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後新聞稿】女性注意!衛福部未核准陰道回春儀器!
2018.08.31
【會後新聞稿】女性注意!衛福部未核准陰道回春儀器!
台灣女人連線、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 聯合記者會 停止將女人的陰道當提款機! 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2018.08.30  近年來醫美的觸角已無所不及,由臉部、胸部、腹部、臀部到了陰部。許多醫美診所打出聳動的廣告:「女人的放鬆是男人出軌的開始」、「親密不緊密 幸福拉『緊』報」,行銷「陰道回春」療程以緊縮「私密處」,改善親密關係。事實上,這種療程的安全及有效性,一直備受爭議。今年7月30日美國食藥局(FDA)提出警訊:FDA從未核准任何能量儀器(雷射及電波)用於「陰道回春」,它缺乏臨床醫學證據的支持,可能對女性造成嚴重傷害!   台灣食藥署對雷射/電波器儀的核准使用範圍主要在一般外科,但業者及醫療診所卻以「適應症外使用」(Off Label Use)為名,違法浮濫使用。綜觀業者刊登的廣告及資訊,充斥大量「不健康」、「似是而非」、「適應症外使用」的字眼,並影射男女、夫妻關係不良是因「陰道」而起,製造女性恐慌創造手術需求,從女人的身體上營利,也迫使女性承擔不必要的健康風險。這樣的手法除了讓女性產生不必要的壓力,更讓民眾對女性身體及親密關係有錯誤理解跟想像。   停止從女人身上製造商機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常務理事表示,「陰道回春」通常泛指以非手術性的方法,例如,雷射或電波,處理陰道鬆弛、陰道萎縮乾燥或瘙癢、性交時疼痛、排尿時疼痛等症狀。但「回春」並非醫療用語,已違反醫療法第86條,且目前不論美國或台灣雷射、電波儀器核准的適應症主要是燒灼、切除或凝結身體的軟組織,即使用在婦科,也是在處理子宮頸癌或菜花等。生殖器醫美整形、治療更年期、尿失禁或性功能相關的症狀都不是儀器核准的項目,缺乏科學實證,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未知。   立法委員林淑芬表示,將生產與陰道鬆弛連結,導致親密關係不幸福,這是非常不恰當、不公平的暗示及連結。隆乳、抽脂至陰道鬆弛,不斷地恫嚇女性,徹底將女人陰道當提款機。美國FDA都提出警訊,但我國政府管理單位仍視若無睹,讓女性身體暴露在不健康的風險中,是國家對女性健康的漠視。更提出呼籲,女性的身體隨著時間及生理進程的改變是正常且自然的,不應藉此製造恐慌與商機。   國內未核准醫療器材使用於「陰道回春」 黃淑英常務理事指出,政府主管單位應說明醫療器材是否適用適應症外使用,其規範為何,並加強稽查醫美機構及儀器廠商適應症外使用之濫用與違法使用。此外,相關單位也應加強取締醫美機構或部落客對女性生殖器醫美整型違法廣告,加重罰則,發佈警訊以提升女性及醫療提供者對於生殖器醫美的認知及加強不良事件通報機制。   食藥署簡任技正錢嘉宏說明,目前國內沒有核准醫療器材用於治療「陰道回春」相關適應症,醫療器材的廣告需依仿單內容。   醫事司簡任技正黃純英表示,衛福部在2016年公告「不正當方式宣傳」的範圍,包括不能標榜生殖器官整形、不能進行誇大醫療效能或者類似聳動用語,包括「回春」等。對於醫療器材廠商與醫美業者的廣告,會再請衛生局查處。   醫事司科長呂念慈表示,醫療機構若違反86條,廣告內容有不符,最重可處停業,但目前業者多利用模糊字眼,衛生局需要更多時間了解才能具體開罰。   醫事司簡任技正黃純英表示,食藥署在相關通報機制和醫療行為會嚴加督促,更進一步合作,相關問題後會再琢磨處理。   林淑芬委員表示,醫療器材用在陰道回春,就是違法使用,衛福部需有更積極的管理。   黃淑英常務理事說,近來政府對醫美亂象的管理多有作為,頗見成效。在生殖器醫美的部分還需更積極,別讓女性的健康處於風險之中,對醫療器材的管理需要更嚴謹的掌握。   相關報導 衛福部:未核准醫材用於陰道回春 違者罰鍰 婚姻幸福靠陰道回春?婦團籲停止將女人身體當提款機 婦女注意!陰道回春儀器衛福部未核准  
+ read more
陰道回春?沒有科學證據!!
