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8.27
女性吸菸者面臨了更高的出血性中風風險
日前,美國心臟協會發表了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吸菸會增加男女的中風風險,但出血性中風的機率提高部分,抽菸女性比同樣有抽菸習慣的男性來的更高。
研究者重新檢驗了1966年到2013年間,超過80份來自世界各國的研究資料,共包括4萬2千個中風案例。發現不論性別為何,有吸菸習慣的人罹患缺血性中風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50%,但是對女性而言,罹患出血性中風的機率遠遠比男性高出17%。
相較於由血栓塊阻塞腦內血管所引起的缺血性中風,研究者指出,由腦內出血所引起的出血性中風具有更高的死亡風險。因此,女性吸菸者所面臨的是更致命且更少見的中風類型。
研究者認為,造成女性吸菸者面臨較高出血性中風風險的原因可能來自於荷爾蒙以及尼古丁對於血脂肪所造成的影響。他們發現女性吸菸者的血脂肪、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都比男性吸菸者來的高出許多。
不過,研究者同時也找到證據證明,不論是男性或女性,戒菸都能使得中風發病的機率顯著下降。研究者雖然證實了吸菸與中風病發之間確有關聯,但是,實際上的因果關係為何,現有的研究尚未找到答案。
資料來源:中風期刊(Stroke)
+ read more

2013.08.09
太陽眼鏡愈黑愈好?
多數一般人會認為太陽眼鏡若鏡片愈黑遮陽效果愈好,但近日一項國外報導指出,鏡片較黑的太陽眼鏡若沒有抵擋紫外線的功能,相反地反而會使高能量波進入瞳孔內,使瞳孔放大,造成眼睛傷害。
美國佛羅里達州戴德市的一名眼科醫師Edward
Kondrot表示,黑影會使人不太眨眼睛,因而導致過多的陽光射入眼球,所以購買太陽眼鏡時,應選擇具有阻擋紫外線A及紫外線B的功能,而非去選擇鏡片顏色的深淺。
在電磁波頻譜,紫外線的波長約在100-400nm之間。大部分能夠穿越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的是紫外線A(315-400nm),而幾乎是全部的紫外線C(100-280nm)與90%的紫外線B(280-315nm)都會被大氣層所吸收。紫外線A與B會改變皮膚分子的化學鍵,造成曬傷。
雖然多數研究都支持戴太陽眼鏡,但也有部分像是Kondrot醫師的眼科醫師,只建議動過白內障手術或需要長時間在戶外大太陽底下活動的民眾才戴太陽眼鏡,其他人則應盡量減少暴露在豔陽底下的時間。他認為,我們的身體有自然的防衛機制,我們會眨眼,壓縮眼球,自然會避開光線。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2013.07.01
吸菸與非吸菸女性肺癌患者之差異
現今針對乳癌的治療男女大致類似,但過去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女性乳癌患者有不同的特色。2011年曾有研究指出,在東亞地區,大多數被診斷出有肺癌的女性並沒有吸菸習慣,有三個基因區的特徵可以說明除了環境因素之外,何以亞洲從未吸菸的女性易患肺癌。最近這項法國研究則發現,在非吸菸女性身上出現某些基因變異特徵與雌激素受體過度表現情形,是與吸菸的女性乳癌患者不一樣的。
這項研究比較63位吸菸與77位非吸菸的女性肺癌患者在臨床上、病理學、生物學的不同特徵。結果發現,不曾吸菸的女性比吸菸的女性有較高比例出現EGFR基因變異(50.8%:
10.4%)、以及較低比例的K-Ras基因變異(33.8%:
9.5%),此外,不吸菸女性有較高比例的雌激素受體α表現。
這項研究結果強調未來對於不吸菸的女性肺癌患者,可發展針對荷爾蒙因素、基因異常或同時針對兩者的可能治療方法進行研究。
資料來源:胸腔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 read more

2013.06.11
睡眠不足影響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性別差異
已有許多的證據顯示,睡眠品質對於健康是相當重要的,晚上的睡眠若低於6小時是慢性病的高風險因子,也會提高發炎機率,慢性疾病則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發炎則為一項可預測心血管疾病發展的因子。已有研究指出,年長婦女的睡眠問題,將可能增加她們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近又有另一個新的研究呼應該結論,指出睡眠不足將特別對女性以及她們的心臟造成傷害。
此份研究包含了約700位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研究對象,來自舊金山聖地牙哥的榮民醫院及九家公立健康診所。男性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66歲,女性為64歲。女性參與者有較高的收縮壓、服用較多的抗抑鬱劑、以及較少服用beta受體阻斷劑、抗血脂藥物或其他治療血壓或冠狀動脈方面疾病的藥物。
參與者在一開始參與研究及研究進行五年後,分別以「非常好」、「相當好」、「普通」、「相當差」、「非常差」自評其睡眠品質。發炎狀況在五年間的改變則以介白素-6、C-反應蛋白與纖維素原作為評估指標。研究發現,自評睡眠品質較差的參與者中,女性睡眠不足與其發炎狀況有明顯關連,這些女性在研究進行的五年間發炎狀況出現惡化的程度是男性的2.5倍;在控制了服用的藥物、心臟功能、生活型態、社經人口變項後,這樣的性別差異仍然存在。
參與此研究的婦女大多已過更年期,因此研究者認為女性體內低濃度的雌激素可能可以解釋睡眠不足與發炎狀況之間的關係;而男性擁有的高量睪固酮則在其中扮演了緩衝的作用。
此份研究結果更顯示,長期地睡眠不足,尤其是過早起床,將惡化心臟病婦女的發炎狀況。但限於此份研究之參與者多為男性,故研究結果可能會低估了真正的影響,另外則建議未來的研究應對睡眠不足與發炎狀況間的性別差異提出解釋,以幫助釐清男女在冠狀動脈心臟病上的差異。
資料來源:精神病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延伸閱讀
女性更年期失眠恐提高心臟病風險
+ read more

2013.05.15
女性更年期失眠 恐提高心臟病風險
失眠及睡眠干擾是更年期及停經後婦女常見的問題,近日一項研究發現,這些年長婦女的睡眠問題,將可能增加她們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項由美國多個醫學中心共同執行的研究,蒐集86,329位50-79歲女性所自我呈報有關睡眠長度及失眠問題的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每天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或多於10小時以及有失眠症狀者,冠狀動脈心臟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比較高,約為一般人的兩倍,且該風險提高的情形將持續維持超過十年。
研究表示,未來應進一步研究睡眠品質如何影響延長睡眠與心血管健康之間的關係。
資料來源:婦女健康期刊(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 read more

2013.04.17
適度飲酒有助提升乳癌存活率
過去曾有研究表示女性不論飲酒量的多寡,都會提高乳癌風險,但最近一項美國西雅圖賀勤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卻提出相反的發現,指出女性每週小酌對提高乳癌的存活率有幫助。
這項研究調查22,890位乳癌女性患者在診斷前後飲酒情形、生育與月經歷史、活動狀況、身高體重、使用避孕藥或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及家族癌症史等資料。研究在女性確診罹患乳癌後追蹤時間的中位數為11.3年,在研究結束時間的2009年底記錄所有參與者當時的存活狀況。
研究的結果顯示,罹癌前每週會喝3到6杯酒的婦女,平均來說,在確診罹癌後的11年間死於乳癌的機率,比滴酒不沾的人低15%,但在確診後才開始飲酒並未有相同影響。不過研究發現不論確診前或後飲酒,都會改善全死因及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研究出現的限制包括缺乏荷爾蒙接收器狀態及乳癌復發的資料。
資料來源: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