嬰兒造成致命的傷害。此外,當嬰兒在傳統包溫箱時,只能透過其未發育完全的肺部呼吸,而肺部感染則是早產兒最常見的死因。而由各種營養素組成的人工羊水則維持無菌、恆溫,就像在母親子宮內一樣,確保23~28週大的早產兒能夠在最安全的環境下成長。   實驗讓8隻105~120天大的小羊待在新型技術生物袋中,成長一個月的時間,約達到人類懷孕22~24週的大小。而在這期間,小羊出現吞嚥、睜開眼睛、長毛以及發育出正常的神經元與器官的現象,而這些羊大部分最後都進行人道安樂死,提供科學家們研究其腦部、肺及其他器官,部分則健康長大。   在英國,23周大的早產嬰兒能成功度過威脅並存活的,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然而約有90%的存活嬰兒會罹患慢性肺部疾病,或其他因為器官發育不完全所導致的病痛。而這項嶄新的技術便是為了讓早產兒能提高健康發育的機會,美國Center for Fetal Research at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的博士Alan Flake解釋,早產兒亟需一條銜接媽媽子宮與外部世界的橋樑,而生物袋便用以幫這些孩子的器官多幾週的發育期,以此改善早產兒的生存率。   然而,科學家們解釋這項技術並非用以取代母體懷孕的功能,單純是為了提供早產兒更安全的成長環境。Flake博士指出,小羊與人類嬰兒的有許多差異,例如人類嬰兒需要八個月才能發展完全,羊只需要五個月,且羊胚胎的體積大小是人類的三倍大左右。更重要的是,實驗團隊與博士都強調,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任何技術能取代母親子宮在胚胎發展初期的重要性,相關技術的發展,主要是為了讓早產兒的生存條件能夠更有效的改善與提升,如果任何人試圖用生物袋技術去延長生命的極限,是件非常令人擔憂的事。此外,生物袋仍需要更多研究去改良技術,讓未來替換掉傳統保溫箱的可行性能更高。   資料來源:Daily Mail、Nature Communications        
+ read more
美母乳供應網絡夯,釀衛生及倫理問題
2017.04.27
美母乳供應網絡夯,釀衛生及倫理問題
在美國,有越來越多女性將多餘的母乳捐給非營利機構或賣給企業及需要母乳的個人,這些傳遞母乳的供應網絡已是越來越發達。而最近一篇報導針對這樣的現象討論背後的倫理挑戰及公共衛生問題。   目前在美國需要獲得母乳的人/醫院可透過3個管道獲得,分別為非營利組織如母乳銀行(Mothers’ Milk Bank)、企業及網路。對於美國母乳供應網絡,興起了有關倫理及衛生的討論,包括:是否虛弱、早產兒應優先於健康新生兒取得母乳?母乳成為營利手段可能有損貧困家庭嬰兒食用母乳的機會,因此是否應支付費用給母乳提供者?是否需要更完整的規範來確保母乳安全及衛生?   母乳供應網絡的衛生問題 透過不同管道取得的母乳品質不一,其中最使人擔憂的就是透過網絡購買母乳。2015年一研究團隊在網路開放市場購買母乳,發現所買的母乳樣本中有10%摻雜了牛乳以增加容量/重量來提高價格;同一研究團隊在2013年發現透過網路購買的母乳多數含有病原細菌。美國FDA也呼籲民眾不要購買網路的母奶,因其未經過檢驗無法確定母乳中不含病毒如HIV、梅毒等。母乳銀行的執行長Kim Updegrove認為,政府應規範販賣母乳的非正式管道如網路以確保母乳的安全與衛生,並且理想上應將母乳優先提供給在醫院急診室的新生兒。   母乳是否可營利? 此外,在美國獲得母乳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透過非營利組織獲得母乳需負擔約每4盎司母乳15美元的處理費(約為113公克的母乳450元台幣),透過企業則需負擔高達每日用量200-300美元(約6000-9000元台幣)的費用。Updegrove擔憂,當販賣母乳成為營利的手段,窮困家庭可能會犧牲掉家裡嬰兒食用母乳的機會。面對這樣的問題,母乳銀行正積極向民眾宣導捐贈母乳,讓更多母乳以非商業的方式傳遞給需要的新生兒。   台灣母乳供應的現況 在台灣,母乳因屬體液因此是禁止販賣的,目前台灣的母乳庫限用於醫療,需透過醫師處方箋來申請,確定受贈者符合特定條件如:母乳有害嬰兒健康、母親因死亡/疾病而無法母乳哺育等,審核通過後免費取得7天用的母乳量。此外,目前在台灣只有2家醫院有母乳庫[1],可想見多數家庭難以受惠,再加上政府大力宣導母乳哺育的政策,民眾對母乳的高度需求讓網路違法販賣母乳的情事發生。這些問題反映出台灣母乳供應有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並且對於非醫療情況但母乳不足的家庭,取得母乳之條件是否應更為彈性,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的問題。   [1] 母乳庫分別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與部立台中醫院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