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3
荷爾蒙療法的新結論
今年三月底在瑞士蘇黎世舉辦了一場有關更年期的國際會議(First
Global Summit on Menopause-Related
Issues),這場會議邀集了全球超過40位的專家學者針對心血管疾病、乳房、認知與骨質健康四個面向,檢視最近有關荷爾蒙療法(HRT)的研究,並討論更年期前婦女使用荷爾蒙療法的風險與益處。由於此次會議檢視的目標族群為50-59歲的更年期前婦女,因此會議結論也僅適用於此年齡層的婦女,會議的結論分述如下:
一、複合式荷爾蒙療法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單獨使用雌激素的荷爾蒙療法甚至會降低心血管疾病。
二、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療法超過五年會些微增加乳癌的風險。而單獨使用雌激素荷爾蒙療法的研究,進行至今七年,目前尚未發現對乳癌有影響。
三、荷爾蒙療法無法促進女性的認知能力,但是可能可以減緩認知能力的退化。
四、荷爾蒙療法對骨質健康是有益處的。
與會的專家學者給予的建議是,對於要進入更年期的婦女來說,荷爾蒙療法仍是安全的選擇,但是每一位婦女都是獨立的個體,生命經驗與狀況皆不相同,因此,使用前仍應就心臟病史、乳癌病史、生活形態等面向與醫師討論,以確定自己適不適用荷爾蒙療法,例如,有心臟病、乳癌病史、血栓塞的婦女就一定不適合使用荷爾蒙療法。此外,也不建議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是抽菸的女性使用。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這份研究的結論使用「年齡」作為分析變因,是過於簡化的假設,並未考慮到種族、生活與地理環境對生理階段的影響。例如,50-59歲的歐美婦女可能處於更年期前的階段,但是,對亞洲人來說可能已經停經。因此,我們認為此研究應該要有更細緻的分析與觀點。此外,雖然研究尚未發現單獨使用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的影響,但是有關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也不應忽略。
有關荷爾蒙療法爭議的重點其實在於「婦女為何使用荷爾蒙?」若更年期的症狀已經影響婦女的生活品質的話,可以考慮使用荷爾蒙療法來減緩這些不適症狀,但若是使用荷爾蒙療法來預防疾病或是避免老化的話,則應三思。
+ read more
2008.05.22
被忽視的心臟疾病
耶魯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教授Judith
Litchman博士表示,大部分的婦女習慣於將出現在她們身上的心臟病症狀,誤解為是因為太過疲勞或消化不良等,而忽略了這些前兆,進而錯失診斷或治療的時機。
根據這份研究統計,除了因為缺乏對心臟病的認識,導致婦女無法將這些症狀與心臟病作連結,而延誤就醫之外,尚有下列因素造成婦女延遲就醫或看診:
1. 比較傾向自行服用成藥
2. 過去就診的經驗不好
3. 時間與家庭之間的取捨
4. 對醫療系統的不信任
5. 以「症狀還不確定」等藉口拖延
很多婦女反應她們之所以沒有進行適時的治療,是因為過去不愉快、不舒服的醫療經驗,例如在急診室待了好幾個鐘頭卻沒人理會,因為她們的症狀可能不是典型的心血管疾病症狀。
資料來源:於「心血管疾病與中風之照護與研究論壇」中發表之論文(Scientific
Forum on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Research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roke Source)
+ read more
2008.05.08
骨鬆藥物提高心率不整風險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發現,由默克藥廠(Merck)所生產,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福善美錠」(英文品名:Fosamax),可能會提高女性心率不整的風險。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Susan
Heckbert博士表示,有使用此類藥物之婦女,在罹患心率不整的風險上比未使用過的婦女約提高86%。不過,Heckbert博士同時也認為總體上來看,此藥物減緩骨質疏鬆和降低骨折率的益處,大於心率不整的風險,因此,現階段不應停用此種藥物。
英國國家臨床卓越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目前在考慮未來將正式建議,除非患者具有骨質掃瞄方面的資料,顯示其骨質流失情況相當嚴重,否則對於此類藥物應盡量避免給予75歲以下之患者。此外,現今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種類很多,患者若擔心藥物使用的副作用,可以和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美國內科學誌(Archive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07.11.23
