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蔓越莓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效果不大
2012.10.26
蔓越莓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效果不大
  過去有研究指出,蔓越莓能避免細菌附著於膀胱內的上皮細胞,因此可能可降低症狀性泌尿道感染的發生機會,但也有14項研究認為不會。近日考科蘭實證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回顧分析蔓越莓產品的多項研究,發現這些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的表現並不比安慰劑佳。   研究分析24個研究中4,473位泌尿道感染病患的資料,這些病患飲用或服用蔓越莓相關產品,如:果汁、膠囊、錠劑、萃取物或糖漿,或是給予安慰劑、水、抗生素等等,也有人沒有接受任何治療,最後瞭解他們的泌尿道感染、服藥順從度及副作用發生情形。   分析的結果發現,蔓越莓產品整體而言對預防泌尿道感染無顯著效果(RR 0.86, 95% CI 0.71 to 1.04),在高風險群體身上如:有反覆泌尿道感染問題的女性、年長病患、懷孕女性等,都出現相似狀況。這些研究比較蔓越莓跟其他治療,有的發現蔓越莓比益生菌對泌尿道感染的預防有明顯的效果,而另有其他研究則發現,蔓越莓其他產品的預防效果比抗生素、蔓越莓錠劑或膠囊及馬尿酸烏洛托品(methenamine hippurate)表現差。   研究者認為多數研究的研究樣本數過小,且研究參與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比率過高(0-55%),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效果又不大,因此不建議使用蔓越莓產品預防該疾病。      資料來源:考科蘭實證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    
+ read more
日常化學物質恐增加心臟病風險
2012.09.07
日常化學物質恐增加心臟病風險
  近日一項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指出,許多工業或家庭用品當中所含的一種化學物質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與周邊動脈疾病的風險。 全氟辛酸(PFOA)是一種人造化學物質,常用在界面活性劑、潤滑劑、紙類與紡織塗料、食物包裝及防火耐燃泡棉等產品。雖然人們接觸到該化學物質主要的方式是透過飲用水,但有過去研究已指出,美國超市裡的肉類、魚、植物產品都已發現被PFOA汙染。此外,過去研究也早發現PFOA與多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具有相關性,但卻仍未證實PFOA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直接關係。 這項研究檢視參加NHANES研究的1,216位40歲以上成人資料,結果發現,與血清中PFOA濃度最低群體相比,濃度最高群體發生心血管疾病(勝算比為2.01,P=0.01,95% CI 1.12 to 3.60)及周邊動脈疾病(勝算比為1.78,P=0.04,95% CI 1.03 to 3.08)的風險較高。但這個研究也存在幾項限制,包括不確定暴露的來源;缺乏PFOA在人體內的藥物動力學分析;心血管疾病資料屬自我呈報性質,可能出現回憶性偏差等等。 研究評論認為,還需有更多進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才可找出PFOA對心血管疾病影響的確切原因,並且應從立法規範的方式限制或減少工業使用PFOA或其他同性質化學物質於產品中,同時也須淨化改善飲用水中潛在有毒的化學物質。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文獻期刊(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果蠅基因研究可能發現為何女性比男性活得久
2012.08.09
果蠅基因研究可能發現為何女性比男性活得久
  近日一項澳洲與英國的共同研究指出,雄性果蠅的粒線體DNA突變會影響老化死亡的速度,這將可提供線索以解釋為何在動物界雌性多半比雄性長壽的現象。   研究團隊使用果蠅進行基因與老化的研究,主要由於果蠅的生物程序與其他動物類似,人類也包括在內,而果蠅的生命週期約一個月,若要研究世代影響所需花費的時間不長。   研究結果發現,粒線體DNA突變使雄性老化,同樣的突變對雌性老化卻沒有影響,且粒線體DNA是透過卵子傳給後代,導致物競天擇的過程也無法篩選出那些不利於雄性的粒線體DNA突變,代代遺傳後這些只傷害雄性的突變便會持續累積。再者,突變並不是只存在於一處,而是散佈在粒線體基因組的各處。   主要作者Damian Dowling研究員表示,這項研究也發現粒線體DNA突變與雄性不孕之間有關連性,顯示在基因突變對男性健康的影響上,粒線體扮演重要角色。研究現階段的任務將進一步瞭解雄性是否有哪些基因機制能產生自我保護的作用,以抵抗這些具有傷害性的基因突變。      資料來源: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    
+ read more
美醫師薪資與工時的性別差異
2012.07.18
美醫師薪資與工時的性別差異
