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癌症

愛喝甜的,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2014.01.07
愛喝甜的,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愛喝甜的女性要注意了!最近一項美國的調查結果發現:已經進入更年期且嗜喝含糖飲料的婦女罹患第一型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沒有飲用含糖飲料習慣的婦女高出80%。     在台灣,子宮內膜癌是前十大女性癌症之一,且其中有9成發病與雌激素有關,為第一型的子宮內膜癌。在美國,罹患第一型子宮內膜癌的婦女也越來越多,在這些罹癌的婦女中,有許多人每週都會飲用含糖飲料。   研究發現,不管BMI值、體能狀況、糖尿病史或抽菸與否,含糖飲料喝的越多,罹患第一型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越高。發病原因與雌激素無關的第二型子宮內膜癌發病機率則不受含糖飲料攝取過量的影響。   學者指出,在美國,含糖飲料的攝取與肥胖的發生率也呈正比;流行病學的研究亦證實了含糖飲料的攝取會提高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率。而子宮內膜癌多發生在肥胖女性身上,在已開發國家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都具有肥胖的症狀。這或許可以說明糖與子宮內膜癌之間的關係。   根據這份含括了23039人的大型調查結果,研究者歸納出幾點與子宮內膜癌發病有關的生理特徵,包含:高齡、高BMI值、高腰臀比、有糖尿病史、初經較早、更年期較晚,以及曾接觸過荷爾蒙療法等。 除了受訪者的生理特質與病史,研究團隊亦透過自陳問卷了解受訪婦女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分析後發現,與沒有飲用含糖飲料習慣的婦女相比,攝取含糖飲料最頻繁的前20%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遠遠高出72%之多。研究者認為,含糖飲料對於胰島素分泌的影響可能是解釋這種狀況的一個可能原因。   不過,研究結果同時也顯示,甜食與烘培糕點並不會增加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對於食用甜點並未造成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的結果,研究者表示這樣的狀況讓人困惑、矛盾,或許這和糖的種類及份量有關,目前僅有一份針對糖類的分析報告指出,蔗糖與葡萄糖似乎有增加子宮內膜癌發病風險的趨勢。未來的研究勢必要針對這點提出更多資訊與解釋。     資料來源: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 Prev 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期刊      
+ read more
治療停經後骨質疏鬆之含calcitonin成分藥品長期使用恐致癌  12/1台灣將下市部分藥品
2013.11.29
治療停經後骨質疏鬆之含calcitonin成分藥品長期使用恐...
  針對常用於治療婦女停經後骨質疏鬆症之含calcitonin成分藥品,食品藥物管理署完成再評估,依據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該成分藥品用於降低停經後 婦女發生骨折之治療效益尚有疑慮,且長期使用可能有增加癌症發生之風險,含該成分鼻噴劑型藥品將於102年12月1日下市(廢止藥品許可證),含該成分針劑劑型藥品,刪除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之適應症,同時限縮於骨骼的帕哲特氏病之使用,僅限於在其他替代療法無效或不適合時才可使用,且應以最低有效劑量治療及最短治療期間為原則,並要求廠商於仿單加註相關警語。 近期研究發現長期使用calcitonin有增加癌症發生之疑慮,為確保病人用藥安全,食管署經蒐集彙整國內、外相關臨床使用療效及安全性相關資料,召開專家委員會議討論,評估結果如下: (一) 含該成分鼻噴劑型藥品:長期使用可能有增加發生癌症之風險,且於降低停經後婦女發生骨折之治療效益仍有疑慮,國內亦已有其他藥物可選擇,其安全性再評估未獲通過。 (二) 含該成分針劑劑型藥品:刪除「停經後引起的骨質疏鬆」之適應症,至於「骨骼的帕哲特氏病」之使用,於限縮其使用範圍後,其臨床效益仍大於風險,惟僅限於在 其他替代療法無效或不適合時才可使用,且應以最低有效劑量治療及最短治療期間為原則,另使用於「高血鈣危象」,因以短期治療為主,其風險不大,故予以維 持。 