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差異

為什麼COVID-19 殺死的男人比女人多?研究人員努力解開性別之謎
2020.07.02
為什麼COVID-19 殺死的男人比女人多?研究人員努力解...
為什麼Covid-19殺死的男人要多於女人?該病毒如何影響以女性為主的一線衛生工作者?這是研究人員在全球大流行中努力解決的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傳統上,醫學研究一直由男性主導研究,而他們的醫學研究涉及的細胞、動物和人類都以男性為主,這意味著治療的進展是針對男人的生物性。日前,澳洲人權研究所宣布已與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合作,展開了兩個COVID-19研究項目,這些研究項目將消除醫學研究中常見的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偏見,這種偏見會阻礙患者獲得最佳的醫療照護。   例如,心臟病是澳洲婦女主要疾病及死亡原因,但心臟病仍然主要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許多普遍理解的症狀是男性─而非女性─所經歷的。這可能讓女性及其醫生有時意識到疾病的跡象為時已晚。   一個發表在澳洲醫學雜誌2018年的研究發現,相較於男性患者,心臟病發作的女性可能只有一半接受適當治療;在半年內的死亡率是男性的2倍。   以性別為核心的COVID─19澳美跨國研究 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專案經理K.Thompson說:「依靠僅由男性產生或發生在男性的證據,就可能導致女性如何患病的錯誤假設。」。   COVID-19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自6月初在《BMJ開放健康》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分析發現,自大流行開始以來,發表過有關該疾病研究的所有作者中,女性只佔三分之一,而作為資深作者更少,儘管參與研究和治療該病毒的多為資深女性。   分析發現:封城(lockdown)措施讓女性有更多家庭教育、育兒和其他照料的責任,限制她們致力於研究的能量,進一步擴大現有的不平等。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男性受COVID-19的影響比女性更嚴重,因為該病毒是由雄激素控制的一種酶(ACE2)活化的。最近發表的兩項小型研究描述了有許多因COVID-19住院治療的男性是禿頭,這為理論增添了動力,因為男性禿頭與高水平的雄激素有關。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檢驗這個假設。   Thompson指出:「我們發現男女中COVID-19的發病率相似,但更多的男性正在死亡。….. 因為變數太多,我們難以理解造成差異的原因。我們都知道,照護人員多為女性,如果我們沒有許多關於受試者的背景資料,那麼得到的結果將會是扭曲的。例如,如果受試的女性多於男性,我們在那裡就會看到人為的比例差異。」。   除了疾病的生物學差異的複雜性,研究的另一挑戰是,許多國家的報告根本沒有COVID-19病例或按性別列出的死亡人數。擁有性別平等政策的先進國家更有可能報告這些細目,而平等程度較低的國家則更少。   澳美的兩個研究項目 第一個研究項目將分別研究全球COVID-19男女數據,繪製大流行期間健康和一線家庭暴力服務的活動圖象,並調查在第一線的衛生工作者。   第二個項目是「醫學研究中的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這是一個為期三年的項目,它將檢視當前澳大利醫學研究系統中的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差距,並開發結合性別結果的健康經濟模型,以便更好地使用研究資金。   澳洲人權研究所所長L. Chappell教授說:「獲得健康是一個重要的人權議題。…..令人震驚的是,在重要的健康問題上對婦女的經驗知之甚少,這意味著成千上萬的婦女正在失去獲得適當醫療保健的機會。這是對人權的根本侵犯。」。   事實上,男性也受到性別偏見的不利影響。骨質疏鬆症通常被認為是停經後的女性疾病,但是男性佔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髖部骨折的近三分之一。因此,所有領域的研究都必須「以性別為核心進行並以交錯的視角工作」。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6.2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超過一半醫學研究仍將女性排除在外
2020.06.16
超過一半醫學研究仍將女性排除在外
