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為何多發性硬化症常發生於女性?
2011.01.14
為何多發性硬化症常發生於女性?
多發性硬化症(MS)常被視為發生在女性身上的疾病,但其實100年前多發性硬化症發生在男女身上的機率其實是相等的,直到現在,各個國家發生多發性硬化症的男女比卻幾乎都是2:1,一位研究者Ebers所分析的2100多個多發性硬化症個案中,甚至高達73%的患者都是女性。 一直以來多發性硬化症都被認為與MHC基因有關,但為何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卻一直是個謎。曾經有人認為這與X染色體上的基因有關,但現在已排除這個說法。一項發表在神經學(Neruology)的研究發現,原因可能是在於一個叫做HLA-DRB1*15基因。但除了基因的因素之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如何,也是造成男女比差異的主因。 研究發現,旁系血親之間傳播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高於直系血親。核心家庭傳播HLA-DRB1*15基因的勝算比是2.12,旁系則是3.35。此外,無論是何種家庭,當親屬間雙方皆為女性時傳播的機率最高。 科學家認為,這些可被環境因子影響且會遺傳的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可能就是造成這些情形的表現基因標記(epigenetic mark)。但目前此說法仍缺乏實驗數據的證實。 資料來源:Neruology    
+ read more
BMI值太低也有健康風險
2010.12.22
BMI值太低也有健康風險
最近一份大型的分析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在標準範圍以外的族群,整體死亡風險相對較高;這篇研究所定義的「標準範圍」指的是BMI值介於20-24.9間。 這份研究包含19份從1970年以來的世代研究,平均追蹤了十年的時間,所分析的資料將近150萬筆。結果發現:BMI值在18.5-19.9的族群死亡的危險比是1.14,在25-29.9的族群是1.13;且死亡風險會隨著BMI值的兩極增加,BMI值介於15-18.4的族群死亡率比平均值高47%,介於40-49.9的族群則高151%。 研究人員也進行多項死亡原因的交叉分析,結果發現BMI值小於20的族群,癌症死亡率沒有特別高,但BMI值大於27.5的話,癌症風險就會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及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幾乎是BMI值過高的族群的主要死因,且BMI值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就越高(註一);此外,BMI值小於18.5的族群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會比較高。 研究人員指出,過瘦的族群死亡風險增加有可能是因為過瘦本身肇因於潛在的疾病;此外,死亡風險和身體活動量也有相關性,過瘦的族群如果是「結實的瘦」,比不運動的瘦子相對健康許多,死亡風險也就比較低。 註一: BMI值介於27.5 - 29.9,危險比為1.52 BMI值介於30.0 - 34.9,危險比為2.04 BMI值介於35.0 - 39.9,危險比為3.05 BMI值介於40.0 - 49.9,危險比為4.42 台灣衛生署BMI值標準: 過輕:BMI<18.5 正常:18.5≦BMI<24 過重:24≦BMI<27 輕度肥胖:27≦BMI<30 中度肥胖:30≦BMI<35 重度肥胖:BMI≧35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腦震盪的症狀可能有性別差異
2010.12.10
腦震盪的症狀可能有性別差異
在美國中學校園裡,每年有超過六萬位運動員的腦部受到傷害,雖然男性參與運動的人數較多,但是女性因運動導致腦震盪的比例卻比較高。最近一份研究發現,青少年和青少女發生腦震盪時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症狀,青少年比較可能出現失憶、迷失方向感的症狀,青少女則較常出現嗜睡、睏倦、對聲音敏感的現象。 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個記錄有關中學生運動傷害的資料庫,檢視2005-2006以及2006-2007年間九項運動(籃球、壘球、棒球、足球、摔角等)所造成的腦震盪,並且針對資料庫中所記錄的症狀、復原時間等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這兩個學年最常回報的症狀是「頭痛」,這個部分沒有性別上的差異;但是,第一年有13%的男性回報有迷失方向感的症狀,相較於女性只有6%;有9%的男性有失憶的狀況,女性只有3%。