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柑橘類水果 有助降低女性中風風險
2012.02.29
多吃柑橘類水果 有助降低女性中風風險
過去研究裡柑橘類水果中的維他命C被認為對中風具保護效果,然根據近日一項英國追蹤長達14年的研究結果,柑橘水果中的黃烷酮(flavanone)成份也非常重要,黃烷酮是六種常食的黃酮類化合物之一,是天然抗氧化物質。研究指出,女性從飲食中攝取最多的黃烷酮成份,比攝取最少的女性,可以降低19%缺血性中風風險(P=0.04)。   研究團隊檢視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中70,000位女性的飲食調查資料,發現黃烷酮的總攝取量從平均最高761mg到最低97mg不一,雖然在調整多重變項後,黃烷酮總攝取量無法預測缺血性中風的罹患風險,研究也無法排除柑橘類水果中其他成份的影響,結果僅能說明黃烷酮可能是柑橘類水果中具心血管保護作用的成份之一。   研究中以茶葉的黃烷酮成份含量最高,接著依序是蘋果、橘子或橘子汁,而研究裡女性大多數攝取來源為橘子及葡萄柚汁,佔63%,但整顆水果都吃下去會更好,因此研究建議多吃柑橘類水果。   研究限制包括可能仍有某些干擾因子未能排除,且柑橘類水果的黃烷酮含量可能會依季節、產地或種植過程而有所不同,往後也須針對黃烷酮對減少缺血性中風風險有更多研究產出。     資料來源:中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Strok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懷孕時魚油攝取量過低 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1.12.06
懷孕時魚油攝取量過低 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魚油中富含omega-3脂肪酸對身體有多項益處,過去已有研究指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近日一項丹麥研究再次證實這項關連性,表示年輕懷孕的女性沒有攝取或攝取很少的omega-3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 這項研究檢視丹麥國家生產中心(Danish National Birth Cohort)中48,627位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在懷孕期間接受有關魚類攝取量的飲食習慣調查或電話訪問,丹麥地區多數所攝取的魚類為鱈魚、比目魚、鮭魚、青魚及鯖魚,研究使用這些資料評估omega-3脂肪酸的攝取量。參與者平均年齡為29.9歲,研究追蹤時間中位數為八年。 結果顯示,共有577件心血管疾病事件,根據國家病人住院登記系統,328件為高血壓疾病、146件腦血管疾病、及103件缺血性心臟病。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每天攝取少於3公克的魚類與omega-3脂肪酸,將比每天攝取超過30公克者,增加50%機率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風險(HR 1.54, 95% CI 1.13 to 2.11);攝取量最低者,該風險增加最多(HR 2.89, 95% CI 1.39 to 5.99)。      資料來源:高血壓:美國心臟協會期刊(Hyperten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美研究:鈉攝取量過多或少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1.11.23
美研究:鈉攝取量過多或少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依據美國一項研究分析顯示,鈉攝取量每日超過6,500毫克、或低於3,000毫克,都將使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開始上升。而這與世衛(WHO)及美國心臟協會(AHA)分別建議的每日不得高於2,000及1,500毫克鈉攝取量,相差甚遠。 該研究分析來自ONTARGET與TRANSCEND兩項試驗研究的資料,參與者為28,880位罹患心血管疾病或高風險糖尿病之病患,在研究最初先估量鈉及鉀的攝取量,研究追蹤時間為56個月,結果發現,最後有16.4%的病患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得到心肌梗塞或中風、或先天性心臟病發作住院。 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其中每日鈉攝取量7,000-8,000毫克,導致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為53%,超過8,000毫克出現複合結果的風險則更高(HRs 1.66)。攝取過少也會增加風險,每日攝取少於3,000毫克會增加複合結果及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HR 1.37)、2000-2999毫克之間會增加因先天性心臟病住院的風險(HR 1.23)。 鉀攝取量部分則只與中風風險呈現相關性,以1,500毫克為標準的話,攝取量愈高將可降低中風風險。 多數研究都已證實降低鈉攝取量有益健康,針對此研究編輯評論醫學博士Paul Whelton同樣同意應有更多臨床試驗來決定到底鈉攝取量應降低多少,才能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並且進一步改善鈉與鉀的攝取比例,維持一個較健康自然的飲食習慣。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aition)      
