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藥物大幅提高罕見腿骨骨折的機率
2011.06.01
骨鬆藥物大幅提高罕見腿骨骨折的機率
雙磷酸鹽類藥物是治療骨質疏鬆最為常見的藥物,但近來一份瑞典的大型世代研究指出,雙磷酸鹽類藥物會提高罕見腿骨骨折機率高達33倍,但整體而言機率仍然算低,因此醫師建議服藥中的病患不應停藥。 這份研究分析了瑞典2005-2008年間12,777位腿骨骨折的婦女,這些婦女年紀都在55歲以上。研究者從這1 2,777位婦女當中,檢視特定腿骨部位骨折的婦女,同時比對她們的用藥紀錄跟病史,整理出59位罕見腿骨骨折婦女,以及263位對照組。 結果發現,這59位罕見腿骨骨折的婦女有78%服用骨鬆藥物(bisphosphonates);263位對照組當中,有10%服用骨鬆藥物。在經過多重變項校正後,算出服用骨鬆藥物的婦女比沒有服用的婦女,發生罕見腿骨骨折的機率高了33.3倍。 研究者也發現,婦女服用骨鬆藥物5年後可先停藥5年,這段時間內罕見腿骨骨折的風險會下降,但是藥物對骨骼的保護仍然持續有效,因此建議骨質疏鬆的婦女在5年後可以先休息一陣子。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防骨鬆,補鈣優先於吃藥!
2011.06.01
防骨鬆,補鈣優先於吃藥!
當民眾做骨質密度檢測測出骨質疏鬆時,醫師通常的處置方式是開予骨質疏鬆藥物。然而日前一份研究指出,測出骨質疏鬆後應採取的首要措施不是服藥,而是增加飲食中的鈣跟維他命D,或是服用營養補充劑。 這份研究檢視了近十年來219篇科學期刊研究,發現增加鈣質及維他命D攝取的成年人,骨密度明顯增加,骨折風險則顯著降低。這些研究對象的攝取來源通常是營養補充品,但是食物也是很好的來源。研究者認為,醫生測出病患有骨質疏鬆就直接開藥,可能是因為醫生不相信病患會改變飲食,但是骨鬆藥不但昂貴,也有很多副作用,甚至諷刺地增加骨折風險及顎骨壞死,因此應該在營養補充品無效後才考慮服用骨鬆藥物。 停經婦女一天需攝取鈣1200毫克,三杯脫脂牛奶就有900毫克鈣,剩下300毫克可以輕鬆地從食物中獲取,例如豆漿、柳橙汁、優格、鹹脆餅、早餐穀片、麵包、早餐營養棒、煎餅。  研究團隊也檢視了其他養分對骨質密度的影響,像是蛋白質、維他命K、鈉,發現低鈉飲食對骨質密度有幫助,加工食品像是培根因為有高含量的鈉,可能會破壞骨質,建議避免。起司雖然屬於高鈣食物,但因為含高鈉,不建議當作鈣質主要來源。     資料來源:美國營養物期刊(Nutrients) 
+ read more
歐洲藥物管理局確認罕見大腿骨骨折與骨鬆藥物的關聯
2011.05.03
歐洲藥物管理局確認罕見大腿骨骨折與骨鬆藥物的關聯
歐洲藥物管理局近日做出結論,認為罕見大腿骨骨折是雙磷酸鹽類藥物的典型副作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是最普遍的骨質疏鬆藥物,有許多停經後婦女被建議長期服用此藥以預防骨質疏鬆及骨折,因此歐洲藥物管理局要求,所有在歐洲流通的雙磷酸鹽類藥物,都需要加註可能會造成非典型大腿骨骨折風險的警語。 雖然非典型大腿骨骨折的機率低,但是開立雙磷酸鹽類藥物的醫師應該要注意此一副作用。如果懷疑一邊有非典型大腿骨骨折的情況,也應該要檢查另一邊;此外,醫師應定期檢視病患是否需要持續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尤其是已經服用五年以上的病患,更應該審慎評估。 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的病患也應提高警覺,如果大腿、髖部、鼠蹊有任何疼痛或不舒服的情況,應該立即與醫師聯絡,因為這可能是非典型大腿骨骨折的徵兆。歐洲藥物管理局也要求藥廠應密切監控此一問題。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如果服用藥物有任何不良反應,應通報藥物不良反應系統(台灣不良反應系統通報專線:02-2396-0100)。     資料來源:歐洲藥物管理局    
+ read more
月經不規律是骨質健康的警訊
2011.04.01
月經不規律是骨質健康的警訊