含該成分鼻噴劑型藥品於102年12月1日下市(廢止藥品許可證),醫療機構、藥局及藥商自該日起應立即停止輸入、製造、批發、陳列、調劑、零售,其製造或輸入之業者,應於2個月內收回市售品。   食品藥物管理署曾於101年8月24日發布藥品安全風險溝通表,提醒民眾及醫療人員注意長期使用該成分藥品可能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並於102年10月1日 公布含該成分藥品之再評估結果,請醫師儘速替正在使用該藥品之病患更換其他替代藥品,並請正在使用該藥品之病患儘速回診主治醫師。同時提醒醫師,不應再使 用含該成分針劑劑型藥品於治療婦女停經後骨質疏鬆症,且於骨骼的帕哲特氏病之治療,應優先評估使用其他治療方式之可行性,如仍需使用該藥品,應以最低有效 劑量治療及最短治療期間為原則,且嚴密監控病患不良反應之發生。   我國最早於77年核准針劑劑型藥品,於79年核准含calcitonin成分鼻噴劑型藥品,102年12月1日前尚核准製劑藥品許可證共12張,包含注射 劑型6張,鼻噴劑型6張,原核准適應症為「高血鈣危象、骨骼之帕哲特氏症及停經後引起的骨質疏鬆」。該成分主要作用機轉為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少骨轉移而 增加骨質吸收率轉變至正常值,減少腎小管再吸收以增加鈣的排除量等。   歐盟依據臨床試驗資料與流行病學等相關文獻,認為含該成分藥品長期使用可能增 加發生癌症之風險,故建議停止使用於骨質疏鬆症之治療,將含該成分鼻噴劑型藥品撤離市場,並限縮該成分針劑劑型於帕哲特氏病的使用。另美國FDA之專家委 員會,亦認為該成分藥品用於停經後引起的骨質疏鬆症之風險大於效益,惟美國FDA仍未作出最後定論。 食品藥物管理署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 制,除建置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對於藥品相關安全訊息亦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提醒醫療人員或病人,發現懷疑因使用(服用)藥品發生不 良反應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福利部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 站:https://adr.fda.gov.tw/。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新聞稿    
+ read more
補充品預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證據缺乏
2013.11.26
補充品預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證據缺乏
近日美國預防工作小組(USPSTF)針對營養補充品發佈一項最新建議的草案,提及目前有關維他命及礦物質補充品能否預防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證據仍不足,所以該單位不提出任何支持或反對的建議,但明確反對服用β胡蘿蔔素來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癌症。   USPSTF在2003年針對維他命A、C及E、綜合維他命與葉酸、以及抗氧化劑混合物可否預防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缺乏足夠證據,因此未提出支持或反對意見。這次USPSTF回顧的研究資料更加廣泛,包括維他命D、鈣、硒、及葉酸。這次的建議與2003年大致相同,唯獨因為維他命E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缺乏益處已得到足夠的證據支持,USPSTF因此明確反對服用維他命E做該用途,此外,這次也指出β胡蘿蔔素會增加易感族群罹患肺癌的風險。   最後,雖然有兩項研究指出男性服用綜合維他命會降低癌症發生率,但要作為支持其可預防癌症的證據力仍不足,且在另一項研究裡則發現在女性身上並無此效果。USPSTF認為未來研究應要能夠代表所有族群,或證實補充品在不同群體間是否真正存在差異性。   USPSTF在建議的草案中表示,由於單一營養素的相關研究數量有限,且許多研究的設計都不同,導致難以整理出補充品到底是否有效益的結論。而這次的建議僅適用於一般無營養缺乏問題的健康成年人,準備懷孕的婦女及孕婦則不包括在內。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大豆蛋白、抗憂鬱劑無助改善攝護腺癌患者熱潮紅狀況
2013.10.11
大豆蛋白、抗憂鬱劑無助改善攝護腺癌患者熱潮紅狀況