+ read more
含糖飲料恐增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1.11.17
含糖飲料恐增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過去研究已證實常喝含糖飲料會引起多項健康問題,包括體重增加、肥胖、多糖症、第二型糖尿病及高血壓。近日一項於美國心臟協會會議上所發表的研究指出,女性常喝含糖飲料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在男性身上卻沒有看見這項風險的存在。 這項多族群動脈硬化症(MESA)研究共分析4,166位、年紀在45-84歲間的男女資料,其中有38%非西裔白人、28%黑人、22%西語人口、及12%華裔美人,在研究一開始,所有參與者都不是心血管疾病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以問卷方式詢問參與者平日的飲食習慣,而研究所定義的含糖飲料包括一般正常糖飲料、蘇打飲料、含糖礦泉水、不含酒精的啤酒。 研究結果顯示,有8.4%的參與者每天至少喝兩瓶含糖飲料。經過五年的追蹤時間發現,與每天飲用少於一瓶含糖飲料的女性相比,每天至少兩瓶以上的女性較有可能出現腰圍增加3%以上(54.1%: 63.7%)、三酸甘油脂過高(10%: 24.3%)、及空腹血糖異常(20.4%: 26.8%),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同時這些狀況在調整多項潛在干擾變項後,也仍然不變,但在男性身上發現的數據則未達統計意義。 研究解釋為何會出現性別差異的原因,主要由於女性比男性每日所需的熱量較少,因此每份熱量對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所造成的影響就比較大,但目前研究還未能說明含糖飲料是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變化,這將是該研究進一步探究的重點。 這項研究結論也再次加強美國心臟協會有關心臟健康飲食的建議—每人每週含糖飲料的攝取總熱量不應超過450卡路里。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美鹽業協會要求政府撤除鈉攝取量指引
2011.10.12
美鹽業協會要求政府撤除鈉攝取量指引
2010年美國公佈飲食指引建議,超過50歲以上的民眾、非裔美國人、以及有高血壓、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者,每日鈉攝取量應少於1,500毫克,而上述民眾已近乎佔美國半數人口。美國鹽業協會(the Salt Institute)近日則針對這項鈉攝取量的建議提出抗議,認為每日1,500毫克過少,恐對人體造成其他健康傷害。 今年初美國心臟協會(AHA)針對這項飲食建議曾進一步指出,每人每日不應攝取超過1,500毫克的鈉,每天減少攝取3公克的鹽將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病率與死亡率,目前已經有超過50個臨床試驗證實,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的血壓,可透過減少鈉攝取量使其攀升的速度減緩。此外,每年還可以省下高達兩百四十億的健康照護支出。 然美國鹽業協會認為,飲食指引建議應立基於科學與醫療知識,不該只去看那些貶抑鹽的價值之研究,而忽略降低鈉攝取量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早產、產生胰島素抵抗、以及年老易跌倒等風險增加,同時也沒有考慮到鹽份在調節血壓、口渴與尿液產生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國鹽業協會也強調,他們並非反對降低血壓,而是認為以降低鹽份攝取作為主要策略是危險的,民眾在降低鹽份攝取的同時,事實上可能藉由吸收了更多熱量來滿足原本對鹽份的需求,導致整體鈉攝取量並沒有真正改變。鹽業協會最後表示,希望美政府能針對降低鹽份攝取對整體健康的影響做大規模的研究,而非僅在幫助血壓降低的部分。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大豆補充品無助減緩骨質流失或停經症狀
2011.08.10
大豆補充品無助減緩骨質流失或停經症狀
在2002年美國婦女健康倡議計畫(WHI)研究發現荷爾蒙療法會增加女性的中風與心臟病罹患風險後,大豆被認為可作為預防骨鬆與減輕更年期症狀的替代方法。然近日一項受美國NIH所補助之研究表示,大豆異黃酮補充品無法達到普遍所稱的效果。 該研究團隊檢視248位年齡在45-60歲之間的停經女性,在研究之初所有人的骨骼密度程度皆為健康。她們被隨機分為服用安慰劑(126位)與大豆(122位)兩組,後者每天攝取200克的大豆異黃酮,時間長達兩年。 兩年後研究團隊測量兩組的骨質密度,發現服用大豆異黃酮並未對骨質密度造成影響,同時服用的女性還表示有便秘的問題,雖然這項差異在統計數據上的意義不大。 至於更年期停經後的症狀方面,也未見有任何改善,兩者在研究結束時並無顯示任何差異。唯一不同的是,服用大豆異黃酮補充品的女性有48%出現熱潮紅症狀,服用安慰劑者則有32%。 研究主要作者Dr. Silvina Levis表示,往後她將不會對有熱潮紅或為預防骨鬆的病患建議服用大豆異黃酮。加州舊金山大學Dr. Deborah Grady對此研究則評論認為,過去已有多項與大豆相關的研究,每當出現有不同研究結果時,便易遭受質疑有關大豆服用劑量與研究時間過短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在這項研究中都沒有出現,足以顯示其信度與重要性。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檔案期刊(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