如果女性過早出現更年期的現象,在醫學上稱為「原發性卵巢功能不足」(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一般指40歲以下婦女的卵巢無法正常排卵或分泌雌激素,而出現類似更年期的現象,主要出現的症狀為停經、月經不規律或是熱潮紅。 近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佈一則新聞指出,有「原發性卵巢功能不足」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風險較高,亦即此族群的女性較可能要面對骨質疏鬆或骨折的問題。此外,女性若20歲以前月經不規律,很可能是骨質密度低的警訊,因為青少年時期是骨質生長的重要時期。 研究人員指出,月經是女性骨質健康的指標,如果女性過早出現停經或月經不規律,應該更注意自己的骨質健康,攝取足夠的鈣質、維他命D等,以預防骨質疏鬆與骨折。此外,女性在更年期時會經歷某種程度的骨質流失,因此,女性在年輕時儲存骨本是很重要的。      
+ read more
骨鬆藥可能會提高罕見大腿骨骨折的風險
2011.03.01
骨鬆藥可能會提高罕見大腿骨骨折的風險
 一份加拿大的大型研究指出,長年服用骨質疏鬆藥物的婦女,發生罕見大腿骨骨折的風險可能會些微提高。這種骨鬆藥是雙磷酸鹽類,從去年10月開始,美國就要求雙磷酸鹽類藥物必須在仿單上加註罕見大腿骨骨折風險的警語。然而研究者強調,雙磷酸鹽類藥物只會些微提昇罕見大腿骨骨折的風險,相較之下,因為骨質疏鬆造成的脊椎或是髖骨骨折更為常見,因此建議正在服藥的婦女不應停藥。 這份研究涵括20萬5千位68歲以上、正在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以治療骨質疏鬆的婦女,其中716位婦女在開始服藥之後發生罕見大腿骨骨折,有將近1萬名婦女發生典型的髖骨骨折。發生罕見大腿骨骨折的案例,跟是否長期服藥有關,服藥5年之後,大約每1千位婦女當中就有1位,在服藥後的第六年發生大腿骨骨折,這樣的機率大約是服藥3個月以下婦女的3倍。但另一方面來說,長期治療也導致髖骨骨折的機率下降24%,手腕跟脊椎骨折的機率下降50%。 研究者表示,若民眾長期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骨質疏鬆,但不確定自己是否屬於罕見大腿骨骨折的高風險群,應與醫師諮詢討論。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 read more
骨鬆藥物可能導致罕見但嚴重的顎骨壞死
2011.02.25
骨鬆藥物可能導致罕見但嚴重的顎骨壞死
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為治療骨質疏鬆的常用藥物,但此藥物可能有導致顎骨壞死的嚴重副作用,普遍認為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最新發表的研究則指出,因服用骨質疏鬆藥物導致顎骨壞死的發生率低於千分之一,儘管機率仍然很低,但研究主持人仍認為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骨質疏鬆時,必須審慎考量顎骨壞死的風險。 這份研究檢視了1995年到2006年間的572,606份電子病歷,其中有23人顎骨壞死。這23人當中有6人因治療骨質疏鬆而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其他人則是因為癌症、進行頭頸部位放射性治療,或是患有骨質疏鬆。由於57萬人中服用骨質疏鬆藥物的人有21,164人,服用骨質疏鬆藥物導致顎骨壞死的機率約為1/3500,比沒有服用骨質疏鬆藥物的人高出9倍。 研究主持人表示,由於侵入性的牙科手術也會提高顎骨壞死的風險,骨質疏鬆的病患可以考慮先動完牙科手術再開始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正在服用此藥的病患如果需要動牙科手術,不必先停藥,但應知會牙醫師自己正在服用骨質疏鬆藥物,以利牙醫師特別注意是否出現顎骨壞死的可能前兆。   資料來源:牙科研究期刊(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