  近日一項美國耶魯管理學院(the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研究表示,男女醫師的薪資呈現性別差異,女醫師的平均時薪比男醫師低,且女醫師的工作時數低於男性同事。   M. Keith Chen及Judith Chevalier教授分析上千筆男女醫師及男女醫師助理的薪資與工時資料,計算兩項職業的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評估長期投資的獲利對照成本花費是否值得。結果顯示,成為醫師的淨現值中位數,男醫師約2.3百萬美元、女醫師約1.67百萬美元;而醫師助理的淨現值中位數,男性約1.9百萬美元、女性為1.68百萬美元。顯然男性成為醫師會比當醫師助理的所得高出許多,但女性卻不見這樣的現象。   淨現值會出現性別差異,除了薪資不平等之外,男女在工時上也有差距。研究發現,在職業生涯的高峰階段,女性的工時比男性短,31-35歲男醫師的每週工時中位數為50小時,但女性只有40小時,這個差距持續維持到55歲左右。   研究表示,女醫師在職業初期的工時與男醫師差異不大,但到了結婚生育後會縮短工時,這可能是造成醫師的薪資與工時出現性別差異的原因之一,而決定成為醫師的理性因素相當多,但就經濟層面來說,仍對女性不利。     資料來源:人力資本期刊(Journal of Human Capital)    
+ read more
美FDA規範防曬產品標示
2012.06.05
美FDA規範防曬產品標示
  過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防曬乳的規定僅要求產品標示是否具有防UVB功能,紫外線中的UVB會造成皮膚曬傷,但未針對會引起皮膚癌以及使皮膚提早老化的UVA標示進行要求。2011年6月,FDA針對臨櫃購買(非處方簽)的防曬產品標示提出新的規範,以確保防曬產品符合現今效益與安全性的標準,讓消費者可以依照新的標示選購符合自身需求的防曬產品。此規範將於2012年6月18日生效,規範的摘要如下:   FDA在檢視最新的科學技術後認為,目前已有足夠資料可建立針對產品是否具防UVA功能的廣效(broad spectrum)測試,因此今後只要通過廣效測試的防曬產品將會標記「廣效」字樣於包裝上,表示該產品具有防UVB與UVA的功能。且依現有研究資料顯示,使用「廣效+SPF15以上」的防曬產品,再加上其他如穿戴具保護性的衣著及減少日曬時間,將可降低皮膚癌與皮膚提早老化的風險;若產品非「廣效」或SPF小於15,則應標示警語告知消費者產品僅能防止曬傷,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還是會提高皮膚癌風險及使皮膚提早老化。   產品如具抗水功能(water resistance)的標示,應清楚告知消費者當游泳或流汗時,產品的功能根據測試結果能維持多久,FDA允許可有40分鐘及80分鐘兩種標示。同時,廠商不可宣稱產品可防水(waterproof)、防汗(sweatproof)或可以阻擋陽光(sunblocks)。再者,產品也不可宣稱擦上後具立即防護的效果、或不需補擦防護功能可維持兩小時以上,若要做這些宣稱都應先提供資料經過FDA的認可。   除上述之外,FDA提出的建議規範還包括要求SPF值高於50的防曬產品以SPF50+標示,因為FDA並無足夠資料顯示SPF值高於50的產品能提供比SPF50產品更佳的保護力。此外,FDA也希望各方能提供更多不同防曬產品的劑型資訊,包括油狀、乳狀、液體、凝膠、膏狀、條棒狀與噴霧等,以進一步瞭解不同劑型產品的安全性與效益,目前FDA已收到來自各方的意見,正在評估這些資料與資訊。其他標榜具有防曬功能的產品如紙巾、粉狀、身體與頭髮清潔劑,須通過個別產品的申請許可才能上市。FDA亦針對防曬產品製造廠商發佈指引草案,告知廠商應如何標示與測試他們的產品。   資料來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2      
+ read more
多數美國臨床試驗不可靠
2012.05.08
多數美國臨床試驗不可靠
    一項由美國杜克大學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所合作的研究分析指出,大多數癌症、心臟病及心理健康的研究規模過小,無法提供足夠的醫學證據。   這項合作名為「臨床試驗轉型倡議」(Clinical Trials Transformation Initiative, CTTI)檢視1997年到2010年9月為止在ClinicalTrials.gov登錄的96,000個研究,這些研究屬於有關介入性醫藥的研究。   結果發現,其中96%試驗的受試對象不到1,000人,62%在100人以下。此外,66%的試驗在單一個中心進行、47%不是由產業或美國政府的國家健康機構所執行;多數研究的設計、隨機取樣無一致性,也無法避免研究偏見;將近有60%在試驗結束後沒有委員會去監督或檢視資料;一些甚至發現71個主要研究結果,導致不同研究之間難以進行比較。   這個資料庫當初是受法律規定,為了要讓重症病患可以取得目前正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之相關資訊,研究者須依法紀錄關鍵資料,回報基本結果與不良事件。   研究者表示,ClinicalTrials.gov仍有不足的地方,部份是因為要求與蒐集的資訊不夠,甚至當調查人員要求提供資訊時,研究者不見得能提供。研究認為,這需要研究者、醫師、病患、倫理委員會、補助單位一同投入此登錄系統,才會有助於該登錄系統的運作。   資料來源:NYDailyNews.com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