性別對於健康至關重要,但女性可能仍是研究人員事後才的考量。   一項新研究發現,儘管有政策和補助計畫要求將女性納入研究,但許多研究人員仍未按性別分析其數據。如果研究人員不按性別看他們的結果,就不可能知道疾病、藥物或疫苗是否會對性別產生不同的影響。   研究作者N. Woitowich說:「性別不僅與生殖系統有關,性別影響著多個器官、系統的健康和疾病。在研究中缺乏性別考慮,對女性健康有害。」。   她解釋,我們需要這些訊息。現在,我們正在努力拼出整個拼圖。透過將性別納入研究,我們可以改善所有人的健康。   婦女健康研究協會主席兼執行長K. Schubert說:「婦女需要被納入研究中。當您考慮到影響男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時,症狀可能因性別而異,如果您的研究中沒有考慮男女之間的差異,那幾乎是不值得的。您必須包括另一半人口。」。   婦女健康研究協會指出,90%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婦女沒有被診斷出來,因為女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狀可能與男性不同。為什麼骨質疏鬆症患者中有80%是女性?阿茲海默症的人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因此了解性別在這種情況下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許多疾病對女性的衝擊不同 Dr. E.Stein 說:「女性至少有3個或4個人生階段,即月經、懷孕、更年期和停經,而所有這些都會影響女性疾病的發展。如果我們因為遺漏了51%的人口而對這些疾病沒有完全了解,我們真的會面臨遺漏某些東西的風險。我們已經在心臟病中看到了這一點,因為醫生認為女性心臟病患者應該與男性患者一樣有胸痛,但女性的疾病表現方式並不是這樣,導致過去許多女性死於心臟病發。」。   而且,她解釋說,阿茲海默症也有類似的區別。多年來婦女因為在用來診斷阿茲海默症的測試中表現更好,使她們在疾病晚期才被診斷出來。現在,已經對這些測試進行了調整,以解決這些性別差異。   從歷史上看,婦女被排除在研究之外是因為研究人員擔心女性荷爾蒙的變化(因為月經)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   Woitowich說:「人們認為在生殖系統之外,雌雄之間沒有區別。使用一組動物進行研究更容易、更便宜,而那些動物通常是雄性。」。   而且,她指出,直到2016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才要求基礎科學研究人員在研究中使用兩性動物以獲得資助。   新研究檢視了來自9個生物學研究領域的700多項研究。研究人員檢視研究是否納入了男性、女性或兩性的受試者,以及他們是否做性別分析及報告。   好消息是,越來越多的研究包括了男性和女性受試者!在2009年,只有28%的研究同時包含了男女研究對象,2019年為49%。儘管納入女性研究對象的研究有增加,但並未發現這期間依性別分析其數據的研究有增加。   只有4%的已發表的研究說明了為什麼他們不同時研究兩性或為什麼不按性別分析數據。在這些原因中,許多人說這是為了限制女性荷爾蒙的影響。   科學家開始依性別分析結果 研究對象包含男女的研究中有近三分之一沒有詳細說明研究了多少男性或女性。Woitowich表示,如果另一個研究團隊想要重複研究來做驗證,因缺乏這些訊息,而得到不一樣的結果,這將是一個大問題。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改變這一點?Woitowich表示,NIH在2016年邁出了第一步,要求科學家要考量到兩性。但是,這還不是解決方案的全部。在這份新研究中,所有文獻都經過同行評審。期刊編輯需要要求有關性別的訊息。而且,除了NIH之外,其他出資者也需要要求研究人員將性別納入研究中。   Woitowich說:「只研究一種性別,請解釋原因。如果您同時納入兩種性別,請說明為什麼不進行性別分析。成本可能不是阻卻研究人員的主要因素,因為研究人員仍可以在研究中使用相同數量的動物。」。   Schubert說:「在當前的研究中,很高興看到正在發生變化,但是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為了讓研究做性別分析成為規範,大學不僅需要確實執行要求研究做性別分析的政策,而且研究人員還需要了解性別是重要的生物學變數。」。   Stein指出:「女性健康研究花費了很多時間才開始追趕上男性健康研究,但我們仍未到位。由於我們這樣毫不退縮的鼓動,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如果不將女性納入研究,對於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我們怎麼可能得到我們所需的了解呢?」。   台灣女人連線多年來關心且推動以人為對象的健康研究應納入性別分析。經過遊說立法委員、向衛生福利部和科技部等單位提案等過程,如今雖然政府已於補助研究計畫作業要點中要求研究進行性別分析,但由於研究者及研究計畫審查人員未確實瞭解進行性別分析的內涵,仍有很大的改善的空間。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0.06.09)   更多健康性別差異新聞 * 為什麼女性的藥物不良反應遠多於是男性? * 痛感的性別差異 * 睪固酮不是男性專利!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為什麼女性的藥物不良反應遠多於是男性?
2020.06.13
為什麼女性的藥物不良反應遠多於是男性?