2018.08.09
陰道回春?沒有科學證據!!
在台灣,常見醫美診所廣告可以透過雷射等方式讓陰道回春。但,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署(FDA)於日前提出警告:以雷射或其他電波進行的陰道緊縮手術,並沒有臨床醫學證據的支持,可能對女性造成嚴重傷害。   FDA從未批准雷射設備用於「陰道回春」 「陰道回春」或「陰道緊縮」手術是以雷射或其他電波設備對陰道組織進行破壞或重塑,FDA對此類設備的核准內容,是用以殺死癌前宮頸組織、癌前陰道組織與生殖器疣(俗稱菜花的性感染病)。從未批准用於陰道整型、治療陰道乾澀瘙癢和鬆弛、尿失禁,也未批准用於治療性功能障礙。   FDA表示,越來越多製造商販賣「陰道回春」設備,聲稱可以治療更年期症狀、性功能障礙、尿失禁等。但這些說法並未得到科學證據的支持,這類產品對女性健康有嚴重的威脅,可能導致陰道灼傷、疤痕、性行為疼痛及慢性疼痛。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設備針對經過乳癌治療並正在經歷更年期症狀的女性進行銷售。FDA發言人表示,販賣沒有經過科學證實有效性的危險手術非常惡劣,而且可能會使女性無法接受適當的治療。   FDA向7家設備製造商發出了警告信,包含:Alma Lasers、BTL Aesthetics、BTL Industries、Cynosure、InMode、Sciton和Thermigen,詳細說明了對不當販賣「陰道回春」療程的擔憂,並要求廠商回應,否則可能採取法律行動。   FDA鼓勵女性與醫師討論症狀和治療方法,並停止使用能量裝置,也鼓勵提出報告提出不良事件。   台灣情形 在台灣,同樣有廠商販賣雷射設備進行陰道手術,然而這些設備核准的使用內容,同樣沒有陰道整型、治療陰道不適、尿失禁或性功能障礙。主管機關應提高對此類情形的管控,以免女性健康遭受嚴重威脅。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女性應拒絕接受沒有醫學證據的陰道回春療程,別因「女人的放鬆是男人出軌的開始」、「私密處老化、影響夫妻關係」等不當廣告產生恐懼。如果有陰道不適、尿失禁等情形,應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法。並且,在進行療程前需評估相關效益與風險,別輕易讓自己的健康處於危險之中。     編譯來源:STAT(2018.07.30)、CNN(2018.07.30)    
+ read more
肉毒桿菌可以減少眼袋嗎?
2018.06.04
肉毒桿菌可以減少眼袋嗎?
肉毒桿菌可以消除眼睛和嘴巴周邊顯現的皺紋,然而也可以減少黑眼圈和眼袋嗎? 肉毒桿菌是一個藥物,減弱肌肉收縮所引起的皺紋。它可以暫時減少眉毛之間,前額,眼睛兩邊和嘴巴周圍的皺紋。 然而美國食藥管理局並未批准肉毒桿菌可用於眼睛下方的美容作用,且很少有研究調查它的效益或副作用。 這篇文章裏,會談到目前所知使用在眼下方的肉毒桿菌,包括可能的副作用和其他替代的方法。     肉毒桿菌的作用 注射的肉毒桿菌有三種成分:A型肉毒桿菌毒素(最有效的成分),人類血清白蛋白和氯化鈉。肉毒桿菌注射進肌肉時,由神經脈動引起特定肌肉的伸縮會受到阻礙,使得肌肉無法活動,減少皺紋的顯現。   肉毒桿菌只能減少臉部活動部分的皺紋。醫師通常用在眉毛之間,皺眉頭的線條,前額皺紋和眼角的魚尾紋。然而肉毒桿菌並非能永久解決皺紋,在3-6個月後,它無法繼續阻擋神經脈動,肌肉會開始伸縮,需要更多的注射來維持。   肉毒桿菌也已成為其他狀況的醫療方法,由偏頭痛到過動的膀胱。     肉毒桿菌在眼下方的效果 肉毒桿菌注射來治療眼袋或黑眼圈,美國食藥管理局仍未核准,屬於適應症外用。因為如此,所以專家們進行了幾個有關使用的研究,但醫師仍不能確定其效用的多少。   一項2003年的研究探討注射在眼下方和周圍的肉毒桿菌,能否減少皺紋的出現。