而在第二年,男性在上述兩個症狀的發生率仍舊高於女性,不過有31%的女性出現睏倦的現象,男性則是有20%;另外有14%的女性對聲音感到敏感,男性只有5%。 這項研究顯示女性發生腦震盪時常會被忽視,因為像睏倦、對聲音敏感這些症狀很可能在評估是否發生腦震盪時就被忽略,或者可能被認為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研究人員表示,這份研究也有一些限制,例如:這個系統無法解釋受傷的過程。雖然這份研究的發現還不具最後的結論性,不過不論是教練、家長、運動員、醫師對腦震盪的徵狀都應該要很敏感,而且應該認知到男性和女性所表現出的症狀很可能是不同的。 未來的研究也應該在運動傷害的性別差異上多所著墨,像這次研究的初步分析就發現,男性足球員較容易在正面臉受傷,女性橄欖球員或是籃球員則較容易在頭的側面受到撞擊。 資料來源:運動訓練期刊(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 read more
補充品對關節炎沒有幫助
2010.11.09
補充品對關節炎沒有幫助
一份綜合分析的研究發現,過去的臨床試驗結果無法證明葡萄糖胺(glucosamine)和軟骨素(chondroitin)對膝關節或髖關節的關節炎有明顯的益處,且不論是分開使用或同時使用都不影響研究結果。 這份研究的資料取自過去十份針對補充品所做的試驗,每一個試驗都分實驗組與對照組做比較,總共包括3,803位參與者。結果發現使用葡萄糖胺和軟骨素的病人對關節疼痛減輕和關節腔變窄(joint space narrowing)的反應和使用安慰劑的病人無異。此外,亦發現:那些指出葡萄糖胺和軟骨素有效的試驗,多是藥廠贊助的試驗。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顯示葡萄糖胺和軟骨素對關節炎的幫助不大,但也沒有出現不良的副作用;因此,如果病人自己覺得有效且負擔的起費用的話,使用葡萄糖胺和軟骨素也沒有害處。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read more
為什麼胖在大腿比胖在小腹好?
2010.10.13
為什麼胖在大腿比胖在小腹好?
許多人可能知道長在腹部等上半身的脂肪屬於內臟脂肪,而在大腿、臀部等下半身的脂肪屬於皮下脂肪,不同種類的脂肪和生長部位不同會影響代謝性疾病的風險。但是,明明都是脂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最近美國的一份研究就發現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的生物機轉是不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大腿粗的人罹患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比小腹大的人低的原因。 這份研究招募了28位27-31歲的受試者,包括15位男性、13位女性,這些受試者在8個星期內毫無節制的進食,研究人員也鼓勵他們吃高熱量的食物和飲料;隨後研究人員便測量與記錄受試者的體脂肪、脂肪細胞大小、脂肪前驅細胞(preadipocytes)反應等。結果發現,每個受試者上半身平均增加2.5公斤,下半身增加1.5公斤;內臟脂肪增加的原因在於個別脂肪細胞變大,但是皮下脂肪增加的原因在於脂肪細胞的數量變多。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研究發現人一旦成年後,脂肪細胞的數量就不會改變,但是這份研究卻挑戰了這樣的研究結果;此外,這份研究結果也指出,下半身的脂肪細胞數量也能提供某種程度的保護力,降低罹患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read more
國民胖瘦 政府不管?
2010.08.06
國民胖瘦 政府不管?
不少人從學生時代起就會在學校做健康檢查、量身高體重,但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國中、小學校每年都在進行的例行性檢查,教育部卻在九十二學年度才建置健康資訊管理系統,此後,才有我國學童生長發育的資料;高中職的管理系統甚至是在近幾年才建置的,由此便可看出我國教育主管機關對學童的健康管理並不重視。再者,事關掌握我國全民健康狀況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以經費不足為由,有一年沒一年的進行,且研究對象一變再變,完全無法呈現全民健康狀況的圖像,顯見我國衛生主管機關也沒有扛起該負的責任。 婦女團體長期關心青少女健康,並蒐集許多數據以瞭解現況。從教育部九十三學年度的統計資料來看,國中小女學生體重過輕(約十三%)的問題早已比肥胖(約十%)問題嚴重,九十四學年度國中小女學生體重過輕的比率甚至直接飆升到約二十%。由此可知,青少女過輕的現象早已存在,只是政府看不見。 年輕女性認為「瘦才是美」的價值觀多少是受到流行文化的影響,但是政府不願意編列預算、研擬法案與政策來促進民眾的健康狀況與正確的概念,才是造成民眾體重管理不當最重要的原因,只將矛頭指向特定的名模,對她來說,這恐怕是不能承受之重吧! 本文刊登於自由廣場    
+ read more