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夜間褪黑激素分泌不足恐提高糖尿病風險
2013.06.27
女性夜間褪黑激素分泌不足恐提高糖尿病風險
  2012年10月已經有美國一項研究指出,青少年男女如果睡眠不足,將會提高他們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今年四月另一項同樣是來自美國的研究則特別針對女性發現,女性在夜間睡眠時褪黑激素的分泌量若過低,將使其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提高一倍。   褪黑激素是種幫助控制其他荷爾蒙及生理節奏的荷爾蒙,由腦內的松果腺分泌,通常在夜間應到達分泌量的高峰,然後進入血液之中,褪黑激素對好品質的睡眠來說相當重要,一旦受到干擾,睡眠品質也將變不好。近年來也開始有愈來愈多人使用取自其他生物的組織的褪黑激素來幫助睡眠,但適當的劑量是多少目前仍未知,曾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嗜睡、頭痛、頭重腳輕、胃部不適、憂鬱等。   這項研究使用740位參加美國護士健康研究女性的資料,其中370位在2000年2012年間診斷有糖尿病、另370位則為健康的控制組,所有女性都在2000年接受檢測尿液與血液資料。   研究結果發現,在血液中測得夜間分泌最低量的褪黑激素之女性,其發展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同時間階段但分泌量最高者,高出超過一倍,研究比較兩組人的糖尿病發生率,前者為每年每千人中有9.27人、後者則是每年每千人中有4.27人。即使調整許多與第二型糖尿病有關的風險因子,如:BMI值、家族病史、運動、飲食、抽菸及睡眠時間,研究仍發現褪黑激素低分泌量高低與糖尿病相關。未來研究將針對全人口瞭解褪黑激素是否為糖尿病的可修正風險因子。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 read more
美國FDA專家會議建議:放寬糖尿病藥物梵蒂雅的使用限制
2013.06.10
美國FDA專家會議建議:放寬糖尿病藥物梵蒂雅的使用限...
  過去研究資料顯示rosiglitazone成分藥物可能提高心臟病風險,2010年9月美國FDA因此建立「梵蒂雅」(Avandia)新的使用規範,要求病患須透過參加藥物風險管理計畫的特定合格藥局才可取得該藥物。此外,也規定只有過去服用該類藥物能成功產生療效、或使用其他成分藥物(pioglitazone)無法控制病情之病患,才可使用。   2010年FDA曾要求重新檢視之前GSK藥廠對rosiglitazone成分藥物所做的RECORD試驗結果,檢視的結果發現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塞及中風的危險比(0.95,  95% CI 0.78-1.17))都與原先的試驗結果(0.93, 95% CI, 0.74-1.15)大致相同。這個檢視的結果在本月初公布,美國FDA隨即召開專家會議再度討論是否要放寬針對「梵蒂雅」的限制。   與會專家共有26位,最後有20位贊成更正藥物標示與藥物分配系統、5位認為應維持現狀、1位要求應將「梵蒂雅」下市。過去有關RECORD試驗的資料、蒐集過程與解讀都備受質疑,而這次的結果已成功說服大部分專家相信「梵蒂雅」的安全性。不過也仍有部分專家認為應進行另一個隨機控制試驗才能解決原先研究設計的問題,希望未來研究的主要對象應是美國正在服用「梵蒂雅」的3,400位病患。   專家意見已經出爐,未來就等待FDA決定是否採納專家的建議,而FDA並未設下一個期限。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延伸閱讀 美FDA:糖尿病藥物恐致心臟病,今年11月美全面下架    
+ read more
肥胖女性使用特定避孕方式 恐增加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2013.02.26
肥胖女性使用特定避孕方式 恐增加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過去有關避孕藥的研究多半只針對正常範圍體重的女性,肥胖女性使用避孕藥的風險與安全性資料較少見,近日一項美國南加州大學特別針對肥胖女性避孕的研究發現,比起使用不含荷爾蒙的避孕方式,長效可逆性避孕方式(LARC)有可能輕微提高肥胖女性第二型糖尿病罹患風險。   過重女性發生懷孕相關併發症的機率較高,且有時醫師會建議不要服用含雌激素的各類避孕藥,因為可能會增加發生血栓的風險,所以肥胖女性需要有其他的避孕選擇。因此,這項研究特別將肥胖女性分為三組,包括使用非荷爾蒙方式避孕方法(保險套、子宮內避孕器及男性或女性結紮)、會釋放黃體素的子宮內長效可逆性避孕裝置、以及會釋放黃體素的皮下長效可逆性避孕裝置。   結果顯示在使用後追蹤六個月,這三項避孕方式都沒有造成血壓、體重或膽固醇的改變,基本上屬於有效益、安全的避孕方式,但研究有發現使用後空腹血糖值上升的趨勢,上升幅度各為2%、5%及10%,不過這樣的影響是否會持續存在還須延長研究的追蹤時間才能瞭解。   此外,研究特別指出,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核准會釋放黃體素的子宮內長效回復性避孕裝置可用於治療經血過多,以及也具預防子宮內膜癌作用,這兩者都是常影響肥胖女性的問題。研究最後也提醒,女性應經過評估多方因素後再決定自己要選擇的避孕方法。      資料來源:避孕期刊(Contraception)    