女性吸煙者的警訊
根據美國的統計,無吸煙習慣的女性首次出現心肌梗塞的平均年齡約為71歲,而男性則約為61歲。換句話說,女性在發生心肌梗塞上似乎有著十年的性別優勢。但是一份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威廉赫左格(William
Herzog)醫師所做的研究發現,有吸煙習慣的女性可能將失去這十年的性別優勢。
這份對七千位男性和女性所做的研究中,針對「心肌梗塞的發生年齡」與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家族病史與吸煙習慣等傳統認定與心肌梗塞相關的危險因子做統計上的相關度分析。結果發現,在糖尿病與高膽固醇方面並無顯著的相關;家族病史有早期冠狀動脈疾病者出現心肌梗塞的年齡約提前七年。這些結果在男性和女性方面並無顯著的差別,唯獨在吸煙習慣的部分例外,男性吸煙者出現心肌梗塞的年齡大約只比平均年齡提前3.8年,但是女性吸煙者卻提前約9年。也就是說,女性在心肌梗塞的出現上所有的十年性別優勢將會被吸煙習慣所消除。
而另外一份研究指出,女性吸煙者比同年齡的男性吸煙者更容易產生慢性阻塞性肺病。該研究指出,除了吸煙的行為本身,事實上吸煙量的多寡也會顯著的影響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生成,尤其是對女性而言。
資料來源:
Circulation Supplement II, 2007/10/16, Vol. 116, No. 16
呼吸學期刊(Respirology)
+ read more
2007.11.16
口服避孕藥的利與弊
一直以來,許多研究指出口服避孕藥的使用似乎與一些疾病,如子宮頸癌與動脈硬化的形成有著顯著的關連。然而,這樣的研究結果是否暗示著女性朋友應該停止口服避孕藥的使用呢?從最近相關的醫學報導中所得到的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一份研究指出,使用口服避孕藥超過五年的女性在子宮頸癌的好發率上約為從未使用過之女性的兩倍,但是該風險在停用口服避孕藥的十年後,便會降低至和一般婦女一樣。該期刊亦指出這樣的風險與避孕藥在減低其他種類癌症,如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發生率的功效相比是可以被忽略的;因為相較於子宮頸癌,卵巢癌與子宮癌不管是在偵測、預防或治療上都更加的困難。此外,雖然口服避孕藥對於子宮頸癌的生成有顯著的正相關,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子宮頸癌都是由性接觸所傳染之人類乳突病毒所造成的。
而另一份關於口服避孕藥與動脈硬化之關連性的研究則指出,每服用十年口服避孕藥,便會增加二至三成動脈硬化產生的風險。研究人員對長期服用避孕藥之婦女進行兩側頸動脈的超音波血管攝影,並根據每位參與研究之婦女服用避孕藥時間的長短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使用的時間越久,產生高血壓與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越高。不過該研究亦指出,雖然口服避孕藥的使用會提高上述疾病的發生率,然而心血管疾病本身是可預防的,因此,醫師應該要適時的提醒使用者注意本身心血管方面健康的維持。
資料來源:刺胳針醫學期刊(The
Lancet)、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07.11.13
死神偏好女性心臟病患者?
在新版哈佛醫學報導中指出,男性較女性更容易罹患心臟病,但是,男性心臟病的死亡率卻是女性的一半;亦有數據指出約有38%的女性,在第一次心臟病發作的一年內,便會面臨死亡的威脅,而男性在這方面的比率約為25%。此外,女性在第一次心臟病發作的六年內,復發的機率約為男性的兩倍。針對心臟病的性別差異,其背後可能的病理機制目前仍不是很明確,顯見女性與心臟病方面的相關研究仍舊不夠充分。
然而,仍有學者專家試圖解釋此性別差異,以下是從過去到現在所被提出過的一些可能的理論:
年齡:女性似乎只有在更年期後,體內雌性激素含量下降時,才會比較容易受到心臟病的威脅。因此,一般來說,女性第一次心臟病發作的時間會比男性來的晚。
冠狀微血管疾病:有些人在進行活動或處於壓力之下,會產生類似心絞痛情形,但在心血管造影圖上冠狀動脈卻無阻塞現象。研究顯示,有此類冠狀微血管疾病的女性,會有較高的機率受到心臟病或中風的威脅。
較差的診斷與治療:一些研究顯示女性在心臟方面的問題,並不如男性患者般的受到重視。
對於症狀的瞭解度不夠:目前醫學界對於心臟病典型症狀的定義,是透過長時間對男性病患之研究所建立的,然而這些症狀卻不見得一定會出現在女性身上,也因此女性在這方面常會發生延誤診斷與治療的情形。
資料來源:哈佛健康刊物(Harvard Health Publication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