有19個婦女接受注射。發現注射眼下方和魚尾紋兩個地區,比只有注射在眼下方,效果更好。專家也測試不同劑量的效果,最有效的是接受八個單位的肉毒桿菌,但副作用也最強。這些結果表示肉毒桿菌注射可以使眼下方顯得飽滿,減少皺紋和眼袋。   但是,除此外,幾乎很少有這方面的研究。     副作用 眼下方是一塊脆弱的地區,注射肉毒桿菌在眼睛周圍的風險包括:難以閉上眼睛,眼下垂,眼麻木及眼下方腫脹。其他已知的副作用有流血,瘀青,暈眩,昏倒,注射處疼痛和紅腫。     結論 肉毒桿菌注射在眼下方是尚未批准的使用,其主要功能在一些肌肉活動很明顯的地方,可以減少皺紋的出現。 消費者應和有經驗的醫師詳細討論有關此項治療、其風險和好處。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8.05.24)        
+ read more
2017年整型手術排行榜
2018.04.02
2017年整型手術排行榜
最統計數據顯示,受到肉毒桿菌、填充物注射及化學換膚等微創手術的影響,整型手術數量於2017年持續看漲。   根據美國整型外科醫師學會(ASPS)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肉毒桿菌、填充物注射及化學換膚手術數量增加近200%。因為名人接受整型手術的新聞不斷傳播,縮胸手術出現了11%的成長率。   2017年的整型手術量(包含侵入型與微創型)較前一年增加約2%。這一年,整型外科醫生總共進行了180萬次侵入性整型手術。   2017年前5大整型手術 1. 隆乳手術:2017年總共進行了300,387次的隆乳手術。隆乳手術一直以來是身體改造中最受歡迎的手術,並在去年成長3%,進而更為普及。 2. 抽脂手術:2017年共完成了近25萬次,抽指手術自80年代開始受到歡迎,並於去年增長了5%。 3. 鼻子整型手術:整型外科醫生去年做了218,924次手術,改變美國人鼻子的斜度、大小和形狀。雖然鼻子整型仍然很受歡迎,但在2017年受歡迎手術程度略微下降,較2016年下降2%。 4. 眼皮手術:2017年進行了209,000次,與2016年相比非常接近。 5. 腹部整型手術:手術量比2016年增加了2%,總共完成了129,573次手術。   2017年前5大微創整型手術 1. 肉毒桿菌:2017年有723萬人注射肉毒桿菌,比2016年增加了2%。 2. 軟組織填充物:完成了269萬次,手術量大約成長3%。 3. 化學換膚:2017年有130多萬人進行化學換膚,該手術的受歡迎程度似乎趨於平緩,僅比2016年的增長1%。 4. 雷射除毛:2017年總計完成了110萬次除毛,約增加了2% 5. 微晶磨皮:這種換膚技術幾十年來一直是美容整型產業中的一部分,但2017年只完成了740,287次手術,受歡迎程度似乎正在下降。   縮胸手術大回歸 手術成長率11% 2017年醫生執行縮胸手術的次數比2016年多11%。事實上,2016年縮乳的手術量減少了約4%。但最近有更多名人接受縮胸手術,可能對手術的成長有所影響。   研究已經證實,大乳房與女性所面臨的一系列精神和身體問題有所關聯。雖然科學家並不認為大乳房可能導致背部問題,但英國普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發表的一項調查認為,有17%的女性埋怨她們的乳房,並且因為難以找到合適的運動內衣導致其缺少運動。其他研究則表明,那些覺得自己的乳房大小不太「正常」的女性(不論是過大或過小),都更有可能面臨心理健康問題。   ASPS會長Jeffrey Janis醫師說:「縮胸一直被報導為是患者滿意度最高的手術之一,因為它對女性的生活品質有積極的影響性,同時解決了功能和美學兩方面的問題。」     編譯來源:Daily Mail    
+ read more
哺餵母乳期間適合打肉毒桿菌嗎?