  更年期女性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會出現熱潮紅、盜汗、燥熱等生理表現,這樣的症狀同時也在男性攝護腺患者接受荷爾蒙療法時可能會發生。日前一項美國研究指出,不像更年期女性一樣,大豆蛋白及抗憂鬱劑並不能改善這些男性患者的不適情形。   研究指出,攝護腺患者通常接受荷爾蒙療法降低雄性激素,以防止癌細胞因雄性激素刺激而成長,而當體內荷爾蒙發生改變時,生理會出現熱潮紅的反應,目前這些男性患者中約有80%會出現熱潮紅。因此,研究希望瞭解大豆蛋白及抗憂鬱劑能否減輕他們的熱潮紅狀況。   研究挑選120名46-91歲攝護腺患者,這些患者因接受荷爾蒙療而出現雄性激素缺乏情形。研究將抗憂鬱劑、大豆蛋白、安慰劑及奶粉以不同方式進行搭配,給予這些患者使用。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單獨服用抗憂鬱劑或大豆蛋白,或者是將兩者併服,都對男性患者的熱潮紅狀況沒有明顯改善作用。   此研究結果說明了對更年期女性可能有用的治療,在這些男性身上相對來講效益卻比較低,未來應特別針對這群男性患者找出更佳的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read more
阿斯匹靈對女性癌症預防的利弊爭議
2013.07.17
阿斯匹靈對女性癌症預防的利弊爭議
  阿斯匹靈對男女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益不同已得到證實,對男性可預防心臟病,但不能預防中風;對女性可以預防中風,卻不能預防心臟病。現今美國心臟醫學會(AHA)針對阿斯匹靈的服用指引,建議心臟病高風險者可依照醫師指示低劑量服用阿斯匹靈,心臟病患者則應定期低劑量服用。   過去研究雖也曾指出阿斯匹靈對於癌症具有預防作用(包括腸癌、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與某些肺癌),但長期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也被發現會提高腸胃道與顱內出血、以及老化性黃斑病變眼疾的罹患風險,並有研究指出其對於癌症預防的功效可能被過度誇大。因此多會認為醫師應詳細評估病患的風險因子,並與病患討論後再決定是否用藥,或不建議服用阿斯匹靈來預防癌症。   最近一項美國研究雖然部分呼應過去研究對於阿斯匹靈可預防癌症論點,但也承認這樣的益處需長時間才看得到,並可能會被腸胃道出血的副作用所抵銷。   這項研究將39,876位45歲以上、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病史的女性進行隨機分配,一組女性每隔一天服用100毫克阿斯匹靈長達10年,另一組則無。之後繼續進行追蹤,最後追蹤總時間的中位數為17.5年(共有33,682位參與後半段的追蹤計畫),研究結束時參與者中共有5,071個癌症病例。   研究分析顯示,服用阿斯匹靈與肺癌、乳癌的整體風險變化並無任何關連性,但大腸直腸癌風險下降了20%,不過,在研究中大腸癌、食道癌、及胃癌僅佔所有癌症的8%。然,服用阿斯匹靈的女性其腸胃道出血風險卻增加14%、消化性潰瘍的風險增加17%。   研究評論者認為,這項研究強調了阿斯匹靈的風險效益應考慮到性別差異,當出血危險已被證實,且癌症的風險與全死因死亡率又不因阿斯匹靈而降低的話,那麼就應減少對中年健康女性建議服用阿斯匹靈。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內臟脂肪囤積 恐增加心臟病與癌症風險
2013.07.16
內臟脂肪囤積 恐增加心臟病與癌症風險
最近一項美國的研究指出,內臟脂肪囤積過多將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罹患風險,雖然過去也有研究有相同的結論,但這一項研究是少見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團隊檢視3,086位平均年齡50.2歲的參與者資料,其中女性佔49%。這些參與者在研究最初都已先評估過脂肪組織,並且都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所有人的平均BMI值為27.7 kg/m2。   研究結果顯示,在追蹤時間中位數為5年後,內臟脂肪組織每增加一個標準偏差值,心血管疾病會提高44%、癌症風險提高43%,這樣的結果即便在調整年齡、性別、吸菸狀態、BMI值等條件後仍不變。   不過,研究者承認此研究有幾項限制存在,包括參與者大部分為白人;研究屬觀察性質的研究設計,因此無法提出直接的因果關係解釋及治療建議;也缺乏追蹤期間內體重變化的資訊。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病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