+ read more
女性曾罹患乳癌恐提高糖尿病風險
2012.12.18
女性曾罹患乳癌恐提高糖尿病風險
  最近一項加拿大研究顯示,與健康女性相比,女性乳癌倖存者得到糖尿病的風險會比較高,這個風險是從被診斷出罹癌後的第2年開始上升。   這項研究從加國安大略省的健康照護資料庫中,挑選在1996-2008年間的24,976位55歲以上的早期乳癌倖存者、及124,880位的無乳癌女性為控制組。追蹤10年,兩組女性糖尿病的累積發生率為每年每一萬人中有18.3人比16.5人。   研究發現,兩組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隨時間一直在變化,但數值(1.07)在診斷出乳癌的兩年後開始具統計意義。其中18%有接受輔助性化療的乳癌患者,其糖尿病風險與控制組的風險比在第二年為1.24,第十年下降至1.08。   研究推測有可能是化療造成的體重增加及使用類固醇,使得糖尿病變成是治療乳癌後的晚期副作用,也或者是其他環境因素才促成這兩個疾病的發展,如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目前仍無法清楚釐清這背後的機制,有待未來的研究處理。   針對研究的限制,作者表示,接受化療的病患會受到較密集的疾病追蹤監控,因此,也連帶提高進行糖尿病篩檢的可能性,增加發現糖尿病的機會。其他限制則包括缺少糖尿病風險因子如BMI值、家族病史、醣皮質素或荷爾蒙使用等資訊。       資料來源:糖尿病學期刊(Diabetologia)      
+ read more
女性曾罹患乳癌恐提高糖尿病風險
2012.12.18
女性曾罹患乳癌恐提高糖尿病風險
最近一項加拿大研究顯示,與健康女性相比,女性乳癌倖存者得到糖尿病的風險會比較高,這個風險是從被診斷出罹癌後的第2年開始上升。 這項研究從加國安大略省的健康照護資料庫中,挑選在1996-2008年間的24,976位55歲以上的早期乳癌倖存者、及124,880位的無乳癌女性為控制組。追蹤10年,兩組女性糖尿病的累積發生率為每年每一萬人中有18.3人比16.5人。 研究發現,兩組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隨時間一直在變化,但數值(1.07)在診斷出乳癌的兩年後開始具統計意義。其中18%有接受輔助性化療的乳癌患者,其糖尿病風險與控制組的風險比在第二年為1.24,第十年下降至1.08。 研究推測有可能是化療造成的體重增加及使用類固醇,使得糖尿病變成是治療乳癌後的晚期副作用,也或者是其他環境因素才促成這兩個疾病的發展,如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目前仍無法清楚釐清這背後的機制,有待未來的研究處理。 針對研究的限制,作者表示,接受化療的病患會受到較密集的疾病追蹤監控,因此,也連帶提高進行糖尿病篩檢的可能性,增加發現糖尿病的機會。其他限制則包括缺少糖尿病風險因子如BMI值、家族病史、醣皮質素或荷爾蒙使用等資訊。   資料來源:糖尿病學期刊(Diabetologia)
+ read more
患有第二型糖尿病恐增加停經女性的乳癌風險
2012.09.20
患有第二型糖尿病恐增加停經女性的乳癌風險
  近日一項法國回溯性研究表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將顯著增加停經女性的乳癌發生風險,不過,這項研究沒有找到乳癌風險增加與停經前的女性、第一型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性。   這項研究全面性回顧40個有關第二型糖尿病與乳癌關連的研究,資料包括來自四大洲的56,000位乳癌患者,研究結果發現,有第二型糖尿病的停經女性患者得到乳癌的風險,高出27%。研究推測BMI值較高可能是一個影響因子,因為肥胖同時是第二型糖尿病與乳癌的風險因子,但確切的生物機轉仍未清楚,也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其他風險因子在乳癌癌細胞發展的過程中發生影響作用,因此有待後續進一步的研究以釐清。   研究相關評論認為,雖然這項研究沒有表明糖尿病是否為增加停經女性乳癌風險的直接因素,但高BMI值確實為兩項疾病的共同風險因子,所以建議女性維持健康體重、注意飲食與運動仍是合理且重要的。      資料來源:英國癌症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