女性經歷藥物不良反應的頻率幾乎是男性的兩倍,但是人們對性別作為藥物不良反應產生的因素知之甚少。   歷史上,婦女一直被排除在臨床藥物試驗之外。雖然美國、歐盟和澳大利亞都規定必須增加女性受試者參與臨床研究,但大多數研究沒有提供性別分析。2018年對107項NIH資助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發現,只有26%的研究將女性列入試驗,72%的研究根本就沒有性別分析。   目前,大多數藥物使的用主要是根據對男性進行的臨床試驗批准的。許多研究已經指出,女性就一樣地使用,可能產生用藥過度或較多的不良反應。科學家們想知道藥物的代謝動力學(簡稱藥代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 PK.)的性別差異是否可解釋不良反應中的性別差異呢?   什麼是藥代動力學(PK) 藥代動力學是研究藥物在體內所發生的變化及其規律,包括吸收、分布、代謝和排除。其中的藥物包括藥劑、激素、營養素和毒素。 藥代動力學的屬性常常受給藥方式和劑量影響,這些因子也會影響吸收率、在血液中存續及排除的時間。 藥物代謝動力學常與藥效學一起研究,後者研究藥物在體內的效果。   由藥代動力學可看到女性藥物不良反應 檢視FDA批准的藥物中,大多數的藥物女性表現出較高的血藥濃度和更長的排除時間,並且這些PK值與不良反應的性別差異密切相關。在評估的86種藥物中,有76種女性具有較高的PK值;59種臨床上有可識別不良反應的藥物裡,88%有性別差異PK值的病例預測了不良反應的性別差異方向;96%有女性偏差PK值的的藥物可預測女性不良反應發生率比男性高,但是只有29%有男性偏差PK值可預測男性不良反應的發生。目前僅有部份的藥物有可存取的 PK 資訊。   結論 藥代動力學中的性別差異強烈預測女性而非男性的不良反應,而這種性別的差異不能用體重的差異來解釋。在數百種藥物公開的研究資料中,缺乏按性別分層的藥物代謝動力學資訊令人擔憂,因為藥物代謝動力學中的性別差異普遍存在並且具有臨床意義。   男女處方藥劑量相同的普遍做法忽略了藥物代謝動力學的性別差異和體重的二態性,存在婦女用藥過量的風險,並導致女性偏向藥品不良反應。我們建議減少目前「依循科學證據」給婦女的劑量,以抵消這種性別偏見。   編譯來源:_Biology of Sex Differences_ volume 11, Article number: 32 (20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是時候重新定義男女特有的心臟疾病症狀了!
2020.05.18
是時候重新定義男女特有的心臟疾病症狀了!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在臨床上男女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很多是一樣的,但也存在重要的差異,這些差異早在過去十幾年就已被許多文獻指出。   雖然男女最常見心臟病發作症狀是胸痛、出汗和呼吸急促,並以胸痛最為常見—79%的男性、74%的女性有此症狀,但胸痛和出汗的在女性中較少發生。與男性相比,女性發生胸痛的機率少了30%,而出汗的機率少了26%。   此外,當心臟病發時,相較於男性,女性出現肩胛骨之間疼痛的可能性是2倍以上、噁心或嘔吐的可能性高64%,呼吸急促的可能性高34%。這些症狀被標籤為「非典型」,因為不同於男性患者通常會出現的症狀。   認識症狀對於提供心臟病發作的人快速、能挽救生命的治療至關重要。先前的一些研究報告了症狀的性別差異,而另一些研究則報告了共同的症狀。   這項研究彙整了過去20年來品質最高的研究,總共27篇、涵蓋了120多萬患者,詳細呈現了確診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的症狀。   研究的結論是,為了確保及時給予患者診斷及治療,醫療專業人員需要了解潛在或確診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男女患者會重疊的症狀,也要熟悉已確立很久的男女症狀的差異。     研究作者S. Peters表示,延遲診斷,不論是患者或醫療人員之故,是延遲提供可能挽救性命的治療的重要原因之一。透過更了解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臨床表現上的性別差異,這份研究可能促成更多及時且公平的治療及成果。   Peters補充,研究僅檢視確診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患者,未來需要對潛在的患者進行研究,因為這可能有助於醫師辨識患者、節省救援時間及避免心肌損傷。此外,未來也應聚焦於診斷工具的發展與效果,比較診斷工具在潛在或確診的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男女身上的效果。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5.04)、Eureklaert(2020.05.0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女性更長壽的秘密是什麼?
2020.03.30
女性更長壽的秘密是什麼?