2018.02.05
哺餵母乳期間適合打肉毒桿菌嗎?
肉毒桿菌注射被認為是安全的手術,但美國食藥局表示,肉毒桿菌對懷孕者或母乳哺育者的風險是未知的,因此鼓勵這些女性避免注射肉毒桿菌,也表示新生兒不應攝取可能帶有肉毒桿菌毒素的食物,如蜂蜜、玉米糖漿、乳酪等。   常見於醫美的肉毒桿菌注射,其實是細菌Clostridium botulinum高度精粹後的神經毒素,它能暫時癱瘓注射部位的肌肉達到撫平皺紋的效果,效果為時約4-6個月。這種微創手術被政府認可使用於醫美,是因為曾有研究指出「毒素不會擴散至其他部位」,可避免其他身體部位癱瘓。   不過,2016年一份研究發現,肉毒桿菌毒素除了會作用於注射部位外,還可能透過與注射部位相連接的神經細胞或神經元而移動到其他身體部位。人們除了可能因注射肉毒桿菌毒素過量而中毒外,毒素擴散也可能增加中毒風險,如肌肉無力或癱瘓、吞嚥或呼吸困難等。   而肉毒桿菌對懷孕者的影響,目前雖然有研究指出肉毒桿菌毒素的分子太大以致無法通過胎盤,且至今也沒有出現肉毒桿菌經由母體傳給胎兒的案例,但美國食藥局表示,肉毒桿菌對懷孕者或母乳哺育者的風險是未知的,因此建議這些女性避免可能含有肉毒桿菌的事物或食物。再者,對於孕婦、新生兒、免疫力不足或對肉毒桿菌過敏者,一旦中毒後危及生命的風險尤其高。   對於需要或希望做肉毒桿菌注射的孕婦或母乳哺育者,還有其他可選擇的替代項目,如按摩、乳液、精油等產品,或透過防曬、保濕、保持皮膚清潔等生活習慣的保持來達到避免或撫平皺紋的效果。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8.01.26)    
+ read more
肉毒桿菌毒素及皮膚填充物,差在哪?
2018.01.12
肉毒桿菌毒素及皮膚填充物,差在哪?
醫美常見的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及皮膚填充物注射都不須進手術房開刀,兩種微創手術看似功能相似,但其實使用他們的用途、注射部位及風險有差異。   用途 肉毒桿菌毒素會阻擋肌肉的神經傳導素,藉此暫時地癱瘓注射部位的肌肉,緩和、減少或消除因肌肉牽動而產生的皺紋。皮膚填充物則是在表層皮膚下方注射物質來增加飽滿度,而隨著填充物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功能,常見填充物有骨頭中類礦物質的成分「烴基磷灰石鈣」或「玻尿酸」等。   注射部位及效期 肉毒桿菌毒素主要用於因肌肉牽動而產生的皺紋,如:抬頭紋、眉間紋及魚尾紋。其效期約3至4個月。若是希望能增加飽滿度或減緩因鬆弛而來的皺紋,可選擇使用皮膚填充物,常見使注射部位有嘴唇、臉頰、眼皮下方等。而隨著填充物不同,效期也不同,有些可持續6個月,有些可持續2年以上。   風險 依據注射部位不同,肉毒桿菌毒素常見的風險包括:眼皮或眉毛垂下;注射部位周圍肌肉無力;皮膚出現蕁麻疹、搔癢、疼痛、出血、瘀青;難以下嚥、說話或呼吸;視線模糊等。 而皮膚填充物的風險則包括:皮膚紅腫、瘀青、癢或有突起物;皺紋過度矯飾或不對稱;異物感、視覺問題等。   雖然肉毒桿菌毒素及皮膚填充物注射皆屬微創手術,但仍存在風險。為了達到滿意的結果,決定接受注射前應與醫師詢問、了解肉毒桿菌毒素及皮膚填充物可以達到的效果及討論需求及期待,避免因過度期待或忽視了潛在風險而得不償失。此外,民眾也應審慎地選擇執行注射的醫師,確保其有足夠的經驗及訓練來勝任這項工作。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2018.01.06)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