如今有研究破解了這個謎,指出:擁有一對相同性染色體與更長的壽命有關,亦即,​​性染色體第二個副本提供了保護作用。      相同性染色體的第二個副本具有保護作用的想法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在哺乳動物中,雌性性染色體XX,具有兩個相同的X,雄性則為XY只有一個X。因此雄性的壽命較雌性短;在鳥類中,雄性平均壽命較長,牠們具有兩個Z染色體,而雌鳥則具有一個Z和一個W染色體。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這種趨勢很普遍。他們收集了從昆蟲、魚類到哺乳動物的229種動物的性染色體和壽命的數據,不包括雌雄同體的物種以及其性別受環境條件影響的物種,例如綠海龜。   結果顯示,具有兩個相同性染色體的個體平均壽命比具有兩個不同性染色體或僅具有一個性染色體的個體長17.6%。   兩個相同染色體可以互相扶持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支持了被稱為「未受保護的X染色體假設」的理論。在人類細胞中,性染色體組合通常是XY(男性)或XX(女性)。女性的每個細胞中只有一個X染色體被隨機地活化。   結果是,女性其中一個X染色體出現有害突變不會影響所有細胞,因此可以掩蓋其影響。相比之下,由於雄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因此這個染色體任何有害的突變都更容易暴露出來。   研究小組發現,在雄性有兩個相同性染色體的物種中,這些雄性的平均壽命比雌性長7.1%。在雌性擁有兩個相同性別染色體的物種中,例如人類,雌性的平均壽命比雄性長20.9%。   研究人員指出,壽命差距的程度也可能反映了其他因素,例如:爭取性伴侶男性傾向於承擔更大的風險,如:建立領土、長途跋涉以尋找伴侶及與同性競爭的壓力。   還有其他的因素可能解釋為什麼壽命差距的大小會有差異,包括雌激素似乎可以保護染色體的末端不被破壞,這與衰老有關。   研究作者Z. Xirocostas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未受保護的X染色體可能是影響壽命的潛在遺傳因素,但是許多外部因素也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壽命,例如掠食、危險行為、建立領土和獲得優質營養等。」。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S. Austad教授表示,具有兩個相同性染色體能延年益壽的理論頗具吸引力。它在理解長壽的性別差異方面起著一定作用,但這當然不是唯一的因素。冒險行為和父母角色似乎也很重要,例如:貓頭鷹猴的雄性比雌性更長壽,而這個物種的雄性是主要照顧幼兒的一方,不過該雄性有兩個不同的性染色體。」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3.0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痛感的性別差異
2020.03.29
痛感的性別差異
女人和男人對痛的經驗和表達各有不同,形成有效治療女人疼痛的挑戰。   增加人們對痛的性別差異的意識固然有幫助,但是許多婦女在得到適當治療方面依舊面臨著障礙。   當婦女表示她的擔心時,常被視為很情緒化,使得她和醫師無法建立治療關係,並影響了她為自己發聲的可能。   2015年美國麻醉師學會一份文獻回顧發現,即使有療效的選擇很廣泛,通常婦女還是在忍受不必要的疼痛,並傾向以可能不太有效、有害的藥物來治療。   2019年《健康婦女》對慢性疼痛的調查發現,有38%的婦女疼痛超過三個月,認為她們的醫師並不當回事;45%的婦女覺得醫師大致了解她們的慢性疼痛;17%則説醫師完全不了解。   生理性別差異和社會性別差異 生物學上的「性別」和心理建構上的「性別」都會影響對痛的認知和表達。   「生理性別」會影響會發生疼痛的身體狀況,例如:女人比男人更容易發生導致慢性疼痛的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   「生理性別」也影響到脊髓和腦部對疼痛刺激的解讀。新生兒在接受必要治療中所產生的疼痛,也被指認出來有兩性的差異,這似乎表示天生就已經在腦子裡了。   脊髓和腦部處理疼痛信號也會隨時間改變,因素如年齡、疼痛的經驗、雌激素和其他荷爾蒙、或是其他病症如憂鬱、緊張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正要出爐的研究裡顯示女人和男人對於鴉片類藥物的反應不同,因為Μ-型類鴉片受體不同。實驗室裡的動物,雄性比雌性痛得較快速,痛解除時間較長。   佛羅里達Gainesville大學研究的結果指出,對同樣的刺激,女人比男人覺得更痛。   在另一面,「社會性別」可影響一個人如何表達疼痛。有些文化比較能夠接受婦女抱怨疼痛,而男性表達疼痛則被視為弱者的表現。女性比男性多慢性疼痛讓她們更能清楚表達她們的親身體驗。   2019年「美國疼痛學會」的科學集會中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將近3/4的婦女在遭受性侵一星期之後,出現新的疼痛或更嚴重,大部分的案例中,疼痛持續了幾個星期。   治療的差距 男女在治療上有沒有差距是一個複雜的議題。治療受傷後急性的疼痛,無法等同於治療婦女因為其它身體狀況引起的慢性疼痛。   這個領域需要更多研究來了解「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對痛的影響。我們應要瞭解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如何影響疼痛,以及兩性對於鴉片類藥物、其他藥品和治療方式的反應有何不同。   我們也需要更多健康照護者的專業教育,讓他們更了解「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對痛的差異。   認識和支持「兩性的差異」是有效處理疼痛的重要部分。每個人疼痛的經驗皆有其獨特性,能夠認同生物、心理及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是醫師處理疼痛的要件。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20.03.1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